什麼力量讓紀錄片“深入人心”?

近年來更多類型的紀錄片湧入大眾視野,其中不乏全民追捧的“網紅產品”。


而“網紅紀錄片”被廣泛追捧,是紀錄片將觀眾置於紀錄片語境,真正將受眾放在眼裡來建立“聯繫感”而產生的結果。


“陶瓷組的妹子紀東歌,最喜歡趁週一閉館時,在太和殿廣場上踩單車。上一個這麼做的人,是末代皇帝溥儀”,無論《我在故宮修文物》在哪,底下的熱門評論裡都有這句話。


什麼力量讓紀錄片“深入人心”?


不僅僅是因為紀東歌作為這樣特殊職業的一員,能夠做末代皇帝才做的事情而讓人感到新鮮。更多的,這句話和觀眾建立了聯繫感。


故宮,莊嚴的紅牆暗格中不知曾有多少暗流湧動,如今卻有人可以騎著自行車在其中轉悠,千百年斗轉星移,我們彷彿掉進歷史的漩渦之中,和故宮產生了聯繫。


什麼力量讓紀錄片“深入人心”?


“聯繫感”是如今大熱的文化類紀錄片的共同點。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一集的人頭壺,一句講解詞是“我們凝望著最初的凝望,感到另一顆心跨越時空,望見生命的力量之和。六千年,彷彿剎那間,村落成了國,符號成了詩,呼喚成了歌”。


什麼力量讓紀錄片“深入人心”?


六千年的長度,其中的我們都如滄海一粟,然而即便這樣,人頭壺仍然微微仰頭,凝望著我們的來去。


在這樣的表述中,我們,觀眾,和人頭壺建立了聯繫。國寶不再陌生,它不是冷冰冰放在博物館的文物,而有著最為厚重情感的“朋友”。


什麼力量讓紀錄片“深入人心”?


作為紀錄片中的“泡麵番”,為了保持與觀眾貼合的風格,也為了賦予國寶感性的傳播。


《如果國寶會說話》幾乎每集結尾都昇華於“國寶”與現代世界的聯繫,與觀眾的“共存感”。第七集講良渚玉琮王,最後一句是“中國這片廣袤的大地上,不同地域文化間究竟發生過怎樣的互動和流轉。


這雙眼睛穿越五千年,注視著我們,引領我們一步步走向歷史的深處”。國寶始終注視著我們,國寶從未離開。


什麼力量讓紀錄片“深入人心”?


這就是這部紀錄片最想傳達的理念,它以一種更為文藝,更加流行的語言對事實再次闡釋。這就是正中靶心,深入人心的傳播了。


但聯繫感也不一定只能建立在陌生事物與觀眾之間。《早餐中國》就體現了另一種風格的聯繫感。


“每個老闆都有自己的單曲循環”,《早餐中國》每集都有這樣一個環節,不只是為了用歌曲彌補對店主性格沒來得及描述的部分,也是為了帶給觀眾一種“聯繫感”。


什麼力量讓紀錄片“深入人心”?


一首歌曲,也許觀眾自身不聽,但觀眾的家人,老一輩人卻常常播放,或者是自己家樓下的早餐店攤主每天早上就會伴著騰騰熱氣哼起屬於自己的小曲兒。


歌曲是意象,聯繫起觀眾的情感。讓紀錄片的力量延續至屏幕之外,讓“早餐中國”變成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吃到的、感受到的“中國早餐”。


“網紅紀錄片”的層出不窮,這背後是技術革新,是觀眾訴求。“聯繫感”說到底,就是把陌生變為熟悉,將遠方的事物拉至眼前,讓觀眾的情感與紀錄片內容產生共鳴。


什麼力量讓紀錄片“深入人心”?


“聯繫感”在紀錄片中是調味劑,但不應是強硬地加入。應專注於內容的“硬核”,加以“聯繫感”使傳播,體現出一部紀錄片的人文關懷和社會觀念,從而引發廣泛關注。


5G時代即將到來,5-8分鐘的“中視頻”可能會逐漸取代短視頻。這樣的時間區間給了短型紀錄片新的機遇,用“聯繫感”讓紀錄片“活”起來,開創新型紀錄片風格,引發新時代的紀錄片熱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