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北:以补齐短板为路径 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甘肃网3月24日讯(本网记者 李红军)2020年,甘肃省肃北县紧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目标,大力实施“135+”发展战略,按照“一个确保、两个翻番、三个走前列、四个大幅增长”工作任务,以补齐短板为路径,全面推行“1+X”帮扶机制,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截至目前,全县107户319人建档立卡户已全部实现稳定脱贫,无新识别、返贫、回退、边缘户、监测户等人员。

对标退出标准 夯实脱贫基础

肃北县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戈壁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发展,加快构建现代牧农业产业体系。深入推广“三变”改革典型经验,创建省、市、县级示范社11家、规范社8家,对54家牧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清理整治,注销“空壳社”1家。

同时,加快发展设施牧农业和特色牧农业,重点发展马鬃山骆驼产业,发展盐池湾牦牛养殖业,发展石包城、党城湾肉奶制品加工业,并积极引导广大农户种植特色经济作物和发展设施养殖业,持续推广高效节水特色农业、有机蔬菜和优质牧草,有效带动困难人口增收致富。

大力实施村集体经济“清零行动”,26个村全部实现村集体经济“清零”目标,其中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4个。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支撑行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先后建成农村公路1832公里,建制村通畅率达到100%,实现“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运”目标。

聚力攻坚克难 提升脱贫质效

狠抓“五大”冲刺清零工作落实,聚焦健康扶贫,认真落实中央对建档立卡人口实行“两提高、两降低”倾斜政策,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体系,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

饮水安全方面,肃北县切实解决脱贫户“吃水难”问题,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7处,受益建档立卡户、农村饮水安全率分别达到100%。加大社会兜底力度,将建档立卡人口14户29人纳入牧农村低保,实现与扶贫脱贫线“两线合一”,一类对象月补助标准由292元提高至310元,二类对象月补助标准由275元提高至290元。

聚焦教育扶贫,全面落实十五年免费教育、“雨露计划”、困难家庭学生救助等惠民政策,建立健全48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教育档案,至目前共发放各级各类补助资金308.15万元。聚焦住房保障,全面完成牧农村危房改造冲刺清零行动,其中总投资1.1亿元的党城湾镇东山村棚户区改造项目、城关村拆除重建项目已全部完工,省级复核验收合格率达100%。

据统计,2019年,肃北改建牧农村卫生厕所218座,完成4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任务,2个省级“清洁村庄”创建任务,实施垃圾无害化处理、市政设施维修改造及生活污水处理等17个项目,开展环境清理整治83场次,参与干部群众2055人次,动用各类机械814台次,清理垃圾933.31吨,清理柴草10744方,清理重点路段257公里,乡村面貌持续改善。

科学精准施策 全面统筹推进

针对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肃北县认真分析问题,及时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制定下发《肃北县百日脱贫攻坚战实施方案》,建立整改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切实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治硬伤。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要求所有帮扶干部一律不采取入户帮扶方式,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开展帮扶工作,并通过网上“点对点”“零见面”供需服务方式,为受疫情影响的困难群众提供就业服务,共促成30余人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针对本地就近创业人员,优先提供15万元以内的创业贴息贷款。

开发牧农村水电保障、公益性设施维护等乡村公益性岗位60个,安置贫困家庭劳动年龄内有就业愿望和劳动能力且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人员60名,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疫情防控期间的基本生活。

此外,全县各县级干部、各帮扶单位、行业部门充分发挥工作主动性,扎实开展“五个一”帮扶活动,切实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和帮扶成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实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