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志愿者的“战役”故事

占大明是一名退伍老兵,他是来自湖北省枣阳市南城财政所财政所的一名共产党员。除夕之夜10时许,一阵急促的电话声打破了占大明正在收看春节晚会的雅兴,他接到了财政所主任牛保群让他前去布防的通知。从此,他就义无反顾地积极投身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之中。

从大年初一至今,占大明在抗“疫”一线已经奋战了50多天。这期间,既有寒冷饥饿,也有汗水心酸......。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在他守卫的一片“高地”上,无所畏惧,恪尽职守,用责任与担当,用坚守与无畏捍卫了这一方净土。


一个志愿者的“战役”故事

占大明(右二)正在社区宣传防控知识


勇赴一线不畏惧。1月25日上午八点,在南城沙店社区接受防控任务时,他才了解,所包保的“十一网格”是从市经管局往南到二七零生活二区,然后再往东到沙店五组李家巷。当时就有点“傻眼”了,这个网格战线比较长,而且行政单位多、做生意门店多、进出路口比较多,居住人员多达512户1793人,管控难度可想而知。疫情就是战场,管控就是担当。接到任务后,他没有讲条件、打折扣,竭尽全力做好防控工作,并较好的完成了防控指挥部交给的各项任务。


一个志愿者的“战役”故事

占大明和战友们开展夜间检查巡逻


抓牢宣传不放松。占大明紧紧抓住宣传工作这个“牛鼻子”,努力把疫情防控宣传贯穿整个防控工作之中,每天早七点--晚十点在网格内不停的用大喇叭宣传各项防控要求;悬挂过街红30多副,张贴1—8号令及标语口号480多条,印发防控手册2000多份,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小喇叭录音天天播放,把帐篷当做录音蓬,把自己当做录音员,不断更换播放内容,用“枣普”一次又一次地当好“播音员”,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宣传网络格局,为打赢疫情狙击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个志愿者的“战役”故事

占大明(右)正在检查居民出入登记情况


恪尽职守敢担当。“张大妈,你又忘了戴口罩了吧,是不是家里没口罩了?”。“兄弟,快进去,你怎么又出来了,外面多不安全啊”!......。诸如此类的话语,占大明每天在巡查过程中也记不清楚说了多少遍。喉咙哑了,脚磨破了,腿走肿了,他没有停下,没有退却,依然牢牢地坚守在“阵地上”!每天在两公里多的“战线”上最起码要走七八个来回,十五公里是“保守”的路程。

为了防止病毒传播,保护居民生命安全,从元月25日到现在50多天,他没有休息一天。每天都是早上七点赶到值守点,晚上10点以后才回到家里。儿子看到他每天疲惫不堪的样子,心疼中带着牢骚地说:“你都是快50岁的人了,肝脏还有两个血管瘤,还有个风湿腿的老毛病,你不要命了啊?”。听到儿子说的这些话,他心里不免也有些酸楚。给儿子解释道:“爸爸这样拼命的搞防控,战疫情,这是职责,这是党的召唤,人民群众的需要啊!等我们‘抗战’胜利了,爸爸一定给你做一大桌子好吃的,行吗?”.听到这,儿子会心的笑了......。


一个志愿者的“战役”故事

占大明(右)正在张贴指挥部命令


2月16日下午,李家巷封闭小区有一个叫李小根趁人不注意,翻出隔离网。那几天正是枣阳疫情爆发的高峰期,占大明觉得事情有点严重,得赶紧处理。当时地上的雪还没融化,他和南城派出所网格民警董劲松顺着李小根翻墙留在雪地上的鞋印,一步步跟随,用了大半个小时的时间,终于在他自己的小车上找到了他。李小根下车后,羞愧的低下了头。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他进行批评教育。李小根羞愧的说:“这些我都知道,我担心在罗岗沙场的设施被盗窃了,想偷偷开车过去看一看。这样做确实对不起你们,我现在就回去,不到疫情结束,我保证再也不出来了!”

隔离不隔情。为了及时做好管控区内域居民服务工作,占大明还积极配合其他防控志愿者为十一网格居民测体温累计达12万人次,精准配送物资512户11吨,帮助居民度过了难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