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鬧情緒的孩子怎麼辦?三招教你處理孩子的負面情緒

因為《爸爸去哪兒》而火起來的星二代不在少數,王詩齡便是其中之一。在節目中,這個可愛的小姑娘收穫無數青睞,可是她也有一些缺點,比如也會鬧小脾氣,在鬧情緒的時候,她就愛摔東西,從摔一隻雞到摔自己的帽子。還有一次,她拿著皮影卻不好好學,爸爸擔心弄壞皮影制止了她,被爸爸批評後,她立即不高興了,一邊暴走一邊脫衣服發洩情緒。

無獨有偶,同樣因為親子節目而火起來的安迪,也是一個愛鬧情緒的孩子。在節目中中曾經有過這樣一個片段,他和媽媽一起去拍大頭貼,拍完大頭貼走出門口,工作人員拿著噴霧對著他們一通亂噴,其實是表示歡迎光臨。可是這卻氣壞了安迪,他一直說“髒”、“髒”,因為氣球短暫轉移注意力後又不停強調“髒”,認為自己臉上有東西,黃聖依很頭疼,只能不斷地安慰、勸解他。

在生活中,像王詩齡、安迪這樣鬧情緒的孩子不在少數,這種現象也屢見不鮮。許多家長面對這樣的情況十分頭疼,對此,家長們也會採取一些手段,可是我們卻發現有很多家長的做法是錯誤的。以下這幾種錯誤做法,你犯了嗎?

遇到鬧情緒的孩子怎麼辦?三招教你處理孩子的負面情緒

1.粗暴阻止

孩子情緒不好時,往往會扔東西、摔盤子,面對這樣的情景,家長往往火冒三丈,常常不分青紅皂白就責罵孩子,更有甚者,直接棍棒教育。

雖說這種方式阻止孩子壞情緒的效果是立竿見影,可是卻不是一個長久之計。因為在父母的呵斥下,孩子可能會因為害怕捱罵或者捱打而停止了哭鬧,可是他內心的訴求卻沒有得到滿足,而且這樣的方式下教育出來的孩子,往往都十分膽小。

2.歸咎他人

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當奶奶帶孩子的時候,如果孩子不小心摔倒在地上,大哭大鬧,奶奶會一邊抱著他。

一邊哄著說:“都是地板不好,害我家寶貝摔倒!”其實,這樣的做法是很不可取的,我們不能一味地顧及孩子的情緒,而隨意地把錯誤都歸結於外界,因為這樣容易養成孩子遇到挫折都把錯誤歸咎於他人,無法正確地面對自己的失誤的習慣,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遇到鬧情緒的孩子怎麼辦?三招教你處理孩子的負面情緒

3.用誘哄的方式息事寧人

當孩子大喊大叫、大哭大鬧時,很多家長沒有耐心去勸說,也沒有耐心去了解孩子心裡的想法,而是用孩子最喜歡的食品或者玩具來誘哄。

很多家長就會做出這樣的承諾:“別哭了,媽媽帶你去吃麥當勞。”、“爸爸給你買變形金剛。”,長此以往,孩子鬧情緒的現象不僅不會收斂,還可能為了得到自己期望的禮物,而故意鬧脾氣。

4.冷暴力

在孩子開始哭鬧的時候,父母可能還會耐心地勸說兩句,但是沒有成效之後,父母往往會越來越生氣,就把孩子放在一邊置之不理。

孩子鬧情緒時,讓他們冷靜一會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可是這不代表不管不顧,這實際上是一種冷暴力,讓孩子覺得自己的需求並不重要,覺得自己被忽視,導致惡劣的親子關係。

遇到鬧情緒的孩子怎麼辦?三招教你處理孩子的負面情緒

孩子為什麼情緒化?

要想糾正這些錯誤的做法,我們要從根源上了解孩子為什麼那麼容易情緒化。這是因為在孩子的大腦中,佔據主導的是情緒系統。

兒童不同於成人,他們大腦中的理智系統還沒有發育成熟,沒辦法像成人一樣較好地運用理智來剋制自己的情緒。相反,他們的情緒系統發育得較為完善,所以常常直接地表現出自己的情緒。

人的大腦分成三層,有負責管理人類基本生理功能的本能腦,有負責管理人類情緒產生的情緒腦,還有一層是負責管理高級思維的理智腦。讓孩子哭泣,就是因為孩子的情緒系統先於理智系統發育成熟。

遇到鬧情緒的孩子怎麼辦?三招教你處理孩子的負面情緒


怎樣處理孩子的負面情緒?

所以,作為父母,就需要及早地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對孩子的情緒做出正確的引導。心理學上把焦慮、緊張、憤怒、沮喪、悲傷、痛苦等情緒統稱為負面情緒。孩子有這樣的負面情緒時,會產生不適感,影響生活和學習,那麼,當孩子擁有負面情緒時,父母應該怎麼做?

1.以身作則

良好的典範勝過千言萬語。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把一個寶寶和媽媽放在一起,然後播放陌生的音樂,第一組的時候媽媽聽到音樂表情是舒適的,是有笑意的,另一組是恐懼不安的。

結果,看到媽媽微笑的孩子也跟著放鬆下來,而那些看到媽媽不安的孩子,馬上也變得十分緊張。

其實,孩子們每時每刻都在關注父母如何表達情緒。在生活中,父母在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時候,不能在家裡摔盤子、摔電視、摔門,這樣會給孩子樹立一個不好的榜樣,讓孩子以後在不開心的時候也學著父母這樣做。

豔豔還沒走進公園,小夥伴們一看到她,原先十分熱鬧的人群瞬間散得一乾二淨,他們一邊跑還一邊叫“神經病的孩子來了!”,他們總是這樣稱呼豔豔的媽媽。

其實,豔豔的媽媽根本沒有病,只是脾氣暴躁,情緒管理能力很差,常常與鄰居起矛盾,而且有時候為了一時的口舌之爭,還跑到人家家裡撒潑耍賴。

在這樣環境下的孩子,自然有樣學樣。有一次,豔豔和同桌因為一塊橡皮擦起了衝突,豔豔很生氣,一下子就把同桌推到在地,從此,大家更討厭她了,也不愛和她玩。豔豔沒有朋友,很不開心。

當遇到生活上的不順心時,父母可以和家裡人聊聊天,心平氣和地談論這些事,也可以和家裡人唱唱歌、說說笑話,讓孩子學會正確地疏解情緒的方法。

遇到鬧情緒的孩子怎麼辦?三招教你處理孩子的負面情緒

2.疏導情緒

父母不僅要以身作則,當孩子情緒不好時,父母更要儘可能地去幫助他疏導負面情緒。

①觀察孩子的情緒

父母要特別留心孩子的一舉一動,也要時刻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並給予及時的疏導。聰明的父母要懂得溝通,發現孩子的情緒不佳時。

要及時問他:“寶貝,媽媽發現你不太開心,怎麼了,能告訴媽媽嗎?”如果孩子還是不願意告訴你,可以先到一邊忙別的事,“如果現在不想說,媽媽先到一邊,等你等會想說再告訴媽媽,媽媽最喜歡你的笑臉了”讓孩子自己靜靜思考一會,孩子感受到媽媽的關愛,卸下心防,就會把事情告知媽媽。

孩子剛出生時,父母會傾注無數的關愛,關心孩子每天睡覺的姿勢,關注孩子每天的情緒,可是孩子越長大後,父母在放鬆對孩子管理的同時,也疏於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

所以,父母要多加留心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作為家長,我們要積極找出孩子消極情緒產生的原因,要學會和孩子交流,尊重孩子,成為孩子的朋友,這樣他才有可能對你敞開心扉。

遇到鬧情緒的孩子怎麼辦?三招教你處理孩子的負面情緒

②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

塞利格曼強調,建構孩子的正向情緒並不是教孩子盲目的樂觀,或者否認、避免負面情緒。充足的安全感、肯定孩子的自我、溫暖熱情的家庭氣氛、無條件的愛但有條件的獎勵,以及許多好事件,都能為孩子架設一張「情緒安全網」。

孩子和大人一樣,都有自己負面的情緒,我們不能忽視它,要站在孩子的立場,去理解與接納它。

紅紅和小花十分要好,最近小花家搬到深圳去了,紅紅就十分不開心,悶悶不樂了好幾天。爸爸說:“有什麼好難過,你以後還會有其他好朋友!”媽媽就很有耐心了,輕輕問說:“寶貝,你是不是不開心了?”

紅紅一聽就哭了,媽媽就摟過紅紅,溫柔地安慰她:“媽媽猜你是想小花了。”孩子輕輕地嗯了一聲,媽媽就耐心地開導孩子,說自己以前也有很要好的朋友搬到別的地方住了,自己也很不開心,讓孩子給自己建議。

孩子說:“媽媽,那你可以和我一起去散步。”一段話就驅散了孩子的不快。就這樣,媽媽站在孩子的角度接受她的負面情緒,並理解她,最後也解決了這個問題。

遇到鬧情緒的孩子怎麼辦?三招教你處理孩子的負面情緒

③引導孩子正面地發洩情緒

孩子年齡尚小,自我控制情緒的能力較弱,所以當他們產生不良情緒時,可能會有一些比較激烈的方式,比如打人、大喊大叫、摔東西。

這時候我們不能以暴制暴,而是應該引導他們採取正面地發洩方式。媽媽在廚房幫忙時,三歲的東東硬是要拿媽媽切蔬菜的刀子,媽媽一個勁地勸說:“不行,不行,這個很危險的!”

可是東東就是不理,硬是要拿刀子,媽媽不許後,就大哭大鬧起來,這個時候媽媽靈機一動,把孩子抱到水池邊看裡面的肥皂泡,孩子看到這些肥皂泡,感到十分有趣,一下子忘記了剛才的哭鬧。

當家長面對孩子的壞情緒時,要想方設法引導孩子用積極的渠道去發洩。當生氣時,可以下去打打籃球,當失落時,可以讓孩子畫一副畫,總之用好的方式去解決自己的消極情緒。幫助孩子進行情緒管理,讓孩子快樂健康地成長。

遇到鬧情緒的孩子怎麼辦?三招教你處理孩子的負面情緒

3. 不要打罵孩子

家長對孩子的壞情緒頭疼萬分,次數多了,耐心也會下降。面對孩子的壞情緒時,一定要冷靜,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因為他們自控能力還不足,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不能只簡單粗暴地去對待、解決。

當孩子不好好吃飯時,奶奶會在一邊耐心地喂,放任孩子一邊看電視,一邊張口機械地吃奶奶餵過來的飯菜,爸爸媽媽看到這種場面往往會很生氣,把電視關了,那孩子就更生氣了,在家裡大喊大叫,也不吃飯了。

這種時候爸爸可能會氣得打孩子,但是這往往適得其反,孩子不但不再吃飯了,也還是持續哭鬧。打罵並不是一個恰當的教育方式,不但不能讓孩子改掉壞習慣,還會引發逆反心理。

養育孩子不是一件易事,需要有很多的耐心和愛心,如果面對孩子的哭鬧,採用的是冷漠與暴力,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的孩子,不是膽小弱懦,就是充滿戾氣,親愛的父母們,為了以後讓孩子不再被壞情緒所困擾,就請你們從現在開始用心引導孩子正確地管理自己的情緒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