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日本海軍驅逐艦高速重雷的極致之作——島風

我是“保持進攻線”,喜歡我的文章請點一下右上角的“關注”,謝謝!

1939年11月6日,日本海軍舞鶴造船廠正在舉行隆重的新艦竣工儀式,這艘看上去不是多雄偉的新艦被聯合艦隊賦予了巨大的期望,這就是最新型驅逐艦的首艦“陽炎”號。作為未來日本海軍水雷戰隊的主力,陽炎級性能強悍不輸於當時世界上任何一型驅逐艦,可太平洋對岸的對手也沒閒著,隨著美國新艦的開工,驕傲的日本人似乎又變得不淡定起來。

來自美國的刺激

1938年,美國在西姆斯級驅逐艦的基礎上加以改進,開始建造本森級驅逐艦,還未竣工時,日本就打探到了本森級的設計性能。本森級除了配備有5門127毫米高平兩用炮、2座五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之外,最大航速居然高達37.5節,這無疑狠狠地抽了日本人一個響亮的耳光。

舊日本海軍驅逐艦高速重雷的極致之作——島風

本森級驅逐艦


自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驅逐艦就成為日本海軍未來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並樹立了今後的發展方向,那就是高速重雷——通過高速突進接近強敵,再用重型魚雷解決對手。在這種設計思想指導下,日本建造了峰風級驅逐艦,其最大航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39節,這個航速傲視全球可以說沒有對手。後來隨著峰風級的終極改型睦月級裝備上610毫米魚雷,高速與重雷終於得到了完美的結合。

舊日本海軍驅逐艦高速重雷的極致之作——島風

睦月級三日月號


可是好景不長,隨著日本海軍戰略發展需要越走越遠,驅逐艦為了遠洋作戰也不得不越造越大。隨著排水量的增加,日本基礎薄弱的工業難以提供更加澎湃的動力,因此新式驅逐艦的航速很難得到改善,從特型的38節掉到白露級的34節,再慢慢爬升到朝潮級的35節、陽炎級的35.5節。航速一直是日本驅逐艦的制敵法寶,現在居然落在了美國人後面,是可忍孰不可忍。

舊日本海軍驅逐艦高速重雷的極致之作——島風

南達科他級戰列艦


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刺激是1937年和1939年,美國分別動工了北卡羅來納級和南達科他級戰列艦,這兩級戰艦的最大航速都超過了27節。美國在海軍條約前建造的戰列艦原本一向以航速慢著稱,例如田納西級和科羅拉多級最大航速都只有21節(同時期的日本長門為26.5節,英國納爾遜為23.5節),因此在日本水雷戰術中,自己的驅逐艦必須得對美國戰列艦保持十幾節的航速優勢,然而陽炎級這方面的優勢將蕩然無存。

日本人的這種思維很難理解,我也試過把魚雷航速同這兩種戰艦的航速放在一起,結合驅逐艦切入角度、再裝填二次突擊等等數據做過演算,仍然沒有什麼頭緒,也許是我水平不夠吧。

日本保持驅逐艦航速優勢的努力

在美國的刺激下,日本海軍在1939年的丸四計劃中列入了1艘試驗性質的驅逐艦。軍令部對新艦的性能要求簡單粗暴:除了保持陽炎級6門127毫米50倍徑艦炮的火力、6000海里/節的續航里程之外,最大航速不得低於40節、殺手鐧加強為2座610毫米七聯裝魚雷發射管!

舊日本海軍驅逐艦高速重雷的極致之作——島風

陽炎級天津風號


對於這些性能指標,造船本務部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由於已經在陽炎級的9號艦“天津風”上做過動力試驗,高溫高壓鍋爐的研發已經有了進展,40節航速不是不能企及的目標。至於腦洞大開的610毫米七聯裝魚雷發射管,由於加上次發裝置後重量過大,不但會導致艦體重心不穩,水兵人力操作也非常困難,根本無法滿足軍令部的要求。

舊日本海軍驅逐艦高速重雷的極致之作——島風

零式五型五聯裝魚雷發射管


可兵裝同航速一樣是軍令部不可能妥協的指標,軍令部表示以往驅逐艦的四聯裝魚雷發射管絕對不可取,至少也得是五聯裝,並且數量必須增加為3座才能保證火力優勢。針對造船本務部提出的困難,軍令部難得“人性化”一回,表示次發魚雷裝填裝置可以不要,雙方這才達成了一致意見。

新式驅逐艦的船體大部分沿用了夕雲級的設計,這裡就不再敷敘。設計指標為長129.5米,寬11.2米,吃水4.1米,標準排水量2567噸。動力採用3座呂號艦本式重油鍋爐,2座艦本式減速齒輪汽輪機,2軸,總功率75000馬力。最大航速39節,最大續航里程6000海里/18節。


舊日本海軍驅逐艦高速重雷的極致之作——島風

武器為3座127毫米D型雙聯裝炮塔,同夕雲級的一樣具有對空射擊能力,分佈為前1後2。3座“零式五型”610毫米五聯裝魚雷發射管全部位於1號煙囪與後桅之間的中軸線上,這樣單側齊射火力可以達到15枚,在當時日本海軍輕型軍艦陣容裡,除了1941年改裝成重雷裝巡洋艦的“北上”號輕巡之外,火力之猛可以說無出其右。依然弱雞的是防空能力,只有1座13毫米雙聯裝機槍和2座25毫米雙聯裝高炮。

1941年8月8日,新型驅逐艦在舞鶴海軍造船廠動工。

島風!又是島風!

時間到了1943年,雖說戰事愈發不利,但新型驅逐艦還是竣工了。日本海軍為了撥個好彩頭,將新艦命名為“島風”號。島風這個艦名原屬於峰風級4號艦,老島風號於1920年11月15日竣工,曾經在公試中創造過40.698節的創紀錄航速。老島風號雖然於1943年1月13日被美軍潛艇擊沉,這下又有了新的繼承者,令日本人少了幾分傷感,覺得這一切都是天意。

舊日本海軍驅逐艦高速重雷的極致之作——島風

1943年5月5日,島風號在宮津灣高速前進


1943年4月7日,新島風號浴火重生,在公試中創下了40.9節的航速新記錄,載入了日本海軍的史冊。島風之所以能創造新的記錄,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鍋爐技術取得了突破。島風所用的鍋爐同夕雲級相比,最大壓力從30千克/平方釐米提高到了40千克/平方釐米,最高溫度也由350度提高到了400度,大大增加了輸出功率。在公試時,島風的軸馬力甚至達到了驚人的79240匹,遙想當年金剛號戰列艦在改裝前也才只有64000匹馬力。此外島風號還對螺旋槳進行了調整,槳葉直徑由陽炎級的3.3米增大到了3.6米。

第二,公試數據有貓膩。島風號竣工時,瓜島戰役才結束不久,焦頭爛額的日本海軍為了提升士氣,不得不放個衛星來進行宣傳。島風號公試排水量為2894噸,這隻相當於搭載了常規消耗品重量的一半,而以往驅逐艦進行速度測試時通常是搭載三分之二。坊間曾有傳聞,當年老島風公試時創下記錄時,只搭載了三分之一的重量……看來這種放衛星的手段,是日本海軍慣用的伎倆。

服役生涯

日本海軍曾經在1942年將16艘島風級驅逐艦列入了丸五計劃,雖說島風號獲得了巨大成功,但1943年的局勢同1942年相比已經江河日下。日本人心裡清楚,島風級雖然看上去很美,但已經不是聯合艦隊需要的戰艦了,因此在島風號還沒竣工時,該級艦的建造計劃就已經被全部取消。

1943年5月10日,沒有姊妹艦的島風號被編入了作為訓練的第11水雷戰隊,7月又被緊急調往第1水雷戰隊,參加了基斯卡島K作戰。基斯卡島撤退行動結束後,島風號又被調到第2水雷戰隊,在特魯克、塞班島方向執行運輸任務,並接受了改裝,防空火力強化為4座25毫米三聯裝高炮、1座25毫米雙聯裝高炮、7門25毫米單管高炮。

舊日本海軍驅逐艦高速重雷的極致之作——島風

島風號模型


防空改裝結束後,島風號趕上了6月的馬里亞納海戰毫髮未損,10月又加入了慄田的主力艦隊參加了萊特灣海戰,所幸又躲過一劫。萊特灣海戰雖然結束了,但萊特島上的戰鬥還沒結束,島風號此時成為了第2水雷戰隊旗艦,率領殘存的驅逐艦為運輸船隊護航,調集陸軍上島繼續頑抗。

11月11日,島風號在執行第3次多號作戰時,運輸船隊在奧爾莫克灣遭到約350架美軍飛機空襲。島風這次好運不再,被美機打的千瘡百孔,於當天下午17:45爆炸沉沒,全艦450餘人(搭載了第2水雷戰隊司令部)僅倖存21人。

無用武之地

島風號可以說是日本驅逐艦“高速重雷”風格的極致之作,但是其在18個月的短暫服役生涯中,從沒機會展示過自己強大的威力,沒向敵艦發射過一枚魚雷。由於島風竣工時就在前桅裝備了22號水面搜索電探,後來又在後桅加裝了13號對空搜索電探,所以在實際作戰中島風經常被放到外圍負責對海、對空警戒,並且效果還不錯。

舊日本海軍驅逐艦高速重雷的極致之作——島風


島風作為日本海軍航速最快、雷擊能力最強的驅逐艦,建造的本意是為了作為水雷戰隊的主力,向敵人主力艦發起致命突擊,服役後卻被當作警戒艦來使用。這種錯位對費盡心機創造了記錄的島風來說,莫不是一種巨大的諷刺,而這也不過是當時日本海軍作戰思想落後的又一個縮影罷了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就請關注我,我是“保持進攻線”,持續為您帶來精品好文,謝謝您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