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我们一直以为存在,但其实历史上却从未出现过的人?

且醉听山雨


再说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得分清是历史虚构人物,还是文学虚构人物。

有些朋友有点分不清文学和历史差别,甚至有把《封神榜》当史书看的。在文学中虚构的人物,可能有原型,但也绝对是进行过艺术化处理的。所以,纵使我们看《三国演义》、《水浒传》、《隋唐英雄传》等作品之中存在大量历史人物,但也不完全是这个人物真实的状态。就好像诸葛孔明确有其人,目前来看“空城计”却未必。

而所谓的历史人物,是在历史文献确有记载的,且必然出现在正史之中的人物,当然野史也很重要,野史只是真实性难以得到保障,但不代表野史的内容一定不真实。


在这个背景之下,想和大家聊聊两个人物,分别是西施和莎士比亚。

西施:不见正史,但流传甚广

西施号称中华民族的“四大美女”之首,要知道,我们的“四大美女”都是对民族起到关键作用的正面人物,要不然真论美貌,自然是苏妲己、褒姒、李师师、陈圆圆这种,能凭一张脸祸国殃民的更胜一筹。

然而,近年来史学家的大量考据,以及根据史料的分析中指出,所谓春秋时期以“美人计”覆灭吴国的西施,很可能根本没有这个人。

西施这个名字,主要出现在《越绝书》《庄子》《孟子》等野史和文学书籍之中,其中《庄子·齐物论》中所产生的“沉鱼落雁”,实则说的是毛嫱与骊姬,这也导致一些史学家认为毛嫱就是西施的原型。所以,这里也算是帮助大家以正视听,沉鱼落雁是用来形容西施与王昭君,但并非产生于二者。

在《庄子·天运》中,所描述的故事是东施效颦。而在这个故事之中,目前更多是认为西施与东施更似于两种称呼,因为如果东施效颦这则故事中所说的西施,若是苎萝村的那个西施,不可能匆匆一笔带过。

在《孟子》中,主要提到是《孟子·离娄章句下》,其中说到:

“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其中西子就是西施,但是也近似于《天运》所言,匆匆将其一笔带过。

从两者来看,如果抛开西施和范蠡的故事不谈,所说的西施更像是咱们这个时代的“美女”,而不是特指一个人。

如此,我们回到西施和范蠡的故事来看。这段故事可谓可歌可泣,但是在正史中却仍旧没有只言片语,甚至大说范蠡的《史记》,也未曾提到过西施半句。

而越国利用“美人计”的方式覆灭吴国,正史之中也记载了吴越战争,可为什么就是没提西施的事儿呢?

这就奇怪了,如果西施确有其人,在勾践和范蠡的背景之下,为何只是流于野史、文学、戏剧和民间传说之中呢?

所以,西施的存在正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即,不能证明,也不能证伪。

莎士比亚:疑似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大IP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我们一般将其尊称莎翁,因为他对人类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虽然他留下了很多很多的作品,甚至可以说很多很多的经典。但是,也不妨有很多人质疑莎士比亚到底是否存在。

而质疑莎士比亚是否存在的人中,甚至包括马克·吐温、弗洛伊德、威廉詹姆斯等等时代翘楚式的人物,这就不得不令人怀疑。

当然,这些时代伟人提出的佐证也不无道理。

第一,莎士比亚的作品自然很受瞩目,但是一个作家一生,到底能不能创作出如此之多受人瞩目的作品?

提到莎士比亚马上就会想到“四大悲剧”和“四大喜剧”,还有流传广泛到不能再广泛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就已经九部作品了。

其他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大师,比如但丁、乔万尼·薄伽丘,我们能提及多少作品?无非就是《神曲》和《十日谈》。就算是近代更加容易高产的时期,提到加西亚·马尔克斯,萧伯纳,也只是寥寥无几的经典而已。当然,JK·罗琳比较好记,哈利·波特1234567么。

所以,莎士比亚如此高产,质量又那么高,自然容易被人怀疑。当然,对此也有很多人提出的反对意见,毕竟不管哪个时代都会有天才的。

第二,莎士比亚是一位作家,作家自然就有作品,那个时代的作品又不是打印的,自然也得留下点东西吧?

结果,人家目前尚存的签名中,都是各式各样的……

大家看看上图右边的六个签名,一个是不清晰,另一个就是,根本不一样。

所以大家就产生了一个怀疑,有没有一种可能是:莎士比亚本来就是个IP,因为有无意间用了这个笔名,再因为一部作品而促使这个笔名火了,所以大家就都用这个笔名发给剧院和出版机构,因为只要作品过关,结合笔名比较受瞩目,至少稿费能多一点吧?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莎士比亚是一个“自媒体”,运营这个账号的人有很多,这就导致了这个自媒体能出很多精品。


综上

这里简单说了两个人物,一中一外,而这样我们深信不疑存在的人物,可事实上很可能,或根本不存在的状况,其实真的屡见不鲜。

比如有学者提出伍子胥和孙武很可能是一个人;再比如虽然有《木兰辞》,但是花木兰很可能是杜撰的;又比如导致特洛伊战争的海伦,就是那个宙斯的女儿海伦,实则是神话故事与真实战争结合的产物;最后,孙悟空很“可能”不存在!!!


小言詹詹


从古至今,历史上有了很多历史名人,被妇孺皆知,但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上是不存在的。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讲讲,历史上个个家喻户晓的四位,最后一位忽悠了大家近千年时间!

第一位:貂蝉正史中竟查无此人!

貂蝉 貂蝉(生卒年不详) 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 一。

在民间传说中她原名任红昌是山西一村姑 也有人认为吕布部将秦宜禄前妻杜夫人即是貂蝉 。

她为了报答义父王允的养育之恩 而甘愿献身完成连环计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看作为中国四大美人之一,对她的容貌形容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但历史上又有谁真的见过貂蝉呢?

回顾历史貂蝉竟然没有在正史中被记载。正史中从未出现与他相关的记载,而证实中与吕布相关的章节,只有一个和吕布私通的宫女。因此史学家认为,貂蝉可能是罗贯中为了三国剧情需要而虚构出来的。

第二位:李元霸(李玄霸)竟然英年早逝!



李元霸,作为隋唐时期的第一条好汉,李渊的四子,很多人以为李渊是否真的有这样的一个儿子呢?据正史记载,其实李渊是有一个四子名叫李玄霸,但是英年早逝。但对于他并没有过多的记载。而李玄霸的事迹也都是后来人们虚构的!

至于后世,为什么将其称为李元霸?因为在清朝康熙时期说书的人为了避讳康熙的玄烨二字而将选择改为元字,故李元霸。

第三位:陈世美竟是小说虚构的



陈世美的形象最早出自明代 小说《增像包龙图判百家公案》陈世美在剧中是忘恩负义抛妻弃子的反面人物最后被包拯所斩 ,也因此在后世成为负心人的代名词,

历史上无陈世美其人是小说作者杜撰的人物 。站在《铡美案》中的包公包拯却是真实存在的,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足以乱假成真。以至于骗过了很多人认为陈世美真的存在。

第四位花木兰,忽悠人们竟千年



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 ,作为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

甚至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而花木兰故事的流传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民歌。但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 。因此为虚构人物,但是我国古代却出现了许多的“花木兰”,如李渊的女儿褪去红装,奔赴沙场,在战场上起到了很的的作用!

南北朝时期的花木兰到今天已经有1500多年了。虚构的花木兰竟然忽悠了我们近上千年的时间。可见人们对其喜爱!

也许是对历史人物的崇拜也许是对历史事件的投入。四个人还成功的做到了家喻户晓。故事至今还在被演绎被讨论者。那只是传说跨越千年的历史,还被后人铭记着。这就是历史的魅力吧!

我是讲历史的仓鼠洋喜欢点个关注呗!谢谢!


讲历史的仓鼠洋


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有人认为铁托并不是特指的具体的某个人,他其实是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集体的全称。在战争年代,谁是南斯拉夫共产党游击队最高领导人,他的名字就叫铁托,可能在战争中铁托同志已经牺牲了,但他的继任者仍然叫铁托。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1980年最后一位铁托去世,根据年龄推算和现代传媒发展已经不可能有新的铁托继任而不让世人知晓了,铁托的传奇才告结束。


快乐的猪782


说一个被司马迁堂而皇之写在《史记》中的人物吧,其实也是被“创造”出来的人物。

当然了,这个人物不是司马迁创造出来的,司马迁不是那样人。

司马迁著《史记》的态度从来是“信以传信,疑以传疑”。

可信的就作为可信的流传下去,可疑的就作为可疑的流传下去。

即是说,我们读《史记》要带着脑子,不可以什么都信的。

比如《史记·赵世家》就很奇怪。

《史记》中写有三十世家,文体从来是编年为主,都是某某年,某某人如何如何,然后又一年,又有些人如何如何,一年一年的往下写,言简意赅,节省笔墨。

到了赵世家,司马迁大费笔墨开始写起《赵氏孤儿》故事了,什么做梦,什么占卜,什么心理活动,连暗室密谈也写了出来,连竟然有人违反人性“拿自己孩子去换别人孩子性命”也堂皇写了出来。

就为了虚构一个大奸臣“屠岸贾”。

当然了,说屠岸贾是“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人”并不仅仅是因为程婴夫妻竟然可以违背人性本能用自己的亲生孩子去换别人孩子性命这个不可理喻之事件。

孤证不立,还有证据。

屠岸贾这个人在所有的历史记载上,只出现在了《赵世家》中以及《韩世家》的随口一提,并且他除了屠杀赵家这个大事外,再无其他事迹,连《晋世家》也对他无有一字提及。

众所周知,赵国和韩国还有魏国本来是晋国的卿大夫。

即是说这个屠岸贾出现在晋国做执掌大权的大人物其他啥事迹也没有干过,只是屠杀了赵家。

这不合理。

《史记》之前的《左传》也没有屠岸贾这个人物,倒是对赵家之所以被屠杀殆尽另有说法。

《左传》说:赵家在晋国是一个执掌朝政大权的大家族,赵盾是家长,他有三个弟弟,赵同,赵括和赵婴齐,还有一个儿子赵朔。

赵盾去世以后,儿子赵朔非常有作为,娶了晋国公主为妻,可是赵朔也英年早逝,留下了公主和儿子赵武。

按说,这也没有什么大碍,赵家不还是有三个成年人嘛!不怕其他家族欺负的,公主又是晋景公的姑姑,谁敢欺负赵家呢?

堡垒从来是从内部被攻破的,偏偏是公主出了问题!

一来二去,公主不知怎么的竟然和三弟赵婴齐勾搭成奸了,并且仗着身份无人敢惹,偷偷摸摸也不肖为,后来晋国上下就都知道了这个“叔叔侄媳妇乱伦”的丑事。

于现代人来说,一个寡妇和自己原老公的叔叔发生感情,完全合法合理合情,甚至可以说是一件美事。

但是古代人不,赵婴齐这是“偷侄媳妇”,孰不可忍的,赵同和赵括感到非常耻辱,不敢怎么公主,兄弟两人就联合起来,把赵婴齐赶出了晋国,剥夺了他所有的土地和财产。

公主失去了情郎,恼羞成怒,跑到晋景公面前恶人先告状,说赵同和赵括正准备造反,晋景公和公主骨肉至亲呀!再加上其他家族的落井下石,于是赵家惨遭灭门,只留下了公主的儿子赵武。

“赵氏孤儿”赵武之所以活下来只是因为他是公主的儿子,既没有程婴“以子换子”救人,也没有人自杀保守秘密救人。

更没有屠岸贾这个人物杀人。

后来,赵武长大了,又是公主的儿子,晋景公也就把赵家的土地还给了赵武。

赵武很有能力,把赵家事业经营的蒸蒸日上,后来更参与“三家分晋”,被周王封了诸侯,单独开国了。

开国也就有权力自己书写历史的呀!总不能把自己母亲的乱伦丑事写出来吧!

于是,编撰了《赵氏孤儿》故事,为赵家“创造”出了一个敌人——屠岸贾。

这之前,著《春秋》为“乱臣贼子惧”的孔子竟然也没有为此事说过一言一语,

这很不正常,多好的素材呀!孔子竟然弃之不用?只能说明,屠岸贾这个“历史人物”是“三家分晋”后被创造出来的人物,孔子没有听说过屠岸贾这个人。


葭明通半瓶历史


施耐庵

很多人看到这个名字,可能觉得我疯了,但是,大家所熟悉的施耐庵正式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但是,如果有人进一步了解,就会知道,《水浒传》并不是一人所写,写《三国演义》的罗贯中也参与了《水浒传》的创作,当然这是我们普通人所熟知的。但是研究人员并不确定《水浒传》是谁写的,有的署名施耐庵,有的署名施耐庵,罗贯中。其实,我认为,历史上的《水浒传》是暑有施耐庵和罗贯中的。并且施耐庵在前,罗贯中在后,就仿佛施耐庵是主写,罗贯中是副写。但是如果你把施耐庵三个字倒过来读,就成了“俺乃是”加上后面的罗贯中,就组成了“俺乃是罗贯中”。


金角大王他爸


莎士比亚

很多人都认为莎士比亚是真实存在的,因为他有很多著作,也有画像。不过莎士比亚只是个笔名,真人是否存在,一直备受争议。根据后人研究发现,莎士比亚的子女都是文盲,作为一个举世闻名的戏剧家和诗人,很难想象莎士比亚会让自己子女目不识丁。

而且莎士比亚并没有留下手稿,他仅存的6个签名中,没有一个清晰可读的。同时期的文献中也没有记载一位叫“莎士比亚”的戏曲家。而且,他的遗嘱中没有涉及到他辉煌的戏剧事业,只是说明自己的遗产分配。因此包括马克吐温,保罗尼采等很多人质疑,在莎士比亚故居中终老的人,可能并不是莎士比亚。

在伊丽莎白时代,shake speare是戏剧行当里相当流行的词语,致敬希腊神话中主管艺术的雅典娜,因此“莎士比亚”(Shakespeare)可能只是一个或几个作者创造出的一个虚拟形象。

1875年,一个名叫詹姆斯 魏尔摩的神甫提出,“莎士比亚”是一个创作组合,Shakespeare每个字母代表一个真实人物,S是英国诗人埃德蒙 斯宾塞、H是医学家威廉哈维,A是伊丽莎白剧院主演爱德华 阿莱恩,KE是约翰坎普,S是演员威廉姆斯莱,P是戏剧家乔治普利,E是艺术家保罗艾丽曼,A是政要爱特罗,RE是沃尔特莱利。

因此,莎士比亚很有可能是一个类似咪蒙,十点读书这样公号的存在,由一群笔者在维持。

 

鬼谷子

鬼谷子王诩,是纵横家的鼻祖,对后世的阴阳家、兵家、道家学说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苏秦和张仪都是鬼谷子的弟子。孙膑,庞涓,商鞅,李牧,王翦等各个时代的翘楚都深受鬼谷子智慧的影响。

正史对鬼谷子的描述,非常之少,并且连鬼谷子的生卒年都不知道。而且根据查看鬼谷子门人的几人行动时间,有不少的差别。所以很多人认为,鬼谷子并不是指王诩这个人,《鬼谷子》这本书也不一定是其撰写。鬼谷子反而是一个像“新东方”培训机构。

唐朝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就认为,“苏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谷。”鬼谷子其实是苏秦为了让自己看起来神秘一点,厉害一点而自称的。

另外,张心徵在《伪书通考》里,认为“鬼谷者,谓无其人,犹无是公云尔。斯说得之。”他认为鬼谷子根本不存在。

而且,根据《战国纵横家书》可以知道,苏秦其实和张仪并不是同一时代的人,所以说,鬼谷子这个人不存在的可能性还是挺大的。








一花惹尘埃


《三国演义》《隋唐英雄传》等经典古典小说太深入人心,以至于很多人直接把小说当历史,然而小说终究是小说,有杜撰的成分,其中有不少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却从不存在。

比如貂蝉、周仓、上将潘凤等,《隋唐演义》中十八条好汉倒有一多半都是虚构的形象。不过十八好汉先后放,老妖先讲两个本家。

薛平贵、薛丁山、薛刚

老妖年轻的时候就一直分不清楚,薛仁贵跟薛平贵是什么关系,后来才知道,一个是原型一个是艺术形象。

唐朝有名将薛仁贵三箭定天山、降服高句丽等等,两薛年代相同,事迹相同,所以很多时候容易分不清楚究竟是薛仁贵还是薛平贵

尤其是一些戏剧曲目中,比如《武定坡》等剧目演的是薛平贵一家,《汾河湾》等演的却是薛仁贵一家,两剧偏偏极其相似,更是让人分不清。

实际上薛仁贵却有史籍记载,但是薛平贵与王宝钏却没有,有传言因为《汾河湾》薛仁贵与柳银环是悲剧结尾,故一富商为讨母亲欢心重金求购新剧本才出了薛平贵与王宝钏的大团圆。

在小说演义中薛丁山是薛仁贵的儿子,但实际上是以薛讷为原型,薛讷的事业巅峰确实是在西陲边境达到,推测因此才有了薛丁山征西,不过确实没有薛丁山这个人,而薛丁山没有,自然也没有反唐的薛刚。

隋唐十八好汉有多少是虚构的?

隋唐时期的演义中,十八条好汉真实存在的,只有秦琼、程咬金、单雄信、尉迟恭、来护儿等是真实,其他要么完全杜撰,要么以原型虚构。

比如,

第一好汉西府霸王李元霸据说原型李玄霸,但历史的李玄霸16岁去世,自然没有《说唐》中使一对擂鼓瓮金锤,天下无敌

第二好汉天宝大将宇文成都使凤翅镏金镋勇冠三军,据说原型是宇文化及的儿子,当然原型也没这么勇武。

第三好汉银锤太保裴元庆掌中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据说也有原型

第四好汉紫面天王雄阔海,使一根熟铜棍,压盖武林 ,查无此人

第五好汉:双镗无敌伍天锡,使一对短把凤翅镏金镗;第六好汉:南阳太守伍云召使凤翅镏金镗,这兄弟俩同样查无此人。

第七好汉:少保罗成掌中五钩神飞枪,反王大会夺得状元,后被李建成阴死,小白脸太有名,以至于盖过原型罗士信

第八好汉靠山王杨林,使一对囚龙棒,演义中是秦琼义父,有说杨林原型为杨素,有说是张须陀等多人集合体。

第九好汉花刀大帅魏文通,虚构

第十好汉四宝上将尚师徒使金纂提炉枪,《隋唐演义》中号称隋朝第一儒将,查无此人

第十一好汉八马将新文礼,弘霓关总兵,使200斤铁方槊,《隋唐演义》中被王伯当射中左眼而战死,妻子上战场想为夫报仇结果却喜欢上了王伯当,并嫁给了王伯当,还好历史上查无此人

第十二好汉双枪将定彦平,罗成义父,后被罗成偷学会单枪破双枪而打败,查无此人。

第十三好汉金刀殿帅左天成;第十五好汉挂锤庄庄主梁师泰 同样查无此人。

这些人物形象因为个性鲜明,加上民间流传许久,许多人甚至以为历史上真有其人,包括《杨家将》中的穆桂英等,实际上这全都是小说,小说而已。


妖鬼杂谈录


看到这个问题,第一想到的是苏小妹。就是大文豪苏轼的妹妹。

高额深眼

关于她的传说很多,有些描写的真切细致,甚至连她的样貌都做了描述。据说苏小妹是高额头,深眼窝。苏轼还曾写诗调笑她

“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

苏小妹也不甘示弱,写诗取消苏轼乱蓬蓬的胡须:

“一丛哀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耳杳然;

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可见苏小妹机智可爱幽默

才情绝伦

传说有一天,苏小妹、苏东坡和黄山谷三人在一起讨论诗句。苏小妹说:“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两句中间各加上一个字,作为诗的‘腰’,成为五言联句。”
苏东坡略加思索,随即说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苏小妹说:“还算好,不过这个‘摇’还不够美。”黄山谷接着吟道:“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苏小妹说:“是个佳句,但是仍然没用上理想的字。”这时苏东坡忍不住了,问:“那么,妹妹你加的是什么字呢?”苏小妹说:“兄长的‘摇’‘映’二字,确实写出了柳的动态和月的皎洁,但山谷公的‘舞’‘隐’,要略胜一筹。因为‘舞’是模仿人的动作,把柳的姿态反映得更加形象;‘隐’是夸张写法,使月的皎洁更加突出。而我要说的是:‘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听了,一起鼓掌称赞,说:“妙极!”

苏小妹的“扶”字和“失”字,好在“扶”的拟人化更准确,既写出了风的轻微、柳的纤弱,又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和互相依偎的神态,所以比黄山谷的“舞”更生动得体。“失”字,也比“隐”字更传神,它准确地写出了月、梅融为一体的情景。

嫁与才子

民间流传,苏小妹嫁给了秦观。就是那位写出,“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等无数千古名诗的大才子秦少游。

而这样一位被苏轼称为“万人何赎”的秦观,与苏小妹一见倾心。并且差点因为对不出诗进不了洞房。

新婚之夜,小妹想和情郎一较高下,便将洞房门关上。出了上句:“东厢房,西厢房,旧房新人入洞房,终生伴郎。”秦少游接对深为小妹对自己一往情深所感动,不禁脱口而道:“南求学,北求学,小学大试授太学,方娶新娘。”

苏小妹开门迎进新郎,几杯交盏之后,又出一联:““酒过三巡,交杯换杯干杯,杯杯尽在不言中。”秦观为难了,苏小妹用手在桌上点了五下,秦观才对出下联:““菜过五味,形美色美鲜美,美美都在心中留。”

调皮的小妹这回来一狠的,“小妹虽小,小手小脚小嘴,小巧但不小气,你要小心。”秦观苦苦思索,等到三更才答上来,“少游年少,少家少室少妻,少见且又少有,愿娶少女。”

按照这个传说,大有苏小妹才情更在秦观之上的说法。

历史真相

尽管关于苏小妹的传说很多,而且有鼻子有眼。有诗为证。

但是事实上,苏轼并没有妹妹,只有三个姐姐,而且都是早逝。苏小妹和秦观的故事,最早源自冯梦龙所著的《醒世恒言》一书,属于才子佳人一类的故事,并不是可做考据的历史材料。

而且,秦观作为苏轼最得意的弟子,认识苏轼的时候已经29岁了。已婚,而且夫人叫徐文美。苏轼的任何作品里也从来没有提过有这么一位妹妹。

苏小妹,只是人们创造出来的一个文学形象。



曲歌流觞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话一点没错。想想看,几十年前几年前发生的事情我们可能都搞不清楚,何况是几千年几百年前的发生的人和事呢。一个人物到底是怎样的形象,主要看著书的人怎么写,甚至有些故事写的精彩了,虚构的人物也会大大出名,好像在历史上真正存在一般。

四大美女之闭月貂蝉

比如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四大美女之中,王昭君和杨玉环是肯定存在的,西施是否存在存疑,而貂蝉是肯定不存在的。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貂蝉是四大美女之一,民间关于她的故事很多,主要还是归功于《三国演义》。

人们常用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来形容美女,而貂蝉对应的就是闭月。传说貂蝉很喜欢赏月,有一天晚上正好赶上满月,貂蝉又在欣赏明月,月光清冷,配合貂蝉这样的美人,看呆了众人。她的义父王允看到女儿这么美,月亮又恰好藏到了云彩后面,于是赞叹到女儿太漂亮了,连月亮看到女儿都要黯淡失色。

当然了,关于貂蝉最出名的还是她跟董卓、吕布的故事。董卓是汉末的大奸臣,把持朝政,无恶不作,天下英雄都欲除之后快,可是董卓势力庞大,身边有无数守卫。于是王允等人就想到了美人计和反间计,利用貂蝉的美貌去离间董卓、吕布这对假父子。吕布是天下第一猛将,又是董卓主要护卫之一,貂蝉周旋两人中间,最终成功离间二人,吕布杀死了董卓,而貂蝉也归吕布所有。不过关于貂蝉最后的去向,书中并没有交代,后来吕布被曹操所害,按照曹操的尿性,他专门修建铜雀台搜罗天下美女,又怎么会放过貂蝉这个大美女呢。但是在《三国演义》里却没有再说貂蝉去哪了,下场如何,估计作者也知道这人物是虚构的,任务完成了就让她退场了,不愿再多提她。

除了民间故事和《三国演义》,正规的史书《三国志》《后汉书》里并没有提起过貂蝉这个人,不过在《三国志》里却有记载吕布跟董卓奴婢私通一事,估计后面的文学作品就是根据这一句话创造出了丰富的故事传奇。

享誉世界的女英雄花木兰

除了貂蝉以外,还有一个人应该也是不存在的,那就是花木兰。花木兰故事主要来源于那首著名的《木兰辞》,这是南北朝的一首长篇乐府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流传度很高,讲得是一个少女代父从军,征战十年立下无数战功,最后她放弃赏赐回家恢复女儿身的故事。

从花木兰本身来说,她的真实姓名是什么,出生年月,是哪一国的将军,关于这些史书统统没有记载。倒是《木兰辞》出现以后,关于她的故事传说多了起来,有的人甚至还考证她说是唐代人,那《木兰辞》的年份是南北朝,比唐代还早这又如何解释,显然都是经不起推敲的。

再看看这个故事,花木兰是女的,混在全是大老爷们的男兵营里生活征战十年,而且无人发现,这样的事情怎么做到的?除非说花木兰是一个不具备女性生理特征的女人。所以综合来看,花木兰是根本不存在的。

不过这些人们并不在意,今天花木兰已经成为一个大IP,迪士尼愿意为其拍电影,成为一个世界范围内都十分著名的人物形象,至于说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已经不重要了。


巾帼不让须眉典范穆桂英

还有一个人物是穆桂英,小时候看杨家将,感觉穆桂英好厉害,一个女人可以挂帅,简直太帅了。

穆桂英的故事十分精彩,她是穆柯寨的少当家,虽然是个女孩,比她老子还厉害。后来杨宗保代表朝廷攻打穆柯寨,杨宗保少年将军,养尊处优,唇红齿白,一表人才,穆桂英属于野丫头,立马就被俊秀的杨宗保俘获了芳心。两人大战一场,结果穆桂英居然生擒了杨宗保。

后来穆桂英就逼迫杨宗保娶自己,杨宗保被逼无奈,最后还只有跟穆桂英成亲。成亲以后,穆桂英也丝毫不客气,显示了男人都少有的帅才,成为杨家的主心骨,甚至还有军营罚夫的壮举。后来跟辽军作战,利用降龙木大破天门阵,立下了显赫战功,成为杨门女将的代表人物。

故事说的十分精彩,但事实上,历史上并没有穆桂英这个人物,甚至连杨宗保都是虚构的。这个故事主要来源是明代小说《杨家将传》,至于为什么后来杨家都是女将了呢,我想这很有可能跟宋朝重文轻武有关。作者想既然宋朝不重视武功,那就故意把那些在前线战斗的将军变成女人,反而更有讽刺意味。



这些人物历史上都是不存在的,但是丝毫不影响她们家喻户晓的地位,由此可见,文人的笔有多么厉害,可以把不存在的人物变成流芳百世的美女英雄。


一览众河小


▂ ▄ ▅ ▆ ▇ █ 精彩的回答 █ ▇ ▆ ▅ ▄ ▂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比如《三国演义》中,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就是彻头彻尾的虚构人物。虽说历史上记载了吕布因为一个女人而怒杀董卓,但这个女人却是个无名之辈,从没听说她叫貂蝉,或是在其他史籍中出现过貂蝉这个人。此外,《三国》中的虚构人物还有很多,像远近闻名的上将潘凤就是虚构的,还有跟随关羽出生入死、至死不渝的周仓也是虚构的,再比如小时候玩的三国志过关游戏里曹操阵营里某关的一个大boss叫晏明的,也是虚构人物。还有一个虚构人物重灾区,就是隋唐、说唐类的小说。比如李元霸,李渊之子,李世民、李建成等人的弟弟,诛杀宇文成都,号称隋唐十八好汉之首,只可惜这光辉履历全都是小说家言,历史上根本没有这号人物;再比如被李元霸诛杀的宇文成都,他是宇文化及之子,隋朝天宝大将军,但他也是虚构的;还有人气很高的冷面寒枪俏罗成,也是虚构的;还有大将薛仁贵之子薛丁山,更是虚构,不过薛丁山在历史上有原型,就是薛仁贵之子薛讷。


到了宋朝,最大的虚构人物就是传说中手持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臣的八贤王赵德芳。传说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儿子,但赵匡胤传位给了弟弟赵光义,并赐给赵德芳金锏一把。于是他便拿着这把金锏屡次出现在《杨家将》和《三侠五义》等各类小说家言中,与杨家将、包青天等并肩作战,智斗奸臣。但很可惜,他也是一个虚构人物。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 ▄ ▅ ▆ ▇ █ 谢谢大家关注█ ▇ ▆ ▅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