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死亡率怎么那么高,难道那里的病毒比中国的病毒厉害吗?

菲菲妈妈2015


一夜醒来,意大利的数据触目惊心:单日新增死亡627例,新增确诊5986例,均创新高。累计死亡4032例,累计确诊47021例。



意大利的数据令人吃惊,不仅是死亡和确诊病例高得惊人,而且死亡率也高得惊人。即便一个多月前形势最紧迫时期的武汉,也没出现这样的数据。对此,我们先尝试着分析几个问题:

一、意大利的死亡率为何如此惊人

很多人对新冠疫情的判断,认为其存在一强一弱两个特点,即传播性强,但致死性弱,死亡率应该在3%左右,但意大利的死亡率,已经接近10%了,难道,这个病毒到意大利以后变异了,变得更加厉害了?果真如此,恐怕要引发新一轮的恐慌。

不过,这里面应该存在一些误解。所谓死亡率,其分母是确诊人数,分子是死亡人数。死亡人数相对比较靠谱,但确诊人数却不一定,因为意大利目前疫情爆发,已经对医疗资源构成了严重的挤兑,使得意大利的确诊筛查率无法保证(核酸试剂就很缺乏),如果分母打折扣,分子不变,死亡率就上去了。

其次,意大利这一次死亡病例的年龄偏大,这说明新冠疫情只是一个诱因,病人本身还有基础疾病,而且,由于医疗资源有限,重症ICU优先满足年轻人,而体质更差的老年人,如果得不到医疗资源的有效保障,死亡率相对更高。

所以,不能从意大利的死亡率高,就得出病毒变异得更厉害这样的观点。不过,我们倒是有把握认为,意大利目前的确诊人数,应该不能完全反映其真实情况,反过来,如果根据死亡人数来反推,意大利国内的感染人数,可能至少要翻一番,甚至已经突破10万例。

二、意大利对疫情太大意了?

很多人用“大意失荆州”这句古话来形容或批评意大利,那么,疫情发展到今天,其原因果真是“意大利大意”吗?

表面上看,确实如此。政府的隔离形势大于实质,居民不愿意甚至排斥戴口罩,医疗机构收治病人挑挑拣拣,用国内的评价标准看,就是无能+无知。无能导致无效,无知导致无谓,意大利,确实太大意了。

有一句话叫“透过现象看本质”,还有一句话叫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顺着这两句话挖掘下去吧。我们会发现,事实远比大家表面所看到的更复杂?

先从大家最不能理解的不戴口罩说起吧,此前曾专门写过文章分析过,全球口罩产量每天不到3000万个,其中中国占了三分之二,如今中国口罩产量提升了,但全世界的产量还是不到1000万个,意大利6000万人,如果每人每天平均用两个口罩,就是一亿多,全球其他地区的产能全部供应给意大利,也不够它需求的十分之一,而且,你说这可能吗?所以,平均下来,意大利每天能保证的口罩,能有50万个就不错了,如果大家都抢口罩,那么,真正需要口罩的医生、病患的口罩就难以得到保证。所以,意大利政府不能呼吁大家戴口罩,否则有可能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有人嘲笑意大利隔离不彻底,这也是有其客观原因的。人家压根就没怎么发展电商,更是很少听说过无接触配送,更没有居委会可以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你让意大利不出门,人家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哦,是柴面油盐奶酒咖,靠什么解决呀?在这些世俗问题上,上帝不会安排,凯撒也不会安排,只能靠自己出门,一件一件地办。

此外,意大利为何死亡率高,病情控制不牢?还有一件事情很重要,那就是和中国相比,意大利少了“中药”这件重磅武器,在武汉的“战疫“中,无论是从疗效还是治疗成本,以及治疗人员的规模及周期看,中药,或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以,意大利和湖北相比,除了强有力的领导、制度安排以及各地支援等很多差异之外,特别是由于意大利缺乏“基础产能、电商、中药”这三件法宝,在疫情控制方面,就更显得捉襟见肘了。




梵蒂冈广场上祈祷的人群,欧洲人没有“我命由我不由天”这一说,一切都是上帝安排的

三、意大利公开主张医疗资源“优先保证年轻人”背后的考量?

疫情肆虐,意大利重症监护资源极度紧张,这时候,意大利专业学会提出,建议优先照顾年轻患者。

其实这样的哲学思维在西方由来已久,根深蒂固,在古代的斯巴达,婴儿出生以后扔到荒郊野外数日,能够存活的才具备生存的资格。为啥?因为把一位婴儿培养成一名斯巴达战士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社会不能把资源用在没有投入价值的婴儿身上。而到了后来,则演化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达尔文法则。但这背后,还要欧洲政客们更深层次的思考,关于这个问题,这就要从欧洲目前的处境说起了。

根据一般的认知,经过长达十多年的经济危机,以及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于欧洲而言,这叫“祸不单行”。但在部分欧洲的政客心目中,或许这将迎来一次“难得的转机”。因为在他们看来,欧洲的问题表面原因是经济增长乏力,但背后的真相是经济增长动能丧失。动能为何丧失:高福利让人没有劳动的动力,而老龄化则给社会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所以,深谙社会达尔文的欧洲政治家,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发现了转机。疫情期间,医疗资源紧张是显而易见的,既然资源紧缺,当然就需要有合理分配。至于怎么分配才算合理?当前正好面临”保年轻人,还是保老人“的问题。谁都知道,年轻人是财富创造者,而年纪大的领取社保则是财富消耗者,他们如果根据“天意”作出选择,将相当于让疫情能加快淘汰一批没有贡献的人员。同样的道理,还可以让疫情能帮助加快淘汰一批没有竞争力的企业。


北漂小宋


文艺复兴之地,凯撒大帝的后裔,崇尚所谓自由浪漫,炫耀自负与任性。面对灾难,把无知当崇高,把任性当勇敢。结果,一败涂地,满地鸡毛!弹丸之地,死的人竟然远超中国!这是任性的结果,这是西方傲慢与无知的必然代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