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幾塊摔碎的玻璃能值這麼多錢?大爺這次是“被動撿漏”!

“撿漏”一直是玩收藏的人夢寐以求的事情,就跟中彩票差不多。有些人撿漏憑的是實力,買別人都不敢買的東西;有些人撿漏是憑運氣,兩眼一抹黑,腦子一熱就出手了,結果就撿漏了。但是,這篇文章所說的撿漏,既不是靠運氣,也不是憑實力,而是“被動撿漏”!

誰能想到幾塊摔碎的玻璃能值這麼多錢?大爺這次是“被動撿漏”!



故事發生在一個鑑寶節目的現場,一位大爺帶著一塊“玉璧”出現在了舞臺上。為什麼要給玉璧打雙引號呢?因為這塊玉璧其實並不是真的玉璧,而是玻璃壁,只不過大爺一直以為這是玉璧而已。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這寶貝嚴格來說,不是大爺買回來的,而是別人送的。


誰能想到幾塊摔碎的玻璃能值這麼多錢?大爺這次是“被動撿漏”!


本來大爺覺得這好歹是塊“玉”,雖然碎過,但應該值點錢,於是就來鑑寶了。結果專家上手之後就表示,這個店主是個傻子!這麼好的東西當垃圾送人?大爺一聽樂了,難道這玩意很值錢?


誰能想到幾塊摔碎的玻璃能值這麼多錢?大爺這次是“被動撿漏”!


本來大爺覺得這好歹是塊“玉”,雖然碎過,但應該值點錢,於是就來鑑寶了。結果專家上手之後就表示,這個店主是個傻子!這麼好的東西當垃圾送人?大爺一聽樂了,難道這玩意很值錢?


誰能想到幾塊摔碎的玻璃能值這麼多錢?大爺這次是“被動撿漏”!


不過,隨後專家表示,這東西不是玉璧,因為根本就不是玉,而是玻璃,應該叫它玻璃壁!大爺一聽,頓時洩了氣,玻璃能值幾個錢?不就是假貨麼?然而專家話鋒一轉,表示玉不一定就貴,玻璃有時候比玉還值錢!這件寶貝非常了不得,它反映了一段歷史。


誰能想到幾塊摔碎的玻璃能值這麼多錢?大爺這次是“被動撿漏”!

這塊玻璃壁是中國古代製造的鉛鋇玻璃,不同於國外的鈉玻璃。之前學界一直認為玻璃是從國外,從西域傳過來的,其實不是,中國在戰國時代就自己造玻璃了。鉛鋇玻璃的特點是比較渾濁,偏綠色。因為它的燒成溫度比較低,所以不耐高溫,易碎,無法適應驟冷驟熱的條件,因此沒辦法用來當做飲食器皿,只能用來做成裝飾物。所以運用這種鉛鋇玻璃的歷史很短,只在戰國的一段很短的歷史時期用過,後面就沒怎麼用了。

誰能想到幾塊摔碎的玻璃能值這麼多錢?大爺這次是“被動撿漏”!


所以,古玩店主送給大爺的這麼一塊玻璃壁就顯得尤為難得了,它承載了玻璃在中國歷史中的記憶,那一段很短的、輝煌的玻璃歷史。那麼,這個寶貝值多少錢呢?專家給出的估價是6萬元人民幣!專家表示,大爺你可真行,這也能撿漏!

誰能想到幾塊摔碎的玻璃能值這麼多錢?大爺這次是“被動撿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