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农民外出打工的出行方式都有哪些改变?

新大风歌


除了厂方包车行势,还是有私家车的。要不然只是耐心的等待疫情结束在出门打工。但现实生活不现实呀。一日三餐,柴米油盐。哪种开销都说的是非常多。很多人都选择乘火车出门的今年特多。


鲁南游侠179


在以前的时候,务工人员都是自行购买车票外出找活干,随着今年疫情的到来,外出务工人员出行有了很大的变化。

第一,企业包车,到乡镇集体接送,测体温,做安全检查,统一出行,更安全。

第二,乘坐私家车,人员隔离到位。

第三,坐火车,每人间隔一米,两个座位一个人,严格要求旅客戴口罩,测体温,实名登记。


魔龙巡抚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从以前的走路出行,骑马出行。到今天的飞机,汽车,火车等等。

绝大部分出行大都是汽车和火车。因为农民工的工资待遇比较低。家里情况比较特殊。大多数农民工都会采取减少出行费用。对于他们来说时间长短无所谓,只要便宜就行。我们传统的绿皮火车。稍微远一点就要一天或者是一天半。在这种情况下,这里的人也坐不下,都是在走道站着。为什么人们都会选择这样的交通方式?难道都是因为没有钱吗?这当然不是因为大多数农民工都是不识字的。在出现中会遇到很大的阻碍。如果他们乘坐飞机,在征集过程中需要买票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在没有人帮助的情况下,自己非常难解决。可能解决不了。导致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乘坐汽车或者是火车。但是随着我国的发展,就有了高级动车。在时速能达到308的时速上。就如猎豹一般飞驰在轨道上。用那永不停息的生命承载着千千万万个生命返回或者出去。做为一个打工的农民,有多苦,有多累,还有太多的心酸没法诉说,因为我们是男人,只能咽在自己的肚子里,独自承受。在以前,我们农民有三大宝,老婆,碱地,热炕头,我们贫穷但没有压力。如今,我们农民有三座大山压在头上,孩子上学,结婚,还有就是医疗!每天,都压的人喘不过气来。在以前,我们的地里收入不多,还要交公粮,但我们基本还能解决温饱。现在地里的庄稼收的多了,也不用交公粮了,只是如果只靠种地,我们都能饿死。差别怎么会有这么大?

以前地里基本没有农药,都是农家肥。现在,没了农家肥,遍地都是化肥农药。只是它们的价格也是年年高升,卖的粮食都不够化肥钱。更可怕的是农药的残留物,各种粮食蔬菜水果都有。只要我们活着,只要我们吃饭,我们就要吃这些农药。让我们的身体吸收之后产生各种没法根治的疾病。

最好的生活抵不住病魔的摧残。再好的出行没有身体健康重要。努力珍惜自己的身体。凭本事挣钱拼本事吃饭。


农村见闻解说家


不仅是铁路建设,改革开放40年来,公路、航空等各种方式的交通出行建设全面发力。公路通车里程从1978年的89.02万公里增长至2017年的477.3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从无到有,2017年底达到13.65万公里,规模世界第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航空运输量由230.9万人次增长到5.52亿人次,位居世界第二位。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大数据的运用,人们通过网络“动动指尖”即可购票。“12306现在日均页面浏览量达到556.7亿次,最高峰时页面浏览量达813.4亿次,1小时最高点击量近60亿次,平均每秒约165万次。处理能力达到每天1500万张。”铁科院电子所副所长朱建生说,现在互联网包括手机app售票量占总售票量的6成以上,大城市超过8成。

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普及运用,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交通出行便捷。曾经,一下高速公路出口,总有人在路边高举“带路”的大牌子;如今,随着手机导航的普及,几乎不再由人来大费周折地带路了。曾经,想打车时,站在路边等待和招手是唯一途径;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只需拿起手机预约,就能畅享“一键出行”;曾经,自备自行车是短途出行的必须品;如今,只需扫个二维码就能轻松骑行共享单车……

改革开放40年交通出行建设的伟大变革,让我们实现了从“用脚丈量”到日行千里的便利快捷,感受时空距离从“千里共婵娟”拉近到“天涯若比邻”的时代变迁……





大学城里的大毛


要说起农民工外出打工的出行方式,那今年可真是不同往年,对于农村的农民工朋友们来说,出门打工年年去,今年大不同,以前出门打工基本上都坐的是班车,倒几趟公交就可以了。但今年因疫情影响,道路被封,班车停运,好不容易盼来企业复工,路难行,很多人因交通问题只能在家瞭望等待,如果村中去一个地方的人多,可以拿着复工证明在村上办理通行证明,然后大伙共同包个大巴车同去,后来因疫情稍好,路障解封,但班车仍然未通,有私家车的开私家车,没有车的人就几个熟人合伙包个小面包车,在后来就坐顺风车,就这样从一个地方去到另一个城市,虽然今年对于农民工来说出行比较困难,但大伙都为了家庭多增添一点经济收入,就这样克服过来了。

还有一部分人至今还在家中无法出行,因为他们的年龄己大,不会使用智能机,去到异地后无法独立用健康码完成扫码功能,所以只能在家等待疫情结束。


8O后的生活


以往出行以乘坐火车,大巴为主,今年受疫情影响,部分火车停运,大巴全部停运,不得不乘坐私家车外出打工,如果一同前往的人多的话可以包车,随着疫情的渐渐好转,大巴和火车复运,出行方式选择也自由一些了。


乡村1拍客


很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兄弟,从最初的县级班车,在到市级班车,最后是省级班车,不断的转车,才能到达自己想去的目的地。在以前,坐车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在交通发达的今天,他们可以选择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的动车,高铁,还有飞机出行。这些出行方式,连接全国各省市主动脉,坐车简单,效率高,去哪里都能缩短行程时间。

每逢佳节,车站行人络绎不绝,往往还买不到回家的车票,很多农民工为了出行方便,会选择购买小汽车,不用再到app去抢票,想什么时候回家都可以。

随着农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水平也在不断上涨,在电脑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农民工消费不起,但到最后,还是一样的普及到家家户户,而如今汽车也会在农村慢慢普及起来。


乡村子布


我是湖北黄冈武穴市人,受今年新冠肺炎的影响,农民外出打工与往年大有不同,首先要有健康码,村里的健康证明,要对方工厂的按收证明,才可以外去务工,现今公共交通没有开通,只有私家车才行,现在只有少数人才出门,大部分在家里去不门。


阿舒视野


今年农外出打工不容易,出行的话有私家车的话能直达目的地,没有的话就得倒好几次车,在车上还得带口罩,害怕有传染。到了打工的地方还得隔离14天。当然,我们没个人都得带口罩出门,防治疫情,我们人人有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