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復工,跟以往上班相比,太太太太太太不一樣了

隨著疫情被有效控制,很多人已經正式回到工作崗位,開啟復工模式。


但伴隨著“疫情綜合徵”,2020年的復工style,跟我們往常時期的上班狀態相比,太太太太太不一樣了。


2020年復工,跟以往上班相比,太太太太太太不一樣了


冬呱收集了不同行業的復工故事,挑選出了8個有代表性的,做成《疫情下的復工 VS 往常工作狀態 觀察報告》。


這些復工狀態,是疫情之下的社會縮影。其中,肯定有一個能代表你的處境(如若沒有,說明你是漏網之魚),歡迎對號入座。


2020年復工,跟以往上班相比,太太太太太太不一樣了

@lixiaoxia:疫情之下,老師變身網絡主播,“我太南了”是大家最常說的一句話,體育上網課更是“南上加南”。整節課,我要一直在鏡頭裡solo,做動作演示,否則,這堂課就徹底垮掉了,一個小時下來,不要太酸爽。什麼時候開學呀!我真的太想念和學生們一起上課的大操場了。


2020年復工,跟以往上班相比,太太太太太太不一樣了

@Sarah:作為一名社畜,現在出門上班太難了。早上坐地鐵要排大長隊測體溫,進了地鐵全程想憋氣,中午吃飯要繞好遠,辦公室全天戴口罩快被憋死。不過,像我這樣能上班的人,並不是最有資格抱怨的,渡完這次劫,我還能完完整整來上班,是一種莫大的幸福!!


2020年復工,跟以往上班相比,太太太太太太不一樣了

農民工是我國產業工人的主體,總量去年已達2.9億人。今年,人社部表示,這次疫情對農民工影響最直接。上面左圖是一條真實新聞:1月31日左右,一名湖北居民用木盆劃渡長江,在江西九江被發現後勸返。這名男子不是傳染源,冒險渡江,也不是為了逃災,而是要到九江打工。


這條新聞好笑,也很好哭。有人批評他關鍵時刻給國家添亂,但其實也代表著許多人迫於生計,冒險出去工作的現實。對於大多數人,生活的主要任務就是謀生,有些人一天不工作,一家老小生活都成問題。病毒可怕,沒錢生存更可怕。不過好在,我國現在許多城市開展了多批次的返崗包車運輸。能讓工人們儘快回到工作崗位,又能降低傳染風險。


2020年復工,跟以往上班相比,太太太太太太不一樣了

@哇!是小安:這次疫情對我們這種個體服務行業衝擊很大,我們將近三個月完全沒有收入,卻還要繼續支付房租、水電、工資等各種支出。攝影室是我和一個朋友合夥開的,剛開不到兩年。往年這個時候最忙,而今年2月份已經大約虧損了6萬元。


3月5號,我們把攝影室打掃消殺後正式開工了,但開工後也要限制客流,影響會持續到疫情完全結束。我沒結婚,沒復工時心態還好。合夥人結婚了,有兩個正在上學的小朋友,心態更焦慮一些。不過既然遇到了這種坎坷,只能勇敢艱難地走下去。


2020年復工,跟以往上班相比,太太太太太太不一樣了

@我是史瑞克:之前蝴蝶效應是南美一隻蝴蝶揮動翅膀,有可能引起北美的一場龍捲風。而這次一個野味也正引發一場世界性風暴,我不可避免地被捲入其中。


我在一家初創型培訓機構做市場運營。疫情最初看到上圖裡的對話,我都是當段子一笑而過,萬萬沒想到自己也成了“遇難”大軍裡的一員。去年我和男友剛買了房,首付幾乎花光了所有存款,現在每個月要還5000多的房貸,以及要付將近2000塊房租(新房沒交付,目前租房)。失業後就焦慮得不行,現在到處找新工作,還沒有收到offer。再找不到工作,真的要喝西北風了。


2020年復工,跟以往上班相比,太太太太太太不一樣了

線下銷售最重要的是客流。全民宅家,對於依靠線下銷售生存的企業和相關從業者而言,相當於“滅頂之災”。不過,遭遇衝擊後,許多人開始尋找破局,“萬物皆可雲”。以前的櫃姐們,搖身一變開始“全員李佳琦”;在商場裡賣衣服、賣手機的朋友紛紛把主戰場轉到朋友圈;連房產中介們也藉助手機鏡頭直播賣房。


危機,是危險,也是機遇。一些小個體轉為雲銷售後,已經扭虧為贏,小賺一筆。對於大部分企業,雖然這種方式短期內可能無法扭轉虧損局面,但好過坐以待斃。


2020年復工,跟以往上班相比,太太太太太太不一樣了

今年春節受疫情影響,外賣訂單量比往常少很多,但人們的需求卻變得多種多樣。每個人都害怕病毒,有些工作總需要有人來做。尤其是在武漢,一些堅持跑單的外賣小哥成了“逆行者”,為許多“禁足”的人帶去物品、帶去希望。有人需要買藥,有人需要蔬菜,有人家裡的貓沒人喂,有人家裡的狗沒人遛......外賣小哥們成了無所不能的“英雄”。


2020年復工,跟以往上班相比,太太太太太太不一樣了

@鍾無豔:我和團隊運營著一個本地自媒體賬號,主發民生方面的內容。前段時間因為發佈了一條闢謠信息,被刪除了。最近因為疫情管控,被要求停更整改,沒有經過允許不能發新聞,所以公眾號目前處於停更狀態。之前我們的收入構成是視頻製作、軟文和小程序商城,現在幾乎全是0。不過收入少對我來說影響不是最大的。比較害怕的是太長時間不復工容易形成惰性。如果能早日復工,生活也能早日回到正軌吧。


2020年,疫情如洪水襲來,水花打在每個人身上,沒有人能全身而退。新冠病毒,給所有人帶來的或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毋庸置疑。


2020年復工,跟以往上班相比,太太太太太太不一樣了


有些人被禁足出不了門;有些人工作方式發生改變;還有些人失去工作、有些公司倒閉,成為了疫情之下無聲的“遇難者”。也有些人“兵來將擋”成功破局。還有人迎著病毒逆行,變得更勇敢,更繁忙,他們是醫務工作者、一線生產工人、外賣小哥......


《疫情之下復工觀察報告》是當下生活的一個側切面,對比以往確實有太多不同,更艱難,也更深刻。好在經過齊心協力,一切都已經向好發展。


期待不久後,我們的生活、工作一切如常,能夠繼續抱怨今天的工作太多,會議時間太長......


2020年復工,跟以往上班相比,太太太太太太不一樣了


*文中部分圖片原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案丨盧月麗

設計丨王媛媛

運營丨李廣博 盧月麗 李婧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