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60岁老太晚上常换破旧衣服出门,孙女好奇跟去一看当场动怒


故事:60岁老太晚上常换破旧衣服出门,孙女好奇跟去一看当场动怒

小江看看手表,今天的工作都完成了,也晚上8点了,可以下班了吧,她看了眼隔屋的大玻璃,经理夏花还在电脑前工作着,肯定又忘了时间。小江叹口气,遇到这个上司真是苦乐参半,记得她第一次见夏花时,是真真被惊艳了一下。

那时她刚刚大学毕业,很幸运应聘进了公司,开始一个月的培训时,做销售培训的就是夏花。那天夏花一身职业装,妆容精致,长长的齐背卷发,一抬手一转身都是说不尽的潇洒风流,上的课风趣幽默、通俗易懂,完全不是那种成功学的洗脑方式,让你觉得销售原来也可以充满温情的。

她一直记得夏花在说到“我-产品-客户”这一节时的表情,那个微笑好像不是在课堂,而是在热腾腾的饭桌前,惬意的吃着一顿晚餐,又好像想起了什么人,从心里散出的温柔丝丝缕缕的抓着人心,让一直对销售心存忐忑的小江顿时有了兴趣。

她说:“对于客户来说你和产品是一体的,你就是产品,产品就是你。你在客户心里什么样,你的产品就是什么样。”说完这一段,她有些调皮的说:“这可不是什么营销著作里的话,这是我外婆说的话。我外婆是烤白薯的。”

大家顿时有些尴尬,不知应该报以什么表情,想着接下来估计就是听一段饱含热泪的感动人间的真情故事。结果夏花调皮的眨眨眼,好像知道她们在想什么,哈哈一笑:

“对不起,让大家失望了,没有什么感天动地的亲情故事。我在和外婆的战斗中长大,受益匪浅。”

都以为这是夏花经理的幽默。反正那天,这个30多岁,干练漂亮的经理夏花就成了小江的偶像。

“夏姐,下班了。”小江敲了门:“8点了。”

“哇,这么晚了!”夏花看看表,着急忙慌的收拾下班,一边急急的说:“完了,我家大美女又该念叨了。”

小江忍不住笑,她知道这个30多了还没结婚的夏经理口中大美女是和她住在一起的外婆。

夏花管不了那么多,迅速下了班。

夏花无数次的感谢上苍,感谢上苍还能让她和外婆生活在一起。

童年时的夏花总是在父母的争吵中睡着,又在争吵中醒来,小小的她不知道为什么父母总有吵不完的架。

直到有一天,她被抱到了外婆家,就基本没再见过父母。当时她没有离开父母的不舍,反而松了口气,开始了和外婆的生活。

外婆独自居住在一条老街上,房间狭窄、潮湿,但外婆总会把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夏花记忆最深的是,房间里靠窗的桌上总是摆着一些化妆品,口红、粉盒、胭脂、头花、还有着一面镜子,每天早上,外婆总是会对着镜子收拾很久,然后把小夏花也收拾得漂漂亮亮,用口红在额头上给她点个红点。

再换上漂亮衣服送她去幼儿园。外婆会去服装批发市场淘一些很便宜的衣服,回来后自己动手这里加个蝴蝶结、那里改改,总是很漂亮。她们一老一小就像这老街上的一道风景。灿烂的招摇着。

那时她不知道外婆做什么工作,只是在院子里总有一个大铁桶,而她每次从幼儿园回来,外婆都会从大铁桶里拿出一个飘着香味的热乎乎的烤白薯给她。反正外婆在夏花幼小的心理就像一个魔术师。把日子过得五彩斑斓。

后来她慢慢长大了,开始上学。在同学轻蔑说她穿的是廉价货,说你外婆就是个烤白薯的时,慢慢知道了,人分很多种,快乐也分很多种。

而外婆无疑是最底层的一种。她有过犹豫和挣扎,看了很多书,书里也有她们这种情况,但是书里的外婆或者奶奶或者爷爷都是白发苍苍、佝偻着背、省吃俭用,穿着简朴为了孩子忍受病痛、吃条鱼都是鱼头鱼尾等等感人泪下的故事。而她和外婆,完全没有这种情节。

外婆总是不定期会带她去一些看起来很贵的地方吃一顿好的,带着她去过不远的地方短短的旅游几天。就算是淘来的衣服,也会巧手改成各种时尚的模样。

外婆没有故意对她隐瞒任何她们的生存现状,每次都叫上她一起计划着生活的开支。她也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对,觉得人人都是如此的过着日子。

只是,她终究是知道了,在这条街外,日子不是这样的。

白天外婆在菜场卖烤白薯,总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画着口红,烫着头发,穿着时尚的衣服,洋溢着笑容,自信满满,好像她卖的不是烤白薯而是什么绝世珠宝。

夜晚来临时,外婆会另外换上一身衣服,非常的老式、土旧,擦去口红,推着铁桶到天桥底下去卖。她不明白外婆为什么这样,只是在同学们肆无忌惮的言语里,她越发的厌烦。

开始有了点自卑的感觉,开始躲避和同学的交往。为了不穿外婆淘来的自己改造的衣服,她甚至开始一年四季穿校服。这些她一直没给外婆说过,只是在心里慢慢的厌烦着、抗拒着。

甚至开始想她那很多年没见的过父母会不会突然出现改变她现在的境地,让她像其他孩子一样脱离现在的生活。那个时候的她连名字都是厌弃的。

在她的悄悄的厌弃和抗拒中,外婆似乎什么都不知道依然把她照顾得很好,甚至让她去学了古筝。其实很多年后,夏花突然发觉,精明如外婆怎么会从她的一举一动看不出她的心理转变呢?只是假装不知罢了。

冲突的发生是一个冬天的夜晚,她初中。那天补课回来已经是晚上九点了,她忘了带钥匙,只有去天桥底下找外婆拿钥匙,远远的她看到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棉衣,带着一顶老式毛线帽的外婆正在烤白薯的香味里和别人争吵,好像听到了什么斤两不足啥的,她没走过去,静静的看着,心却沉到了湖底。

只见最后外婆又拿了一个白薯给那人,那人骂骂咧咧的走了后,外婆没事一样和隔壁烤鸡腿摊的继续聊天。夏花躲在暗处气得满脸通红,你一天三变:白天打扮得精致漂亮,晚上打扮得像个农村老太太就不说了,烤白薯也就算了。居然还短斤少两。万一买的人是她的老师、她的同学,她哪还有脸见人?

那天晚上,夏花第一次大吵大闹,把她心里积郁的所有情绪、不满和困惑都发泄了出来。然而外婆只是一边认真的洗脸、在镜子前细致的抹抹护肤乳液、一边静静的听。

等她发泄完,外婆泡了杯茶,优雅的坐在褪了色的方桌前,不急不缓,说了很多,这些话当时夏花并没有在意,甚至没怎么听懂。可是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些话却常常在她脑子里徘徊,指导着她的人生。

其实后来夏花想想,当时外婆也就60岁左右,只是那时她心里并没有年龄的概念,况且外婆总是漂亮、快乐如年轻女孩。

外婆说,女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美,不管是生活的困窘还是年华的老去,这是一个女人的精气神。连美都放弃了,还叫什么女人呢?女人的美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给自己看的。

美也不是价值可以衡量的。所以不管什么时候,哪怕用的是劣质的化妆品,哪怕穿的是廉价的衣服,又怎么样呢?关键是你会不会放弃自己。

夏花呲之以鼻,那天桥下你为啥打扮成那样!60岁老太晚上常换破旧衣服出门,孙女好奇跟去一看当场动怒。

外婆笑了,她告诉夏花这是一种销售。哪怕是烤白薯,那你卖出的白薯就像你自己。比如,白天在菜场卖,菜场都是熟客,你打扮得干净漂亮和脏兮兮就是两码事,你必须要在熟客中形成你独特的风景和品质。

而天桥下就是不同,天桥下都是匆匆路过的人,凭着自以为的经验,他们不会认为一个打扮的漂亮的女人卖出的烤白薯地道和正宗。而接地气的打扮更会给他们安全感,不管从口味上还是价格上。所以,当顾客看到商品时必然会看看销售商品的人,他们是一体的。

夏花似懂非懂,又问你为什么占别人便宜,短斤少两。这个话题外婆皱了皱眉,她说有很少的一部分人,不管你的斤两是不是足够,都会怀疑你。

吵一吵,证明他是对的,然后心满意足的离开,这和商品无关,是买东西的人一种心理的满足。夏花也似懂非懂。

夏花又说,给她起的这个名字太土了,花啊草的,她要改名,外婆哈哈大笑,告诉她,花难道不是世界上最美的东西吗?一个植物的一生最绚烂的时节就是开花的时节。

反正那天吵到最后,夏花也记不得吵了什么。

只是后来外婆不再给自己给她淘衣服来自己修改了,会给她买一些同学们穿的衣服,不多,但也不缺。

那个年纪的夏花正是充满了叛逆、对世界充满怀疑、对任何事都不满的时候。和外婆的争吵时常发生,关于各种问题:父母、人生、财富、爱情等等。

外婆并不排斥和她谈论任何问题,也不排斥用任何方式和她交流这些问题,比如好好谈话或者吵架。只是夏花以为用吵架的方式更能显示出自己的理直气壮。

不管怎么样,那个时候对外婆的一切观点夏花都自动呲之以鼻,甚至内心会暗暗的鄙视,你这么厉害,怎么会过成这样?烤白薯!

那是年少的夏花还不懂,很多事,不是你用力了就可以的。夏花也还不懂,能在烤白薯的铁通前穿着漂亮的衣服化着精致的妆容,卖出一个个热乎乎的冒着香味的白薯的人是一个什么境界!

中考结束,夏花考上了一个重点高中,九年义务教育结束了,接下来自己要承担学费、住宿费了。这时外婆依然没有给她演绎什么感人泪下的戏码。只是把她叫了过来,拿出存折告诉她:

“花儿,你上高中、大学外婆都有钱,但是我们得让他们花钱。”

夏花知道,他们就是她那几年见不上一面的父母,夏花除了在和外婆吵得厉害的时候想过他们来带她走,其他时间基本是忘了这世上还有这么两个人。

反正他们都各自有了家和孩子,而她有外婆,大家互不相干。也从没听外婆给他们提过关于钱的事。今天外婆这么一说,夏花是高兴的,只是想着这下她和外婆的收入又增加了,可以再去吃几顿自助餐。

其余,并无太多感情在里面,毕竟,连模样都模糊不清了。于是双手赞成,看热闹似的催着外婆打电话。

外婆在电话里讲道理,终于分别谈妥了价钱,就如谈一桩生意,话里话外并没有亲人情深。夏花只是觉得过瘾,外婆口才一向无敌,吵架就没输过,否则怎么在菜场混?

只是最后外婆说的话,夏花当时不明白。外婆说,钱不钱的,只是不想让你们三个都留遗憾。他们终是给了女儿学费,女儿也终是用了父母的钱。钱不多,可以填补一些东西吧,哪怕亲情已千疮百孔,也补一点是一点吧。

夏花成绩一直很好,对于她来说从小并没有只有读书才能改变现在生活的概念。读书只是一种习惯,在她和外婆狭窄的小屋里,每天总有一段时间是俩人各自看书,除了摆着镜子和化妆品的桌子。

在家里占地最大的就是一个自己搭的书架,街上收旧书加上开了个旧书店的陶伯每次有了好书都会送过来,然后和外婆喝上一杯茶,聊聊天。所以看书也好学习也好,都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高中的夏花一直住校,周末回家,外婆也一直卖烤白薯,周末就不出摊了。俩人便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逛街、吃好吃的或者去郊外走走。

时间不多,俩人的交流平和了很多,也吵,就是吵得少了,开始了聊天。夏花有时候想起初中的自己每天像个斗鸡似的朝外婆开战也是有些不明白怎么会如此。问过外婆,外婆说:“那是你在长大啊!能这样表达自己挺好!”

考上大学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外婆很高兴,送她走的那天,外婆说:“踏踏实实的,不要折腾。人生是经不起折腾的。别以为人生太长其实很短很短。短到你没注意就已经老了。”

大学期间,夏花每天都会和外婆通电话,只是有时候她会想,外婆的人生是什么样的呢?好像她们聊过了所有,唯独没有聊过外婆的人生。是怎么样的经历能让外婆成为这样的一个女人?

或许是和外婆这样的人生活在一起,夏花的自卑只在她初中阶段短短的存在了一段时间,就在和外婆的争吵中烟消云散,她有时候会想,她的这种自信、独立都是在外婆吵吵闹闹中建立起来的。毕竟能够打败外婆确实是件赏心悦目的事。

大学毕业后,这种品质很快让她在同期毕业的同学中脱颖而出,顺利的找到了工作,开始她租了个房子,毫不犹豫的把外婆接了过来,外婆烤白薯的大铁桶终于光荣下岗。

几年以后夏花因为工作出色,升任大区销售经理,带着团队南征北战。外婆卖了老家的房子,祖孙俩凑了凑钱买了两居室,从此定居下来。

装修时,夏花在外婆的房间里专门做了个大梳妆台,上面摆满了各种化妆品,从护肤的到各式口红、粉盒、彩妆都有,只是再也不是劣质的了,夏花详细告诉外婆各种品牌,外婆很快就能给她用户体验。

衣柜里是各种漂亮的衣服,外婆依然如以前一样,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夏花把阳台做成了书房,落地窗下是一个暖黄的沙发。

每当夏花看到漂漂亮亮的外婆坐在阳光下的沙发里看书时,心里那种饱满的幸福让她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或许当初外婆推着铁桶卖烤白薯时也是一样的心情吧。

夏花和外婆依然会争吵,这没办法,俩人都改不了。

有时夏花下班看到路边有烤白薯,会热气腾腾的买上两个,外婆却从来不吃,说吃够了,夏花会吃,只是怎么都找不到当初的味道,那种在天桥底下、在菜场、在家门口从炉子里掏出来热热乎乎的味道。夏花央求外婆给她烤一个,老美女不屑的说:

“别折腾了,那是岁月的味道,能烤出来?那是过出来的。”

夏花在工作中,在给下属做培训甚至在和客户谈判时,都会时不时说出外婆说过的话,她也奇怪,自己也没特意去记过,怎么就想烙在骨子里似的,随时随地都在。

夏花也郁闷,怎么老太太不关心她的个人问题?也是30老几的人了。就去问了,外婆说:

“这是你自己的人生,你自己负责。我的人生我自己负责。”夏花后知后觉的想起她到外婆家时,外婆也才50多岁,是不是自己耽误了外婆?毕竟那时外婆是可以开始新的生活的,比如旧书店的陶伯。就有些歉意,外婆说:

“你就是我人生的一部分啊!我们不要道德绑架彼此好不好?”

夏花琢磨着给外婆买新口红,不如再买个包吧,这老太太现在关注的时尚可不比她少,手机玩得那叫一个溜,时常对夏花的穿着打扮指指点点。

夏花真的相信老天的公平,她人生残缺的部分被这个老太太补的花团锦簇、熠熠生辉。就如每次闻到烤白薯的香味,都忍不住面露微笑!

唯一没有达成心愿的是,没有完整的知道老太太的人生故事。于是夏花琢磨着要用怎么样的诱惑去交换。总有一天,会让外婆开了口!这个烤白薯的老太太!夏花恨恨的想。(作品名:《烤白薯》,作者:咸鱼波。来自:每天读点故事APP,禁止转载)

点击右上角【关注】按钮,第一时间看更多精彩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