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內部為什麼是岩漿?難道以前的地球是太陽?

時間的七號記錄者


地球內部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岩漿,但是地球內部確實有很高的溫度。

如下圖所示,是地球內部結構,其中由內而外分別是內地核、外地核、地幔和地殼。其中地球的絕大部分構成——地幔,都是炎熱的固態物質,而不是岩漿。我再重複一下:地幔不是液態的,地幔不是液態的!

這是因為在地球內部巨大的壓力作用下,雖然地幔中的物質溫度極高,但是依然呈現一種固態的半塑性狀態。

地幔中的高溫固態物質會在一些特殊情況下變成岩漿。

比如說在地球版塊衝擊之下,地幔軟流圈中的物質溫度進一步升高,從而由固態變成液態,如下圖所示,地幔上層的物質之間相互擠壓迫使這部分物質溫度急速升高,從而形成岩漿——所以地質板塊交界擠壓的地帶經常會有火山。

或者由於地質板塊的拉昇,導致地殼變薄、甚至於斷裂,地幔軟流物質壓力突降,也會導致地幔內的固態物質變成液態岩漿【如下圖所示】。

地球內部較高的能量主要是來自太陽系行程的初期的巨大能量。

太陽系剛剛形成的初期,所有的天體之間互相碰撞,於是幾乎各個星球都是一片“火海”,每個星球都是一個接近熔融狀態的“岩石球”。

隨著逐漸的冷卻作用(都是靠輻射散熱撒發出去的,速度非常慢),星球的表面逐漸冷卻,而這層擋著地球內部散熱的岩石外殼也越來越“厚重”,相當於給熾熱的地球核心裹上了一層厚厚的棉被,導致地球內部的熱量遲遲散發不出來。

另外,地殼中還有大量的粒子衰變,也會產生很多熱量,再加上太陽對地球表面的加熱、大氣層對熱量的儲存,都進一步使得地球的“保溫”性能超強,所以才會讓地球內部持續保持極高的溫度。

所以說,地球內部很熱,這些熱量大部分都是來自於太陽系形成伊始,但是地球內部不全是岩漿,只有在特殊的情況下,地幔中的軟流層才會形成岩漿。


航小北的日常科普


很高興能夠回答您提出的問題。

地球的內部結構特徵,以前人們普遍認為地球是個均質結構,但卻無法解釋火山、溫泉等現象的發生,近代以來,人們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才逐漸明晰地球的內部結構。現在統一的觀點,是地球的內部分為三個同心圓層:地殼(平均厚度17公里)、地幔(平均厚度2800公里)、地核(平均厚度3400公里)。

地球內部溫度的分佈情況

從溫度的分佈看,基本上呈梯形,即從上至下逐漸升高狀態。在地下100千米的地方,溫度就達到了可以融化岩石的1000攝氏度,再往下是半凝固的岩漿,在地幔與地核交界處,溫度達到2800度,到地核的內部,溫度甚至達到6000度,超過了太陽表面的5600度。

地核內岩漿的狀態

從火山噴發的岩漿可以瞭解到,地核內部是一種成分複雜、溫度極高的硅酸鹽熔融體,既像液體一樣自由流動,又像燒化的玻璃一樣堅硬緊密。岩漿的成分主要以硅酸鹽為主,其中二氧化硅含量佔30-80%,其它的成分主要有三氧化二鐵、三氧化二鋁等金屬化合物和少量的揮發性氣體。

岩漿如何形成

通過對地球形成機理的研究,人們逐漸發現,地球是幾十億年前無數環繞太陽運行的小行星相撞後,由相互引力的作用積聚形成的。這些小行星中包含許多質量大、運行速度快的,相撞之後釋放巨大的能量,使剛形成的地球呈現一個“火球”的狀態。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表面的岩漿逐漸冷卻,經過幾十億年的演變形成了現在地球的面貌。從觀測情況看,地球內部的岩漿溫度現在也在慢慢地變低,大約再經歷幾十億年就會完全冷卻。那麼地球內部為什麼沒有迅速冷卻下來呢?這得歸功於地球內部巨大的壓力,使得原子變得非常活躍,越往深處,壓力越大,原子就越活躍,溫度就越高。如果岩漿比作人的血液,那地核就是心臟,地下的壓力就相當於血壓,岩石之中的縫隙就相當於血管,一旦壓力過大,血管會破裂,同樣岩漿也會順著因與圍巖密度差異大而形成破裂的縫隙流出地面,形成噴發。

現在地球表面能夠維持這樣的狀態,真得感謝我們地球適宜的質量和體積。如果再大一些,則內部的壓力會變大,地表溫度就會上升,將不適宜生物生存。如果再小一點,地球的溫度將降低,引力也會變小,不能維繫住現有的大氣層,將會變得像月球一樣荒涼。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岩漿是由於地球形成時大量行星撞擊形成的,地球初期也不是太陽,地球內部也沒有核聚變或者核裂變。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對於地球的內部為什麼是岩漿,難道以前的地球是太陽?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

首先,物質的形態差異,主要是由於所處環境的壓強和溫度所決定的。太陽和地球同處於宇宙中銀河系裡的太陽系,他們的所處環境是一致的,那麼決定其形態差異的因素主要由溫度來決定。



根據科學家的測算,太陽表面的溫度可以達到5500攝氏度左右,而地球地核裡的溫度也只有4000攝氏度左右。大家都知道太陽是由岩漿和氣體組合成的一個恆星。他的表面充斥著各種可燃性,有毒有害氣體太陽黑子形成的太陽風暴。基本上屬於液體和氣體的混合體。



然而,相比太陽而言,地球地核內部的溫度只有4000攝氏度左右。地和的外部還包裹著地幔,地幔外部還包裹著地殼。離地和的距離越遠,溫度就會降低,到達地球表面的溫度已經不足以將這些固態的岩石融化為岩漿,因此,地球表面主要以固態形式存在。



綜上所述,我認為地球表面和太陽表面的液態不同,主要是由於它們內部的溫度所決定的。太陽表面溫度高,所以成液態,地球表面溫度低,所以呈固態。太陽屬於恆星,而地球屬於行星,因此以前的地球也不是太陽!


致勝乘風


由於地球擁有很多鐵之後的重金屬元素,地球必然是形成於超新星爆發的殘骸,但是地球內部的岩漿卻和太陽沒有多大關係,而是來源於自身的形成過程。

恆星是宇宙的元素製造工廠,質量較小的恆星在核心變為由碳和氧為主之後就變為白矮星了,只有超大質量恆星內部的核聚變可以產生大量金屬元素,鐵是聚變反應的終點,因為鐵聚變需要吸收大量的能量。大質量恆星在生命後期,會由於壓力的不穩定發生超新星爆發,聚變形成的鐵元素和在超新星爆發的過程中俘獲中子產生鐵之後的金屬元素。地球擁有幾十種原子序數在鐵之後的元素,這些元素只能是形成於一顆超新星的殘骸,而超新星爆發形成的中子星也會高速運行,現在已經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地球元素種類如此之多,足以表明地球產生於超新星爆發的殘骸,只不過不知道是第一代恆星還是第二代恆星的殘骸。

處於壽命已經50億年的太陽系,人類自然無法觀測太陽系的早期歷史,只能通過行星表面殘留的太陽系早期活動的痕跡來初步判斷,但是我們卻可以研究太陽系外恆星系統的形成過程,大量的觀測表明,在恆星系統形成的過程中,除了最中央的明亮天體,恆星系中會形成其他一個或者多個高能量輻射的團塊,加上對中央恆星的亮度和運動的影響,可以判斷那就是新形成的行星,加上太陽系存在的大量小行星,並且小行星會不斷碰撞大天體的事實,行星的形成過程必然是大量天體的碰撞聚集,碰撞的過程中大量動能轉化為熱量,而天體周圍的環境中物質非常細薄,碰撞的能量只能以熱輻射的方式緩慢地消散,而早期的太陽系更動盪,碰撞事件經常發生,使得大量熱量在碰撞的過程中被封存在地球內部。這是地球內部高溫的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放射性物質,現代人類利用的放射核能,其實就是利用核裂變式會產生大量熱量的特點,用來燒開水推動發電機發電。地球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質,且放射性物質多是重金屬,在地球形成的時候,這些重金屬元素會向地球內部沉降,類似於黃金大多存在於地球內部一樣,放射性物質會產生大量的熱,這些熱量也很難穿透地球的外殼消散。最後一個是地球的運行。地球受到月球等天體的影響,在引力作用的時候,會發生潮汐現象,不光海洋海水會上漲或者消退,地球的形狀其實也是在不斷變化著的,相當於不斷地彎折鐵絲,彎折處物質摩擦生熱,地球內部的部分熱量就來源於此。另外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運動也導致地球的地質活動,也使得物質間不斷地摩擦,也生成部分熱量。

由於地球內部的高溫超過了岩石的熔點,使得地球內部的部分區域被岩漿填充,但卻不是僅僅如此,地球內部也存在著大量的鐵鎳,部分為熔融狀態,部分則由於極高的壓力熔點上升,保持固態。


來看世界呀


恆星

我們都知道太陽是一顆恆星,但是並不是隨便一顆天體都可以被稱為恆星的。這事要從恆星的形成說起,目前對於恆星的起源主要是星雲假說。這個假說認為,恆星是由星雲物質在引力的作用下形成的。

而在宇宙中,其實有句黑話叫做:質量為王。具體來說,就是一個天體一生到底會有多大作為全憑自身質量說了算。所以,其實能不能形成恆星,也是質量說了算。

這是因為恆星燃燒其實是依靠氫核聚變,但是氫核聚變的條件其實特別苛刻。我們都知道氫彈也是氫核聚變。但是其實氫彈並不是單獨投放的,而是向引爆原子彈,原子彈產生的溫度可以達到上千萬度,超高溫才誘發核聚變反應。

但是,我們要知道的是,可以沒有原子彈給恆星加熱,恆星核心能達到多少度,其實就和自身的引力有關,如果引力特別大,中心的溫度就會飆升。當達到1000萬度以上,就可以點燃恆星的核聚變反應。這裡多補充一點,其實理論上要上億度才能點燃,但是由於量子隧穿效應的存在,所以不需要達到如此高溫也能夠進行。

太陽中心的溫度就極其高,在1.5*10^7攝氏度。這才確保了太陽能夠引發核聚變反應。

但我們應該知道的是,其實太陽並不是恆星的下限。其實宇宙中還有很多比太陽還要小的恆星,比如:我們的鄰居比鄰星,它就比太陽小得多。所以,一定存在一個形成恆星的質量下限。科學家認為,這個下限值在0.08個太陽質量,至少要保證大於這個數,才有可能引發氫核聚變。

目前來看,科學家發現一顆距離地球大約40光年,位於南天星座天兔座,質量非常低的紅矮星,它的質量大概只有0.086個太陽質量,編號為2MASS J0523-1403。

當然,以後或許科學家可能還會找到比這更小的,但相信應該也不會小得非常多。

地球

所以,恆星的下限在0.08個太陽質量,地球的質量有多少呢?我們要知道,太陽佔據了整個太陽系99.86%的質量,而地球是各大行星中的小傢伙。所以,其實地球距離成為一顆恆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太陽的質量是地球的333400倍,也就是說地球只有0.000003個太陽質量,這和0.08個太陽質量相差甚遠。在八大行星中,木星的質量是最大的,它的質量也只有它的質量為太陽的千分之一,也就是0.001個太陽質量,這距離成為一顆恆星還差了80倍。

可能很多人會說。那為什麼地球內核溫度也特別高呢?其實這也是相對而言的,地球內核溫度是很高,但是和恆星內核比起來,簡直低到可以忽略不計。地球內核溫度大約5000度,這個溫度就足夠讓地球內核呈現岩漿狀態,畢竟地球內核主要是鐵和鎳,鐵的熔點是1538℃,鎳的熔點是1453.0℃,所以只要超過這個溫度,地核就會呈現岩漿狀。

但我們要知道的是,引發恆星的核聚變反應,至少也需要1000萬度,5000度根本遠遠不夠點燃氫核聚變。

這也就算,即使地球內核能達到這個溫度,其實也不會發生氫核聚變。這是因為恆星主要是氫元素構成的,可地球上並不是這樣,地球上的氫元素並不是多,主要都是一些順位比較高的元素,比如:氧,鐵,硅等。

而內核主要是鐵和鎳,要點燃鐵元素根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鐵其實非常穩定,要引發鐵發生核聚變,需要非常大的引力,這個連太陽的質量都不夠,更不要說地球了。而且一旦引發了,就會發生超新星爆炸。這隻有超大質量的天體才有的待遇了。

最後,我們來總結一下,天體內核的溫度要達到1000萬度以上才有可能引發氫核聚變,科學家預計,至少需要0.08個太陽質量才有可能成為一顆恆星。因為地球內核主要是鐵和鎳,點燃鐵和鎳的核聚變需要大量的質量,但地球的質量遠遠不夠。而且,地球的核心溫度也只有5000左右。所以,地球不可能是恆星。


鍾銘聊科學


地球是固態和液態行星,太陽是氣態星球哦(準確說法是等離子態),差異還是很大的。

太陽熱是因為其氫、氦元素一直進行核聚變,不斷放熱;

地球內部熱,所以岩石啥的都變成岩漿。

而且,地球內核溫度與太陽表面溫度相當!

地球為什麼熱呢?

  • 原因可能是初始地球是由其他天體碰撞形成的,當初碰撞的動能轉化為熱能,至今未能冷卻。(與地幔的保溫效果好有關)
  • 也可能是地球核心存在大量放射性同位素,一直在進行衰變,不斷產生大量的熱。


順便提一下,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是氣態行星,你如果站在表面會掉進去。


軟軟de新鮮事


地球內部的岩漿,是因為地心的高溫形成的,但這並不代表地球以前就是太陽,關於地心為什麼會有這麼高的溫度,其實是產生於另外的原因。

我們先簡單瞭解一下地心溫度是怎麼得出來的,科學家們首先通過研究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的傳播過程,探測出地球的構造,然後再在實驗室中利用高科技模擬出地心的環境,從而得出了地心溫度的近似值。

這個過程看似簡單,其實是凝聚了無數科學家的心血,事實上直到2013年5月,科學家們才確定了地心的溫度高達6000攝氏度,這與太陽表面溫度相當。

那麼地球的核心為何會有這麼高的溫度呢,它的熱量到底是哪來的?其實這有多方面的原因,分別如下。

一、原始地球得到的動能

原始地球的形成,其實就是各種物質互相碰撞、吸積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原始地球每時每刻都吸收附近的塵粒以及小天體,而這些物質的速度通常都非常高,當它們撞進地球的時候,其自身攜帶的動能就轉化成了熱量。

在真空的環境下,熱量只能通過輻射的方式散發出去,所以原始地球散發出的熱量,遠遠比得到的熱量少,因此原始地球的熱量就在這段時間內迅速累積起來,併成為一個基本處於熔融狀態的熾熱行星。

當原始地球附近的物質都被吸收得差不多的時候,原始地球得不到足夠的熱量,於是就開始降溫,這時較重元素會因為地心引力而下沉,相應的那些相對較輕的物質就會被它們擠壓到地球外層。

隨著持續的降溫,就形成了地殼、地幔以及地核這樣的結構,總的來講,離地心越近,地球物質的密度以及溫度就越高。

因為地幔和地殼就像一層又一層的保溫毯子一樣,將地心緊緊的包裹起來,使得地心的熱量極難散發到地球表面,所以現在的地心才能夠有如此高的溫度。

二、放射性元素衰變時產生的能量

在原始地球的冷卻過程中,絕大部分放射性元素都沉入了地心,在這裡它們會緩慢地發生衰變,其產生的能量也被保存下來。在地殼和地幔中,也存在著不少的放射性元素,例如鈾和釷等,它們也為維持地心的高溫貢獻了能量。

三、天體間的潮汐引力

太陽、月球的潮汐引力都可以引起地球內部物質的摩擦,從而產生一些熱量,不過這些熱量與上兩種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科學家都認為,在45億年前,原始地球曾與一顆火星那麼大的行星發生了碰撞,此次碰撞事件的結果是,地球吞噬了這顆行星,地心也因此得到了巨大的熱量,而碰撞產生的碎片形成了現在的月球。


回答完畢,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魅力科學君


看了回答,有一個抄襲文章,地球就是早期小恆星轉化而來,其它說的星雲,塵埃,核聚變,超星星暴炸後產物,等全部無依據,大笑話,謬論,偽科學。

地球中心就是電磁效應之高溫,與恆星同理。


原黃烈平


簡單說,地球內部的高溫熱能,是在數十億年的地球行成過程中,宇宙星塵的相互碰撞、擠揉等理化甚至是熱核反應過程積累,同時向太空散發了大部分後殘存下來的,隨著地球外殼逐漸變涼冷卻,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形成硬硬的地殼,直到現在,地球內部還是滾燙的岩漿!


清風佛佛


從地表到地球中心約32oo千米,平均溫度4000度,它的中心是熔融狀態的金屬,溫度高是由於重力作用。太陽內部是氫,與地球構成完全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