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胖”玩直播,品牌別上頭


從羅永浩3月19日宣佈“進軍電商直播”至今近1周時間,他的第一場直播仍未到來,但最新爆出的消息稱羅胖將以6000萬元的身價簽約快手。

“羅胖”玩直播,品牌別上頭

羅永浩要開直播當然不難,可電商直播顧名思義是要賣貨的,不說設計包裝,最起碼得有品牌贊助或參與才行。
按理說,羅胖也算是個知名IP了,他傳奇彪悍的一生一直是互聯網圈津津樂道的話題,要粉絲有粉絲,有知名度有知名度,可問題是,品牌們都在等什麼呢?
藉著羅胖這個機會,恰巧能詳聊一番,做電商直播,品牌需要注意什麼。

“羅胖”玩直播,品牌別上頭

調性、調性,還是調性!


附著在羅胖身上的標籤,不要太多——錘科創始人、初代網紅達人、相聲企業家、金句大師、辯論高手……
但很遺憾,鮮少能與正經的商業扯上關係,也就意味著他的IP影響力,沒有形成清晰的垂直行業指向。
這點與李佳琦對比,特別明顯。
李佳琦是誰?“口紅一哥”、“帶貨達人”,哪怕是早期的“歐萊雅導購”、負面的“不粘鍋翻車”,都能讓普通受眾知道李佳琦是幹嘛的——這也間接描繪出,李佳琦IP的屬性、畫像。
有據於此,只要預算充足,李佳琦便是美妝、家居類品牌們第一順位考慮合作的頭部IP,因為大家“調性相符”,有很高概率能做些“1+1>2”的案例。
但目前來看,羅胖缺乏這方面的積累,他的調性和定位是模糊的,因此看起來很火,可要談合作,奈何品牌們暫時還無從下手。

“羅胖”玩直播,品牌別上頭

(又是一篇經典文案)


直接後果就導致,羅胖的“選品庫”還不足以支撐他祭出電商直播的處女作。
有人或許會說,他以前不是做錘子手機的嗎?可以直播賣3C類的產品啊。
且不說各大3C品牌,需不要靠直播賣手機,也不說讓曾經的友商老闆來給自己賣手機的畫面,會不會太尷尬,就退一萬步說,他直播賣手機會有多少成交?
首先,他的確是錘科創始人,但終究是管理,不是技術。高中畢業、做英語老師出名,從來沒學過IT技術,在智能手機面前,他跟咱們普通人一樣,消費者的角色是遠大於行業KOL的。說句不好聽的,吵架他能夠秒殺王自如,但論3C專業素養,後者還是能甩前者一條街。
其次,3C產品屬於低頻、高客單價的消費品,1年換1次、一次數千元才是常態,並不像買口紅那樣衝動消費。
最後,直播帶貨的精髓是“優惠”,李佳琦、薇婭、辛巴等頭部主播的影響力和帶貨神話,是靠著強勢的議價能力從品牌方擠出價格空間來刺激粉絲的,“全網最低價”是硬性要求。零食、美妝、家居、快消可以如此操作,但3C要跟進的難度太大了!


3C品牌的銷售渠道和產品定價,基本是成型的,一旦給到羅胖最低價,線上線下的經銷商們不得鬧翻天?!
假如價格沒有優勢,消費者為啥選擇售後沒保障的羅胖直播,難道就因為他會講相聲嗎?
所以光是定位與調性這一點,就得懷疑羅胖是否能像他早前所說的“除口紅品類外,能在很多品類做到帶貨一哥”。


“羅胖”玩直播,品牌別上頭

營銷成分,多過創業決心?


是的,品牌擔憂的第二點便是“羅胖”此番動作的營銷成分,會多過直播創業的決心。
不吹不黑的說,羅胖確實有真本事,尤其是在營銷方面,天賦功底極高。
從寫萬言書向俞敏洪自薦開始,到打造差異化的英語教學風格一舉成為網紅,再到寫出《我的奮鬥》對個人品牌進行精包裝,再到西門子門前怒砸冰箱玩轉事件營銷,再到發佈會“重新定義8點半”豐富個人IP內涵,還有各種掐架、撕逼、碰瓷,以及“永遠熱淚盈眶”、“東半球最好的手機”等各類金句文案……
羅胖40多年的人生歷程,簡直就是各種營銷理論的踐行史,無論是經典的,還是前沿的,都能信手拈來。
但羅胖的履歷是把雙刃劍,造勢、吸粉、引流、引爆話題不在話下,可要持久的商業變現便極難。錘子手機從來不缺話題與關注度,但從未擠入主流手機品牌的陣營,每次統計中國智能手機品牌的出貨量,錘子更是一直躺在“其他”欄裡紋絲不動。
馬雲、雷軍同樣是網紅企業家、營銷聖手,但他們的企業發展有目共睹。羅胖與二者最大的差別或許在於,不夠專注、不能堅持。


雷軍做小米已快10年,與金山的緣分更是要追溯到1992年,馬雲更不用講,阿里巴巴一做就是21年。
羅胖呢,一言難盡。關鍵的是,馬雲、雷軍是造風者,羅胖更偏向於追風口。
進新東方時,新東方已經崛起,出了很多新東方名師;做錘子時,國內已是中華酷聯、HTC、酷派、小米群雄林立;
更關鍵的是,除了做老師,羅胖近10年來的事業鮮有善終者,錘科涼涼,鯊紋推廣不利,一度還被貼上“老賴”標籤。
哪怕是宣佈進軍電商直播,也是因為看了招商證券的某份分析文章。

“羅胖”玩直播,品牌別上頭


是為了吃一波電商直播的紅利而出的營銷噱頭,還是鐵了心要紮根電商直播當成後半生的事業來做,諸君可自行評斷。
而作為成熟的品牌方,必然要考慮其中的風險,“羅胖推薦品牌”的名頭,聽上去也沒什麼含金量吧。


“羅胖”玩直播,品牌別上頭

電商直播的本質,不在流量


人類進入移動互聯時代之後,各種機會、紅利的窗口期就變得越來越短暫了。2019年直播帶貨火起來之後,短短1年左右時間,其實已趨於飽和。
整個電商直播行業,目前處於邊進入、邊洗牌、邊淘汰的時期,馬太效應開始發威,李佳琦都會擔心遲早有一天就不紅了,羅胖不知道哪來的信心可以橫掃多品類帶貨第一?
說到底,羅胖低估了電商直播的競爭壓力。
而低估情緒的來源,很可能是羅胖未弄清電商直播的本質:流量不是萬能的,供應鏈、物流、產品、定價、售後全環節一個都不能少。
我們今天一直在聊的供應鏈就是羅胖面臨的最大難題。李佳琦是通過連續數年不間斷直播,才打磨成熟了自己的專業素養,俘獲了知名美妝品牌的信賴,最終引起淘寶的重視成功出圈。
羅胖可以心血來潮,張嘴就要進軍直播圈,可大品牌們都不敢跟他玩,難道他要從野雞、微商品牌裡選品做SKU嗎?這樣做,怎麼可能做得起來。
流量固然重要,但流量為王的時代已經悄悄溜走。而且,羅胖的粉絲群是以80後為主、90後為輔的直男幫,而當下的消費主力已經逐步向95後、00後過渡,他們與羅胖之間有著清晰可見的“代溝”,一旦年輕新世代掌握了社交網絡的話語權,羅胖的危機也將正式到來。


所以,既難打動現有的理智的粉絲群,為羅胖的直播電商買單,又很難吸引新世代為新的粉絲,品牌有什麼理由跟著羅胖玩呢?
品牌們請三思,千萬別上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