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父母最大的悲剧,就是把孩子养成富二代”你怎么看?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这句话有些片面。富二代孩子因为物质条件比较优越,有些养成了铺张浪费、纨绔浮躁的恶习。但是也有一些富二代继承了富一代的优秀品质,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干得风生水起,很值得别人尊重。

普通父母最大的悲剧,是把孩子养成了巨婴。只知道向父母索取不切实际的生活,眼高手低,不知上进,最后沦为啃老族,这是很可怕的。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是有道理的。因为生活的艰难,他们会过早理解父母的辛劳。也会体谅父母的不易。知道自己要争气,为了家庭,为了自己过上人上人的生活,必须要比一般孩子更加努力。

一旦普通父母把孩子养成巨婴。这一辈子就是事事、时时都得围着孩子转。走路怕磕着,吃饭怕噎着,冬天怕冻着,夏天怕热着。所有的心思都在这个不能独立的孩子身上,完全没有了自己的生活。随着年龄增长,父母身体每况愈下,没有那么多能力去照顾巨婴了,反而需要巨婴来照顾他们了。巨婴承受不住压力,牢骚、抱怨统统倒给父母。父母的晚年生活,幸福从何谈起呢?


灿烂人生只因有你


我前年冬天回老家时,邻居家正巧在用机器给玉米脱粒,左邻右舍都去帮忙,还雇了几个外村人帮忙!我看到外雇的人中有一个大爷得有快70岁了,饱经风霜的脸上满是皱纹,手上都是裂的小口子,非常费力地把一袋袋装好的玉米棒子背到机器旁!我听村里人讲,要不是看他生活困难,没有人会雇佣这么大年纪的人干货!


据说他有一个42岁的儿子,从小娇生惯养,不学无术,40多岁的人了除了没赚过钱,什么事都干过!天天躺在家里还要吃好的喝好的,稍有不高兴,还跟父母摆脸子,甚至破口大骂!


和风化雨


我个人认为这应该是一个大大的悲剧才是,我的理由如下:

一、不要说我们是普通人家了,即便我们真的是富裕家庭,如果把我们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富二代的矫情,应该也是一个悲剧才是。

因为,物质这个东西总有用完的时候,金钱这个东西总有花完的时候,唯有良好的思想,唯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生活作风才是真正的财富。

如果我们的孩子自己不努力,如果我们的子女没有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品质的话,即便是这个家庭再富有,即便是这个家庭再怎么富裕,总有一天会被我们的子女把财富败光的。

反之,如果我们的子女自己积极进取,努力拼搏,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的话,即便是我们的家庭不那么富有,即便是我们的家庭不那么富裕,我们的子女也不会让别人看不起,更不会受到难为才是;


二、富二代显著的标志应该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吃喝不愁,有很强烈的优越感。

另外,富二代的另外一个显著标志就是生活懒散,好吃懒做,而且,花钱大手大脚,从来不被生活所困惑。

这种人应该说目光极其短浅,今天吃饱不管明天的事情,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极端的自私自利,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和别人的想法;

三、总的来说有些富二代主要还是因为生活安逸,没有生活压力造成的。无论我们的家庭是富裕家庭,还是无论我们的家庭是不那么富有的家庭,如果我们让孩子们从小养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创造TA们想要的生活的话。

让TA们学会自己动手,学会自己动脑子的话,也不会把我们的子女培养成富二代的生活作风和生活习惯才是。

万贯家财都不如孩子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作风,都不如孩子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


俗话说得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我并不是鼓励我们大家都去做穷人,而是,即便是我们家庭再怎么富有,即便是我们的家庭再怎么富裕,我们都应该让我们的子女们,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良好的生活作风才是。


桂芹姐姐


我觉得,现在普通父母把孩子养成富二代的例子多不胜数了,这真是件很悲哀的事情。

我们都是普通人,在只生一个好的年代里,生了个小孩,全家人都把他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看在眼里怕丢了,特别是男孩子,老人家更是打不得,骂不得,只有各种的千依百顺。

好不容易把他养大,出来工作了,挣钱能力不高,但是消费观念却比很多人要强,一个月挣3000元,开支7000元。没有钱了,就伸手问老人要,老人心甘情愿奉献,宁可自己省吃俭。

小叶是一个独子,家里两老人都有退休金,他与妻子的收入中等,养自己和一个小孩完全没问题,房子还的贷款是父母承包,日子本来过得也是轻松。

但是他不满足,他贷款买了一个车,二十多万,拿了老妈的退休工资卡来还贷;把老爸的退休工资拿来支付家里每个月的生活费,家务活和接送小孩也全是老爸承包,可怜他老爸,好好一个退休领导,变成了一个完全不修边幅的家庭妇男;老妈退休后本可以安享晚年,为了儿子的幸福生活,到处去帮私人打工,且由于儿子和丈夫都在城里生活,她为了挣钱,就独自一人留在老家,她经常说的话就是,等还完房贷就不做那么辛苦了。

小叶平时在外面花钱挺大方的,妻子还经常拿钱去帮助乡下的弟弟建新房屋……

前段时间,小叶又按揭30年买了更大的一套房,当然,贷款也是家里老人一起还,他老妈还雄心勃勃,虽然我们快70了,但是还能工作,也有退休金,贷款不成问题的……

对于他们,我很无语,两个老人年纪这么大了,如果不小心有个病痛,那么老爸需要照顾,老妈不能再工作,小叶花钱惯了没有积蓄,孩子长大了需要开支的地方也日渐增多,二胎也在孕育中,但是银行贷款肯定要还的,到时候该怎么办呢?

看着他们兴致勃勃地谈论着装修新房子,我不由得怀疑自己是不是多虑了呢?


修一颗宁静心


您好,家长!我是一名专注做K12文化课以及家庭教育的教培行业老师。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首先问您?您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做了那些。每年陪在孩子身边的时间有多少?

说到这里,我想说一个我以前遇到过的一个例子。以前在 我校有个来咨询给孩子辅导的妈妈,他带着她的孩子进门落坐后,看母子俩穿着应该是属于支付能力中上的家长。而且妈妈提的是CUCCI 的包包,母子俩都是苹果新出的系列。(透露一下我我一直用的国产,并不是我用不起,我只是把钱用在需要的地方。)看着应该属于富贵家庭。我阅家长无数,这次我看错了。从交谈中,我才知道,她是一名家庭主妇,当地人,孩子爸爸是一名货车司机,虽说货车司机确实挣得比较多,但是这种消费方式我是不认同的。所以这种女人典型的属于爱慕虚荣,败家娘们。

接下来交流的过程中,她的见识短又一次刷新了我的认知。我根据孩子的情况,给孩子规划了40节课。一共八千多块钱。可是她立马站起来说到:“你们这是大学老师交的吗,这么贵”,说着就拉起孩子走了。边走边还嘟囔“什么破学校,收这么贵”。我想说我这里收的已经是良心价格了,一对一才收两百多一点。(这个可以去当地机构咨询一下一对一费用)。提着几千块的无用的皮纸袋子,拿着上万只是用来拍照和视频聊天的通讯工具。缺舍不得孩子一个良好的上进的课程。

因此,每个穷养的“富二代”或者啃老的“巨婴”都是有这样一位妈妈或爸爸。只是一味的给予孩子表面的光鲜,却没有给到孩子内在的素质和成长。

因此,有些父母年老之后逢人必说着自己的孩子怎么不孝顺了,我想问,您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到了孩子那些?您在给孩子做榜样的时候,又做到了那些?所以,从现在起,我们一定要给到孩子良好的内在成长,这才是最重要的。

谢谢,希望对你教育孩子有帮助。


同心二公子


中国式教育确实如此!

很多家庭对孩子的溺爱超过了教育本身,这本身就不正常,教育是要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现在的家庭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等都是含在嘴里怕化了,生怕孩子受一点委屈,导致孩子养成了巨婴!

我有一个外甥,今年都九岁了,三年级,不会自己穿衣服,早晨起床还要奶奶给把衣服穿好,我都惊呆了!从来没有让孩子干一丁点儿的家务,孩子写作业,爸爸妈妈把作业给打开铺好,把铅笔准备好,我家外甥写完作业起身就走,就像是作业是给别人写似的!有一次说口渴要喝水,奶奶把水拿过来,喝了一口啪的一声就把被子摔碎了,居然是水有点烫!

我真的不知道现在的孩子都是怎么了?现在的教育怎么了?导致农村的孩子都教育成这样子,这还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吗?这还是我们给予厚望的下一代吗?

还有一个现象就是价值观的树立问题,很多家长培养孩子成为人上人,这也不用做,那也不用做,以后有钱了,成功了,自然有人替他做这些事情,我的孩子长大后是大老板,是大官,就是这种想法让孩子天真的认为我就应该这样,因为我爸我妈说我以后有钱有势,哪有有钱人亲手干这干那的!

我相信这样的孩子走出社会连生存的能力都没有,只有啃老!

让孩子学会独立,学会生存,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否则,下一代难当大任!





扬子记事


父母就算没有富甲天下,也要倾尽所有,紧裤腰带的富养孩子。前段时间一篇网文《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刷爆了朋友圈。

一个在企业当高管的妈妈,月薪三万出头,女儿在广州某外语学院附属名校读五年级,家里大头支出由老公搞定,暑假女儿去一趟美国游学,10天20000元,女儿平时在家需要请阿姨照顾,5000元;7月份钢琴考级,每周要上两节钢琴课,200元一节,一共2000元;游泳班2000元;英语、奥数、作文三科培训班6000元,这几项加起来就要35000元了……

其实不论富人家还是穷人家,所有家庭都本着“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观点不顾家庭资源多寡和孩子的天赋差异,就算倾尽所有也要让孩子享受最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资源。

然而,也许他们会在无形中把孩子养成了白眼狼。

8月12日,浙江义乌一母亲每月给孩子1200元生活费却被孩子反问“是不是亲生的”。

8月17日,重庆大学生嫌1500元生活费太少躲网吧“抗议”父母,最后父母只好妥协增加500元生活费。

普通家庭,父母节衣缩食也要把孩子当“富二代”养,换来的是却是孩子的自私自利,虚荣无度。

最可悲的教育,莫过于寒门养“贵子”。

父母倾其所有换来孩子的岁月静好

近日,有媒体在北京大学生群体中做了一个关于月生活费的随机调查:

结果显示,近三成在京大学生月生活费超过1600元,其中餐饮占比高达48.16%,购买穿戴用品和社交娱乐位于第二、第三,部分同学缺钱时还会使用互联网借贷产品。

张同学说他父母每个月给他2000元,有时仍感觉吃紧,“吃饭一天大约40元,一个月1200元就没了,再加上健身聚餐零食这些,一个月至少得800元吧,有的男生抽烟一个月差不多300元。”

比起男生,女生对生活费的预期要普遍高一些,每个月除了固定的花销外,还要预留出一笔“置装费”,用来买衣服包包化妆品等。

随着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大部分父母不管自己过得多艰难,也要想尽办法把最好的留给孩子。

杭州一名男子患重病住院,确诊为肝癌晚期,寝食难安,呼吸急促。

女儿让他多吸几口氧,他却说自己能透得过气来。

女孩是男子抱养的,并非亲生。如果不是这场癌症,她并不知道爸爸的爱如此深沉。

后来,爸爸跟她说实话,“我总希望能给你多省两块钱用用……”听到这里,女儿不禁泪目。

“1个小时的氧气费才4块钱啊!

我们父母这一代人大都吃了很多苦,都被穷怕了。

就算累死累活也不能让孩子走上自己的旧路,去品尝为了钱发愁独坐到天亮的滋味,去体验为了工作当“孙子”扇自己耳光的心酸。

为了孩子今后能活得轻松,“富养孩子”的理论被无数家长奉为圭臬。

每个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谈吐不凡,姿态优雅的王子公主,养尊处优,岁月静好。

但是,普通家庭再怎么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也无法凭空去假装身处在某个阶层。

装得再真,也是假的,骗不了别人,只会误了孩子成长。

父母用低声下气换来了光鲜亮丽的白眼狼

富养大的穷孩子,容易变得自私自利,虚荣无度。

有网友问,普通家庭富养出来的女儿会怎么样?

答:见利忘义,无脑无德。

有这样一则新闻,重庆一名13岁的小学生偷拿父母的养老钱,一个半月就挥霍掉21万。

这个孩子的父亲50岁时才老来得子,因此把孩子看得很重,要什么都给。

这21万是老家的征地赔偿款,加上他平时的一点积蓄,留作养老的钱。

某天,邻居悄悄告诉父亲,你儿子带着一帮人在外面花钱厉害得很,有时候一天要花掉两万多。

这才发现,养老钱被熊孩子偷偷拿去挥霍了。

才小学六年级,就是一副西装革履的打扮,请同学朋友到景区里吃喝玩乐泡温泉,在同伴面前充阔气。

为了逃学玩耍,他经常偷偷地用父亲手机给班主任发信息,称自己生病了,需要休息几天。外出时还会叫上几个成年摩托司机一起,每天给司机200元的车费,并包吃包住。

他还说,自己很享受这种被别人叫“大哥”的感觉。

父母尚在苟且,他却在炫耀诗和远方。

被富养大的穷孩字,不但不知足,不知道感恩和体贴父母,还会生出爱慕虚荣、自私自利、不学无术的坏毛病。

在日本电影《不求上进的玉子》中,女主角玉子完成大学学业后,就成了一个终日百无聊赖的“家里蹲”。

玉子的父亲善次,早年和妻子离婚,只有一个女儿和他相依为命,因此他愿意为女儿做牛做马。

啃老族,就是像玉子这样被娇生惯养长大的一群人。

他们做不了吃苦的工作,又成不了自己想成为的人,日复一日,于是变成了啃老族。

机场弑母的留学生汪佳晶,留日五年,从未打过工,学费和生活费都靠母亲每月7000元人民币的收入来出。母亲四处举债,实在拿不出钱,他竟在机场捅了前来接机的母亲9刀。

这些悲剧都在提醒着我们背负养大的孩子,不知道生活的艰辛,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一切。

他们活得青春无敌过的光鲜亮丽,却看不见身后负重前行的父母。父母为了让孩子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还要向人低声下气,真正的富养富在见识和眼界。


正能量范范


普通父母最大的悲剧,就是把孩子养成富二代”你怎么看?

是的,我同意你的观点

首先:现在的孩子都是掌中宝,不论家庭条件都像是富二代。记得我们小的时候(八几年),玩的单调但觉得开心,几乎所有玩具不花钱就可以弄到比如:弹弓、滚铁环、冰车、包括风筝都是自己用报纸糊的。但每天放学玩起来那叫一个开心,现在作为中年人都会有美好的回忆,再看看现在,孩子们不管家里穷富大多数都是买的电动玩具,机器人。都需要花钱买,更有甚者看着别人孩子有的玩具,自己作为父母为了不亏这孩子也给买,根本不考虑自己经济实力。孩子养成了反正我说就给买,或者哭一下就给买的习惯。

其次:我们在校小的时候,上学放学只有烤馒头、红薯。但吃的津津有味,再看看现在,只要孩子或者别的孩子吃什么,还是抱着不亏孩子的态度,花钱不顾及给买,让孩子有一种只要不好吃就不吃,必须要吃好吃的(这里只大多数),又有多少家长做到对孩子节俭,很少了,包括我的家庭。现在小学开始每个孩子一个手机,玩游戏时更有甚者背着家长买所谓什么装备,学习倒是放到了一边,我想这样的孩子即使长大了也是父母身边的巨婴。

最后:农村有句老化:男孩穷养,女孩富养。其实说的是让男孩多经受磨炼,长大后不吃亏,女孩富养指的是教她更多的礼仪、规矩并非是当仙女似的供着。所以我还是觉得这句老话说得对。孩子们只有养成好的习惯、气质、历练过才能达到长大后的独立、有主见!


浔水


确实如此!

而且这个情况已经是相当严重了。

在我周围,这样的孩子真不少见。

我一远亲的孩子,8岁,还是女孩子。出生在并不富裕的农村家庭。我拜年的时候在亲戚家遇到她。我小孩子在玩笔记本。她直接把我孩子挤出去,抢了笔记本玩,然后嘴里吃着我小孩的零食。还客气地招呼其他小孩吃,我小孩整个人都被他搞郁闷了!他老妈坐在不远的地方,看到这情况只是笑笑。我问我亲戚,到底什么情况?亲戚说:“这算是好的了,你没见过更离谱的。”……还有更离谱的?我亲戚说:“那时候为了买个什么东西,好贵的样子,家里没钱给她买,她就脱光了衣服站在大门口,也不哭,就是大吵大叫!

我呆了。8岁的女孩子啊!我还能说什么好!

从孩子起就开始过一种与自己家境并不匹配的生活,其实真是一种悲剧。

固然,父母亲望子成龙的愿望确实能体谅,过度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会给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的影响。父母更多地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增加与孩子的沟通。

有一些家长也在诉苦:”不是我不想转变孩子的思想,而是没办法,不给他就大哭大闹。“

其实对于已经有了这种情况的家庭。最好的办法是实行延迟满足和减少满足。举个例子说。他七点钟要吃零食,就告诉他七点半才可以吃。吃两块的让他吃一块。这样会减少他的抵触情绪,慢慢地扭转。有些时候,教育本来就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想着一下子就能转变。就是我们大人也未必能做到。当然事情必须去做,无论多么难也得去做。我想,没人愿意自己的孩子自己教不了,以后留给社会教育,那真得会让你心痛的!


娴意有效教育


普遍家庭,父母自己省吃俭用,只为满足孩子的虚荣心,给孩子买高昂手机电脑,买名牌衣服鞋子等等,只会娇惯孩子,只会养出白眼狼。

“富”不只是物质上富足,更应是精神上的富足。首先,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是让孩子富足。此处“无条件”不是一味顺从孩子,孩子做错事时还是要及格批评指正,并对孩子说:爸爸妈妈依然爱你,只是不喜欢你这个错误的行为。其次,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品性,更是让孩子富足一生。比如让孩子学会为人处事,让孩子形成抗挫折能力等等。

如果孩子看中的东西确实很贵,我们也不能一次都不买,在孩子努力达成目标后,可以适当奖励。总而言之,孩子要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形成合乎自身条件的消费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