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到了月球上光照并不明亮,而我们在地球上看却这么明亮?

夏之至752


回答以上问题我们先了解一下知识!

我们看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在晴朗的天气里空气中会有许多微小的尘埃、水滴、冰晶等物质,当太阳光通过空气时太阳光中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黄光都能穿透 大气层,直接射到地面,而波长较短的蓝、紫、靛等色光,很容易被悬浮在 空气中的微粒阻挡,从而使光线散射向四方,使天空呈现出蔚蓝色。

简单的说,我们天空有大气层,所以我们看到天空是蓝色。

如果:我们地球没有大气层,那么太阳光照到地球,我们在看天空是什么颜色呢?

我们在说月球 地球 和太阳

月球:俗称月亮,是地球唯一的\t天然卫星,\t月球的自转与\t公转\t同步(\t潮汐锁定\t),因此始终以同一面朝向着地球,\t而月球与太阳的大小比率与距离的比率相近,使得它的视大小与太阳几乎相同,在\t日食\t时月球可以完全遮蔽太阳而形成\t日全食\t。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t太阳光

  1. 月球地球一颗卫星,也就是月球围绕地球转
  2. 月球自转与公转同步,所以我们只看一面月球始终朝着地球
  3. 月球不发光,都是太阳光照射的

月球被太阳照射

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白天,月球表面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其表面温度可降低到-183℃。用射电观测可以测定月面土壤中的温度,这种测量表明,月面土壤中较深处的温度很少变化,这正是由于月面物质导热率低造成的。

  1. 月球上面没有大气层
  2. 月球昼夜温差大,白天127度 晚上零下183度
  3. 月球土壤导热率低

按照上述所说,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温度如此之高,说明阳光很充足,为什么发回的照片总是那么暗了。

\t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t。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我们在地球看到月亮的光是太阳照射到月球,月球在反射到地球,说以我们看到的月光。

月球平均亮度为太阳亮度的1/465000,亮度变化幅度从1/630000至1/375000。满月时亮度平均为-12.7等(见)。它给大地的照度平均为0.22\t勒克斯\t,相当于100瓦电灯在距离21米处的照度。月面不是一个良好的反光体,它的平均反照率只有9%,其余91%均被月球吸收。月海的反照率更低,约为7%。月面高地和环形山的反照率为17%,看上去山地比月海明亮。

为什么我们在地球看到的月球总是那么暗:是因为月球本身它的反照率不高,只有满月的时候,我们看到月亮很亮,

现在我们解释:为什么看图片月球上光照并不明亮,发回的照片都是天空都是暗的?

总结:在月球上面没有大气层,也没有空气中会有许多微小的尘埃、水滴、冰晶等物质,所以太阳光是直接照射月球上面,因为没有了大气层的散射作用,上空就会是黑色,灰色的了,


弹琴对牛


第一,在地球上看月亮很明亮(满月),一个原因是天空背景是黑的,当然看起来月亮会很亮,这是眼睛的一个特点。就像你看整张白纸不觉得多亮,但是白纸涂黑后在中间留下一点白底,并且画出辐射线来,那么你看上去会觉得那个位置非常亮,喜欢看漫画的人肯定了解。

另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看到的是整个月亮表面,所以显得亮度很高。

第二,在月球上实际上是很亮的。因为没有大气层,所以月球上白天的天空也是黑的,只有地面是亮的。但也正是因为没有大气,所以地表反射的亮度是很高的。宇航员的头盔是带一定的滤光效果的,有点像我们带墨镜。因为在太空中如果看到太阳,那么眼睛是会被灼伤的。在月面一样,如果没有过滤,那么地面的亮度也是会让眼睛受不了的。

我们一般通过图片和视频看到的月面,感觉上不那么刺眼,但实际上月面是很亮的。

另外,月球表面的岩石成分在不同区域也是不同的,反光率也是有所区别的,所以我们看月球才会有明亮区域和暗区域的区分。因此,在月面也是一样的,不同的照片可能亮度上会有区别。当然,这种区别也可能是拍照的效果,单从照片来说不好区别是照片问题还是表面成分的问题。


寒萧99


编辑搜图

有位小伙伴提出这样问题,其实是很好解释的问题。由于这是科普性的文章,所以在解释上,我尽量不用专业术语,这样便于大家理解。

月球之所以反光,有以下原因。

一.月球本身并不发光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因此,我们说月球是靠太阳的反射光反射到地球的。

我们知道,月球表面是很粗糙的,月球上有很多陨石坑,也有平原,也有类似的山脉,总之月球不是一个平坦的一个球体。

那么,月球的反射光是属于什么光呢?月球的反射光我们称之为漫反射。

编辑搜图

二.什么是漫反射

漫反射是指光线被粗糙表面无规则地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很多物体,如植物、墙壁、衣服等,其表面粗看起来似乎是平滑,但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就会看到其表面是凹凸不平的,所以本来是平行的太阳光被这些表面反射后,就弥漫地射向不同方向。

编辑搜图

当一束平行光触及光滑物体表面时,光线则发生规律性反射,反射后的光线也相互平行,这种规律性反射称为光的单向反射或镜面反射。但物体的光滑程度是相对的,而一般物体的表面多粗糙不平,入射线虽然为平行光线,但反射后的光线则向各个方向分散,此种现象为光的漫反射。

编辑搜图

人眼之所以能看清物体的全貌,主要是靠漫反射光在眼内的成像。如是全部单向反射的物体表面,不但看不清物体的外貌,还会引起某一方向上的眩光干扰现象。

漫反射的每条光线均遵循反射定律。平行光束经漫反射后不再是平行光束。由漫反射形成的物体亮度,一般视光源强度和反射面性质而定。 [1]

三.月光的漫反射强度

编辑搜图

我们在满月的夜晚,往往觉得月光很亮,这与月光的漫反射强度有关。那么月光有紫外线吗?

月亮也有紫外线,但比太阳弱的多.因为月光是太阳光的反射,而反射光只是入射光的一部分,还有大部分被月球吸收了.而紫外线是太阳光的一部分,他的穿透能力远不如红外线,还不如可见光.所以经月球反射的紫外线再穿过大气层就很弱了. 设太阳辐射强度到地球处为E, 那月亮处也可以认为是E 月亮的反射率约为0.1, 能反射的表面是月亮的半个表面(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一样反射强度到地球). 这些反射的太阳光到地球这样的距离后, 面积已经扩散了很多倍, 强度进一步降低. 降低多少呢?

编辑搜图

月地距离约是月亮半径的200倍, 所以面积扩大了40000倍. 所以月光到地球后强度大约是0.1E/40000. 这是什么概念呢? 在太阳下晒10分钟相当于月光下晒七年半的量。这个估计准确程度如何呢? 太阳约-26 等, 月亮约-12等. 而这个估算结果给出的信息是, 太阳比月亮高-2.5log(0.1/40000)=14 等。现在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们古代说"花前月下"而不是"花前日下"了, 主要是考虑到安全的原因.

四.在地球看月亮为什么那么亮?

刚才我们讲到,月光到地球后强度大约是0.1E/40000,这个亮度相当于100w的电灯的亮度。更主要的原因,月球背景是浩瀚的宇宙,相比之下,我们看到的月光就更亮一些了。

编辑搜图

小结:月亮本身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是太阳对月球的漫散射光,它的亮度相当于太阳的1/40000,当然月有盈亏,当我们看到只有一弯月亮的时候,尤其是日月同时出现的时候,那它的亮度是很低很低的。


任哥论道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皎洁的月光自古为人类所传颂。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已知月亮本身不是发光体,怎么可能像太阳那般耀眼呢

“为什么到了月球上光照并不明亮,而我们在地球上看却这么明亮?这个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较常见,比如 :我们走在大街上,突然被某处强烈光亮刺到了眼睛,而眼睛稍移开此处,就没有刺眼的光亮了,再仔细一看,原来是远处的一片玻璃受到阳光的照射,反射了太阳光。其实走近看那片玻璃,并不刺眼,甚至没光。

“从登月发回来的照片看,月球表面的光照并不明亮”众所周知,因为月球白天最高温127℃和夜晚的最低温-183℃,温差比较大,所以美国宇航员登月时都是设定在白天和夜晚的转换时期,避免过高温和过低温。这时月球上的太阳光并不强烈,就像我们在夕阳中拍摄的照片,光照并不明亮。

以上仅个人理解,大家若有更好的答案,请留言!


路灯下仰望星空


謝邀

因为月亮距离地球38万公里之遥,而月球表面近距离看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的。当太阳☀️光照谢在月球表面时,高低不平,坑坑洼洼的表面把阳光向不同的方向折射,不能把光线集中。因而在月球的表面是看不到光亮的。

而在远离38万公里外的地球则不同,由于距离的遥远的原因。从地球向月球望去,月球就是一个平整月面,尽管月球表面的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由于距离的遥远,太阳☀️照射到月球的光线,不管什么样的角度都会被地球上的人看到。

所以,在月球自身的表面是看不到光亮的。个人观点,欢迎大家评论指正。


水电工2128


当太阳还没有从东方的地平线上露岀,大地已经置于明亮中,明亮并不是阳光直接照射,而是受到散射光照,月球是吸取了太阳直射光线,会更加明亮,光在黑暗中反差对比视觉作用,也会更显明亮,

在茫茫宇宙中,我们看到的无数星星,基本都是自身发光的恒星,而也有其他可见靠别的发光体照射显现的星体,


秋国703


照片呈现的亮度跟肉眼看到的是不一样的,另外,月球没有大气层,光线不能散射,所以也会“感觉”没那么亮


当唠的


月球没有大气层反射太阳光,看起来是灰暗的,而地球有大气层吸收太阳光看着就明亮,不知道是不是这个道理?这方面的知识专家能说透。


发烧友959


可以肯定在月球没有空气的漫散射,看物体就如夜晚手电筒照射,明亮对比特别大,至于是更亮还是不亮,那要看光线的角度和看的角度。


强纶纤维


月球上没有折射光的穹顶电离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