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各大博物馆、纪念馆陆续恢复开放!快收好这份预约指南吧

“久别重逢,你好呀”;

“木棉花开了,想见你”;

“春暖花开,革博等你来”

……


近日,广州市各大博物馆、纪念馆纷纷在公众号上官宣恢复开放啦! 在疫情尚未结束的情况下,这些复开的博物馆、纪念馆将开放哪些区域,能给逛馆的观众提供哪些服务?洋洋梳理了一番,为小伙伴们逛馆提供一份逛馆指南。


广东省博物馆

广州各大博物馆、纪念馆陆续恢复开放!快收好这份预约指南吧

开放时间:3月19日起恢复开放,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周五夜间暂停开放;特殊情况另行公告。

开放区域及服务调整:

1.停车场、展厅互动区域、 “粤读空间”、二楼大堂母婴室、经营场所(临时展览文创销售区除外)暂停开放;

2.人工讲解、导览器租借、移动充电宝租借等服务暂停,建议手机扫码获取导览资讯。

游客须知:

1.请务必携带身份证、注册申领“粤康码”。

2.请通过广东省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提前网上预约,选择参观日期及时段,预约成功后,可保留截图。

3.按照预约时间及时段,至省博西门按现场指引排队入馆;

4.请全程戴口罩、出示“预约订单页面(或截图)”、“粤康码”、测量体温、刷身份证,通过安检方能入馆。


广州博物馆

广州各大博物馆、纪念馆陆续恢复开放!快收好这份预约指南吧

开放时间:2020年3月15日(星期日)起恢复部分展区开放,09:00—17:00,16:30停止购票进馆,逢周一闭馆。

开放区域及服务调整:

1.镇海楼展区内的镇海楼及广场区域开放;

2.镇海楼展区内的专题展厅、仲元楼展区,以及下属分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和“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暂缓开放。

3.暂不提供人工讲解服务,游客可租借语音导览器或扫码收听语音导览。

游客须知:

1、本馆采取线上预约的方式购票参观,实行实名购票制度。

2、目前仅提供个人预约,暂不接待团体参观。游客预约时需提供真实姓名、联系方式、二代身份证号码等信息,每个身份证每天只能预约1次。预约编码当天有效,过期作废。

3、未提前预约的游客,在未达到时段限定预约上限时,可在现场扫描“智慧广博”二维码在线预约登记。

4、游客预约成功后,购票前须扫描“广州博物馆”专属穗康码,且最新健康自报内容为“无症状”者可凭预约码和预约时使用的本人二代身份证购票。目前仅接受电子支付方式。

5.进馆必须全程佩戴口罩,配合工作人员测量体温,体温在37.3℃以上或未佩戴口罩的游客谢绝入馆。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

广州各大博物馆、纪念馆陆续恢复开放!快收好这份预约指南吧

开放时间:2020年3月10日起恢复开馆,开放时间为09:00-17:30,游客进馆时间为09:00-17:00。

开放区域及服务调整:

1.馆内只开放露天场所和敞开式展厅,封闭性展厅、服务场所均暂不开放;

2.暂不接待团体观众;

3.暂不提供人工讲解服务,观众可通过扫码收听“金牌解说”共享语音导游服务。

游客须知:

1.实行分时段预订门票,所有进馆观众(包括按相关规定可免费的观众)均需通过微信“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服务号”预订门票。

2.预订门票后,在预约时间段内中国内地居民刷身份证入闸、港澳台及国外观众出示有效证件和订票二维码入场。

3.进馆前须出示“穗康码”。“穗康码”在有效期内最新健康自报内容为“无症状”方可在预约后刷身份证进馆。

4.无身份证、无办理“穗康码”、曾有重点疫区(国内外)旅居史且未过14天隔离期的观众谢绝入馆。


粤剧艺术博物馆

广州各大博物馆、纪念馆陆续恢复开放!快收好这份预约指南吧

开放时间:3月18日起恢复开放,9:00-17:00(16:30停止入馆);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开放区域及服务调整:

开放院内公共空间;展厅暂不开放。 观众可在中庭花园、雕塑区等公共空间参观雕塑、壁画以及公共区域悬挂的画作、富有岭南特色的园林建筑。

游客须知:

1.实行分时段实名预约参观,观众须通过粤剧艺术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主页面“预约”栏目提前预约,每日限额400人,每小时50人次;

2.观众需提前在微信“穗康”小程序上报个人健康信息,并现场扫描“穗康码”,与预约信息、身份证一并出示以供查验;

3.入馆须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测量。


广东美术馆

广州各大博物馆、纪念馆陆续恢复开放!快收好这份预约指南吧

开放时间:3月19日起对外开放,9:00 - 17:00(16:00停止入场);每周一闭馆 (法定节假日除外)。

开放区域及服务调整:

广东美术馆将先开放一楼展厅、内庭院雕塑园和南广场,为公众呈现“花语@春风——广东美术馆迎春花木主题特展”和公共区域雕塑作品。“边界的自觉”和“西游南行——丁立人个展”将逐步开放。

游客须知:

1.预约名额为每天上下午各100人。观众需通过微信公众号预约进馆时间,并保留预约成功通知以备查验;预约名额先到先得,额满即止,不再补充。

2.现场登记资料后进馆:名额为每天分上下午各100人。观众需通过现场登记个人信息和健康信息后进馆,名额先到先得,额满即止,不再补充。

3.疫情防控期间,广东美术馆每个展厅瞬时接待量不超过15人,当遇到馆内人员密度较大时,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流,敬请谅解。

4.每个成人只限带1名儿童(未满14周岁)。


南越王宫博物馆

广州各大博物馆、纪念馆陆续恢复开放!快收好这份预约指南吧

开放时间:2020年3月18日起恢复开馆;周二至周日10:00-16:30,16:00停止进场;周一闭馆。

开放区域及服务调整:

1、室内区域暂不开放(具体开放区域以馆内公告为准)。

2、以西门(北京路广东省财政厅旁)为出入口、南门(中山四路广百黄金大厦对面)为出口,东门(城隍庙旁)暂不开放。

广州各大博物馆、纪念馆陆续恢复开放!快收好这份预约指南吧

游客须知:

1.每日观众接待量为360人,实施分时段预约,每小时可预约60人;

2.防疫期间只接受微信小程序预约参观,预约成功者,按时段凭预约码及本人二代身份证到现场取票(一个身份证只能取一张票),超出预约时段则预约作废;

3.请在博物馆入口处用微信扫南越王宫博物馆“穗康健康通行登记二维码”,个人穗康码处于有效期内且显示为“正常通行”方可入馆。

4.暂不接受其他证件以及团队预约参观。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广州各大博物馆、纪念馆陆续恢复开放!快收好这份预约指南吧

开放时间:3月18日起恢复对外开放,每周一至周日的9:00—17:30,16:45停止入场;

开放区域及服务调整:

1.开放整个博物馆,包括基本陈列、临展、墓室等区域;

2.夜间开放服务暂停。

预约制度:

1.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将实行网络实名制预约购票参观,目前仅接受个人预约,每日限额400人,每小时限额50人,如无法预约购票,则表示该时段已预约满额,可选择预约下一时段;

2.博物馆原购票窗口暂停服务,观众可通过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微信主页下方进入预约系统进行预约和购票(全票10元,半票5元);

3.符合免票条件的学生、老人等观众仅需预约参观,无需购票;

4.每月一次的免费开放日仍然需要线上预约免费门票。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广州各大博物馆、纪念馆陆续恢复开放!快收好这份预约指南吧

开放时间:3月18日起恢复对外开放

广州起义纪念馆:09:00—17:30,17:00停止进馆,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及特殊情况除外)

琶洲塔:09:00—17:00,16:30停止进馆,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及特殊情况除外

开放区域及服务调整:

1.广州起义纪念馆:广州苏维埃政府办公地(中楼)对外开放,南楼和北楼暂不开放;

2.琶洲塔:仅大院对外开放,主塔不对外开放。

游客须知:

1、观众通过电话预约成功后,方可按规定时段凭身份证(护照等有效证件)到观众服务中心登记进馆参观;预约电话:广州起义纪念馆:020-83341321;琶洲塔:020-34310734

2、观众预约必须实名+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护照等有效证件);

3、游客预约成功后,入馆前需出示身份证(护照等有效证件)+穗康码,实名登记后方可入馆;

4、入馆观众需佩戴口罩,并进行体温检测。发现发热(体温≥37.3℃)或明显可见呼吸困难的观众谢绝入馆参观,派发就医温馨提示,指引观众去医院就诊,观众在参观过程中,如出现发热或身体不适等情况,请及时联系我馆工作人员;

5、馆方安保人员将对来馆观众进行有序疏导,确保进馆秩序及参观秩序,排队过程中须与他人保持1.5米以上的距离。


广州艺术博物院

广州各大博物馆、纪念馆陆续恢复开放!快收好这份预约指南吧

开放时间:3月18日起恢复开放,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院);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开放区域及服务调整:

1.目前暂不提供人工讲解,观众可选择自助讲解设备。

2.疫情防控期间暂不接受团体预约参观。

3.仅开放正门一个出入点,外来车辆不能进入院广场内,请观众和市民朋友停靠其他停车位,步行进入院内。

游客须知:

1.观众可提前3日(含当天)通过广州艺术博物院官微“服务-入馆预约”菜单进行预约。

2.每个预约订单只能预约 1人,每张身份证件每天限约1次。一名成人最多可携带一名身高1.2米以下儿童。入院前,请务必扫描院方提供的二维码签到。

3.参观当日,须出示本人预约登记时使用的有效证件原件、签到成功截图,同时须提供本人实时“穗康码”防疫通行证方可入院。

4.请您务必按预约时间段到院参观,如错过预约时间段将谢绝入院。

5.观众须全程佩戴口罩,排队和观展时请保持1.5米以上距离,避免聚集;入院前须接受体温测量,如有体温异常(≥37.3℃),或有咳嗽、气促等异常现象的观众谢绝入院。

6.疫情防控期间,每小时接待量不超过50人,当遇到院内人员密度较大时,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控制入院速度等措施,敬请谅解。


南汉二陵博物馆

广州各大博物馆、纪念馆陆续恢复开放!快收好这份预约指南吧

开放时间:2020年3月18日起恢复开放,2020年3月18日起恢复开放

开放区域及服务调整:

除公众考古活动中心模拟考古区沙坑、图书室外,其它展厅及公共区域(除办公区)均对公众开放。疫情防控期间,本馆暂时取消人工讲解服务。

游客须知:

1.疫情防控期间,本馆每天参观人数不超过160人。各展厅同时参观人数不超过10人;

2.观众需提前至少一天通过“广州考古 南汉二陵博物馆”微信公众号进行实名预约,每一个时段原则上限40个预约名额;

3.微信公众号预约每次只能预约1名成年人,每张有效证件每天限约1次。每位成年人可以同时预约1名14岁以下儿童。预约成功后,请截屏保存预约二维码。

4.观众在预约参观时间前,需提前填写申报生成个人有效“穗康码”。

5.预约成功的观众,请在预约时段内到馆。入场时须出示预约时登记的有效身份证件、预约二维码和个人穗康码。

6.观众入馆及参观期间须全程佩戴口罩,自觉配合在入口安检处测温后有序入场。体温≥37.3℃或有咳嗽、气促等异常现象人士谢绝入场。参观时观众之间原则上应保持1.5米以上距离。人数超限、参观间隔过密时,请配合工作人员指引进行分流参观。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

广州各大博物馆、纪念馆陆续恢复开放!快收好这份预约指南吧

开放时间:2020年3月18日起恢复开放,开放时间为9:00-17:30,17:00观众停止入场。逢周一闭馆,周五至周日暂无夜间开放。

开放区域及服务调整:

1.开放中共三大历史陈列馆及遗址广场;

2.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春园和杨匏安旧居陈列馆暂缓开放,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3.暂不提供人工讲解服务,观众可通过微信扫码使用“金牌解说”共享语音导游服务(普通话)。

游客须知:

1.本馆采取电话预约的方式,预约电话:020-87606531。

2.目前仅提供个人预约,暂不接受团队预约参观。

3.观众预约时需要提供真实姓名、联系方式、二代身份证号码等信息。未在预约时段到馆则预约作废。

4.请佩戴口罩,配合体温测量,填写《观众健康状况登记表》,现场扫描“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专属穗康码且健康状态为“无症状”者,方可进入陈列馆参观。未佩戴口罩或体温检测异常者谢绝入馆。

5.观众参观中,请与他人保持间隔1.5米以上。


广州农讲所纪念馆

广州各大博物馆、纪念馆陆续恢复开放!快收好这份预约指南吧

开放时间:2020年3月18日起恢复开馆,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09:00-17:30(17:00停止入场),逢周一闭馆。

开放区域及服务调整:

1.馆内只开放露天场所和敞开式展厅;

2.封闭性展厅、服务场所均暂不开放;

3.暂不接待团体观众;

4.暂不提供人工讲解服务。观众可通过扫码收听“金牌解说”共享语音导游服务。

游客须知:

1.本馆采用预约参观制,观众需提早24小时预约,预约成功后请按照预约时间进场参观,预约电话:020-83333936;

2.预约成功后,在预约时间段内中国内地居民刷身份证入场、港澳台及国外观众出示有效证件入场;

3.进馆前须出示“穗康码”,“穗康码”在有效期内最新健康自报内容为“无症状”方可在预约后刷身份证进馆;

4.无身份证、无办理“穗康码”、曾有重点疫区(国内外)旅居史且未过14天隔离期的观众谢绝入馆;

5.进入我馆必须佩戴口罩,配合测体温,体温≥37.3℃或未佩戴口罩人员将谢绝参观。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

广州各大博物馆、纪念馆陆续恢复开放!快收好这份预约指南吧

开放时间:2020年3月18日起有序恢复开放,开放时间为9:00-17:30(17:00停止入场),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开放区域及服务调整:

1.全面开放;

2.暂停人工讲解服务,游客可通过我馆微信公众号,在“博物官”小程序、“展讯活动”的“播音频道”和“在家‘听’展,每期一个文物小故事”“微展览”等栏目中了解展览、文物信息;

3.《厚德流光——馆藏捐赠文物选展》延期至4月6日。

游客须知:

1.凭身份证号码提前预约,预约电话:020-89012366(9:00至17:00)。

广州各大博物馆、纪念馆陆续恢复开放!快收好这份预约指南吧

2.入馆参观必须佩戴口罩,向工作人员提供预约号,出示本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穗康码,并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和实名登记,体温无异常者方可入馆。


看到这些博物馆开放的消息

洋洋和大家都一样

太太太开心了

这意味着广州正逐步恢复往日的活力

不过也要提醒大家

到文博场所也要戴好口罩,

做好各种的健康登记

毕竟疫情还未真正结束

做好个人防护,保护自己也是对他人负责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