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微信怎麼搞流量

前幾天,企業微信開放了微信朋友圈和100個人的微信群,我看了各種新聞,發現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意味著什麼,或者是不知道怎麼用企業微信來搞流量,所以特發此文。

從半年前,我們就開始實踐用企業微信搞流量的事情,原因很簡單:中國境內所有能上網的人,基本都用上了微信。對於一切商家來說,在這樣一個數字化基礎下,一定要考慮用微信做流量的可能性的。

其實,有很多商家,已經用個人微信的私域流量玩法獲得了大量的用戶和營收。個人微信私域流量的實際價值已經非常大,太多商家用微信一年做上億的營收一點難度都沒有。但是由於個人微信在官方那裡並沒有對應的營銷工具,大家用的都是一些比較山寨的工具。而這些工具可能是嚴重違反了微信的政策,所以被封掉的幾率很高,今年618當天據說有三千萬個微信號被封,之後官方也一直對誘導式分享和外鏈盯的很緊。

騰訊一直沒有To B的基因,這點可能情有可原,包括很多To C的公司,他們潛意識都認為廣告是邪惡的,是破壞用戶體驗的。但我個人的觀點是,只有把錯誤的信息傳給錯誤的人是邪惡的。如果用戶需要你的信息,即使是商業化的信息,他也是需要的。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百度上有很多搜索者,他就是奔著找一個商家而去搜索的,他們甚至還不會去瀏覽那些非廣告的鏈接。比如用戶出去旅遊要辦個簽證、要註冊一個公司......他們都希望直接找到一個能幫他們服務的商家。

好在騰訊現在終於想清楚了,傳遞高質量的信息才是王道,而廣告並不邪惡。

這次企業微信開放朋友圈和微信群,被認為是官方開始支持私域流量。客觀上看也可能是真的,因為畢竟“堵不如疏”,而且為什麼這次偏偏開放的是朋友圈和微信群也是有所指的,私域流量就是要依靠這兩個東西。 目前大家最關心的朋友圈和微信群的政策是這樣的:

(1)企業微信朋友圈的內容,可以出現在客戶的個人微信朋友圈。但目前開通這個權限需要審核,機制也不完全透明。


(2)企業微信客戶群,把聊天人數上限從之前的20人提升到了100人,也是需要審核的。


企業微信怎麼搞流量

雖然兩大功能目前都收的比較緊,但根據騰訊以往的操作不難判斷,日後會一點點開放出來。不管怎樣,消息一出來,一些人開始叫好,一些人覺得雞肋,但大部分人,對企業微信是沒有什麼概念的。 在介紹用企業微信搞流量的方法之前,我想和大家多聊幾句我個人對於私域流量的看法,這也和本次企業微信的更新方向有著密切的關係。


一、私域流量的前世今生

私域流量這個概念在半年前成為了網紅詞彙,那個時候大家聊天,如果不提兩句對於私域流量觀點,就好像被時代淘汰了一樣。也難怪今年坊間有個段子說:“我把你當朋友,你卻把我當私域流量”,很犀利地展示了一幅商家用私域流量割韭菜的畫面。

私域流量的前身可以追溯到灰黑產,比如賣茶女,殺豬盤等等。

“殺豬盤攻略”

企業微信怎麼搞流量

企業微信怎麼搞流量



只是後來慢慢有人發現,這種打造IP人設,並設置一整套縝密運營機制引導轉化的方式,不僅GMV非常感人,還能夠複用到一些相對合規的商業模式中。也由此誕生了一些大家非常熟悉的品牌,比如k12教育領域中的 “跟誰學”,美妝品牌“完美日記“等等。但我認為玩正規私域流量的鼻祖其實是小米,它不斷地把完全不知道它的用戶,潛移默化地變成了它的死忠粉。

私域流量的精髓在於流量成本的計算。很多人計算流量成本都是短期內的靜態計算方法,沒有把時間考慮進去。有經驗的人都知道:流量的第一次訪問成本是最貴的。用私域流量這種方法圈到人之後,通過客戶的後續經常訪問,之後的流量成本基本可以越來越低。通過朋友圈,企業可以不斷地觸達用戶,變相把第一次加人的成本攤薄了。

而在微信群中,可以通過獎品或團購砍價等等方法,誘使客戶把裂變的信息發到朋友圈或其他微信群,進一步放大流量的效果,帶來更多的流量。通過這樣的裂變,以人帶人,也攤薄了獲客成本。

而最好玩的一點在於,私域流量的玩法是時間的朋友,只要長期地聰明地進行下去,就能夠影響用戶的心智,慢慢實現轉化,甚至不斷復購。如果流量池是一張大餅,私域流量就在不斷地蠶食這張大餅,做公域流量的人一定會感受到來自做私域流量的人的壓力。 流量思維已經過時,用戶思維才是王道。

瞭解完這些,你才能知道為什麼企業微信在這次升級時,瞄準了做私域流量最重要的兩大陣地,朋友圈和微信群。


二、90%以上商家忽略了企業微信要養號

目前,很多人用企業微信搞流量,第一關就卡在了加人環節上。 首先,大家需要明白的一點是,就算認證了企業微信,也不代表可以肆無忌憚地批量加客戶。畢竟,企業微信和任何一款騰訊系產品一樣,是非常剋制的,產品上有很多官方未公開的限制,一旦操作不當,企業號也可能會被限制添加好友,凍結甚至封號。

加人分兩種情況:主動加客戶和被客戶加。

主動加客戶又有三種方式:

(1)主動掃客戶的二維碼加人 (2)導入個人微信通訊錄加人 (3)搜索手機號加人


認證過的企業微信可以有2000個員工號,新號一般每個員工號連續加約60個客戶,就會出現不能加人的情況。這也說明了企業微信號和微信個人號邏輯是一樣的,每個號都有對應的權重,需要養號

養號我建議從兩個維度來展開:賬號屬性與賬號行為。 先說賬號屬性:

(1)公司要進行主體認證與企業微信認證;

企業微信怎麼搞流量

(2)企業員工的實名認證,有可能提示驗證身份證號與人臉信息,這個是一定要操作的。

(3)企業微信綁定的個人微信號,是否是一個正常的個人號,之前有無違規行為等。

經歷了企業微信的“個人認證+企業認證”之後,不僅你賬號權重更高,對客戶來說,他們那一端也能夠看見你認證的信息,可信度遠勝於微商。

至於賬號行為上,可以用這樣的養號方法:

首先,建議先把企業微信當作是一個企業內部正常的聊天工具,代替釘釘,平時員工之間就要聊起來,互傳文件,偶爾發發紅包之類的。

然後可以用一些其他的正向行為養號。我們通過半年的實踐,發現了一個養號的秘訣:就是先把企業微信替代客服系統使用一段時間,然後再加人的時候就權重很高了。

用這個方法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原本我們用企業微信的目標就是多加人,相比於其他渠道來的用戶,可能沒有比主動來諮詢的人更精準的了。

被動加人也可能出現瓶頸,好在官方居然開發了“活碼”功能,客戶掃我們的活碼,可以隨機加給不同的客服或銷售人員,這樣既能保證員工作的公平,又能避免單個號當日加人達到上限的情況。

同時,微信設置的有些規則,有可能使得你個人微信的好友列表中,出現你的企業微信推薦信息。


除了企業微信員工號與客戶一對一溝通,企業微信官方還提供了群發的接口,每個月有四次機會觸達用戶,形式包含純文本、圖文、鏈接、小程序等。

針對這項功能,我們可以有兩種運營思路。

第一種,是官方提倡的個性化群發。即根據後臺提供的用戶標籤功能,手動對用戶進行分組,將信息傳遞給可能感興趣的用戶,實現精細化運營。

第二種運營思路,是把企業微信當作是服務號,無差別群發。同樣是群發,和服務號相比,顯然企業微信才是更優越的工具。

我們來做個對比:用服務號來寫文章增粉,和用企業微信純粹加人再來發文章。

首先對於客戶來說,在微信個人號那邊接收二者消息的方式是一樣的,都是強提醒、都是一個月發送四次。

那就是說企業微信也變相的是一種微信公眾號

我們從增粉的難易程度來對比:寫一篇公眾號文章再來增粉,以現在公眾號的環境和大部分人的才華來看,每天增加100個粉絲都要使出吃奶的勁兒;而企業微信就不一樣了,單個企業可擁有2000個員工賬號,每個賬號最高可添加25萬個好友,對於稍微具備一點運營能力的企業來說,每天新增幾千上萬個新客戶,絕非難事。我們之前用企業微信給用戶群發了圖文消息,回覆率高達60%,遠高於微信公眾號。

我們可以想象,在今天或者未來,為了達到同一個營銷效果,用公眾號或企業微信,兩種手段的執行成本和難度是不一樣的,企業微信相當於統一了個人消息和公眾號,更能發揮私域流量的優勢。

但是,用企業微信無差別群發,一定會面臨消息觸達不精準的問題,用戶會感到被打擾從而刪除企業微信,相當於在公眾號中點擊“取關”。


四、“客戶聯繫”中你不知道的玩法

除了群發工具,企業微信官方還在後臺配置了幾大給力的客戶聯繫工具,能夠衍生出很多很有趣的玩法。

1、歡迎語

在以前的文章《我以前在阿里巴巴的流量方法論》中,我們提到過一個批量“洗”KOL的方法。這個就是用到了企業微信後臺的“歡迎語”功能。

企業微信怎麼搞流量

上圖的KOL聚合爬蟲工具,可以用合法的方法每天找到任何一個行業中的幾千名優質KOL。找到這批人之後,就可以設置特定的歡迎語,與這些KOL自動批量聊合作等等。不過,企業微信本身可設置的歡迎語是直接應用於全體成員的,光年實驗室的企業微信營銷工具在這裡做了一個小升級,能夠分渠道自動打招呼,這樣就可以面向不同標籤的人群,如普通客戶和KOL,設置不同的歡迎語文案。


2、員工離職

企業微信支持員工離職時,將其對接的客戶資源轉移到其他的員工號上面,沉澱企業客戶資產的同時,保障對客戶服務的連續性。

此處有一個坑——員工離職時,他之前所服務的老客戶會收到一條通知,詢問是否接受換一個人給自己提供服務,顯然這裡無可避免地會有一部分客戶要流失掉,大家也不確定企業微信官方什麼時候把這個坑填上。

企業微信怎麼搞流量

因而我們的建議是,如果企業本身擁有龐大的銷售或客服團隊,那麼最佳的解決方案是直接使用企業的公共賬號為客戶提供服務,即讓流水的員工用鐵打的賬號。


3、側邊欄

這是一個比較有趣的模塊,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需要,把一些客戶服務相關的高頻信息放進頁面,再添加到側邊欄中,組成一個可以一鍵觸達的CRM系統,比如客戶詳情、商品列表、訂單記錄、快速回復常用語等等。側邊欄在PC端與移動端是同步的,可以發散出很多提高服務效率的玩法。


4、垂直行業解決方案

除了一些公共的功能模塊,企業微信還針對一些特殊的行業提供了個性化解決方案。

(1)金融。金融行業本身有監管與合規等方面的要求,需要對服務客戶的對話進行質檢,官方針對這一點提供了會話存檔的功能。

(2)教育。企業微信提供了家校溝通工具,老師與家長能夠在保護好個人隱私的情況下,高效地互相觸達,提高了溝通的效率。

(3)醫院。緊急通知功能,患者可以立即聯繫到醫生。


除了這些,大家在做運營的過程中,千萬不要忽視了企業微信和小程序的協同。小程序這個生態從前比較難留存,就是因為小程序召回用戶比較困難。以前一般小程序玩得比較好的商家,都是借用了微信群的召回能力的。

但是現在企業微信又為大家提供了一種更好的選擇:導購用企業微信加用戶微信好友後,可以向其發送內嵌產品介紹、試用體驗等內容的小程序卡片,為其種草,用戶點開後感興趣,便可一鍵下單。

我認為企業微信真正有潛力的地方就是進一步打通了線上和線下,這恐怕也是微信官方以後會花大力氣發展的地方。

有了企業微信,當商家和客戶成為了好友之後,就可以給客戶提供打破時空的服務。企業微信也在官方直播中提到了天虹商場的例子——過去的一年裡,導購用企業微信賬號加了顧客微信後,以朋友圈廣告不斷觸達的方式,在增加了老客粘性的同時,增加了“閉店銷售額”,這部分營業時間以外的銷售額,佔到了天虹全年營收的16%。更妙的部分在於,用戶的體驗也比以往更好了,實現了雙贏:

母嬰用品店:店員在線下服務過程中,取得客戶信任後,邀請客戶添加企業微信,日常科普相關知識,推薦產品,提升復購率;

保險行業:保險購買是一項需要長期溝通的工作,一旦代理人離職,可以將客戶資源交接回企業,新的代理人可通過歷史聊天記錄瞭解客戶訴求,持續跟進後成交;

在線教育:企業所組建的每個學習群,都是一個班級,群主(管理員)可以藉助針對教育行業的垂直解決方案實現授課、通知、作業佈置等。
……


企業微信的這次升級,野心可能不在釘釘,而是一次巧妙的戰略部署,旨在未來的“新零售”領域上分一杯羹。

阿里擅長資源整合,騰訊擅長用產品力裡去穿透很多場景。作為線上支付界的龍頭老大,騰訊瞄準的,是它強有力的競爭對手阿里最擅長的新零售——當阿里不斷通過渠道資源整合,大規模收購線下的商場超市連鎖店夫妻店時,騰訊通過強化自己的產品力,依靠11億微信用戶的流量優勢,將線下服務與線上打通融合,“新零售”裡各種商家資源和客戶資源都掌握在企業微信手裡的話,未來想象空間巨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