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受新基建影响表现强势

智能电网是当今世界电力、能源产业发展变革的体现,是实施新的能源战略和优化能源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互联网+”的风口下,智能电网必将开启能源与互联网有机结合的大门,智能电网布局也成为了国家抢占未来低碳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战略措施。在我国,自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公布智能电网计划以来,如今智能电网已经走进了第三阶段,即引领提升阶段。根据智能电网发展计划,到2020年, 我国可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未来,智能电网前景可期。

什么是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智电电力),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保护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优化高效运行。

智能电网:受新基建影响表现强势

智能电网的优势

第一、智能电网具有坚强的电网基础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能够抵御各类外部干扰和攻击,能够适应大规模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接入,电网的坚强性得到巩固和提升。第二、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与电网基础设施有机融合,可获取电网的全景信息,及时发现、预见可能发生的故障。故障发生时,电网可以快速隔离故障,实现自我恢复,从而避免大面积停电的发生。第三、柔性交/直流输电、网厂协调、智能调度、电力储能、配电自动化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电网运行控制更加灵活、经济,并能适应大量分布式电源、微电网及电动汽车充放电设施的接入。智能电网的发展阶段

智能电网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09年到2010年在该阶段,国家主要进行发展规划的制定,并试点关键技术。第二阶段是从2011年至2015年,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突破关键技术实现数字化变电站、智能调度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第三阶段是建成全国坚强统一智能电网。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内容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