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雜病論》之“性、位、向、量、和”辨證方法--病位的界定

《傷寒雜病論》對病位的界定

《傷寒雜病論》之“性、位、向、量、和”辨證方法--病位的界定


“問曰:陽病十八何謂也?師曰:頭痛、項、腰、脊、臂、腳掣痛。陰病十八,何謂也?師曰:咳、上氣、喘、噦、咽、腸鳴、脹滿、心痛、拘急。五藏病各有十八,合為九十病;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為一百八病,五勞、七傷、六極、婦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

上面這段話,是對病發後身體所受影響的範圍,做了一個大致的界定。

病位還包括表裡、上下、三焦所屬、藏腑、榮衛氣血、整體與局部等方面。

就表裡而言,區分表裡是治療順序的基礎:

“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復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在外,當須解外則愈,宜桂枝湯。”

“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裡;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

“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差,身體疼痛,當救其裡。”

“汗出譫語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為風也。須下者,過經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語言必亂,以表虛裡實故也。”

“病人脈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後,其病在裡,腰痛背強不能行,必短氣而極也。”

“黃疸腹滿,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為表和裡實,當下之,宜大黃硝石湯。”

就上下而言,也各有側重:

“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說的就是上下各部的病狀不同。

“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喉咽不利,唾膿血,洩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

“狐惑之為病……蝕於上部則聲嘎,甘草瀉心湯主之。蝕於下部,則咽乾,苦參湯洗之”

三焦也屬於上下的範圍不同:

“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

“食谷欲嘔,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

藏腑經絡的病位不同,各家論述眾多,此處略過。

榮衛氣血,也是必須考查的病位:

“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榮弱衛強,故使汗出。”

“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以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榮衛和則愈。宜桂枝湯。”

“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少腹硬,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抵當湯主之。”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

“寸口脈遲而澀,遲則為寒,澀為血不足。趺陽脈微而遲,微則為氣,遲則為寒。寒氣不足,則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則營衛不利;營衛不利,則腹滿腸鳴相逐,氣轉膀胱,榮衛俱勞;陽氣不通即身冷,陰氣不通即骨疼;陽前通則惡寒,陰前通則痺不仁;陰陽相得,其氣乃行,大氣一轉,其氣乃散;實則失氣,虛則遺尿,名曰氣分”

“少陽脈卑,少陰脈細,男子則小便不利,婦人則經水不通,經為血,血不利則為水,名曰血分。”

就整體與局部而言,關注整體的系統性,又注重局部對整體的影響: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

“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主之。凡用梔子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

《傷寒雜病論》之“性、位、向、量、和”辨證方法--病位的界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