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半岛:新与旧、固守与开放的左右撕扯

印象中,阿拉伯半岛及周边区域盛产石油,国民生活超级骄奢淫逸,汉语中土豪一词的新定义就是给他们预备的。这次中东四国之旅,走了半岛三个国家,感觉是掀起了那块神秘盖头的一角,虽属走马观花,还是看到了土豪国中的些许风貌,有了一些切身的体验。


阿拉伯半岛:新与旧、固守与开放的左右撕扯

阿曼皇家歌剧院夜景


阿拉伯半岛:新与旧、固守与开放的左右撕扯

卡塔尔首都多哈文化村的外墙壁画


世界最大的半岛,穷也石油富也石油

半岛是一种地貌状态,指的是一部分陆地深入海洋或湖泊,三面被水包围,另一部分与更大的陆地相连。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西部,西临红海,南临阿拉伯海,东部濒临波斯湾和阿曼湾,北部与亚欧大陆相连。总面积322万平方千米。半岛与北部陆地的分界线在哪儿呢?就在西起西奈半岛东侧、红海北端的亚喀巴湾北端,东到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汇聚而成的阿拉伯河的波斯湾入海口。目前,这片土地上有七个国家:沙特阿拉伯、阿联酋、阿曼、卡塔尔、科威特、巴林和也门,我们这次,沿阿曼湾和波斯湾,去了阿曼、巴林和卡塔尔三国。


阿拉伯半岛:新与旧、固守与开放的左右撕扯

阿拉伯半岛地图,红线为与北部陆地的理论分界线,取自网络


这里可称为阿拉伯文明的核心地带,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此创立伊斯兰教,8世纪,穆罕默德继承者建立的阿拉伯帝国达到鼎盛时期,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截至2010年,全世界大约23%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穆斯林总数在16亿人左右(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数据)。伊斯兰教的三个朝觐圣地中的两个,麦加和麦地那,都在沙特阿拉伯境内。每年有上千万穆斯林到此朝觐。


阿拉伯半岛:新与旧、固守与开放的左右撕扯

阿曼首都苏丹卡布斯大清真寺


这里又是世界的主要石油和天然气产区之一,沙特,已探明原油储量363.5亿吨,占世界储量的16%,居世界第二位。天然气储量8.2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阿联酋,已探明石油储量约130亿吨,天然气储量6.1万亿立方米,均居世界第七位。科威特,已探明石油储量140亿吨,居世界第六位。天然气储量1.7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十八位。卡塔尔,已探明石油储量28亿吨,居世界第十二位,天然气储量25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位。阿曼,已探明石油储量约7亿吨,天然气储量0.7万亿立方米。巴林已探明石油储量2055万吨,天然气储量1182亿立方米(2018年4月,巴林宣布发现一座新油气田,预估储量达800亿桶石油和10-20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


阿拉伯半岛:新与旧、固守与开放的左右撕扯

巴林油田设备装置


1932年,巴林发现中东地区第一口油井,拉开了半岛乃至中东地区石油勘探开发的序幕,随之,捷报频传,经济暴富。像有人形容的,由骆驼加帐篷的时代一跃进入飞机加计算机的时代。即由贫穷落后的部落经济时代,一步跨入生活优裕的“后工业时代”。


阿拉伯半岛:新与旧、固守与开放的左右撕扯

美女团友在中东地区第一口油井——巴林“埃米尔一号”油井留影


最富裕的是卡塔尔,人均GDP6.78万美元,2012年,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全球最富国家和地区排行榜中,位列第一。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1-2012全球竞争力报告》,卡塔尔在阿拉伯国家及中东国家中排首位。阿联酋,人均GDP4.15万美元。科威特,人均GDP3.12万美元。巴林,人均GDP2.52万美元。沙特,人均GDP2.34万美元。阿曼,人均GDP 1.5万美元。但七国中石油储量和产量最少的也门,迟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开采石油,加之政局不稳,连年战乱,人均GDP只有2159美元,位列世界最不发达国家行列,上世纪末还有40%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上世纪80年代,其他半岛六国成立了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唯独不带穷邻居也门玩。也有说,也门有自己的一定之规。

正可谓:穷也石油富也石油。


阿拉伯半岛:新与旧、固守与开放的左右撕扯

被称为卡塔尔明珠的人工岛上,奢饰品商店林立


一个国家的资源禀赋,纯靠上天的恩赐,这免费的午餐能世世代代吃下去吗?答案是否定的。巴林的郭导给我们引述了阿联酋阿布扎比酋长国前酋长谢赫·扎耶德的话:我们的祖先是驼背上的民族,如果我们不能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子孙后代还会回到驼背上去。


阿拉伯半岛:新与旧、固守与开放的左右撕扯

巴林的世界文化遗产巴林城堡,遗址和远处的现代建筑


阿拉伯半岛:新与旧、固守与开放的左右撕扯

阿曼的马斯喀特门,团友刘老师拍摄


看专家们的论述,学了个新词儿——食利经济,就是靠出口能源、原材料维持福利社会的经济模式,阿拉伯半岛诸国即属此种模式。目前可见的有两种危机,一是结构性的,一是周期性的。

结构性指的是,中东产油国在世界石油格局中的权重在下降,世界潜在的可发现石油90%不在中东地区,全球能源中心正逐步转移至西半球。周期性指的是,油价会随经济周期而波动。国际油价从2014年6月每桶113美元的高位,降至2016年初的每桶不到30美元。2020年3月上旬,沙特又宣布石油增产降价。看3月21日网上最新价格,每桶29美元。2015年前9个月,阿曼政府收入下降35.9%,石油收入下降45.5%。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卡塔尔油气出口下降40.5%。据说半岛产油国的财政预算都是按每桶80至90美元规划的,油价下跌,带来巨额财政赤字,社会福利必会大幅缩水,百姓岂不又要过穷日子?


阿拉伯半岛:新与旧、固守与开放的左右撕扯

卡塔尔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阿拉伯半岛:新与旧、固守与开放的左右撕扯

伊斯兰艺术馆内顶


传统与现代的极致两面,或激烈碰撞或温柔撕扯

在阿曼首都的苏丹卡布斯大清真寺参观,短短40分钟内,我竟然两次被工作人员提醒。一次是,从室内到了室外也不可摘下头巾;一次是,T恤衫最上面的纽扣也要扣上。在公开的旅游地、对外国游客尚且如此,那么在不公开的地方、对本国的女性,限制和要求恐怕会更加严格。


阿拉伯半岛:新与旧、固守与开放的左右撕扯

阿曼苏丹卡布斯清真寺的拱门


到世界各地旅游,进了许多清真寺参观,第一次被要求穿黑袍进入,是这次在巴林的麦纳麦大清真寺。而据说巴林与邻国沙特相较,还算宽松不少的。在连接两国的法赫德国王大桥,听导游介绍的过桥之事挺有意思。原以为沙特特土豪,国民一定过得特嗨皮。实际却是,一到周末和节假日就成群结队、拖家带口过桥到巴林来嗨皮,因而常常造成塞车拥堵。为何?因为这边比那边自由得多。男人可尽情饮酒,喝喝喝;女人可尽情逛商场,买买买。孩子可尽情看电影打游戏,玩玩玩。据说沙特原本没有电影院等公共娱乐场所,解禁时间还不长。


阿拉伯半岛:新与旧、固守与开放的左右撕扯

巴林麦纳麦大清真寺


据我的实际体验,黑袍加身,长度及地,总是绊脚怕摔跤。再看穿长袍的小男孩,迈不开腿,不要说跑步了,走路都只能小碎步,显然无法做比较剧烈的运动。而且穿着这身衣服,孩子自然就得端着,像个小大人。还近距离观察到戴面纱的女人吃饭,要用一只手不时掀起面纱,另一只手快速把饭往嘴里送,很难保证不沾在面纱上。需要两只手同时作业的餐食,估计只能回家享用了。


阿拉伯半岛:新与旧、固守与开放的左右撕扯

在麦纳麦清真寺内,女团友们与领队导游和讲解员合影


在外人看来,现代社会生活中,传统阿拉伯服饰的不方便是显而易见的,而坚守的理由,也是可以想见并理解的。作为伊斯兰教发源地,坚守传统就是纯洁信仰、维护正教,保持最后的圣真,应该是一种社会共识。不过,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再怎么坚守传统,恐怕也难抵御现代物质生活的诱惑,那与现代化相伴的思想与社会的开放能挡得住吗?


阿拉伯半岛:新与旧、固守与开放的左右撕扯

巴林国家剧院夜景


据说穆斯林妇女着装包裹得很严实,缘由是自己身体只能给丈夫和近亲属看到,而不能给别人看到。什么事物都有正反两面,这样做的结果,于女人而言,是失去了在更大范围展示自己、放飞个性的机会;于男人而言,是除了自己的女人,失去了欣赏更多女性的机会。哪个君子不好逑,哪个少女不怀春?


阿拉伯半岛:新与旧、固守与开放的左右撕扯

多哈瓦其夫老市场,男士头巾下的小辫透着几分顽皮


现实中看到了有意思的一幕:在卡塔尔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我们的美女团友琢磨的是,在这华美的伊斯兰风格建筑中,怎么能多摄入几个伊斯兰信徒特别是女性的身影;身旁,穿长袍、戴头巾的阿拉伯帅哥,也在抓住时机拍我们美女团友的视频。不同的是,前者的拍,有点偷偷摸摸;后者的拍,完全堂而皇之。共同的是,大家都心知肚明,互不干涉!


阿拉伯半岛:新与旧、固守与开放的左右撕扯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内,阿拉伯帅小伙在拍我们的美女团友,团友丽梅拍摄


半岛的七个国家中,除也门是共和制外,其余均是君主制国家,首脑分别称为苏丹、埃米尔、酋长等,我们外人分不清,统称国王。行程沿线,甚至高层楼房外墙,到处可见国王挂像,导游时不时指给我们看王室的领地,然后对王室生活的奢华神秘啧啧咂舌,也给我们讲了不少各国国王的故事,让人感觉,就是在这样比较保守的政体内,坚守与开放的碰撞有时也很激烈。


阿拉伯半岛:新与旧、固守与开放的左右撕扯

透过伊斯兰博物馆的拱门廊,可见众多现代高楼大厦


到达阿曼,正值前国王卡布斯当月去世,全国尚在国丧期,到处降着半旗。这位在位50年、威望超高的国王,却是在迫使父亲下台后自己执政的。因为老国王残暴又守旧,对内对外都搞封闭,到1970年全国仅三所学校,据说只小学1~3年级,要继续深造就得送到国外,出国留学的人不让再回来,全国多数人是文盲。石油开发带来的利润,严禁老百姓分享,怕的是西方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传播,对维持统治不利。卡布斯执政后励精图治,采取许多开放政策,经济快速发展。在规定男子可娶四个老婆的伊斯兰世界,这位国王却是个同性恋者,很让人诧异。相信应不是八卦,因为卡布斯没有子嗣,接替者是据他遗嘱指定的堂弟。


阿拉伯半岛:新与旧、固守与开放的左右撕扯

阿曼皇宫


卡塔尔现国王塔米姆,1980年出生,街头展示的都是他卸去头巾和长袍的肖像,显得英俊潇洒,据说很受年轻人追捧,而旁边挂的他父亲的照片,则是穿标准传统服装的。其实,塔米姆的父亲哈马德,与上一代比起来也属新锐,也是乘着老爸出访外国,一举上位成功。他实行的开放政策之一,就是取消新闻审查,拨款创办半岛电视台。完全借鉴西方媒体运作模式,在政治保守的君主制国家,却坚持新闻自由理念,打造了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传媒集团,为小国卡塔尔争得了国际话语权。在多哈,我们外观了半岛电视台,很感慨,它门脸低调,内核强大。

此行见识的土豪们的现代玩意儿,印象深的是赛车场和马术俱乐部。在巴林首都麦纳麦,入内参观了赛车场,这里的主要赛事包括一级方程式巴林大奖赛和三级方程式赛车。赛后惯例要开香槟酒庆祝,而伊斯兰国家理论上是禁酒的,咋办?据说国王还是王储和舒马特是好朋友,老舒给足了主办方面子,就开气泡饮料将就了。


阿拉伯半岛:新与旧、固守与开放的左右撕扯

卡塔尔马术俱乐部


阿拉伯半岛:新与旧、固守与开放的左右撕扯

马术俱乐部的马厩


看完看台,去纪念品中心逛逛,突然听到震耳欲聋的声音。不是说当天无赛事吗?原来是练习的。正在购物的团友们不分老少狂奔出门,往看台上跑,真是让人血脉贲张!似乎理解了为什么运动员和他们的粉丝会那么疯狂。我也有点儿悔不晚生40年的感觉哈!


阿拉伯半岛:新与旧、固守与开放的左右撕扯

巴林赛车场,右边飘着国旗的是贵宾观景塔


大量甚至过半的外籍人口,缺少原发动力的本国工业

到一地旅游,总喜欢来几张与当地人的合影,司机、导游、宾馆和餐厅的服务员,常是我们的邀请对象。可这一次,拍过之后再问,感觉有点不对劲儿,怎么都不是本国人?

再查资料,有了新发现,原来,在阿拉伯半岛,外籍人口占比很高,有些国家甚至大大超过了本国人口。阿联酋,外籍人占88.5%;卡塔尔,外籍人占84%;科威特,外籍人占70%;巴林,外籍人占55%;。其他就是本国人口占比过半的,外籍人口比重也比较大:阿曼,外籍人占46%;沙特,外籍人占38%。


阿拉伯半岛:新与旧、固守与开放的左右撕扯

巴林赛车场的观众席


为什么会是这样?首先要了解,半岛君主制国家提供福利的两种方式,一是提供公共部门就业岗位,即包就业,二是为民众提供全面生活保障,以沙特为例,是“三免”: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和免个人所得税,即包生活。本国人福利太好,脏活累活重体力活没人愿意干。劳动力短缺,只能从国外引进。


阿拉伯半岛:新与旧、固守与开放的左右撕扯

多哈瓦其夫老市场内,一位画家用手机向我展示他的作品


开始,当然是在中东地区招募同族同教的劳工,以为大家都是安拉的子民,普天之下皆兄弟。后来发现这些人太不拿自己当外人,真以为自己是亲哥们呢。不仅追求经济利益,还热衷于参与就业国内部政治纷争,因而很容易被反政府势力利用,成为国内动乱的潜在能量。于是,转而远赴南亚、东亚引进非阿拉伯裔劳工,这些人只求干活挣钱,许多虽然也信仰伊斯兰教,但不像阿拉伯兄弟那样有争取政治权利的诉求,彼此更能相安无事。还有更特殊的政治原因,巴林是什叶派人口占多数的国家,但掌权的王室却是逊尼派,因此当政者极力引进逊尼派人口。


阿拉伯半岛:新与旧、固守与开放的左右撕扯

巴林世贸中心,带风力发电机的绿色建筑


不仅是外籍人口问题,还有就业结构的问题。半岛国家的食利经济模式,社会的主要财富靠出售石油资源获取,造成可轻松实现现代化的幻象,似乎不必经过漫长艰难的工业化阶段,就可享用巨大财富。这就极大消解了勤劳和奋斗等精神价值,助长了享乐主义的蔓延。本国年轻人普遍不愿做管理层以下的工作岗位,不惜长时间不工作靠父母供养,就是我们说的“啃老”,只想得到社会地位高、收入高和福利待遇好的公营职位。造成私营企业招聘困难、就业机制扭曲和劳动积极性不高等诸多问题。


阿拉伯半岛:新与旧、固守与开放的左右撕扯

伊斯兰博物馆内的点线面


还有消费结构问题,出售石油获得的大量财富若能投资到民族工业生产领域,倒也可以解决第一桶金的燃眉之急,但在食利经济模式下,社会普遍满足于短平快的享受,满足于廉价进口工业品,消费舶来品,消费量再大也无法刺激本国工业生产,或换句话说,是缺乏推动本土工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

财富资源性,经济非生产性,产品市场非本土性——半岛国家经济难过的三道坎。


阿拉伯半岛:新与旧、固守与开放的左右撕扯

巴林国家博物馆夜景


阿拉伯半岛:新与旧、固守与开放的左右撕扯

落日余晖中的巴林海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