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之春 "解封"後的讓胡路區【大慶讀本·戰疫】


“特區”之春

“解封”後,守護創業城16區門崗的“五朵金花”合影留念。


春暖花開,暖陽正一點點消融殘存的冰雪,“解封”後的讓胡路區生產生活逐漸迴歸正軌。

大街上,來往車輛絡繹不絕,陣陣發動機聲和汽車軋過路面的聲音,與前些天“封城”時期的寧靜相比,顯得生機勃發。

2月19日下午2點,按照黑龍江省疫情防控指揮部下發的《關於在黑龍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重點地區實行最嚴格管控辦法的通知》,讓胡路區行政區域全面實施“嚴九條”,封城、封路、封村、封屯。讓胡路區成為“特區”,也是我市唯一一個省級重點疫情防控區。

向疫情發起全面總攻,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3月10日,黑龍江省下調6個縣(市、區)風險等級,讓胡路區由中風險地區調整至低風險地區。同一天,讓胡路區解除交通管制,取消讓杜路、中三路、龍十路、南三路4個檢查點,放開其他進出讓胡路區的道路。

“解封”後,復甦加速。小區門口秩序井然,商場、超市陸續開門營業,鄉間地頭春耕正忙,復工企業機器轟鳴,外賣送餐員、快遞員穿梭於街頭巷尾……從“靜下去”到“動起來”,在度過一個特殊漫長的“假期”後,在春風中,讓胡路區按下“播放鍵”,進入嚴密科學防控疫情和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並行的“合奏”新模式。


“特區”之春

母女倆在小區廣場健身。


“特區”之春

快遞陸續送到。


交通管制解除、路口信號燈恢復、公交車復運,城市“醒”了


3月18日7點15分,家住新城御景小區的楊景武開車去上班。楊景武在大慶油田井下作業分公司安全環保部工作,每天要往返新村和讓胡路,對“封城”時的交通管制記憶深刻。那段時間,他每天6點40分就得從家出發。“早上7點30分之前,中三路卡口處車少一些,出示通行證、登記、測溫後,幾分鐘就可以通過。如果是7點30分之後,到了高峰期,車排成長長的一隊,有時得半個小時才能通過。”

3月10日,讓胡路區從疫情中風險地區調整至低風險地區,交通管制正式解除。楊景武說:“每天上班不用提前出發了,而且北一路、中三路,想走哪條走哪條,就是這麼任性。”

相對於交通管制解除、不用提前出門上班,家住銀浪溫馨家園的王士傑對“解封”後的交通,是另一番感受。王士傑是讓胡路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宣傳組成員,“封城”期間,路上車少、紅燈少,開車25分鐘就能從家到單位。

紅燈少,是因為實行交通管制後,市交警支隊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了讓胡路區信號燈配時,除商廈、龍昆、明園、紀念、中大五個主要大路口外,其餘71座燈崗全部關閉或黃閃。

如今,讓胡路區燈崗全部恢復。王士傑說:“現在得多花10多分鐘才能到單位。不過看到路上來來往往的車輛,感覺城市‘醒’了過來,真好。”

交通就是血脈。出租車“全副武裝”,穿梭於全區的各個角落;旅客在大慶西站進口掃碼、測溫後進入大廳購票乘車;快1線、快5線和2路等公交車重新恢復運營……讓胡路區從“寂靜沉默”中“走”了出來,“動”了起來。


“特區”之春

掃碼進小區。


“特區”之春

排隊有序進入商場。


小區有序放開,商場陸續恢復營業,百姓生活圈逐步“解鎖”


“解封”第一天,家住龍慶小區的孫巍到小區對面的華俊生活廣場超市買了很多菜,給老公和兒子做了頓豐盛的晚餐。“小區封閉期間,可以線上訂菜,雖說啥都有,但還是願意自己去超市挑選。”孫巍說,“聽說萬達廣場也營業了,明天去給兒子買件新衣服。”

住在創業城16區的張紅年一家三口在“解封”第一天包了頓香菇豬肉餡餃子。包餃子的主力是在河北工業大學讀研的女兒張蕾,她說:“出不去、走不了,確實挺難受。但疫情面前,這是很正確、很科學的做法,咱得理解和支持。正好趁這個機會陪陪父母……”餃子包完了,張蕾還特意擺了個“福”字。

有序放開不等於完全放鬆。3月21日,記者在長青、奧林等多個小區走訪時看到,小區依然只保留一個出入口,居民均佩戴口罩,進入小區時主動配合工作人員掃碼、測體溫。

隨著小區卡口開封,居民出行頻率增加,部分居民持有老年手機無法操作使用“智慧市民通”,為出行帶來不便。銀浪街道創新社區居委會為大慶寶石花物業提供了專門的辦公室、電腦、打印機,由物業管家操作,社區安排3名志願者配合,為持有老年手機的居民打印紙質版“智慧市民通”二維碼。

“聽說能送餐了,訂個肯德基全家桶給兒子解解饞;我和老公也訂了海底撈的麻辣火鍋,生活就得熱氣騰騰。”3月19日,李丹在小區門口接過外賣袋。雖然隔著口罩,但依然能聞到熟悉的“煙火氣”,這正是社會經濟生活秩序逐漸有序恢復的信號。

在“封城”的20天裡,讓胡路區褪去往日的喧鬧,支起了防疫的保護屏障。如今,小區有序放開,商場、理髮店、汽車修理店、洗車店這些服務行業陸續恢復營業,百姓的生活圈逐步“解鎖”,那些熟悉的美景、熟悉的美食、熟悉的身影,一一重現……


“特區”之春

農民備好肥料。


買農機,購良種、良肥,賣存糧、棚室蔬菜,春季農業生產有序進行


人勤春來早,春季備耕忙。

3月17日,記者來到銀浪牧場五連張富江家,寬敞的大院裡整齊地擺著剛買的700袋複合肥。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春耕不等人,得趁早備好肥料。種子昨天也買完了,今年再大幹一場。”張富江正在修理免耕播種機,他說,雖然疫情還沒過去,但不會影響種植。

張富江去年種了500畝地,糧食年前就賣完了,毛收入30多萬元,農閒時跑滴滴,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今年打算再種500畝地。高梁價挺好,種上300畝,剩下的種玉米。”張富江給記者算起了賬,“現在種地老方便了,開著免耕播種機,我們兩口子三天就能種完。”

買農機、購良種、賣糧食……“解封”後,讓胡路區春季農業生產迅速展開。據瞭解,今年全區計劃種植玉米16.79萬畝、大豆1萬畝、雜糧雜豆0.2萬畝、其他經濟作物2.57萬畝。目前,農資需求籌備任務已基本完成。

在大慶市星火牧場有限公司轄區內的澤旭糧食收購站,剛收購的玉米正在烘乾塔裡烘乾。“今年收糧跟以往不一樣,是我們派車和脫粒機到農戶家,農戶足不出戶就能賣糧,避免了人員聚集。”澤旭糧食收購站經理劉鳳琴說。

受疫情影響,糧食購銷企業大部分處於關停狀態。針對農戶春季賣糧需求,讓胡路區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引導糧食購銷企業開秤收糧,為農戶餘糧變現和籌措備耕資金提供保障。截至目前,轄區農戶手中餘糧銷售進度達70%。

不光糧食,棚室戶種植的蔬菜一度出現滯銷難題。“以前是自己出去賣,全都是批發。‘封城’期間出不去,銷量差了很多。”在喇嘛甸鎮三勝村的棚室區,種植戶王桂蓮正把摘下來的白菜、水蘿蔔分裝成袋,“還好有政府幫忙,菜沒耽誤賣,小苗也培育起來了,不耽誤栽種。菜賣了一萬多塊錢,跟去年差不多。”原來,讓胡路區採取“線上點單”、村幹部“線下代跑”模式,解決棚室戶賣菜難、百姓買菜難問題,目前已幫助農戶銷售棚室果蔬1.5餘萬公斤。

新翻泥土的氣息瀰漫,大棚內春意盎然,農民們正在廣袤的土地上播種新的希望……


“特區”之春

行政大廳分流辦理業務。


機器轉起來,農民工“點對點”送出去,城市按下復甦“快進鍵”


3月21日,記者在東湖小區見到了正在執勤的郭中輝,他是大慶寶石花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新招聘的員工。“我收到就業局短信,裡面有企業招聘信息,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打了電話。正巧寶石花物業這邊缺人,說可以來試試,我就來報到了。”郭中輝告訴記者。

復工復產後,企業受疫情影響出現用工難的問題。讓胡路區就業局局長蔡皓說:“截至目前,我們接待電話求職諮詢近百人,聯繫企業38家,崗位需求近千人,其中29家超市用工需求近200人。”為此,他們持續開展“人社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活動不停歇”的線上春風行動,緩解企業復工復產用工難題。讓胡路區還把經開區、宏偉園區兩大駐區重點工業園區企業用工納入工作重點,集中摸排,提供精準用工服務。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生活恢復,在風險級別還沒有調整時,讓胡路區就確定了“建設百年油田、打造生態工業新城”這一未來發展主題,併成立工作專班負責具體推進落實。

“小場所”關係“大民生”。3月15日,讓胡路區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發佈關於讓胡路區服務行業及部分“九小場所”開復工及監管的有關通知,助力“九小場所”有序復工營業。3月18日起,讓胡路區衛生健康局聯合區人民醫院為復工人員辦理健康證。

“解封”後,讓胡路區按下復甦“快進鍵”,各行各業加快恢復。

全區規上工業企業25家,目前開工24家,佔比96%;臨規工業企業48家,開工46家,佔比95.8%。實際存活個體工商戶14770戶,截至3月19日,累計復工10229戶,復工率69.26%;現代服務企業開復工46家,返崗復產789人。

實施“點對點”服務,順利將東華集團鑽井公司兩批次48名返崗復工農民工和運輸車輛安全送達目的地。目前,共派出“點對點”服務專車4次,護送農民工返崗復工62人次。區政務服務中心11個部門全部恢復窗口服務,807項服務事項均可辦理。

逐漸運轉起來的人流、物流、車流,是經濟韌性的生動寫照。寒冬過去,冰雪漸消。正如市委書記、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韓立華在讓胡路查看“嚴九條”落實情況時所指出的一樣,“讓胡路贏,則大慶贏。”隨著“特區”之春的到來,“特區”之“特”正成為過去,大慶城市每個細胞都在加速復甦,全力打贏打好轉型振興“新會戰”。

本報記者 張幸福 文 劉為強 張幸福 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