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三毛,海子等文人寫了那麼多勵志句子,最後卻拯救不了自已?

用戶64314520443


人活在這個世上不能想得太遠,活得太明白。否則,就會覺得做人最終的結果是從這個地球上消失。人與人之間其結局的區別無非是遲消失晚消失而已,不少人的人生過程還要受那麼多的困苦。既然這樣,還不如讓自己早點消失吧,省得再受那份艱辛。


用戶蒙呆啦


三毛、海子與張愛玲:這三個人,都是文藝屆的大咖人物。三毛和海子以自殺結束,尤其是三毛的自殺,是我多年不能釋懷的心事。因為她影響了我整個青春期。

不過現在我已明白:她和海子一樣,雖然在文學上造詣頗高,但他們的悲劇在於——沒有找到生命的本真智慧,雖然他們比普通人看起來更有靈性。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讓無數人喜愛。但你知道嗎?這詩歌的開頭是: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周遊世界……看見沒?此時此刻,他不幸福,不快樂啊!充滿了痛苦。而三毛那首《橄欖樹》: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這就是了,生命不在此時此地,在不可知的遠方,在不可知的未來……她怎麼會真正的快樂,真正的幸福!

而張愛玲,她似乎要世俗一些。但正因為這一點,她沒有自殺,僅僅是孤獨終老而已。世俗,其實在某種程度,意味著更接地氣一些。萬物皆不出陰陽,世裡世外,身體與心靈莫不如此。人間的事,還是要在人間解決。畢竟,我們是人,不是神仙。所以,不管任何,不要離開中庸,守住太極。“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你若是悟透了這十六個字,你與真理已經不遠了,如果三毛和海子能了此意,他們是萬不會自殺的。(最近不想寫文章,想把感想寫到這裡了。)



寧靜道子說


願那個世界有她夢中的橄欖樹

有他嚮往的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餵馬、劈柴,周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海子

三毛和海子都是我喜歡的文人。三毛的文章裝點了我的少女時代;海子的詩曾被我精心抄錄在冊,讀過背過。他們都是文壇上耀眼的星,可惜他們都是自己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讓人不勝唏噓的同時更不勝困惑:為什麼他們寫出了那麼多勵志的句子,最後卻拯救不了自己?

三毛的佳句太多,充滿溫暖和女性的細膩:

  • 我來不及認真地年輕,待明白過來時,只能選擇認真地老去。
  • 我笑,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動人的,任他是誰。
  • 每天吃一粒糖,然後告訴自己,今天的日子是甜的。
  • 陽光下燦爛,風雨中奔跑,做自己的夢,走自己的路。

這樣聰慧又理智的三毛,這樣明媚又可愛的三毛!為什麼最後不是順其自然優雅地老去?是她再綻放不出春花般的笑,是一粒糖已填補不了她心裡的苦,是她已經累了厭倦了不想再走路再做夢了嗎?

海子的詩句有一些憂鬱沉重,有一些則對生命充滿了激情和熱愛:

  • 活在這珍貴的人間,太陽強烈,水波溫柔。
  • 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大街上。
  • 寧移白首,不墜青雲,海子說,挺住了,就意味著一切。

這是淳樸善良,以夢為馬,嚮往塵世幸福的海子。難道他的夢隨著馬蹄聲碎,他想要的幸福不在塵世間麼?

我們只看到文人的文字所營造的氛圍,卻無法走進文人的內心世界。

試分析他們捨棄生命的原因,覺得首先就應該把他們的人同他們的文學作品分開來看。因為人和作品是兩回事,有的是“言為心聲”,文如其人;有的可能就人文不是一個統一體。寫出純情詩句的詩人可能是個濫情之人,吟著刻骨相思的文人可能是個渣男,有的文學上的大家生活中卻是個小人。。所以,他們寫著希望的句子,卻不見得心裡充滿希望;他們寫出動人心絃的詩行,靈魂深處卻不見得打動自己。

這樣的例子太多了,顧城說“黑夜給了我一雙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可是他殺妻後自縊;梵高畫著燦爛熱烈的向日葵,卻開槍自戕;海明威寫出《老人與海》,讓老人與鯊魚頑強地搏鬥,他自己卻飲彈身亡……

其次,現在公認的說法是三毛和海子都患有抑鬱症。抑鬱症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特徵,輕者焦慮緊張,頭痛失眠,重者悲觀厭世,有自殺傾向。抑鬱症的形成除了遺傳外有生物、心理、與社會環境等諸多因素,而遭遇應激性的生活事件則是觸發抑鬱症發作的重要原因。就如同好的詩句和文章需要長期的生活閱歷和文思積攢才在某個時刻爆發靈感一樣,抑鬱症患者自殺也是鬱悶低沉等負面情緒長期擠壓而導致的瞬間衝動。海子原生家庭的貧困導致四個女朋友的先後離開,三毛不太快樂的童年和少年,荷西猝然離世的打擊……也許,我們看到優美的多情的文字背後,是別人看不到的深深的無意排解的苦痛和蒼涼。

結語:他們如同蠟燭,光亮溫暖了別人,自己卻走向了毀滅;他們如同流星,剎那的光華照耀了天空,他們自己卻選擇了墜落……唯願我們所愛的他們,在另一個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在另一個世界,找到自己夢中的橄欖樹!


hyg陌上花開


願那個世界有她夢中的橄欖樹

有他嚮往的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餵馬、劈柴,周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海子

三毛和海子都是我喜歡的文人。三毛的文章裝點了我的少女時代;海子的詩曾被我精心抄錄在冊,讀過背過。他們都是文壇上耀眼的星,可惜他們都是自己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讓人不勝唏噓的同時更不勝困惑:為什麼他們寫出了那麼多勵志的句子,最後卻拯救不了自己?

三毛的佳句太多,充滿溫暖和女性的細膩:

我來不及認真地年輕,待明白過來時,只能選擇認真地老去。

我笑,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動人的,任他是誰。

每天吃一粒糖,然後告訴自己,今天的日子是甜的。

陽光下燦爛,風雨中奔跑,做自己的夢,走自己的路。

這樣聰慧又理智的三毛,這樣明媚又可愛的三毛!為什麼最後不是順其自然優雅地老去?是她再綻放不出春花般的笑,是一粒糖已填補不了她心裡的苦,是她已經累了厭倦了不想再走路再做夢了嗎?

海子的詩句有一些憂鬱沉重,有一些則對生命充滿了激情和熱愛:

活在這珍貴的人間,太陽強烈,水波溫柔。

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大街上。

寧移白首,不墜青雲,海子說,挺住了,就意味著一切。

這是淳樸善良,以夢為馬,嚮往塵世幸福的海子。難道他的夢隨著馬蹄聲碎,他想要的幸福不在塵世間麼?

我們只看到文人的文字所營造的氛圍,卻無法走進文人的內心世界。

試分析他們捨棄生命的原因,覺得首先就應該把他們的人同他們的文學作品分開來看。因為人和作品是兩回事,有的是“言為心聲”,文如其人;有的可能就人文不是一個統一體。寫出純情詩句的詩人可能是個濫情之人,吟著刻骨相思的文人可能是個渣男,有的文學上的大家生活中卻是個小人。。所以,他們寫著希望的句子,卻不見得心裡充滿希望;他們寫出動人心絃的詩行,靈魂深處卻不見得打動自己。

這樣的例子太多了,顧城說“黑夜給了我一雙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可是他殺妻後自縊;梵高畫著燦爛熱烈的向日葵,卻開槍自戕;海明威寫出《老人與海》,讓老人與鯊魚頑強地搏鬥,他自己卻飲彈身亡……

其次,現在公認的說法是三毛和海子都患有抑鬱症。抑鬱症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特徵,輕者焦慮緊張,頭痛失眠,重者悲觀厭世,有自殺傾向。抑鬱症的形成除了遺傳外有生物、心理、與社會環境等諸多因素,而遭遇應激性的生活事件則是觸發抑鬱症發作的重要原因。就如同好的詩句和文章需要長期的生活閱歷和文思積攢才在某個時刻爆發靈感一樣,抑鬱症患者自殺也是鬱悶低沉等負面情緒長期擠壓而導致的瞬間衝動。海子原生家庭的貧困導致四個女朋友的先後離開,三毛不太快樂的童年和少年,荷西猝然離世的打擊……也許,我們看到優美的多情的文字背後,是別人看不到的深深的無意排解的苦痛和蒼涼。

結語:他們如同蠟燭,光亮溫暖了別人,自己卻走向了毀滅;他們如同流星,剎那的光華照耀了天空,他們自己卻選擇了墜落……唯願我們所愛的他們,在另一個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在另一個世界,找到自己夢中的橄欖樹!




和平精英寶寶佳


三毛和海子,兩位都是文壇上的文人。首先認為他們拯救不了自己,這觀點是否真的成立呢?或者他們只是選擇了用另一種方法延續生命呢?以書籍和詩集的方式永遠活在人們心中呢。他們都是看透生死之人,精神世界層次之高是我們無法想象。

三毛是什麼樣的女子?

大家可能和我印象,都是讀了《撒哈拉沙漠的故事》《雨季不再來》認識了三毛,熟悉了舉止大膽,完全不在乎別人怎麼說,敢愛敢恨的一個才女,有著拾荒純真夢想,可以為愛而死的女人,可以義無反顧的牽起荷西的收,走去撒哈拉沙漠定居,去尋求自己的前身的女人,活得真實又不世俗的一個女作家。

海子是個什麼樣的男人呢?

海子是個影響力非常大的詩人,個人風格極強。但有不少部分詩句抄襲別人,更是作為一個“獻身詩歌”的文化符號,海子在詩歌日漸衰落的今天仍然受到追捧。海子更是有一顆赤子之心,是一個內心極度純潔的人,一心追求那個令自己陶醉,為之痴狂的精神世界——詩歌,從未放棄。

三毛和海子的共同點

1、自己獨特思想,鮮明的個性,對生死的看法更是超乎常人的看法。

三毛的父親陳嗣慶說過:我女兒常說,生命不在於長短,而在於是否痛快的活過。我想這個說法也就是:確實掌握住人生的意義而生活。在這一點上,我雖然心痛她的燃燒,可是同意。

海子也無數次在詩歌中直接提起死亡。“死”在他的詩歌中成為最常見的一個詞彙。如“女兒它不會屬於死神/它不會死亡/就象我必然活不多久一樣”(《太陽,你是父親的好女兒》)“我在人類的盡頭/抱住一個寶貴的詩人痛哭失聲/卻永遠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黎明和黃昏》)

2、對待創作小說/詩集非常認真和執著,用文字建立一個屬於的自己的美好和理想的精神世界。

三毛在《我的寫作觀》中說:“我的文章是身教,不是言教。印度詩哲泰戈爾有句散文詩:‘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跡,而我已飛過。’這是對我最好的詮釋。”

海子生前是個無名詩人,凡高對於繪畫藝術的狂熱激情,他在極度貧困狀態下創作的大量作品,深刻地打動了、震撼了“永遠的青春詩人”海子。他的詩作不得發表,他的努力不被承認,他的行為不為認可,他的情感幾遭波折,可以說,海子在生前是默默無聞的,但他並沒有放棄創作,可見海子具有革命詩歌藝術的宏大理想的。

3、都有豐富的精神世界,或者這樣說可以脫離肉體,用掌握“通靈”的奧秘,靈魂的方式看待這個世俗的世界。

三毛,在荷西死後,她痴迷於通靈之術,希望能與在天堂的荷西取得聯繫,她相信荷西感應到了。三毛回國後一天晚上,“三三集刊”的一群年輕作家,聚在朱西寧家中,三毛與耕莘寫作會的神父陸達誠也在場。當晚藉碟仙,三毛在眾人前與死去的荷西溝通,大得安慰。之後三毛曾使用錢仙,自動書寫等方法試圖與死去的荷西溝通。

海子無限渴望掌握“通靈”的奧秘:沒有,但是全部擁有,用靈魂的方式。 海子苦於無法進入一扇門,這扇門不是通向世界,而是通向自己的身體深處。

“通靈”術像鬼魅一樣吸引了海子,讓他在其中得到幻覺和安慰,並且再也不願意出來。或者,他想出來,但是已經不可能了。海子不是沒有掙扎過。廣為人知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在此背景下,就能顯示出獨特的、屬於海子個人的意義。

關於三毛和海子拯救不了自己,我不同意這個觀點:

關於三毛的離世選擇,我在剛開始得知時也有些意外、不解,但冷靜下來一回想,也是她必然的歸宿吧,---如果你真正看過她的書,真正瞭解她的話!

作為名人,難免有許多幹擾她的人和事,她的善良讓她儘量去一一接納,而她的身心卻不堪重負!精神上的孤獨、病痛的折磨……,這是不能改變的客觀事實。離世對於像她那樣生活過的人未嘗不是一種解脫, 她已比常人精彩十倍地活過了。

你要說,她走了,對她親人來說是很自私的,但反過來,作為真正愛她的人,又怎能自私地強求她痛苦地活著呢?!!


三毛說:
“許多許多次,在半生不熟的宴會上,我被悶得不堪再活。”
“青春作伴,我己有過,是感恩,是滿足,沒有遺憾。”

我的耳邊彷彿又聽到《橄欖樹》的旋律在天際鳴響:“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

她只是肉體離去,而靈魂永遠活在這個世界上。

海子是被當代文壇評為死後方生的一個人, 海子宣佈選擇肉體的死亡,精神的永恆 ,自殺是海子悟出生既是死,死既是生的佛學真理。

海子似乎把自己的死亡看成了一種迴歸,那自然那麥地等待的結果。他到達了幸福之處——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嚴傑夫曾評價海子的死:“要麼向現實妥協,而成為精神死去的普通人,要麼永遠不低頭,仍成為肉體死去但精神不死的一柱光芒。 ”


予小草說電影


三毛與荷西,創造了美好的愛情故事,給後人無數的遐想。然而,荷西的意外離去給三毛的打擊也是致命的。也許,孤獨的靈魂,好不容易找到了依靠,但是生活的無常,又無情的把這一個港灣擊碎。一切似乎回到原點,又似乎再也無法回到原點,因為物是人非,再也不是那個原來的自己。

感情細膩的人,容易陷入深深的自我世界,不能自拔。在他們的世界,溫度可以急劇上升,也能瞬間下降。渡人無法渡己。也許,在靈魂深層,有一種痛苦,難以言喻,難以排解,離開,是另一種開始,一種解脫吧。

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給了多少人黑暗中,溫暖的火種!熱愛大海的寬廣,包容,我們也愛那種春暖花開的溫暖生命裡。一種力量,一種希冀,張開懷抱,擁抱大自然,擁抱自己。

然而,這樣的情懷又似乎經不住現實的衝擊與考驗。面朝大海,也會瞬間巨浪滔天,黑雲翻墨,春暖花開不會出現在這樣的明媚海邊。

希望給人力量,然而,現實的打擊卻不會停止……

也許生活的本質就如硬幣的兩面,站在一面的中央,永遠就看不到另外一面的精彩了。也許,他們的離去,其實對自己而言,是最好的拯救了,不是嗎?畢竟結果只有一個了……



Amenda42685511


“人最大的痛苦就是把這個世界看得太透徹,可自己又不能用超出這個世界之外的態度活著。”——《我的鬱金香小姐》

海子、三毛和顧城的“唯靈世界”。

他們創作理想的世界都是有靈的,它們透徹且真實,是一切善的來源。裡面沒有什麼黑色的慾望,錢(權)勢的壓迫和生活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窘迫降臨。

然而現實中,自己的理想和努力不被認可,周圍的人的踐踏和倒戈相向,寄予的真情得到的卻是世界盡頭深淵裡的絕望。

海子:

“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更遠的地方更加孤獨遠方的幸福是多麼的痛苦”

這是海子在去“遠方”對於幸福的最後描述。他是天才詩人,3歲學詩,15歲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畢業後分配到中國政法大學做哲學研究工作。於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關附近臥軌自殺。年僅25歲!

關於他的死眾說紛紜,然而其感情無疑成為壓死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海子出生農村加上天才之名加身,年紀輕輕遍學有所成。然而剛剛一畢業,他的初戀,那個海子的弟弟說的:“他們倆個在交往中寫了幾萬首詩,常常通宵不睡覺給對方寫詩”的女孩卻與海子分手,去了深圳工作。後來又去了美國,並和別人結婚了。海子深深愛戀的女友做了他人之妻,這對海子打擊是治命的。

他的女朋友是經濟學專業的,城市裡城市裡出生。交往之初就曾對孩子說:“好好努力,將來有一所自己的房子。”

可是這是北京啊!寸土寸金之地,海子一個一介文人,靠著微博的工資,買房那不知要到猴年馬月。再加上海子是文人,沒有下海掙大錢的想法。所以他只能向現實低頭。

於是乎,海子的女友對她和海子以後的生活產生了前所末有的謎茫。似乎看不到光明。到最後堪至不抱什麼希望。直至她去深圳去美國,與此不無關係!海子也想做個體面的男人。讓女朋友開心。但他無能為力!

”什麼季節你最惆悵。 放下了忙亂的籮筐。 大地茫茫,河水流淌。 是什麼人掌燈,打你照亮? 是哪輛車馬,載你而去,奔向遠方”。

直到98年海子在老家接到了學校同事的一封信,從信中得知他移情別戀的初戀女友回校參加校慶。海子怱怱忙忙趕回學校,海子回校後發生了什麼不得而知,但幾天後確在山海附近臥軌自殺了!去了他詩中的預言的遠方!此去,帶走了一切希望,一切都不復存在!

海子曾在自己的詩集裡寫道“願有情人終成眷屬,願愛情保持一生。或相反,極為短暫,極為短暫,怱怱熄滅,願我從此不再提起。再不提起過去。幸福與痛苦,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唯有黃昏華麗而無上”。



三毛、顧城也是如此。他們要求的世界太過於真實,就像三毛自己母親繆進蘭說的那樣:“三毛是個純真的人,在她的世界裡,不能忍受虛假,就是這點求真的個性,使她踏踏實實的活著。也許她的生活、她的遭遇不夠完美,但是我們確知:她沒有逃避她的命運,她勇敢的面對人生。在我這個做母親的眼中,她非常平凡,不過是我的孩子而已。”

他們明知道“世界”,這個是“人的世界”。正如叔本華說的那樣:“人生即慾望”,人都是有孽根的,奢求它的真實和理想,這是他們的最大痛苦,也是他們的死因的來源。

透徹是“智慧”,也是“愚蠢”;生活,本身就是為了“生”的狀態而孤獨的“活著”。

羅曼羅蘭說:“真正的英雄,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我們很多人並沒有成為“英雄”的資質,卻得了“英雄”的病。每天抱怨著前不公,後不平,中間還有著這樣那樣看不見的陰謀詭計潛伏。彷彿一切都是那樣的真實,那樣的無力。

然而,生活就是生活,他就是為了“生”而“活著”。它要的不是什麼幻想裡面的世界,他只是你眼前的世界。

我們同所有人一樣,都有著自己不能傾訴的地方,有著自己的痛苦和無可奈何。但是這些都是想著那是你永遠也不可能走過去的路,然而,走著走著也就過了。

就像餘華《活著》裡面的那個五味雜陳有帶有一些愚蠢的福貴:

敗光了家產氣死老父之後卻逃過了槍斃的命運;為母求醫被抓充軍,害死自己兒子的是曾經出生入死的戰友的老婆,而同樣是俘虜,春生成了有權有勢的大官官,而福貴卻繼續做回農民,最後春生逃不過批鬥的命運而死去,而福貴還是活著;家珍陪了福貴一輩子,陪著福貴從一個富家少爺淪落到窮農民,在死的時候還是說著"下輩子還是你的女人"的話,有沒有下輩子不知道,可福貴知道只有這輩子,他和她一起熬了過去,年輕時百般對不起家珍,用了一輩子的時間去償還;有慶漸漸長大了,卻死在前頭,有慶如果不死,可能還會是運動會的運動員,還會光著腳手拿著家珍給他做的鞋跑在寒冷的路面上,還會跑上幾公里路割草餵羊……可是他死了,有慶的死,福貴的家就塌了一邊了,從此再也起不來。二喜,鳳霞,苦根,這本來是一個溫暖的家。鳳霞一死,這個家也不完整了。家珍說這孩子一生下來就沒了娘,就叫苦根吧。二喜是個好父親,好丈夫,在他死的那一刻還喊著苦根的名字。苦根曾經是福貴最後的希望,可還是死了,福貴親手送葬了自己的希望,苦根吃豆撐死了。

就這樣,福貴埋葬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他爹,他娘,家珍,有慶,鳳霞,二喜,苦根,還有那個將來的自己。

在種種的絕望和更加絕望中,他還是依舊的活著,帶著親人的回憶和過去的一切而堅強的挺過一切。

福貴站在生命的盡頭,正如結尾:“我知道黃昏正在轉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了。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著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就像女人召喚著她們的兒女,土地召喚著黑夜來臨。”

生活在於承受,而不是幻想。


結語:

  • 海子、三毛等人,雖然盡悟世界,寫出無數充滿力量的人生,然而他們依舊無法擺脫他們想象中的那個世界。所以在理想和現實的巨大落差中,是他們永遠也不能接受的。因為他們追求的太過於真實,太過於理想,而忽視了人性的孽根,人本就是慾望的混合體。這是他們悲劇的共同點。
  • 生而為人,本身就不是完美的,人人都是可有可無的,不要苛求太多。這個世界不會為某一個人而有所停留,學會承受,學會真實於眼下才是最重要的。
  • 適時的幻想,去做做夢,是一種莫大的智慧;但是過分的幻想和做夢,苛求幻想即現實,這就是愚蠢。


塢語


關於為什麼三毛,海子等文人寫了不少勵志的句子,激勵了不少的人熱愛生活,熱愛生命,最後卻拯救不了自己的問題,恐怕沒有人能解開這個真正的謎底。

這就像說“勸人容易勸自己難”一樣,人有多面性,而人生的境遇多有變遷,此一時,彼一時,時好時壞,有時樂觀,有時悲觀,有時洋溢著激情,有時消沉厭世。

對於曾患有深度抑鬱症的人常常總感到人生的虛幻和倦怠感。尤其在跌入人生的低谷時,往往更神經質和多疑暴怒不滿意自己,從而走極端,徹底了斷紅塵煩擾 。

我以為抑鬱太深,掙脫不了,一時衝動。太孤僻自閉太久,如果想開點也就活下來了。

這只是我的猜測,究竟他們遇到了什麼坎坷,必須拿生命做抵償,我並不清楚,海子年少氣盛,意氣用事,絕望來的突然,自己不能承受壓力,還能理解。

而三毛已到知天命之年,無論是感情上還是生活上經歷了不少的磨難,應該說有抵禦不幸的堅毅從容的性格和處理不幸的能力。

她不過就是摔跤跌傷了身體也不是絕症,至於王洛賓拒絕了她的愛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我覺得王洛賓做的是對的,一是他年紀太大,也許他年輕點會同意三毛的求愛,二是三毛與他僅見了兩次面,根本不是很瞭解,三毛對王洛賓的一見鍾情有點唐突,她過於的率真,不考慮實際情況,對人有好感,愛情不成可以保持友誼,何以戕害自己的生命。

這說明三毛不夠理性,也有可能到了更年期,各個方面都有些失常的表現。她又是名人,又是個愛面子的人,如果在她抑鬱寡歡之時求助心理醫生,沒準能保住自己的性命。還有她太寂寞,又無所事事,似乎她這個時候並沒有計劃寫什麼書,或者靈感枯竭,寫不出佳作最令她傷心絕望,其他的理由只是表面上的。

中國文壇上吃苦的也不只他們兩人,這就是一個人生態度問題。

把生命輕易放棄是他們人生最大的敗筆。

古代的李清照國破家亡,愛人逝世,收藏的寶貝一件件丟失,苦難的強度不知比三毛多多少倍,但她在那個流離失所,破衣爛衫的年代竟然活到七十多歲,這是對生命的敬重感。

三毛和海子如果活下來肯定比過去寫出更多的佳作,他們後來對生命沒有敬畏感,對自己的才華也不重視,也沒有關於社會的人生的文學上的使命感。

司馬遷忍辱負重完成《史記》,曹雪芹窮困潦倒寫成《紅樓夢》,巴爾扎克債臺高築,受苦十年寫完他的《人間喜劇》

而這些人愚公移山般的樹立了一個時代的文脈高峰。

作為一個人,一個作家,不僅為自己活,還為家人活,為社會活,為文化創造而活。

我年輕時非常喜歡三毛的文字,我有一個同事說不喜歡,那時候我不能理解他的不喜歡,現在明白了。她只給我們展示了她個體的生活方式和個人情感,她並不曾給我們展示生命的高度和寬度。

但不管怎麼說,三毛給後來人提供了一種按照自己的心意而活而愛的詩與遠方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格式。

海子所夢寐以求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美好生活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去追求理想。


短篇小說精選


知易行難,醫者難以自醫。何況,閃念與執念,不是一回事,情感與理性,更不等同。

詩歌,散文,來自對生活的感悟,多來自於一瞬間的靈感,比如“面向大海,春暖花開”。感性的認識,並非深沉的思考。

在人世間,莊子的瀟灑,蘇東坡的達觀,可望而不可即,文人難以複製。就是屈原也難自渡,最終也是懷石投江。












我大致瞭解了一下海子和三毛的死亡原因, 主流的說法是他們都有一些心理問題,我想說心理問題真的可以導致人的死亡嗎?好像是真不能,很多人以為心理問題可以導致人的自殺,但是有這種想法的人百分之一百都沒有自殺的經歷,可能很多人都有自殺的想法,但是距離死亡還有很遠的距離,比這更進一步的是自殺未遂,但是最終還是沒有死還能叫自殺嗎?在我看來自殺是一個結果,而不是一個過程。 以下我用一些比較客觀的存在來證明的我的觀點------心理原因並非主要的自殺的原因。以下是個人的一些看法!

關於勵志名言

好多人不知道勵志句子有什麼用,也不知道勵志句子的內核是什麼,我給他下個明確的定義就是心靈毒湯,多讀無益。對成功學有過接觸的人一定可以體會到,講成功學老師的勵志句子是天下最好的勵志句子,但是有一個殘酷的現實,就是成功學不能改變普通人的命運,成功學老師大部分是騙子,學員好多人都被騙了好多錢。有時候我在想,一個詩人,一個小說家究竟對這個社會 的發展究竟起來什麼作用,個人覺得總體上弊大於利。

有些詩歌並沒有一點的現實意義。例如,《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表達了作者嚮往幸福而又孤獨淒涼之情,難道說嚮往幸福就必須用寫詩歌的形式嗎?我感覺有寫詩的時間不如用來寫一些應用價值更高的東西,比如一些應用文,或者幹一些能夠真正創造價值的活計,使自己的身體疲憊,我發現現在的好多人的心理和身體多少都有點問題,歸根結底就是沒事閒的。生活之中嫌人話多,而且老是充滿了對生活的不滿,充滿了抱怨,同時也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殊不知就是生在福中不知福,面對這樣的人就應該讓他體會一下真正的農村的勞動生活,一天累的要死看他還有什麼閒情逸致去想那些沒有用的東西 。

關於愛情

海子和三毛的愛情都是不幸的,這個為他們走向死亡增加了動力嗎?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有諸多的文學作品描繪了美麗的愛情,在愛情的世界裡,人們是忠貞不二的,花心的大多數是反面人物,從生物的角度來看人來到這個世界的終極目的不是有多大成就,賺多少錢。而是要將自己的基因流傳下去,人力之所以綿延不絕是這種生物特性的結果,如果正向文學作品裡說的那樣,或許人類就不復存在了,可能海子沒能有自己的孩子,去延續自己的基因,可能就是受到這類思潮的影響了吧!

我想對讀到這裡的人說,在不傷害別人的基礎上要尊重自己的生物本能,如果為了某個人傷害自己,或選擇一輩子的獨身主義,是根本不值得的,除非已經有了足夠多的孩子。不然不僅是對不起自己生而為人的權利,倘若是一個獨生子女,沒有子嗣為了所謂得不到的愛情選擇獨身主義,甚者選擇自殺,更對不起那年邁的父母。

關於生命

我家養過過各種家禽和家畜,它們都是生命的載體,每天讓人呼來喝去,在人們的眼裡是一點尊嚴也是沒有,如果求一下心理陰影的面積,一定是一個很大的數字。對於散養的雞鴨還好些,對於圈養的豬,栓養的騾馬簡直就是災難,因為它們的自由完全沒有了,但是多年來看過病死的動物,從沒有看過自殺的動物,它們都有共同的一個特性,那就是食物至上,換言之就是生命至上。


關於尊嚴

多年以來人們好像把尊嚴、自信心過大的宣傳,就好像人類的尊嚴受到傷害就會發生什麼不好的事,曾經看到一個微信群私人視頻,裡面是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男人,正在被好幾個人欺負,他得表現用一個成語去形容的話,那就是百依百順,一點反抗的餘地都沒有,讓叫爸爸就叫爸爸,讓自己扇嘴巴子就扇嘴巴子,看他的樣子就和動物的表現是一樣的,為什麼要百依百順,我認為最大的原因就是怕死,有的人會說那是因為他是一個沒有氣節的人,沒有剛兒(東北方言,氣節的意思),這樣的想法簡直大錯特錯,因為有這種想法的人沒有經歷這種事,也許他經歷了這樣的事兒,腦瓜子也是嗡嗡滴。

生命的猜想

很多人不知道生命是什麼,即便的科學家也解釋不清楚,不知道為什麼生而為人,不知道死亡的去向何處,不妨我們來做一個猜想,人的生死都是受一種神秘力量所控制,就死亡而言,死亡有各種形式, 當然最常見的死法是自然死亡,老死或者病死,還有很多以外的死亡方式,包括自殺。民間有說法叫做閻王也讓你三更死,誰能留你到五更,還有說法叫該井裡死,死不到河裡去,乍看上去像一種迷信的說法,其實不然,這兩句話揭示的宇宙間萬物的週期性的變化。


拓撲學與生命的關係

萬事萬物從誕生到消亡就是一個週期,說他是預設好的是毫不為過的,在拓撲學中有一個叫蝴蝶效應的理論,說的是由於蝴蝶扇動一下翅膀就會引起某個地方的龍捲風,如果做全面推理的話預測未來那是可定能做到,以目前人類的科技水平還遠遠達不到這個程度,預測未來可以說是一個超級數學題,在中學時候都學過函數,只有兩個變量就讓人感覺非常難了,何況要想精確預測未來,所涉及的未知變量有限多,雖然是有限多,這個數量級是難以想象的,這個數要比葛立恆數大得多。未來預測難度太大,可以說也是對人類的一種保護,如果可預測,這個預測可以讓人的慾望極度膨脹,如果用於戰爭,真的可以百戰百勝,對人類就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往小了說也可以操縱股市,操縱彩票。反正就是可以做的事太多了。說的再懸一點,人乾脆就可以不死了!

神秘力量操控生命的假設

有的人會有這樣的質疑,為什麼說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影響人的死亡呢?我想這個理念一般的人很難理解,這股神秘力量可能是一種吸引力,學過萬有引力定律的人都知道物質之間存在吸引力,吸引力的大小和它們的距離和質量有關。與之不同,前文提到的吸引力更像一種感應,例如,自殺之前自殺工具吸引自殺人使其兩者離得非常近,也就是說可能撞死海子的火車和吊死三毛的絲襪都是都是具有這種吸引力的。我曾經聽過一種說法,如果將圓周率裡面的數字組合變成文字,那麼這個文字組合裡包括紅樓夢、西遊記以及其他所有的文學作品,它所傳達的理念就是隻要圍足夠大、時間足夠長,任何事件都是可以發生的,由此可以作出一個假設,這個假設叫做------原子約定。

這是天意嗎,自殺的終極解釋

原子約定可以解釋為原子的相遇和分離,海里的水原子和海邊的礁石原子有約定在某個時間點相遇,水原子會通過海浪找到固定的的那塊礁石,再短短暫的相遇以後又漸行漸遠,在為未來的某一天,只要時間足夠長,這兩個原子還會相遇的。其實火車和海子,三毛和絲襪,都可以抽象為原子的相遇,在那個時刻火車的原子和海子的原子必然相遇,那麼海子被撞死是必然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瞭解薛定諤的貓的人應該知道空間的不確定性,按照我的理解就是現在有A,B兩個空間可以進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任何人都不能同時選擇進入兩個空間,至於為什麼選擇不同,一個合乎邏輯的解釋就是,對於一個人來說其中一個空間是軟的,把這個空間定義為A。而另一個空間是銅牆鐵壁,在他做出選擇的那一刻,註定另一個空間他是進不去的,因為在那一刻,另外的空間被佔據,按照前文提到的原子約定原理,這一時間他和A空間的原子有約在先,到了當他要驗證另一個空間時,又到了另外的時間節點上,也就是到了另外的原子約定時間,所以這種驗證是不成立的。即使有兩個人同時驗證其中的一個空間是不是真的進不去,那也是不成立的,因為是兩個不同個體。只能說明是兩組不同的原子約定而已。

作者結語

人們只有一次做人的機會希望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能會很好的自我調節,讓世界上少點悲劇的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