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海战后,海军总司令部撤到岳阳办公,还成立了一支“特务队”


江阴海战后,海军总司令部撤到岳阳办公,还成立了一支“特务队”


在中山舰出水文物中,有一枚印章充满了“神秘色彩”。这枚印章呈长方形,长7厘米,宽2厘米,高3厘米。印章整体较完整,表面呈褐黑色。印面竖刻“海军特务队”五个楷体字。

看到“特务”两个字,小伙伴们是否想到了紧张的谍战氛围?

但印章上的“特务”所指的是“特别任务”,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特务”或“间谍”这一概念。这一“特别任务”又指的是什么呢?

1938年元月,由于中国海军在江阴海战中丧失了半数以上的战斗力,海军部被撤销,新成立了以陈绍宽为总司令的海军总司令部,并撤至汉口和岳阳办公。同时,把战后海军残存的舰艇重编成第一和第二两个舰队。此时,数以千计的海军官兵从前线撤退下来,他们聚集岳阳,急需收容和管理。因此,在同年2月,海军总司令部特地成立“海军特务队”这一临时应变机构,专门负责“江阴保卫战”后,海军部队流散人员的收容、安置工作。“特务队”将收容的伤残军人,分批转移到先关休养所治疗和休养,将余下官兵编队加以训练,然后陆续补充到海军各舰艇和炮队,继续参加对日作战。

江阴海战后,海军总司令部撤到岳阳办公,还成立了一支“特务队”

“海军特务队”的队长是由中山舰舰长萨师俊担任的,所以这枚印章也随之留在了中山舰上。(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