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搜索》和“上海英国洋女婿事件”,偏激的网络暴力几时休?

一个有态度的吃瓜群众


电影《搜索》和“上海英国洋女婿事件”,偏激的网络暴力几时休?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引言:


昨晚连看了两部国民女神高圆圆的电影:《一生一世》和《搜索》,气氛都很压抑,但这个北京姑娘的美算是彻底俘获了我的心。文艺纤弱,似水晶,似琉璃,在银幕里有种透明易碎的美感。赵又廷“夺妻之恨”委实不冤。


电影《搜索》和“上海英国洋女婿事件”,偏激的网络暴力几时休?


两部对比,个人更喜欢陈凯歌的《搜索》,内容很有深度,部分台词也很经典,映照出了人性中赤裸的阴暗和慈悲。而且看完电影之后,发现我写的上海英国洋女婿微头条引起了一些争议,暗合了电影中“网络暴力“的主题,停笔多日的我觉得极其应景,不吐不快。于是有了写下这篇文章的动机。


接下来,我会结合自己对疫情下媒体热点和焦点人物的看法,谈谈对《搜索》电影主题“网络暴力”的感悟和反思。当媒体介入其中,那些已经为自己错误付出代价的人,会有更大的灾难吗?会成为新的“叶蓝秋”吗?这真的是我们让世界变好的正确方式吗?充满戾气的键盘侠时代,我们每个人该如何自处呢?


一、电影简介:不要被媒体牵着鼻子走,催生“为虎作伥”的网络暴力事件


《搜索》是一部2012年7月6日在中国内地上映,由陈凯歌自编自导的剧情电影。骨子里充满诗意的大导演难得放下身段平静地讲了一个好故事,成功斩获2013年第4届中国影协杯优秀电影剧本奖项。


电影改编自小说《请你原谅我》,讲述都市丽人,高级白领叶蓝秋因为一件公车不让座的小事被拍,而引发蝴蝶效应般的网络暴力,以致最终被逼到生活的死角的故事。作为一部剧情片,有着极为清晰的故事脉络,多线叙事却没有凌乱,多处起承转合保持着流畅节奏感。影片深刻内涵也符合人文气息浓重的凯歌导演本色。


这部电影也是高圆圆和赵又廷的定情之作,电影角色用了7天的时间坠入爱河,戏外的两人因戏生情,被凯歌导演调侃“旁若无人”,甜蜜程度可见一斑。老戏骨王学圻的演技堪称入木三分,精准台词的加持下,浑身都是富豪老总的霸气。


电影《搜索》和“上海英国洋女婿事件”,偏激的网络暴力几时休?


和白百合撞型的王珞丹也凭借此片拿下了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姚晨的角色虽然不讨喜,但演技绝对在线。导演夫人兼制片人陈红和实力派男星张译的加盟,更是让这部电影的“金牌绿叶团”熠熠生辉。


豆瓣评分7.4,算是不错的国产电影成绩。总之我是看哭了,也因此对很多网络暴力事件更加敏感,坚持用带有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尽量冷静客观,时常反思。不希望被媒体牵着鼻子走,催生“为虎作伥”的网络暴力事件。而这样的警醒在现实中有没有意义呢?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吧!就拿这次疫情下的新闻热点来说。大家可以自己思考。


二、上海英国洋女婿事件:扑朔迷离,争议频发


因为昨天青云微头条话题有这么一个热点事件,我就准备多方查证,尽可能全面了解资料后,动笔写下自己的观点。第一印象肯定是觉得事件包含疑似“崇洋媚外”和疫情防控措施不力的问题,群众情绪很容易被煽动,就单纯政治正确去批判就好。


但在查证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两个问题:


第一,最早发声批判的胡锡进改了口风;


第二,微信公众号题目劲爆,阅读“十万+“的文章被删除。


后来查资料过程中看到了更为详细的后续,发现事情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样,甚至刚好相反。


电影《搜索》和“上海英国洋女婿事件”,偏激的网络暴力几时休?


原文如下:


事件反转!上海英国洋女婿“超国民待遇”引起群情激愤,外国人身份不代表特权,居委会双标可耻!但这次咱们或许真的骂错了……


据报道,3月14日,一位去过德国、法国、瑞士,最终通过中国台北转机回到上海的英国籍女婿,在回到彭浦三泉路517弄社区后,丈母娘和他刚坐完月子的妻子都希望他去集中隔离点进行医学观察,以免影响2个月大的孩子,但遭到男子拒绝。


家属沟通无效后,三泉路517弄居委会负责人协调由其妻子带着母亲和女儿住到亲属家,房子留给该外籍男子单独居住,进行居家隔离。此后,多位网友质疑这一做法称,不应给予入境人员特殊对待,外防输入必须一视同仁,否则存在安全隐患。


有话说:


首先,不管你是哪国人,在咱们大中国的地界上,就得严格遵守防疫政策,14亿人禁足,好不容易控制住的疫情,不能因为个别不守规矩的境外输入病例毁掉。如果确实属于隔离对象,那么作为男子的家人,不应纵容他责任感缺失的任性行为,积极劝说其遵守规定,比啥都强。(我已经把自己态度表现得很明确,那就是绝对不能因为对方是外国人而大开绿灯,寒了本国遵纪守法好公民的心)


但是反转来得猝不及防!原来洋女婿按规定本来就不需要集中隔离,而是家人为了自身安全想主动送他去隔离。居委会敢情是来协调家庭矛盾来了。证据如下:


1、英国女婿返沪日期为3月14日,按照当时的上海发布的政策,他是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不属于定点强制集中隔离对象。


2、本次事件的本质是家庭矛盾,而非涉外事件。虽然英国男子符合居家隔离条件,但当事家庭由于担心婴儿的健康问题,家属主动提出集中隔离,居委会做了家属和亲戚工作,初衷是调解家庭矛盾。


3、洋女婿居家隔离非常安全,周边居民尽可以放心。他的大门安装了报警门磁,但凡有开门情况发生,街道和派出所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开门提醒、开门时间、关门时间并且会及时沟通确保隔离人员没有外出行为的发生。


群情激愤骂了一通,原来是一场乌龙!动作快的上海市民已经找到上海市长热线进行了投诉,据说已被受理;还有更硬核的直接拿着锦旗去三泉路517弄小区给居委会献礼(实为讽刺责问),结果没想到工作人员态度非常好,跟他把目前事件的进展进行了沟通,误会就此解开!


啥也不说了,居委会做得没毛病!果然是"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以后网上开骂,还是要三思而行,网络暴力很可怕的!(人家居委会本来就没做错,毕竟洋女婿符合居家隔离条件,上海本地人也在评论中证实,小区本国人也有很多可以居家隔离,并未区别对待)


但网络喷子和键盘侠是怎么做的呢?估计他们可能文字识别系统出了问题,抑或逻辑理解能力存在绝对硬伤,竟然把一个和新闻当事人毫无关系的陌生人遵循“多方查证,兼听则明”的严谨行为说成是洗白!不知道发虚假新闻是很不负责任,没有道德的事情吗?那么,我这个三观比五官还正的暴脾气自媒体人,绝不惯着喷子!果断开怼!


第一:疫情下的众生相,裹挟着法律、道德、人伦,甚至还有国际关系。清官难断家务事,况且还不是当事人。最早发文抨击的胡锡进都改了口风,谨慎吃瓜。没必要那么暴躁。当然崇洋媚外的行为不可取,如果是符合规矩,息事宁人的人性化处理,那咱也骂不着。


第二:和我观念不一致的,妄图引战博眼球的,可以去那些煽动情绪的新闻下面找快感,我是理性派,中立派,而且对外国人没有什么滤镜。但我是个暴脾气,我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我的自由,想吵架的,还真不见得能怼得过我!不如做个素质高点儿的人,消停点!


第三:很多人要的不是真相,只是自己的情绪,所以煽动情绪才是媒体的法宝,而不是客观事实。身在国外的朋友跟我聊天,都开玩笑说我怎么那么爱国,因为我总是说中国的好话,发自内心觉得比国外舒服。但爱国不是喷几句洋人,都醒醒吧!情绪没有用,只会让自己变蠢。


第四:居委会劝说不力是肯定的,但换成别人也不见得能劝得动固执的洋女婿。难道还真让人家明明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被强制带走甚至拘留?那他家人又该炸毛了!动动嘴谁都会,政治正确很简单,但做起来就麻烦了!毕竟是和人打交道。


其实写到这里我就想起了《搜索》电影里,王学圻饰演的沈流舒看到叶蓝秋事件的第一反应“这也能上新闻,小题大做!”人家上海一家人的内部矛盾,并不违规,请居委会前去协调,被发到网上,就成了全民发泄和讨论的热点,确实有点可怜!


以上四点,我就完成了自己的硬核回击!网络喷子的丑恶嘴脸在我这个刚加入头条没多久的新人眼中,瞬间定型。低智、愚蠢、情绪化、缺少必要的信息处理和判断能力,这样的人在网上是“喷子”、“键盘侠”,现实中发展到最后就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垃圾人”。


三、说到“垃圾人”,就不得不提“垃圾人定律”


这个“垃圾人定律”,原型来自这本《垃圾车法则》,作者大卫·波莱,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州大学心理学专业和耶鲁大学经济学专业。


多少次你让别人的废话影响了自己的情绪?是不是曾被不守交规的司机、粗鲁的服务生、冷漠的同事破坏了一天的好心情?其实,成功者的一大标志就是他能有多快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重新专注在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大卫·波莱认为:生活只有10%是靠你创造的,而有90%则是看你如何去对待的。“许多人就像垃圾车,他们装满了垃圾四处奔走,充满懊恼、愤怒、失望的情绪,随着垃圾越堆越高,他们就需要找地儿倾倒,如果你给他们机会,他们就会把垃圾一股脑儿倾倒在你身上。


所以,有人想要这么做的时候,千万不要收下。只要微笑,挥挥手,祝他们好运,然后,继续走你的路,相信我,这样做你会更快乐。


附送大家一份应对垃圾人实用手册:


为了避免麻烦,最好是绕着“垃圾人”走,好汉不吃眼前亏。可是“垃圾人”当然不会把这三个字写在自己脸上。那么该怎么分辨他们呢


1、 醉汉千万别惹


喝醉的人,尤其是男人,最好躲着点儿。人在这种状态下总会爆发出自己最无所顾忌的一面,说话做事都不会考虑后果。不论他有没有暴力倾向,少闻点儿他的酒气都是好的。


2、面相蛮横的也先让过


所谓“相由心生”,那些算命的哪里真的会从一个人的面相上预测未来,他们是先通过面相看出此人性格,再根据“性格决定命运”的原理做合理推想。同理,面相蛮横、一看就戾气爆棚的那些人,若是遇到了,也尽量躲开点儿。


3、“愣头青”要提防


成熟的男人们如果要打架,也会尽量避免跟“愣头青”正面相撞。这些年纪大约十六七岁上下的毛头小子,属于做事不知深浅轻重的“高危人群”,可能为一件芝麻小事就动刀子,被他们伤害的话是最不值得的。


尽管如此,现实总是让人防不胜防,有很多“潜伏”的垃圾人你实在说不好啥时候会遇到,这个时候建议你这么做:


1、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一般遇到危险性比较大的垃圾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敬而远之,第一,不用为他的一些污言秽语生气,第二,更不要因为这些而动怒或者动手,因为这样你也会被他的负面情绪“感染”,容易激化矛盾,后果不堪设想。


2、你装垃圾我就装“绅士”


有一次看到某人在街上开霸王车,差点撞到别人,别人避开后他还反倒骂骂咧咧。但那辆车的司机做得很高明,挥挥手不去计较。这可不是徐志摩的挥手,虽然没有带走一片云彩,但是却让对方泄了气,期待的对抗没有出现,他也就无趣地开走了。


3、该报警时就报警


垃圾人也是分级别的,有轻度垃圾人也有重度垃圾人,重度垃圾人的危险性要大很多,比如说前段时间拔刀砍死两岁女童的那个19岁杨某。如果你不幸遇到重度垃圾人,及时报警比较妥当,警察叔叔抵达之前务必要保证自己和身边人的安全,待警察到场,自有处置。


疫情大背景下,境外输入的风险与日俱增,造成了国内很多人的恐慌,因为“千里投毒“破坏防疫工作或者矫情不配合而被曝光的人,“一夜成名”,火爆全网。澳洲跑步女、撒谎黎女士、矿泉水公主、还有昨天大闹重庆机场的暴躁女……奇葩新闻多到数不清,也算是刷新了我的世界观。


电影《搜索》和“上海英国洋女婿事件”,偏激的网络暴力几时休?


反观我这个宅女本宅,国家一声令下,我就再也没离开过小区,甚至不下楼。出入证目前都不需要,只要有足够的食物,我可以在家宅到天荒地老,根本无从体验特殊时期的出行规则。


而这些人的翻车我总结了一下,都有共同逻辑:不守规矩——触犯法律——情绪失控(导致被拍)——接受惩罚(失业,拘留,限期离境,刑事责任)——媒体曝光——网络暴力。


本来在犯错接受惩罚后,这个发展链条就应该结束了,剩下的就是当事人自行反思。但情绪失控引来媒体曝光续上了一轮残酷的网络暴力,会有更大的灾难吗?肯定会,这种暴力本身就是除了必要惩戒之外的无妄之灾!


“澳洲跑步女”本来拿着拜耳公司的百万年薪,过着人上人的生活,但是一次任性妄为和情绪失控,就让自己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原公司火速撇清关系,立即辞退,国内也让她“限期离境”,澳大利亚还准备封国,她该何去何从呢?一次不识时务导致的惨痛结果,她真的承受得起吗?


电影中的叶蓝秋,被诊断为癌症之后,在公交车上万念俱灰,拒绝让座,还有略微冲动出格的言语,就像南美洲丛林的蝴蝶扇动翅膀,触发了复杂的“蝴蝶效应” ,引发中国南方都市里的“南太平洋风暴”。


电影《搜索》和“上海英国洋女婿事件”,偏激的网络暴力几时休?


七天时间,因为这件公车上发生的小概率事件,十几个人被卷入其中,生活被迫推离原有的轨道,甚至命运都被彻底改写。被媒体加工过的新闻并不是真相,而是掺杂了名利欲望的产品,投喂给那些蠢蠢欲动的围观群众,在网络暴力中寻找快感。


1、这次疫情下的他们会成为“叶蓝秋”吗?我不知道,得看他们自己的心理承受力如何。


电影《搜索》和“上海英国洋女婿事件”,偏激的网络暴力几时休?


2、这样的发泄行为会让世界变好吗?百分百不会,不带脑子的情绪发泄,之会让世界变得更糟。


3、我们在这个浮躁又充满戾气的时代该如何自处?个人建议是保持清醒和善良,不要让别人替你思考,尤其是心术或者三观不正的人。聪明是一种天赋,但善良是一种选择,所以很多时候,善良比聪明更难得。


但我会坚持在这个冰冷的世界中做一个有温度的自媒体人,算是自己的一种信仰吧!


四、这一Part我是想给大家灌鸡汤吗?才不是!干货最重要,我们注意到这些人共同的情绪问题,所以必须拿出来说一说。


什么是情绪?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一般认为,情绪是以个体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而情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担任着非常重要的功能。人类的理性其实非常依赖复杂的情感,因为只有当充满情绪的大脑运作顺畅时,理性才得以运转。


认知,行为,情绪,这三个变量合在一起叫做认知三角形。它是三个相互关联,又彼此影响的心理变量。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分析一个人的心理过程,三个变量是基本工具。生活中的心理现象千变万化,仔细分析起来,都可以看到这三个变量的交互影响。


推荐一本心理学书籍《象与骑象人》,可以在读书中寻求积极心理学的另一种答案。这本书的作者乔纳森•海特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思想家,坦普尔顿积极心理学奖获得者,积极心理学先锋派领袖。


电影《搜索》和“上海英国洋女婿事件”,偏激的网络暴力几时休?


乔纳森•海特在这本书中把人类思考了两千多年的问题,归结为10个假设,放在科学的天平上,到底哪些是真理,哪些是谬误?海特提出,人的心理可分为两半,一半像一头桀骜不驯的大象,另一半则是理性的骑象人。这两个分裂的部分,使得人们常常陷于理性与非理性的思想争战之中,而这种争战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决策,也会削弱我们的幸福感。


而我们可以把那部分非理性的部分,桀骜的大象理解为“情绪”,力量强大,偶尔不受控制,一不小心就成了洪水猛兽,带来破坏性的后果。而我们要想获得世俗意义上的“岁月静好”,首要任务就是学会和这头“大象”相处。摸准规律,理智应对。


试想一下,如果《搜索》中的叶蓝秋没有在公交车上情绪失控,言语出格,还会有接下来铺天盖地的“网络暴力”吗?

这些被疫情炸出来的“奇葩”“巨婴”,也都是在情绪蛊惑下,没有好好说话,才为自己招来灾厄。情绪控制力,甚至能在关键时刻决定你的命运,还不能让大家警醒吗?


情绪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情绪的外部表现,即表情来实现的。表情是思想和认知的信号,如用微笑表示赞赏,用点头表示默认等。表情也是言语交流的重要补充,如手势、语调等能使言语信息表达得更加明显或确定。


从信息交流的发生上看,表情交流比言语交流要早得多,如在前言语阶段,婴儿与成人相互交流的惟一手段就是情绪。情绪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活动中具有广泛的功能。


它可以作为社会的黏合剂,使人们接近某些人;也可以作为一种社会的阻隔剂,使人们远离某些人。

如某人暴怒时,你可能会后退或碍于他的身份而压抑自已的消极情绪,不让它表露出来。由此可见,人所体验到的情绪,对其行为有重大影响。


情绪使我们的生活丰满充实,但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认知及行为。当出现不好的情绪时,最好马上加以调节,使坏情绪迅速消散,避免给自己带来灾祸。


1、用表情调节情绪:有研究发现,愤怒和快乐的脸部肌肉使个体产生相应的体验,愤怒的表情可以带来愤怒的情绪体验,所以当我们烦恼时,用微笑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可能是个很好的选择。


2、人际调节: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他的社会属性,当情绪不好时,可以向周围的人求助,与朋友聊天、娱乐可以使人暂时忘记烦恼,而与曾经有过共同愉快经历的人在一起,则能引起当时愉快的感觉。


3、环境调节:美丽的风景使人心情愉悦,而肮脏的环境会使人烦躁。当情绪不好时可以选择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在美丽的大自然风景中,心情自然而然会得到放松。还可以去那些曾经开心过的地方,记忆会促使你想起愉快的事情。


4、认知调节:人之所以有情绪,是因为我们对事情做出了不同的解释,每件事情不同的人观点不同,则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我们的认知,来改变我们的情绪。比如说在为了每件事儿烦躁时,可以对事情进行重新评价,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改变我们刻板的看问题方式。


5、回避引起情绪的问题:如果有些引起情绪的问题我们既不能改变自己的观点又不能解决,就可以选择逃避问题,先暂时避开问题,不去想它,待情绪稳定时,再去解决问题,而且有时候问题的解决方案会在从事其他事情时不经意地想出来。


结语:


这场疫情就像个巨大的漩涡,裹挟着所有人的恐惧、无助和愤怒,在深渊中发酵,不断寻找新的攻击对象,一股脑儿倾泻而出!媒体得到了热点和流量,群众用猎奇来打发禁足的无聊,但那些落到个人头上的灾难和恶意,却注定成为压在他们心口的巨石,挥之不去的黑暗梦魇,孙猴子背上的五指山再加上一道封印咒语。


疫情下破坏规则,崇洋媚外的软骨头和没有社会责任心的“巨婴”们,的确应该受到法律的惩戒,危险的错误行为必然要付出代价。但在媒体的曝光和宣传下,他们中会有多少类似“叶蓝秋”的悲剧发生呢?我不知道,但总觉得隐约哪里有些不对劲儿,想说点什么。


电影《搜索》和“上海英国洋女婿事件”,偏激的网络暴力几时休?


人性幽深复杂,是非善恶在网络时代的戾气中也逐渐变得模糊不清。我只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普通人,并不是什么大V,意见领袖,但我还是想表达一些来自灵魂深处的慈悲,即使无用,也会心安。


我们可以试着用爱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而不是把恶毒的言语转化为网络暴力间接杀人。情绪只会让人变得盲目和愚蠢,时刻保持冷静和客观才是我们需要用一生来修炼的能力,而且不要以为那些媒体有多懂你,他们只是挖空心思煽动你的情绪,以此牟利。


你需要保持独立思考的清醒头脑,来应对互联网时代的嘈杂信息。Keep real,勇敢做自己,但也别忘了要尊重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