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60歲被活埋到底出現在哪個朝代?人到60歲被活埋的真相是什麼?

yao33168


吃人的境界!

忠君是儒學全部核心內容,儒家的孝敬父母是表面假象,忠君是本質目的。忠君在前,孝敬在後,忠孝不能兩全是儒家掩耳盜鈴自欺欺人偽說。

人到60歲就活埋不是哪一朝的事,而是儒家的幾千年的家事。

最有說服力的是儒學發達宋朝,宋明理學把漢武劉徹獨尊儒術發展到"存君理,滅民欲"登峰新高度。

全國男女老少人盡皆知的靠寒窗苦讀死記硬背孔孟《四書五經》的陳世美高中狀元,位極人臣,真正的帝王乘龍快婿,成為朝中重臣中的翹首重臣。

然而滿腹仁義孝道的陳世美面對父母雙親活活餓死,卻那麼大度坦然和冷血,如此舍小家為皇家的冷血程度,達到忠孝不兩全的至高境界。(包黑把忠臣鍘完了,北宋滅了。)

魯迅說的沒錯,吃人的儒家,吃起自已父母雙親,連活埋的事都省了,吃出了尋常百姓永遠達不到的高度!



【精選回答】來自優質賬號→野史日記


在我印象中,中國人最注重孝順,有句話說的好,“百善孝為先!”在古代,有因為不孝順被凌遲的先例,就是崇禎年間的鄭鄤,就是以“杖母奸妹”的罪名被凌遲處死,至於是否是冤案,這裡不做詳解。可見,不孝的罪名是很大的。不過,凡是有例外,在中國的歷史中,有兩個朝代卻有一個很殘酷的法令,那就是老人到60歲的時候,要被活埋!

古代的悲哀——棄老墓、寄死窯

據我瞭解,在我國曾經有一個傳說,是關於“六十花甲”的傳說。據說在古代的時候,會因為生產力不足,導致食物無法滿足所有人生存,青壯年可以勞動,自然要活下去,過了60歲花甲的老人就沒什麼價值了,只能被放棄。

放棄的方式類似於一些有靈性的動物,比如大象,在要知道自己不行的時候,就離開隊伍和家人,找一個隱蔽的地方靜候死神的降臨。當時的老人們做這種選擇也是很無奈,他們不是自己願意的,而是無奈,一般由家人親自將老人送到山上,挖一個一人大小的洞,然後將老人放進去,留少許食物,等待老人的將是自生自滅。有人說他們為什麼不出來走掉?我翻閱了資料,發現很多這種洞都是挖在峭壁和懸崖附近,老人根本無法自己完成攀爬,如果有這樣的力氣,那就繼續勞作了不是麼?

我還了解到,這種老人等死的洞,叫做棄老墓,或者寄死窯。是一種時代發展中比較殘酷的產物,老人們成了被社會拋棄的“棄子”,在這時期,孝道顯得微不足道,被一道法令所顛覆。

在四川、陝西、安徽,都發現了數量不少的棄老墓、寄死窯,有這些地方的人可以留言說一下你對這方面的瞭解,分享一下。

其實這種情況的發生也是社會發展中被逼無奈的一種表現,畢竟人類要繁衍生存下去,其實這樣的殘酷的手段我國古代不是孤例,在日本和韓國的棄老山,也有棄老習俗留下的痕跡,那些痕跡向後人昭示著它們曾經真實的存在著。

秦朝

在秦朝,棄老政策曾經在中國古老的土地上實施過,我在上文已經將棄老的具體操作和背景環境簡述了一下,大家也都瞭解了,現在我把我知道的關於棄老的故事給大家講講。

在秦朝的時候,秦始皇是一個急於謀求發展的人,他開創了中國大一統王朝的先河,他兩眼一抹黑,摸著石頭過河,他急需要發展壯大,來緩解舊六國貴族的矛盾,在這樣的情況下,一道詔書辦法出來:“花甲老人棄之。”詔令一下,天下莫敢不從,為了提高生產力,秦始皇想了這個法子,也確實有一定作用,只不過太殘忍罷了。

有一年,秦始皇的皇宮裡鬧了鼠災,皇宮裡有很多老鼠,讓秦始皇不勝其煩,卻沒有好辦法,於是有大臣建議用貓捉鼠,結果這些老鼠特別神,貓都抓不住。被逼無奈,只好貼出皇榜,求民間高人來解決這個問題。

很快,皇榜被揭了,揭皇榜的人是一個8歲孩童,大家都為他捏了一把汗,守衛皇榜的衛兵都勸孩子不要胡鬧,結果孩子肯定告訴他們,他真的要揭皇榜,衛兵也不好再規勸,就帶他來到了秦始皇的面前,秦始皇很好奇,這孩子能有什麼高招呢?於是問孩子,要如何治理鼠患,孩子說:“貓”。百官大笑,用貓抓鼠用你說嘛?搞笑。哪知道孩子不屑的說道:“不試一試怎知不行?”

秦始皇自然不會與孩子慪氣,於是讓孩子一試,果然,三天後咸陽宮裡再也沒有一隻老鼠跑出來,大家都奇怪,之前的貓抓不了,為什麼孩子的貓就能抓呢?

孩子老實的回答說:“他也不知道為什麼,是爺爺讓他抱著家裡的貓來的。”當孩子的爺爺被請進皇宮的時候,一報年齡,大家傻眼了,六十一歲。秦始皇問其是如何逃過棄老法令的,老人哭著說,是我的兒子假扮成我而死。皇宮裡鬧鼠患,貼出皇榜,定是貓不能淨,我就知道,這種老鼠只有我家裡養的貓才能抓,因為我小時候村子裡有一次這樣的事情發生,當時就是我家的貓抓的,據說,我家的貓是西域來的,是很神奇的貓。

秦始皇覺得老人的經驗其實也很有用,同時被他兒子為他而死感動,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覺得如今的生產力已經好了很多,於是下令廢除了“棄老令”,從此以後,老人有了笑容,孝道重新被尊重起來了。

元朝

據我所知,在元朝也有過相關的傳說,是的,你沒看錯,就是傳說,因為我四處查閱也沒找到相關的資料,只有獨立的傳說,我把我瞭解的給大家分享一下。

這個元朝,是蒙古統治者建立的朝代,當時蒙古不把漢人當人看待,在蒙古人眼中,漢人和動物、牲口沒有兩樣,就是奴隸。

當時制度是,每個村子都得派蒙古人做官,管理當地的漢人,而且有一個噁心的規定,就是漢人女孩結婚的時候,蒙古人享有初夜權。為了抵抗這種變態制度,漢人有不少人都將頭胎孩子摔死,免得為蒙古人傳宗接代。

謎團

中國曆代其實對老人都很好的,也很敬重,或許曾經短暫時期有過這樣的棄老行為,但是也沒有太多的相關記載,不知道是史官沒記載,還是這樣的事情只是民間自發的,具體誰也說不清了。


大家好,如果您覺得文章不錯,希望您能關注我,為我點一個贊,感謝!


野史日記


秦王嬴政一統六國,為統一思想,專用李斯法家制,下令燒燬天下史典之書,活埋方士和儒人四百六十。

之後,仍舊不放心,以為老人博古通今,多戀先朝舊制,痛恨他的殘暴苛刻,又下一旨:六十還甲。無論仕庶男女,活到六十歲不死者,一律活埋。


只弄得古今斷鉤,學問毀廢,天下再沒能人,黎民怨聲四起,外邦不願臣伏。

一天,外潘蜀國向秦進貢,進獻一寶,是一動物,嘴尖耳圓,眼珠無白,渾身毛色灰黑髮明,尾巴根粗稍細,伸伸卷卷象條長蛇。此物能大能小,變化無常。大時如水牛,小時象松鼠。進寶使臣,獻寶已畢,耀武揚威地向秦王奏稟說:“容臣奏明大秦始皇陛下,謹致狼主聖意:若還上朝三日內有人解開此寶,年年進貢,守信舊盟,甘拜下風;若還上朝三日之內沒人能識得此寶,理當顛邦倒國!”

秦皇准奏,當即傳旨館驛安歇,三日後,金殿辨寶,再作道理。西甌使臣走後,秦始皇連忙召集滿朝文武、國師大夫辨認蕃邦進獻之寶。看畢,人人皆都搖頭驚歎,文武百官,皇子皇孫競然沒有一個人能識得此物。第二天,又傳旨在京所有能人學子面寶辨識,還是無人認得。

這天有名的方士徐福也混在京都才子群裡去看過寶物,甚感奇怪,也只好搖頭而歸。

徐福回到家裡,心事忡忡,長噓短嘆。他知道自己在秦王坑儒時,也在秦王原定坑殺的卯布,只是得虧眾大臣從中替他講情,秦王確實也離不了他,才免得一死。

緊接著秦王下令普天之下活埋六十以上的老人。徐福父親的年齡又在劫,徐福名義上遵旨活埋了老父,而暗地裡卻挖了個地窖子,把老人移居其中,親自送茶送飯,早晚請安,神不知鬼不覺地秘養了起來。這次一聽說西甌進來奇寶,無人識破,徐福就預感不妙。因為當時天下只有他胸懷經天緯地之才,他知道秦王解不開此寶,必定要招他上殿,他若解不開此寶,定有殺頭之罪;他若解開此寶,秦王就會更加對他戒心。

話雖這麼說,為了且顧眼前,他就在進寶後的第二天先去悄悄看看那寶。一看才知連聽都沒聽說過,便犯了愁,大料等秦王招他識寶時,只死無疑。因此回得家來還心神不寧,悶悶不樂。老父親見徐福神色不比往常,就問他是怎麼回事。徐福在老父的再三追問下,只得一五一十地把親眼見到的怪寶樣子說了出來。老人聽罷說道:“聞聽人言,交趾國有一種西鼠,抖抖毛則身大如牛,剎剎身則體小如鼠,別管此物再鬼詐,畢竟還是鼠類,見到了貓就會嚇得渾身發抖,現出醜樣。明日皇上不招我兒便罷,若還招我兒,你把咱家的貓,藏在袖筒內,在朝裡讓你面寶時,你只把貓頭微微露出,看那怪寶,變化模樣,便可斷定,它是不是西鼠。”

言猶未畢,早有聖旨來到,宣徐福明日早朝上殿辨寶。第二天早朝,正是使臣限期解寶的最後時辰。徐福遵旨上殿,按照父親囑託,在怪寶面前悄悄露出九渠狸貓頭臉,那貓一見怪寶,就要掙著往外竄,被徐福暗暗按住不放。再看那物,早已渾身篩糖,屁滾尿流,漸漸小了起來,眨眼功夫,已經縮得比貓還小,不敢再呆在當場,只想找洞鑽跑哩,徐福看後滿有把握地說:“稟聖上,此物乃交趾西鼠怪獸,小小蕃邦拿此醜物對我大秦,聖上就該嚴懲使者才是!”

使者一見徐福使法把西鼠嚇煞,已是膽顫心驚,又聽他一語道破獸名,“撲通”一聲扎跪殿角,連連叩頭求饒。老老實實甘心臣服,永不叛盟。再說秦王,一見徐福解開怪獸,鎮住了蕃邦銳氣,龍顏大喜,賜徐福座,問他:“愛卿,何以解得此寶?”徐福想如果說是自己識得,一來會使秦王產嫉妒之心,二來將來父親之事露餡了,又落欺君之罪,倒不如趁此刻解寶有功,秦王歡顏的機會,打開天窗說亮話,量他無法反覆無常,治罪我父,想到這裡,他就回答說:“稟皇上,臣有雙重欺君之罪,甚是該殺。”

秦王道:“今愛卿為朕排難,為國立了大功,不要說雙重欺君之罪,就是三重四重,寡人也不怪,恕你無罪,願聞其詳。”


徐福這才謝恩感德,把藏父地下和老人囑託的識寶之法都說了出來,並從袖內取出九渠狸貓。

秦始皇聽罷,連聲讚歎說:“卿留一老,乃國家之寶。”

當殿傳旨,敬老尊賢,老人越活的歲數大,國家越要尊敬和保護。從此以後,老年人才得以樂享天年。因徐福解寶和孝父有功,秦王也從此拜他為國師。打那以後,在徐福倡導下信神求仙起來。


不書


說到60歲活埋的事情,很多人都說是元朝乾的。順便又提到漢人的初夜權、一把刀等等之類的故事。但是其實錯怪他們了,因為秦朝的時候就已經有了。


秦始皇焚書坑儒——60歲老人也一樣

當年秦始皇焚書坑儒活埋方士之後,仍然感覺到不放心。認為老人通古曉今,而且有的人比較懷念舊朝。所以他就下了一道指令,六十還甲。

一時間弄得全國上下哀聲怨道,甚至有了造反的趨勢。但是翻遍史書,史書上基本都沒有相關的記載。所以說關於這種傳說可能做不得真。

但是還有另外幾個傳說,據說當時有一個小國給嬴政進獻了一隻動物。並且告訴秦始皇,如果有人能夠認出來什麼動物,以後定然永遠俯首稱臣。

但是朝堂上面的大臣,沒有人認得出來。使臣說我給你們一天的時間,你們認出來,我之前的話仍然算數。而在朝堂之上,徐福也沒有認出來,等到回家給父親送飯的時候。

就把這件事情隨口告訴了父親,父親告訴他這動物的名字叫做西鼠。並且叮囑他第2天上朝的時候,你抱上一隻貓,這樣它就不敢造次了。

等到第2天上朝的時候,徐福果然抱來了一隻貓,西鼠看到貓之後立刻嚇得四處逃竄,很快便沒了蹤影。使者也知道是有人認出來了,所以立刻俯首稱臣。



嬴政納悶的問徐福你是怎麼認出來的,徐福就告訴他,自己問的是年邁的父親,他見多識廣。嬴政認為留著老人確實還有點作用,於是便把之前的命令廢除掉了。

宋朝六十歲活埋——為何要罵包拯?

其實不僅是秦朝有這樣的傳說,宋朝也不例外,傳說當年在宋朝的時候,也流行60歲活埋的說法。而包拯的父親正好到了60歲,但是作為孝子的包拯不願意活埋自己的父親。

所以就趁著別人不注意,偷偷的把他埋在了地窖當中。每天到了飯點的時候,包拯都會過去偷偷的送飯。但是有一次送完飯之後包拯卻哭哭啼啼,父親問他怎麼回事?

包拯說:“我以後可能不能再給父親送飯了。”父親繼續問他:“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只見包拯回答道:“有一隻妖怪大鬧京城,皇帝讓我三天之內立刻破案,否則就要殺了我的頭。如今三天期限快要到了,我還沒有任何頭緒。”

父親告訴他這件事情簡單:“在海島上有一戶人家養了兩隻貓。雖然別看老鼠體型這麼大,但是隻要是老鼠都怕貓。你只要能夠把這隻貓借過來,定能偵破此案。”

於是包拯回到朝廷當中就告訴皇帝,希望能夠寬限幾天。當時皇帝想把他直接殺了,但是想到如果包拯都死了,可能真的沒有人破案了,於是便延緩了兩天。

但是在借貓的時候卻為難了,因為主人告訴他:“家裡面的兩隻貓雖然可以捉妖,但是必須長到6斤以上中,其中有一隻還不到6斤。你還是先回去,等到它6斤再來吧。”


但是包拯哪能等的下去,於是偷偷的給這兩隻貓餵了一斤半的魚乾。然後告訴主人:“你是不是稱錯了?再稱一下。”果然稱重之後發現兩隻貓確實都超過了6斤。

等到了第2天上早朝的時候,包拯把兩隻貓藏在袖子裡面。皇帝剛剛坐進金鑾殿,兩隻貓突然竄了出來,直撲兩個大臣。原來這兩個大臣都是妖精變的。兩隻貓只需三五下便把兩隻老鼠咬死了。

皇帝看了之後大喜,立刻獎賞包拯。然而包拯立刻跪在地上認罪說:“自己有欺君之罪。這個主意是自己父親出的。”皇帝聽到這裡卻大為高興,看來老人還是有作用的,於是大筆一揮把之前的命令廢除。

並且要求包拯這兩隻貓就不用送回去了,留在京城裡面以防萬一。但是包拯有點為難了,畢竟和主人說好的。然而皇帝的命令大於天,所以還是把它留下來了。

然而兩隻貓卻不高興了,因為在海島上每天過的開開心心,還能有魚吃。現在來到了都城當中,每天都有捉不完的老鼠。所以現在貓打呼嚕的聲音,似乎就有著這樣的聲響:許送,許送,包公爺雜種。

元朝磚打墓,外國棄老山!

對於我們開頭所說的流傳最廣的元朝,他們的60歲活埋老人其實是叫磚打墓。什麼是磚打墓?就是用磚壘成一個墓穴,把老人埋進去。每天到飯點去送飯,每送一次飯就添一塊磚,什麼時候把這個墓穴填滿了,就不用再送飯了,老人也會餓死在裡面。

其實除了這個說法之外,還有我們之前所提到的初夜權,就是元朝時期的漢人在娶老婆的時候,必須要把妻子先交給蒙古人來享受。

因此在老婆生孩子的時候,通常會把第一個孩子摔死的,因為這個孩子很有可能是蒙古人的。

奪妻之恨殺父之仇,元朝可謂是佔了兩件,所以等到元朝末年的時候,天下大亂,各地英雄揭竿起義。

另外如果有喜歡世界史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另外一種奇怪的情況。不僅是中國有著活埋老人的傳說,在世界上的其他國家,諸如日本、歐洲、非洲等地都有這種類似說法。

元朝時期的磚打墓,對應著國外的棄老山、棄老國。而且還有一些佛經當中,也記述了類似的故事。另外還有《棄老山》的電影,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搜索一下。


史之策


六十花甲的棄老風俗,在歷史上存在過的可能性很高。有很多說法,什麼秦朝、宋朝、元朝,這些個朝代都不可能。

人們一直喊暴秦,秦始皇這樣乾的話,司馬遷早就把他的罪狀列進《史記》了。宋朝更不可能,宋朝一直襬著“仁義治天下”的幌子,況且幽雲十六州不在轄區(後面會詳細解釋)。元朝就也不可能,理由同秦朝,有這事的話早在史書裡鬧翻天了。

也有很多人多認為把六十歲活埋老人的傳說認為虛構的故事,甚至演繹出靈異事件。經過本人考證,雖然正史沒有記載,但是這個說法傳播極廣,結合一些老舊風俗、證據和推理,這事真就存在過。且聽【爾朱少帥】說給你聽:

所謂的“花甲葬”也叫“瓦罐墳”,說是墳,但是跟正常的墳墓不一樣。

瓦罐墳是先在地上挖坑,平整壓實,在坑壁四周要青磚青瓦壘牆,在地上也有青磚青瓦鋪地,還有壘個頂棚,頂棚側上方留一個孔。這個孔做什麼呢?一來通風透氣,二來送飯送水。

老人年過六十後,就會被送進這瓦罐墳,然後封頂留空。繩子吊著瓦罐,每天送點吃喝。哪一天送飯的時候,裡面的老人沒回應了,就說明人已經過世了。接著就把孔堵上,封土堆墳。

本人第一次聽到“六十活埋”的故事,是在初中時。一位鄰家老婆婆講述她姥爺給她講過的老故事。

晉西北的一個村子裡,一直流傳著花甲葬的風俗。這一年,老父親59歲了,家窮,兒子年過三十都沒娶媳婦。老父親不想拖累兒子,農閒時就和兒子提前把墳挖好住了進去。兒子孝順,含淚送別老父親,別人每日送一頓飯,他是一日送三餐,隔三差五還送點好吃的。

轉眼間到了冬天,這荒郊野外、天寒地凍的,兒子實在不忍心老父親受苦,就要刨開墳,把老父親接回家。

老父親連忙阻止:“使不得!使不得!”

“娘早亡,老爹一個人把兒帶大,捨不得你死!”兒子不依。

“祖上的風俗就該這樣,不然會被鄉親們說閒話的。”老父親老淚縱橫:“老爹沒本事,沒給你娶到媳婦,留著我著白吃白喝的,更沒姑娘跟你了。”

“什麼殺千刀的狗屁風俗!”兒子拿鋤頭死命地刨:“我只要老爹多活幾年就夠了!”

“轟隆”一聲,或許是之前挖墳是沒弄結實,或許是黃土地的土質太酥軟,兒子幾鋤頭下去,居然塌方了一塊。有驚無險,老父親只是被黃土砸的灰頭土臉而已。爺倆收拾妥當,回過神來端詳塌方時,有一個腦袋大的陶瓷罐子漏出黃土半截。

兒子隨手一鋤頭搗碎陶瓷罐子,赫然是銅錢和碎銀子。這一發現讓爺兩驚喜不已,繼續刨周圍黃土,居然收穫了六個陶瓷罐子——都是銅錢和碎銀子。後來的故事就是,爺倆買地蓋房,給兒子娶媳婦,成了村裡的首富。

兒子因為孝心得到好報的事也廣為傳揚,村裡逐漸沒有了花甲葬的風俗。

講故事的老婆婆,她姥爺就是故事中的兒子的下一輩。解放前老婆婆家就是小地主,她們村子裡面三分之一的房屋都是她家的。老婆婆家是地主的事情是可信的,那個年代她家曾經是村裡面批鬥會的長客,他兒子因為成分不好被軍隊開除。

老婆婆的故事給我心裡面留下了好奇的種子,我大學畢業後,工作原因經常出差,基本走遍了大江南北。後來也進行了多方查證資料和尋訪。得出以下結論:

一、“棄老風俗”並不是沒有史料佐證,所謂正史記載的多是漢民族的帝王家譜。而“棄老風俗”在河北、山西、陝西的一些縣誌裡面有零星出現,沒有引起人們關注。

二、“棄老風俗”的說法,多出現在北方部分區域,在東北地區和黃河以南幾乎沒有這種說法。

三、在北方黃土高原出土的很多古代平民墓葬,沒什麼陪葬品,卻用青磚鋪牆鋪地,很符合故事裡描述的“瓦罐墳”的樣式。

四、古代很多遊牧民族,在大遷移的時候,習慣拋棄老弱病殘,雖然不一定是活埋。

真相在一步步接近。

“棄老風俗”很可能就是某些遊牧民族統治北方時期的行為。遊牧民族習慣直接拋棄,因此推斷“瓦罐墳”應該是在農耕區出現。——這個遊牧民族曾經統治了遊牧—農耕混合帶的區域。

沒有在正史出現的理由也很充分——我們的正史記載的古代外族本來就很少。還有一個可能就是這個遊牧民族統治的時間不長,沒來得及造成足夠大的關注。再有一個可能就是大的戰亂時期,主流社會沒精力關注。

綜合起來,統治北方農牧混合帶、時間很短的大戰亂時期、北方遊牧民族——符合這些特徵的族群和時期——罪魁禍首就是:五胡亂華時期的前趙(匈奴人)或後趙(羯族)。


爾朱少帥


小時候,就聽過村裡的老人講過“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的說法,在毛骨悚然的同時,也可見這個說法的流傳之廣。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如果是,到底在哪個朝代會有這樣的規定,這句俗語的背後又藏著怎樣的真相呢?

活埋老人

人類的生存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經歷過蠻荒時代,才形成了當代文明。無論在哪個時代,哪個國家,“孝”都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尤其是在中國,“百善孝為先”,歷朝歷代,都會宣稱以孝治國。

既然如此,又怎麼可能會出現活埋老人這樣喪心病狂的風俗呢?然而,這個風俗是確實存在的,前文中所提到的那句俗語,其實就是中國古代棄老風俗的一種體現。

活埋老人

最早的棄老風俗的傳言,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時代。很多人認為,對於當時的秦始皇暴政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據民間一些野史記載,當時秦始皇頒佈了一項律令,老人一旦活到了60歲還沒有死,就要將老人活埋,否則將是殺頭之罪。

在野史記載中,秦始皇之所以會推行這項律令,與兩個原因有關。第1點:他認為活到60歲的老人智慧太高,會動搖自己的政權;第2點:年邁的老人,嚴重拖慢了國家生產力的發展。當然,這也只是野史而已,在正史之中,卻從來沒有過這種說法。

連坐之罪

除此以外,據考證,這一風俗主要在元朝年間常見,當然,活埋老人的所謂“習俗”在以孝治國的漢人王朝中並不流行,也不可能流行,反倒是元朝時期流傳度最廣。

元朝是一個由遊牧民族所建立的朝代,早在遠古時期,由於生活環境極為惡劣,畜牧的生產力由極端低下,遊牧民族為了提高整個部落生存下去的概率,同時提高整個部落的戰鬥力,就出現了遺棄喪失勞動能力老人的風俗。

尤其是在蒙元時期,民間出現了眾多的花甲墓,這些墓地還稱之為“瓦罐墳”或者是“老人洞”。這種特殊的墳墓就是為了花甲老人所專門準備的。除此之外,遊牧民族中諸如父妻子繼等令中原人瞠目結舌的習俗,都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

請輸入圖片描述

其實,類似瓦罐墳這種墳墓在全國許多地方都並不少見,尤其是在湖北、陝西等地更為多見。根據《遵義府志》記載,古時候,西南漢江一帶的山上,就會有一些預先建好的墳,一些老人到了花甲之年,就會被送到這種墳裡去.

但是最初的時候,墳墓並不是封死的,起初的時候墳墓還會敞開一個口子,家中的人每天都來給老人送飯,同時還會給墳口增加一塊磚,直到整個墳口合攏為止,老人最後是被活活悶死在墳墓中的,而且這種墳墓的形狀非常像一個瓦罐,所以它才被稱之為“瓦罐墳”。

瓦罐墳

其實,之所以會有這種特殊的墳墓出現,會有遺棄、活埋老人的風俗,與古時候人們的低下的生產力和落後的思想觀念有關。在古代的個別地方,尤其是生產力十分落後的地方,人們會將超過花甲年紀的老人當成累贅。

因為,老人們年紀大了,失去了勞動力,成為了所謂的對社會沒有用的“廢物”,為了讓有勞動能力的青壯年和代表希望的孩子生存下去,最終導致了這些老人被活生生的遺棄。其實這種現象並不只有在中國才會發生,全球各地都曾有著遺棄老人的風俗,這是獨屬於那個生產力和物質極為落後的時代的悲哀。


鳶飛九天2018


這個事情據說是源於考古發現,又經考古地區的老人代代相傳,形成“花甲葬”、 “ 瓦罐墳”的說法,也就是年滿60歲的老人就要活活被埋進瓦罐形式的墳裡,又稱作六十還倉。

“考古”發現

此處的考古是在太原市萬柏林區的西銘村,這裡的民間早就有傳言,說是很久以前,老人活到六十歲就要被活埋,有孝順子女不忍心這樣做,於是在村外挖豎穴,將老人吊入墓中。以後每天送飯給老人吃,與此同時帶上一塊封墓磚,每送一次飯就添上一塊磚,最後老人終於在封閉的墓中活活餓死,所以也有一種說法叫做“豎封藏”,當然這也只是民間傳言。



真正考古發掘的“花甲墓”是在1980年以後,西銘村西南方向的廣仁寺周邊,一塊農田裡發現的一座土墓葬被發現。墓的形狀上窄下寬,墓肚子裡還有停屍臺,墓深五六米,有點類似豎墓葬的傳言。停屍臺上的骨架是半蹲形態,彷彿並非是死亡後放置進去,考古學家推測應該是活著的時候就已經進入墓穴,故而不是平躺著,而是蹲著。當這個墓被發現時,才引起當地人的注意,其實在此之前該村就發現了一座類似的墓,據說墓內還有彩繪壁畫,同樣是在停屍臺上躺著一具骨架。



無獨有偶,花甲墓的傳言不僅在太原有聞,山西忻州市岢嵐縣高家會鄉團龍溝也發現過花甲墓葬群,但形態與西銘村不同,這裡的花甲墓由青磚砌成園型穹頂,側面留三尺高的拱門,墓室裡有類似土炕的停屍臺,墓頂留半尺寬的洞口,用石頭壓著。當地老人也說這就是花甲墓,並說是有個朝代的皇帝認為人老了就沒用了,活著浪費糧食,下令六十歲老人活著就要關在裡面,由頂上的孔往下放飯,側門在老人進去以後就封死了,以後天天給送飯,直到叫不應老人為止。由於這種墓多為平民百姓,故而沒有留下陪葬品,因此花甲墓也只能憑傳言來推測,並無法考證。



歷史考究

其實花甲墓的傳言不難理解,在生產力落後的社會,年邁之人的勞動力下降,被統治者或者說原始社會族領看作是負擔很正常,因為族群提供不了更多的糧食來養老人,說白了就是最早的養老問題解決方案——直接埋了。


這裡我想到了日本,一個在清末還被李鴻章說是野蠻人的民族,他們的史書《楢山節考》中記載過“棄老風俗”,主要說的是日本古代信州有一個貧苦的山村,也是因為糧食問題,老人活到70歲時,家裡的長子就會把老人背到村子旁邊的楢山上,讓其自生自滅,說白了就是等死,這是為了省下為數不多的糧食來養育下一代,這個歷史記錄還被拍成了電影。

“郡俗至尤尚石槨,古風世傳,不能以通禮禁之也。有前代造者,高原坡坨,鋤墾雨洗,十九露出,無山無之,有多至數十槨者”。——《遵義府志》

這樣類似的案例也不止是在日本,根據史籍記載,我國貴州遵義一帶古代喪葬習俗裡就有類似於瓦罐墳的例子。它的名字叫石槨墳,也是在人活著的時候就用大青石砌好,人知陽壽即將走完,便會活著入墳,在墳裡等死。這雖然與花甲墓的性質不太一樣,但在道德層面是相通的,那就是打破了傳統禮制或者思想。或者說我國一些少數民族具有很多特色的喪葬禮儀和思想,與漢族習俗或者儒家思想有著很大不同,比如樹葬、水葬、天燈等,遵義古代的石槨墳應該也是少數民族特色的喪葬習俗。


“此葬始造於大元大德三年,後重葬於明萬曆四十三年。”——山西嵐縣花甲墓墓誌銘

據說1974年山西嵐縣在一花甲墓內出土了一塊墓誌,這為花甲墓的歷史淵源提供了線索,打破了秦朝與宋朝的傳言,墓誌銘上寫下的日期是元朝。要說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他們也未在史籍裡記載過“六十歸倉”的制度,那為何在元朝出現花甲墓呢?恐怕也只能從階級劃分來說明了,元朝的階級矛盾一直都很尖銳,大小反元起義也是至始至終都沒斷過,而漢人又被蒙古統治者定位四等公民,在蒙古人和色目人的統治下,漢族不僅民生艱難,而且文化遭到摧殘,思想多加禁錮。而長年的戰亂致使社會生產遭到極大破壞,很多繁華之地變得荒無人煙。據史書記載,1357年朱元璋部下攻克揚州時,城中僅十八戶,古之人口積聚的山東和河南,幾乎成為無人區。


“徇取河北州縣,時兵革連年,道路皆榛塞,人煙斷絕”。——《明史》

元朝設立之處就遭到漢人的強烈抵制,元政府對待這種抵制也只有一個手段,那就是殺。在元廷的屠殺鎮壓下,人口流失和銳減是必然的,這一點不知是否與元朝推行行省制度有直接關係,因為人口銳減的背景下,擴大州縣建制是有助於解決農業生產問題的,這樣可以成規模的組織流動漢民從事農業生產,這是元廷恢復社會經濟的重要途徑。隨之而來的人口年齡結構就成為恢復經濟生產所面臨的難題,農耕區的農民是需要下地幹活的,60歲以上的人彷彿就成為了負擔,他們不僅難以參與農業勞動,反而還需要消耗糧食,這可能是元朝強制推行“六十而終”的“人口年齡結構調整措施”。


蒙古人本身就是草原上興起的民族,他們信仰長生天,而非中原的儒家學說,從思想上並沒有儒家所謂的“仁義道德”,他們推行八思巴蒙古文,漢文化受到壓制,故而六十而終在他們眼裡覺得是合理的,他們不在乎與漢文化中的忠孝禮儀廉背道而馳,他們只在乎如何快速利用漢人恢復生產,而那些只吃飯,不勞動的老年人就不應該存在,所以花甲墓的存在如果說真是始於元朝,是可以理解的。

綜上,史書上暫時還沒有找到“花甲墓”的相關記載,而蒙古國史《託卜赤顏》在明代就已經難尋原文,所以這個傳言已久的墓葬形式還有待考古界的發掘才能下定結論,此處沒有任何民族挑撥意圖,只是就事論事,如有傷害同胞感情,真誠向您致歉!


棍哥觀史


在我國的歷史上一直崇尚“孝道”的,“孝”字就是我們中華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環。

崇禎年間,有一個叫鄭鄤在京城西被凌遲處死,罪名就是不孝,而且被判處的凌遲刀數竟然是最高級別的3600刀。雖然這個後來被斷定是個冤案,但是不難從中看出“孝”在中華文化當中的地位,所以在我國五千年的歷史中沒有任何一個皇帝制定過60歲就活埋的規定。

但是人到了60歲被活埋卻是真實存在的

我國民間一直都有“六十花甲子”的傳說。

傳說在我國的某個朝代,一旦人到了六十歲以後就不能在和家人繼續住在一起,而家裡人則要給家裡面超過60歲的老人挖個洞,或者坑(這些洞就叫做“寄死窯”或者“棄老墓”),讓他們住進裡面自生自滅。而且我們現在在各地還真發現了很多這樣子坑洞,在這些洞裡面除了一堆白骨之外根本沒有陪葬品之類的,符合這個傳說。

形成60歲被活埋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遇到災年或者戰亂

在古代一旦遇上災年或者戰亂,在那個時候人們連自己都養活不,更不要說那些上了年紀只吃飯不能幹活的老人了。所以很多人都會像約定好的一樣將年老的生活上又不能自理的老人送到“寄死窯”之中,然後只提供少量的食物,讓老人們在“寄死窯”自生自滅,其實在真的遇到饑荒的時候人吃人都屢見不鮮所以更不用說將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送到“寄死窯”了。

像素在這裡大膽猜測,“寄死窯”只是在像遇到饑荒這樣特殊時期才會出現的現象,並非是那個朝代或者哪個皇帝制定的規矩,畢竟這嚴重不符合我國這幾千年來的以“孝”為主導的中華文明思想。


像素說


這個確實沒有歷史考證,六十歲就要活埋屬於典型的暴君制度所為,歷史上根本查不到這樣的記載。

傳聞倒是有一些,據說在秦朝的時候,被譽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嬴政統一全國後,為了鞏固自己帝王大業,害怕有本事的人站出來造反,就下了一道命令,凡是年滿六十歲的老人全部就地活埋處死,理由就是六十歲以上的老人相對於年輕人來說,比較老練,且經驗豐富,老奸巨猾,如果這些人蠱惑年輕人出來造反,那豈不是養虎為患。

除了這些原因外,秦始皇還因為這些上了年紀的老人活著不僅浪費資源,而且還沒有什麼勞動力,就等於白白的養活他們。

所以秦始皇頒佈了“六十歲不死就活埋”的法令,老百姓知道後,被嚇得四次躲藏,全城百姓是怨聲載道,一時間被處死,活埋,拋屍荒野的老人屍橫遍野,有能力的則被家人埋葬,葬後這樣的墳墓,還被美其名曰的稱作“花甲葬”或者叫“六十還倉”。

當然這只是個傳說,可是後來這個傳說再次被神話了,說當年包青天的父親正好年滿六十歲,包公一項辦事秉公執法,鐵面無私,父親正趕上六十活埋的年齡,這可怎麼辦?於是管家就給他出了一個主意,把包公的父親藏在了一個地窖裡面,每天派專人給他送吃的,就這樣總算是躲過一劫,保住了老命。



一晃過來兩年,說來也巧,正趕上東京汴梁城鬧鼠疫,老鼠成災到處都是,就連皇城裡面也都進了老鼠。當時的皇帝就下令召集文武百官商議對策,當時包拯也在場,皇帝就讓包拯想個辦法。可是包拯收拾那些貪官汙吏可以,對付這些老鼠包確實有些為難,一時間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

於是回到府中,包拯是悶悶不樂,恰好被管家發現,管家問明原因後就對包拯說:“咱家不有一寶嗎,問問地窖裡的老太爺不就知道了嗎?”



包拯聽後覺得有道理,就趕緊來到地窖裡面向父親討教滅鼠的辦法。父親告知包拯要滅老鼠必須要去天庭借御貓下來方可,包拯聞聽心中大悅,第二天就按照父親的意願去了天庭借了御貓,回來後,三天之內就消滅了京城所以的鼠患。

皇帝聽說後,龍顏大悅,於是召見包拯,誇讚包黑子是個神算子,包拯哪敢瞞著皇帝,於是就說出來隱情,告知皇帝老父親並沒有死,而是藏於地窖之中,這次鼠疫也是父親出的主意,自己才能這麼快的滅掉老鼠。




皇帝聽後,不僅沒有責怪包拯,而且還嘉獎了包拯,特赦了包老爺子。另外皇帝覺得還是老人有見解,知道的事多啊,薑還是老的辣,不服不行。

從此以後,皇帝就下旨廢除了“六十歲活埋”的法令。

儘管以上這些故事只是個傳說,可是好事傳千里,壞事也一樣被世人熟知,哪怕是個神話。由此可見,秦始皇的這個大黑鍋是背定了。


任馳贏天下


“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也就是花甲墓,是真實存在的,傳說這種風俗叫“瓦罐墳”,也有叫“窯罐墳”“蠻子墳”!初始時間和地方已不可考,有說是遠古遊牧時期為了提高部落移動速度和提高戰鬥能力,從而遺棄老人的風俗。也有考古資料顯示這種墓穴多見於宋元時期!

有傳說認為花甲墓發生在秦代,因為這種殘酷的做法與秦始皇的暴政能夠相聯繫,故事大概是秦始皇頒佈律令,老人到了“六十歲要活埋”,如果家人不遵從就要殺頭,有一個孝子,因不忍心將父親活埋,冒死藏父,後來西藩特使來到中國,給秦始皇出了幾個難題,朝廷沒人答的出來,秦始皇就發佈獎賞令,孝子在父親的幫忙下,智鬥西藩特使,從而使秦始皇撤銷了“六十歲活埋”律令!然而這個傳說應該是不切實際,孔孟之道在春秋戰國時期雖然沒有獨尊,但孝道文化的發展頗有影響,老人在那時候應該不存在被棄養的說法,再說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也不至於讓秦始皇頒佈這條律令!



關於瓦罐墳的說法,是指將年滿60歲的老人安置在墳中,起初是敞開著口子,每天送一次飯給老人,並在墳口加上一塊磚,直到墓頂合攏,瓦罐墳的本義是生基墳、活人墳,並不是因為出土的殉葬品常見瓦罐,瓦罐墳的起源,無從考證是在西南還是中原。據《遵義府志》記載,這種風俗傳自古時候,屢禁不止,在山上隨處可見,每逢遇到大雨,這種墳就會露出地面!


花甲墓作為一種特殊的存在,是真實性的,在中國發現的傳說文本有70餘例,涉及的民族有漢族、苗族、土家族,涉及的區域有湖北、陝西、河北、山西、山東!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叫法,如在山西晉中昔陽縣叫“生藏墓”,山西部分農村叫“磚打墓”,鄂西北叫“自死窯”,山東膠東半島叫“丘子墳”或“模子墳”!最廣泛的叫法是“活人墓”。


從花甲墓的各種傳說來看,棄老、棄病,在生產力極不發達的原始社會,曾經是一種制度化的習俗,在茹毛飲血的時代,拋棄老弱是為了種族的存活、延續的一種需要,然而這種陋習在後世出現真的讓人有點不寒而慄!從已發掘的古墓文物來看,花甲墓的事情應該是發生在蒙古人統治的元代!


1974年,萊州市東宋村的一座“模子墳”中出土了兩件元代的青花玉壺春瓶。在山西嵐縣出土的花甲墓,墓誌銘上記載:此葬始造於大元大德三年,後重葬於明萬曆四十三年。在中國歷史上,蒙古人所建的元朝統治了中國近百年時間,漢人作為四等公民長期忍受著蒙古人的欺壓統治,漢族的文化也受到了摧殘!在蒙古人建立政權的初期,頻繁的戰爭使社會生產力遭到了極大破壞,不少繁華之地成為了一片荒蕪,建立在血腥屠殺基礎上的元朝,使得人口巨減,好多地方都成了人煙斷絕的無人之地。在這種情況下,元朝的統治者急需穩定的社會生產力,以此為他們創造價值,積聚財富,作為驅口的漢人,就成了他們隨意役使的工具。

很顯然,到了60歲的花甲老人,對元朝的統治者來說已經喪失了創造財富的的能力,這很可能就成為元初統治者為減少開支的一條強制性政策出臺的初始原因!可以想象的是,絕大部分被蒙古人統治的中原地帶的百姓都開始執行了這一政策!於是,漢民族有了這種不得不執行,在無法違背和改變的情況下,只好盡力變通去做好孝道文化的墓葬制式!在歷經多代沿襲後,花甲墓成了老人晚年最終的淒涼居所,再後來這種做法逐漸演變為一種民間的習俗,在少部分地區流行。



由於元代有了記述國史的蒙古文字,加上忽必烈對八思巴蒙古文的不斷改良,漢文失去了其應有的地位,作為蒙古國史的唯一記載《託卜赤顏》,在明代原文竟然亡佚,殘餘的部分內容因為硬譯文體也顯的文理不通,於是,在正史中就找不到對花甲墓的任何記載!

遺棄或殺死老人的風俗是世界各民族普遍存在過的現象,事實的真相往往很殘酷,在生產力和物資生活條件落後的地方,“花甲墓”是人類無奈的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