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会不会是老子已经想到维度空间了?

我醉郁眠


很有哲学性的问题,做为中国太极文化的传播者,我也试着回答下这个问题!

老子有没有洞悉四维空间我们这里不加以猜测,但老子一定是得道之人,他留下的《道德经》,通篇告诉人如何平衡,如何让自己的身体、家庭、社会达到平衡的状态!

《道德经》提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告诫我们要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而不是违背自然规律,因为违背了自然规律,人就会受到相对应的平衡!那自然规律根据什么来平衡我们的人类呢?人的念,或者说人的思想!它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念给出最适合的平衡,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是人,每个人得的病不一样,碰到同样的事情,每个人的承受力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的思想不一样,起心动念不一样!而我们的起心动念,它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存在,它就存在我们的四维空间,也就是《道德经》说的玄。

如果一个人没有深刻的体会,是不可能写出这种经典之作,而且《道德经》第十章也透露出修行的法门,所以说老子应该已经洞悉了四维空间,并运用四维空间来去看待世间万物!


子曰平衡


一,代表无极!科学叫做奇点!这一点里面就包含了一切变化。数学上的表达是零,同样是一个圈。

这个圈,是独立于一切变化之外的,所以它“不存在”

也是盘古开天辟地之中的混沌,如鸡卵。

二,代表阴阳!阴阳指的是一切相对存在,你我,上下,前后,宇宙,时空,对错,等等!只有相对,才是存在,也因为相对,才有了,有和无!也代表的是盘古一斧头劈开天地,清上为天,浊下为地!

三,代表三才,也就是天人地!这个三才,是万事万物的根基!天代表阳,地,代表阴,中间的人,代表着“我”的意识,也代表手撑着天脚踩着地的盘古。

盘古化万物,指的是“我”的意识融入世界的各种规律之中,开始认知世界!

而,什么是大道?大道不可说,更无法理解!它指的是脱离万物变化,不受规律束缚,恒古不变,永恒的存在。

佛道的修行,其实就是要人放下阴阳之中的那个“我”!

就像没有盘古支撑的天地,自然合一!重归无极。

当你重归无极,你,便不再是你,你已经于天地合为一体,这个就是天人合一!

混沌之中的你,拥有整个混沌的能量,甚至能劈开阴阳,自然不受宇宙时空束缚。

此时的你,显则有形,匿则合道!

不在三界内,不在五行中!

此为,仙!




玉阳至虚


老子的生平我就不说了,我只说自己的理解。

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去教化胡人,正好遇上函谷关令尹喜。尹喜见东方一团紫气飘来,知道有圣人降临,便做好了迎接准备,见到老子后,问明了情况,便执意恳请老子留下文字,方可出关。于是,老子便暂时留下来,并作了五千言的《道德经》。

上述这段文字表明,尹喜能从东方飘来的一团紫气中,便判断出有圣人而来,说明尹喜也不仅是一个普通的函谷关令,而更象是一个超凡尘世的高人,老子的后来的表现果然也没有令尹喜失望,而是挥笔而就,为我们后人留下了这部论述包罗了整个宇宙的经传奇书。

老子是超能异士吗?为什么在三千年前就能站在宇宙的立场论述问题,而且在三千年后的现在,后人对《道德经》精华思想的三分之一也不一定研究明白。

千古奇人,千古一人,老子当之无愧。“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简要朴实的文字,深邃而伟大的思想。老子的修为层次高到己经超出我们的想象,甚至早就穿过了我们刚刚认知的维度空间,甚至更远,更深。


龙贝特


我们先来了解老子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换种方式理解老子思想

㈠何为道生一?

⒈有一种物质是天下万物的根源,老子不知道它叫什么,于是自己给这个物起了个称呼,这就是“道”;

  • 要记住,“道”仅仅是老子对宇宙中不明物(宇宙的初始状态)的代称。

  • 反过来想,宇宙的初始状态有个称呼,即是“道”。
  • “道”就是宇宙初始状态的简称,老子所说的代称,它是个概念词。

⑴那么宇宙的初始状态是什么样子呢?

既然是理解老子的思想,就由“道”开始理解宇宙的初始状态,而不是结合科学知识。

宇宙的初始状态(道)特征1:包含着许多;一个点‖天下万物根源的大集合,只有永恒不变的一个点。

宇宙的初始状态特征2:混沌未分‖存在阴、阳,但混沌不分明。

⑵老子称呼万物根源即宇宙的初始状态为“道”,按古人思想去理解,还会再起个名,所以名“大”。比如,老子姓李,名耳。

“道大”,这里先记住这个词语。

⒉“道”中包含混沌未分的阴阳二气,二气开始发展成化天与地,这便是“道生一”。

㈡何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理解了“道生一”,后面主要用于表示发展的状态。

  • 阴阳分明,即天地分明,再发展成一种和谐均匀的状态,然后万物在这种状态之下产生(衍生)出来了。

  • 最初混沌未分的万物大集合,发展成为新的万物大集合,不再混沌不清,而是万事万物都会相互协调、融合,比如我们生活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这种社会环境都是经过发展,不断协调,直到能够融合为一体而产生的。


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思想是维度空间的体现吗?

当然不是。

前面说了“三生万物”指万事万物的发展状态,按老子在《道德经》中的描写,应该是:

●物(宇宙初始状态,即是道)发展为 → 大(道的名字)再发展为→逝(发展过程中源源不断的状态)继续发展为 → 远(源源不断发展就会很遥远的意思)接着发展为 → 反(遥远之后就要返回到原点,也就是最初的道)

特征:周而复始的循环状态。

  • 维度空间

先看维度是什么样的?

由上图可知,零维只有一个点,一维只有长度,二维有长度和宽度。

那么什么是长度和宽度?都是可以用数值说明的度量词,这属于大家都知道的问题,就不多说。

所以,老子所说的“三生万物”与三维空间没有联系,四维空间不受影响,只要你精神空间里存在四维空间或者更多的空间,它即存在。


果笑


个人觉得没那么玄乎。道生一,指道生一次,“道”为“太极”,生一次,即出现一爻,阴爻或阳爻。一生二,再生一次,即一爻上加一爻,为四象,少阴少阳老阴老阳。二生三,在两爻的基础上再加一爻,组成八卦,八卦又可以象征万物,所以说,三生万物。

把这句话倒过来看,可认为是古人观察世界的方法,从万事万物中,先抽象出八卦,再找出对应的卦辞爻辞,就可以知道当下面对的事情如何处理了。

其实“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与“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描述,在内涵上是相通的。这两种描述分别出自老子和孔子,两位圣人在参悟易经八卦时产生了相似感悟,不得不让人称奇。



从心出发潜修道学


这个脑洞题,收藏了一段时间,今天回答了吧。

老子想到了什么?

老子是个奇人,这个不是自夸。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但就是这样一个身份不明的人士,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查百度可以知道,在道教中,那就更不得了,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

这可不像“一牛二爱三麦”这样的登榜,而是真的成了神仙。好了,为了维持题目的垂直度——科学标签,我就不再展开老子的生平了。

题主问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思维是维度空间?我只能说,题主数学没念好,硬掰物理!这明明就是——指数增长概念嘛!

或者说,是当代量子计算机中,量子叠加态后,并行运算速度的体现,通过增加量子比特,达到运算速度指数级别提升的结果,超过50就完爆现代最强电子计算机,无敌于世界,实现中国古代量子霸权预言了!

看,谷歌已经公布了“量子霸权”成真,完美印证了预言,这才高大上,也更符合老子的思想推导原理基础嘛。扯什么维度呢?

维度

回到现实世界,讲点正经的原理。

我们的物理定律,在弦论出现之前,是不存在维度的概念的。因为,不管你是在3维世界,还是在0度空间,甚至26维超空间,这些理论都能推导出正确的结果。

简单的说,维度算个屁!

但是,有同学玩大了,在大统一的道路上走得比较急,整出了一个号称最接近大统一的理论——弦论,按此方案掐指一算,物理定律崩溃了!因为,在求解事件概率之时,竟然出现了负数,再验算一下,又出现了大于1的数。于是,有天才同学再拍脑袋,引入了维度!

美国罗格斯大学的洛夫莱斯就这个令人震惊的解决方案的提出人。

那就引入吧,于是一番重整化化后,世界在25维之时,弦理论计算的概率值就会完美的处于0到1之间。居然道理上算得通。

事情还没完,科学家们发现在9维空间里存在5种形式不一样的超弦理论,一番折腾,这5种形式的超弦理论其实相互之间不存在矛盾,且隐隐透露出师出同门,是一个更高大上的理论的分身——我们称之为M理论。

5个不同的超弦理论可以在一个更高的维度里实现统一——M理论的空间维度就是10维,再加上哪里都存在的时间维,我们的世界就可以打完收工——刚好11维。

这就是维度的由来,同学们品位一下,这明明就是——插入思维!

结语

好了,老子的事情就是说到这里了,下一个等易经来蹭热点吧。


猫先生内涵科普


纵观人类历史,人类所有的行为只做两件事。

第1件事做加法。所有的建设、建树、创造、创作、生产、城市化、相聚……均是如此。

第2件事做减法。所有的修行、提炼、加工、过滤、竟争、战争、分离……均是如此。

人类干这两件事的目的只有一样---求“有与用”!

所谓属性(物质属性,文化属性,社会属性……)要么是添加,要么是删减而后露出来的锥子。

一、

所有的加法既是加法也是减法。

所有的减法既是减法也是加法。

是故双生,又名太极。(把两根绳子编织缠绕在一起从中剪断,截断面即为太极)

二、 发展与倒退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人类之历史,只为“有用”二字。

道德经》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这里面有两层意义。基本上不是网上大家所解释的什么“中空之类”的意思。

①、所有的有、用,都是一种破坏平衡的过程。在老子看来,术从何来?从道中来,故无生有,一生二。用途、用法、用处都是术。把泥土烧成砖是不是破坏了土地。砖有了用途,但土地破坏了。把木头砍掉做成车轴,木头有了用途,但是森林被破坏了。

②、人类的所有的“有与用”都是无生命行为。虽然有用,但只是作为人类的附属工具而存在。但在其“有与用”之前的“无”是一种自然生命存在。大地、山川、森林、动物都是有自然生命的,人类取而用之,或加、或减只取其中一味,名曰“有”、曰“用”。

自然创造生命,人类创造用途。

今天我们所有的努力,所有的奋斗,所有的成功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本质上以及从渊源上都是对生命的摧毁。

成功的加法不过是以你失去的减法为前提为代价。

人类如果不是太急切。所有我们舍弃(减去)的一切一定藏有我们不懂的秘密。所以我们得到(增加)的一切也一定藏着我们失去的意义。

人类的发展就是自然的倒退。倘若过度必将面临“返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自然的发展,人类的倒退)。

三、情感与法制

今天我们的情感世界不断的在做减法,以至于无。孤立、冷漠。而我们的法制世界不断的在做加法,密急、繁索。

道退术进,德失法出。

我们于千百万中独求一样,看似最有用,实则无路可走。就像我们把生米煮成了熟饭,就再无回转的可能。也就自然没有了把生米磨成粉、揉成面的可能。

生命本该有千般滋味、万种情怀。若独得一种,哪怕是快乐也只是一用而己,机器人而己。

四、“人”字的两种写法。

让你写一个字“人”字。你会怎么办?通常人的办法很简单。在纸上随便写一个“人”字就OK了,这个过程就完成了。

我们的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我们在作业本上写字,在手机上,电脑上打字等等等等,通通都是按照这种方法在进行的。但这里面藏着一个秘密,通常人不会去思考的秘密。

我下面来讲述另外一种方法。我用剪刀把一张白纸多余的部位剪掉,留下一个“人”字。其效果和你写一个“人”字其实是等效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在白纸上写字的时候其实做的就等同于是减法。只不过是用笔把白色的部分给掩盖掉,删除掉了。

“人”的出现与发展是以抹去、消除了诸多特性、物质而后出现的人。所以我们要懂得感恩,要懂得对那些逝去的敬畏。

我写到这里的时候,具有深刻哲学底蕴的人大约会知道我在表达什么。

我们所看到的,摸到的想到的一切,其实都不过是再做加法或者减法其中的一个过程。

而一切所谓各种属性不过要么是掩盖(添加),要么是剔除(删减)。

而真正的生命绝不独一种属性。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五、人类越发展阻力越大。

所有的运动分为两类,一类是被动运动,一类是主动运动。

各个星球的运动,宇宙运动、自然运动是一种自主运动。这是一种为了寻求平衡而引发和产生的运动。这种运动不需要消耗外力。这是一种归无的过程(保持平衡了就不再显示各种属性)。异性相吸,内外相合,上下相平。

肚子饿了我们就会主动找吃的,填饱了肚子饥饿属性就没有了,平衡了。石头从山上滚下来,落在地下。平衡了,稳定了,也就不动了。所有主动运动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静止(低能耗)、平衡。

人类社会的属性是欲望。

人类社会的发展运动与自然世界的平衡运动是完全相反的。这是一种被利益和欲望拉动的不平衡运动需要不断的借助外力。为了这种运动人类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能源。如果这种运动不是自然所能支持并提供的,那么这种运动终将无以为继。因为人类终究不会牺牲自己去成全自然、万物以保持平衡。

人类的运动是打破自然的平衡,而自然的运动是保持自然的平衡。因此这是两种反向运动。当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感到阻力强大这其实就意味着危机的到来。因为这是来自自然世界平衡的阻力。


自然之子一一来去无意


华夏民族,很多千年难懂的智慧,用当今,俄罗斯火星男孩,现象,都可以破解,一个外星球高智,意识体用,识,就是灵魂吧,通俗点,植入到地球人类的某个母体中,出生出来,那他就带有地球绝大多数人类,无法想信,无法理解,而又万年不变的规律,也是绝对可能的事啦,因为,佛祖,老子,或,许多成为圣人的智慧,都是来之于,天外,灵魂意识体,植入母胎,而成了,当时的,肉身凡胎,而,他们的,言论,及,智慧,让,几千年后,的,后人,还是难以理解,难以捉摸,就,很好理解了,那此先人在植入地理人类之前,所,处的维度是,当代人无法达到的,所以,他们留下的任何言行都成了,当今,之谜,哈哈!!!!!!!!!!


哈灬哈66096005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首先,让提出四维空间和相信四维空间的人给我们描述一下四维空间是什么样子的,我不相信有任何人能解释的清楚。 我猜测爱因斯坦的观点“四维空间是时间和空间的重叠”,所以爱因斯坦是四维空间的鼻祖,但是爱因斯坦老前辈没有给我们描述四维空间是什么样子的。 但是,我个人、仅仅是我个人认为道德经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老子给我们描述的四维空间的样子,(我永远都不会说我的观点正确,批评我,我持欢迎的态度、恕不能回答)。 我有时间的话,我首先会追究这个“生”字的来源,这只能从先秦的原本著作中去查找,这很难,但是我们的老祖宗肯定会给我们解读道德经留下线索,这个线索就是道德经的读音,并且把道德经的出生时间推到了离仓颉造字更久远的没有文字的年代。所以我对道德经的解读用“读音”,老子亲手写过一本道德经吗?我就怀疑是老子亲口说的“道德经”,是尹喜让刻字专家刻的,我就怀疑老子根本就不会刻字,谁能证明老子会刻字就像谁能证明老子没有牙这么难。 我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不详细解释,我简单的解释成“道绳一、一绳二、二绳三、三绳万物、结绳记事、无绳约而不,可解。视之不、能见、名曰夷”这就是道德经 描述的“四维空间”的样子,这样才知道“天之道、其犹张弓欤”,这样才知道为什么“卧如弓”,才知道“卧如弓”是把脊背努力向后弯曲的


华民学读道德经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道德经》堪称奇书。它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经》积淀出许许多多的玄妙的话语,而其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一句,绝对算得上“玄妙之语”中的典型代表。

老子说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二”、“三”,乃是指“道”创生万物的过程。主要讲述了一、二、三这几个数字,并不把一、二、三看作具体的事物和具体数量。它们只是表示“道”生万物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

如果把“一”、“二”、“三”放在数学中,这确实是三个再简单不过的数字,可是,如果把它们放在这句“玄妙之语”中,那可就没这么简单了,它们所蕴含着的,绝对是天地之间最玄妙、最深刻的“大道”。

1.“一”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我们来看“道生一”,要想知道何为“一”,则需要先弄清楚何为“道”。普遍认同的观点是,“道”即为“无极”。说的直白一点,“道”是混沌虚无的和谐状态,也是宇宙万物的初始状态。“无极而太极”,“太极”则是这种状态开始具备了“分”的潜力,就是“一”。所以,道生一,就是:大道化生出宇宙万物的本源,就是“太极”。《道德经》有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一,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唯一,合一,统一唯一,就是说,一是天地万物的唯一本源,无他无二。合一,是说一的状态是浑然一体。用金刚经的说法,就是“一合相”,虽然每个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都不一样,甚至千差万别,但是一这个本体是没有分别的,色空无异,一体无二,一切认知感受,区分辨别只是人的妄念而已,正所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统一,即阴阳平衡的和谐状态。

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老子是道教的创始人,而一提起道教,则又往往要和“太极”、“八卦”等《易经》的东西联系在一起,所以,就让我们借助《易经》来解读这句话中的“一”、“二”、“三”吧。

首先,我们来看“道生一”,要想知道何为“一”,则需要先弄清楚何为“道”。所谓“无极而太极”,“极”,既是“起点”又是“尽头”,“无极”就是指既没有起点也没有尽头的天地未分之前的宇宙混沌状态。“无极而太极”,“太极”则是指混沌的宇宙开始有了“分”的潜力,但说到底,“太极”依旧还是天地未分之前的宇宙混沌状态;只不过,“无极”是天地未分之前的宇宙混沌状态,而“太极”则是这种状态开始具备了“分”的潜力。

所以,我们不难发现,“无极”即为“道”,“太极”即为“一”,“无极而太极”,即为“道生一”。

2.“二”是什么意思呢?

《荀子·礼记》说:“天地和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又说:“天地感而为万物化生”。阴阳交感是万物化生的变化和根本条件,其中的“合”,“接”,“感应”等都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之意。

在宇宙自然界,事物的形成规律都是是如此。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这世界是一白一黑。天一半,地一半;男一半,女一半;清净一半,浊秽一半。我们的心同样如此,一半是正面的,如欢喜心、恻隐心;一半是负面的,如贪婪、傲慢。

万物不离阴阳,当你懂了阴阳,就能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这是中国人的智慧精华,你可以用它去阐释任何事情,一切无不以阴阳为准则。

联系《易经》,“二”指的又是什么呢?其实这个时候,有不少朋友都已经能够想到了答案,“二”就是“阴阳”,“阴阳”即为“两仪”,“一生二”,正好应了“太极生两仪”。

3.“三”是什么意思呢?

“二生三”就是说,有了阴阳以后,通过阴阳双方的运动转化,万事万物就因此产生,这也就是“三生万物”。所以,所谓的“三”也就是阴、阳、阴阳交融这三种状态。

当阴阳双方交融,既不过分也不偏衰,呈现着一种协调的状态时,即为阴阳交融平衡。

天地有阴阳,人间事同样有阴阳,是的非的,好的坏的。心胸够大,才能容得下二气对冲;心地够正,才能心不动使其贯通为畅达一气。

联系《易经》,“三”会不会就是指“四象”呢?因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如果“三”就是“四象”,那么“二生三”正好就又和“两仪生四象”相应了。

“三生万物”对应“八卦成列,象在其中”,也就是说,用三画卦的这八种可能,就可以类象一切万物。

4.维度空间

对于空间维度的解释究竟是怎样的呢?首先得从零维说起。零维让我们从一个点开始,和我们几何意义上的点一样,它没有大小、没有维度。它只是被想象出来的、 作为标志一个位置的点。它什么也没有,空间、时间通通不存在,这就是零维度。一维空间是指只由一条线内的点所组成的空间,它只有长度,没有宽度和高度,只能向两边无限延展。一维实际是指的是一条线,在理解上即为左-右一个方向(如:时间)。也可理解为点动成线,指没有面积与体积的物体。

二维是一个没有高度的面。我们画了一条线,也就是拥有了一维空间。我们再画一条线, 穿过原先的这条线,我么就有了二维空间,二维空间里的物体有宽度和长度,但是没有深度。你可以试一试, 在纸上画一个长方形,长方形内部就是一个二维空间。

三维就是有长、有宽、有高的空间。

现在我们有一张报纸,上面有一只蚂蚁。我们就姑且把蚂蚁君看作是「二维生物」, 我在二维的纸面上移动。如果要让他从纸的一边爬到另一边,则蚂蚁需要走过整个纸张。 但是我们把这张纸卷起来呢?成为一个圆柱,一个三维空间里的物体;这时蚂蚁君只需要走过接缝的位置,就到达了目的地(对了! 就是传说中的虫洞)。换句话说,把二维空间弯曲,就得到了三维空间。我们无时无刻都生活在三维空间中。

四维就是爱因斯坦相对论所说的, 三维空间加上时间构成四维空间。

我们可以把自身理解成一个点,时间理解成一条线,你沿着时间线从小到大从生到死,只能顺序前进,不能停止和后退,这就是四维。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老子已经潜意识的意识到维度空间了,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假设他所说的三生万物是我们生活的三维空间,笔者认为老子或在三千多年前已参透了四维空间。

另一个验证,郦波教授说:我们从《道德经》的或许看到过这么一句话: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其大概含义就是就是,有和无这两者的源头是相同的,只不过是在名称上存在差异罢了,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时间、空间的尽头都囊括在这句话中;而在后面的一句话中,就显得有些奇怪了,老子写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从字面意思来看,其道是一个无比玄妙的事物,其玄妙的精彩,就如同一切事物的尽头。

仅从这两句我们就能看出,老子可能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意识到了四维空间的存在,并且在认知程度上,可能已经大大超出了我们对于四维空间的了解,甚至历史上老子突然失去踪迹,就很有可能是进入到了四维空间,而且由于四维空间和我们所处空间的不同,导致老子现在仍旧有活着的可能。

随着现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逐渐突出了多维空间的科学理论,在科学家看来,空间是分不同维度的,每个维度又代表着全新的世界,而在另一个世界中,生命的存在也是其必然的。而人类所生活的空间,属于三维空间的范畴,其简单来说即是x、y、z、轴组成的立体空间。

虽然在人类的感知中,可以感知到二维世界的存在,但是对于高纬度的空间,人类始终找不到突破口,而之所以这样,其很大原因和维度层级有关,相对于维度生物来说,高纬度的生物可以很容易的看到低纬度,但反之低纬度并必能捕获到高纬度生物的存在。而在人类的三维空间中,是有二位生命体存在的,而最具代表的就是蚂蚁,现对于这类昆虫,大家都不会陌生,虽然在空间层级中,蚂蚁和我们一样都生活在三维空间,但蚂蚁却是二维感知生物。

为什么说蚂蚁是一只二维感知生物呢?其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蚂蚁的认知结构主要建立在左、右、后的范围之内,而对于上下维度的感知,蚂蚁几乎为零感知。虽然在身体构造上,蚂蚁身体有着一定的高度,但这和蚂蚁于三维空间的横截面有关。如果你将一个食物碎屑放在蚂蚁面前,那么它们可能很快就能将其找到,但如果已将碎屑向高处移动数厘米,那蚂蚁就只能向左右后去寻找,而作为一个三维生命体,比如人类自己,在寻找东西时一定是四处张望、上下翻找的,而这才是一个三维生物正常的生命状态。

虽然,人类属于三维空间中的高智慧生物,但在空间层级中,却被局限在三维以内,而对于三维以上的空间,则不具备感知内力。比如相对于三维空间,四维空间增加了时间维度,而这大大超出了人类的感知能力,虽然在人类世界中,不乏一些神奇事件发生,但对于这些事件背后的诱因,却一直找不到解。也许神奇事件和四维空间有关,但由于感知的局限性,使得我们根本无法看到她们的存在,也许那无痕无息消失的人还在原地,但只能他看到我们,而我们看不到他们。

但人类对于科学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人类也希望自己能突破空间的限制,进入到四维空间,虽然那并不简单,但未来本就充满着许多不可预测性,或许在科学的帮助下,人类也能进化成四维生物也不是不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