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電音放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否依舊火爆?

細水長流在愛河


這個不一定吧,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港臺流行音樂方興未艾,流行樂壇人才輩出,經典歌曲頻頻湧現,以至那個時代成了流行音樂再難逾越的一個高峰,也是無數歌迷永遠難忘、無限懷念的一個時代。

你會發現,臺灣的音樂人許多都是多面手,不僅善寫詞曲,還懂編曲和製作,當然歌唱實力也是不容小覷。這其中的佼佼者有羅大佑、李宗盛、王傑、鄭智化、張雨生、童安格、齊秦、伍佰、邰正宵、張宇、潘美辰等人。他們中的任何一個拎出來,都可以寫出一個長長的故事,都有一些有口皆碑的作品在樂壇流傳。

反觀香港流行樂壇,儘管是大牌歌手雲集,經典歌曲層出不窮,但其整體的創作力相比臺灣流行樂壇要遜色一些。要證明這一點其實並不難,只要我們稍加留意那些香港歌曲的創作情況就會發現,雖然有許多香港音樂人創作出了一大批膾炙人口的歌曲(如黃霑、林夕等), 但香港歌手的整體創作能力卻不敢讓人恭維,因為有創作才華的歌手實在寥寥可數,數來數去也不過許冠傑、張國榮、陳百強、黃家駒、劉德華等為數不多的幾位歌手。

在香港歌壇,還有一個現象異常突出,那便是翻唱成風。只要是細心的歌迷都會發現,許許多多的香港歌手大都翻唱過其他歌手的歌曲,其中尤以翻唱日本歌手的作品為盛。翻唱經典的日語歌,讓許多香港歌手一舉成名,所以這幾乎成了一條成名成腕的捷徑,畢竟那些經典的日語歌經過了市場和歌迷的檢驗,更容易被人接受和傳唱,因此翻唱日語歌成了很多香港歌手的選擇。

當然,不只是香港歌手喜歡翻唱日語歌,一些臺灣歌手也翻唱過不少的日語歌,比如周華健(《花心》《讓我歡喜讓我憂》)、姜育恆(《跟往事幹杯》《我的心沒有回程》等)、小虎隊(《紅蜻蜓》《青蘋果樂園》《星星的約會》等)、任賢齊(《天涯》《傷心太平洋》等)、劉若英(《後來》《很愛很愛你》《原來你也在這裡》等)。

與臺灣歌手比起來,香港歌手的翻唱風更盛,許多大牌歌手甚至翻唱過許多首日語歌,比如譚詠麟、張國榮、張學友、李克勤等。而翻唱日語歌的香港歌手,幾乎囊括了所有重量級的歌手,除了剛剛提到的這幾位,還有徐小鳳、珍妮、張德蘭、葉麗儀、林子祥、羅文、陳百強、蔡國權、劉德華、郭富城、黎明、鍾鎮濤、呂方、梅豔芳、葉倩文、王菲、林憶蓮、鄺美雲、湯寶如、周慧敏、陳慧嫻、許志安、莫文蔚、鄭伊健、草蜢樂隊、張智霖、杜德偉、古巨基等。

我們耳熟能詳的許多經典的香港歌曲,比如《風繼續吹》《不羈的風》《有誰共鳴》《紅日》《月半小夜曲》《千千闕歌》《飄雪》《每天愛你多一些》《分手總要在雨天》《夕陽之歌》《夢伴》《對你愛不完》《容易受傷的女人》《盛夏的果實》等,都是翻唱歌曲。

港臺歌手翻唱日語歌無可厚非,這不但可以讓無數歌迷聽到許多好聽的歌曲,還可以給流行樂壇帶來不一樣的曲風。但是,作為一個歌迷,心裡不免還是有些遺憾,如果這些傳唱不息的經典都是我們的原創,那將是怎樣的驕傲和自豪。尤其是大牌歌手大量翻唱日語歌,給人一種本土音樂創作乏力的感覺,還讓人窺見了音樂界存在著若隱若現的急功近利,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當然,從另一個角度講,這也是一種借鑑和學習,如此說來也算是一種安慰吧!

不可否認,不管是臺灣流行樂壇還是香港流行樂壇,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都創造了流行音樂的輝煌,留下了不計其數的流行經典。至於它們的比較,那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了。有的人喜歡國語歌,那一定是偏愛臺灣流行音樂多一點,而酷愛粵語歌的歌迷則更喜歡香港歌曲。

在我的心中,我最喜歡、最欣賞的則是那些兼具創作才華的歌手,比如王傑、鄭智化、張雨生等。我總覺得,懂得創作的歌手才更能深入歌迷的靈魂,因為他們唱的不僅僅是一句句歌詞,還是他們的心。


城南以南憶江南


說起電子音樂

好像是近幾年才興起的新鮮事物

但其實中國最早的電音作品

在上世紀末就已經紅遍大江南北

它就是大名鼎鼎的——

沒錯,《西遊記》的經典片首曲

就是國內最早的電音

任何以電子合成器或電腦軟件等生成的電子聲響

如DISCO、EDM和酸爵士等都可以統稱為電音

電音種類雖多,精髓卻相同

那便是能讓人“嗨”起來~

猴哥這空中飛舞我最帥的feel

是否也有空中disco的即視感?

原來齊天大聖才是那顆空中最搖擺的星

2

電音是怎樣火起來的?

到了八十年代中後期

受整個世界的潮流音樂的影響

一批先進音樂人開始將電音帶入自己的作品

景崗山在1986年發行的唱片《心聲》

主打歌就是《人人都熱愛迪斯科》

把年輕人對電音迪斯科的喜愛暴露無遺

在1994年引進的歐陸舞曲“野人的士高”專輯

也以其動感強烈的曲風瞬間紅遍大江南北

在大街小巷的音響店鋪和廣場入口

都能看到“野狼”、“野獸”等同類Disco專輯的身影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

見證了Disco音樂的興盛與衰落

進入20世紀之後

許多原先力挺Disco的大廠牌已不再對其感興趣

而來自各種背景的本土音樂人和DJ們

成為後Disco時代推動電子音樂發展的重要力量

EDM(電子舞曲)作為電子音樂的一個分支

在熱衷電音的後Disco時代群體中站穩了腳跟

開始“佔據”大大小小的夜店

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電音“巨浪”


果果娛樂說


不一定,因為不管是音樂或是影視,其作品的內容都是與時代所相符的。

簡單舉個例子,經歷過90後“非主流時代”的人都應該聽過《摩天輪》《i miss you》《客官不可以》這些歌曲,其音樂本身所映射的就是那個時代的人們所需要的一種情感。相對而言,我更理解為是時代創造出這種產物。

所以你換個思路想想,九十年代的《i miss you》放到現在是否依舊火爆?


Joker的雜七雜八


當音樂得到內心共鳴,它的旋律無論是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都會被大眾接受,當某一代人覺得新鮮的人佔多數,就會火。


蓮花純淨2


不一定,特別是中國內地!


粵韻悠揚


不一定,一個年代不一樣。


回味流香13981283220


這個不好說在那個年代還沒有對音樂電音有很大接觸而且那個時候科技不發達


鄧小光楊


呵呵,不一定,時代不同,視聽效果不同,


炫酷音樂66


不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