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九弟曾國荃軍事能力怎麼樣?下場如何?

南方鵬


曾國荃因擅長圍城打援而被人稱曾鐵桶 是曾國藩主要助手 曾國藩縱兵殺人背後是湘軍糧餉自籌

曾國荃的戰功

1、1856年率領3000人增援吉安,1857年攻克吉安;

2、1860年包圍安慶,屢敗陳玉成援軍,1861年攻克安慶;

3、1864年攻克南京。

曾國荃屠城、縱兵搶劫的背後是湘軍糧餉自籌

表面上是曾國荃軍紀極差,每每破城都要縱兵搶劫,但背後卻是湘軍是軍餉自籌——除了搶劫殺人掠奪財富之外,曾國荃去哪裡找這麼多銀錢作為軍餉?

於是安慶殺降、南京屠城等表面上是曾國荃狼心狗肺、沒人性,實則是犒賞三軍破城之功。

早期湘軍是湖南和太平軍作戰,糧餉問題有湖南人力撐,加上又是自己的家鄉,不可能搶劫,又是保家性質,於是就沒有那麼多的計較。

中後期時,湘軍是在外省作戰,糧餉就沒有在湖南那麼得到支持了,又是在外地作戰,於是對於軍餉的需要就強烈很多了——戰死了也得留給家人安家費吧。

大清是不負責湘軍糧餉——因為湘軍是鄉勇,不是正規軍。王闓運《湘軍志 籌餉篇第十六》中記錄湘軍軍餉都是自籌的:

“湘軍起貧苦、同飢餓,轉戰五千裡,餉皆自釐金給之”

曾國藩、曾國荃兄弟能有多少錢去供應十幾年湘軍的軍餉?還不都是依靠湖南鄉紳的捐款支持。在湖南作戰,湖南鄉紳自然是鼎力支持,可在安徽、江蘇作戰,湖南鄉紳肯定就不願意。

九江破城前,胡林翼就聲稱:

“水師、鮑營、義渠各營尚欠十二三萬兩”——《胡林翼集》

只能在破城縱兵殺人搶劫財物作為軍費,否則還有誰奮力作戰?

搏命殺敵,一點報酬都沒有,誰幹?大家都很現實。

曾國荃的吉字營和鮑超的霆軍軍紀最為敗壞,可作戰最勇猛的也是他們。

李鴻章的淮軍雖然也是糧餉自籌,但多數都是在江蘇作戰,自然是江蘇的鄉紳買單,和湘軍在湖南作戰是一樣的。

另外,湘軍人數比淮軍多一倍也是導致湘軍軍費壓力山大的原因。1864年湘軍就高達12萬;1865年淮軍才6萬人。

曾國荃的晚年

曾國荃本來是擅長圍城打援的,對於流動作戰的捻軍自然是難以發揮優勢,因此對捻軍作戰不利,最後在1867年稱病辭職.1875年重出官場,歷任陝西、山西巡撫,兩廣總督,1884年任兩江總督。

只是下場,自然是和很多人一樣是老死的了。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1862年秋,忠王李秀成率領“六十萬眾”太平軍,自蘇州殺來。此時的曾國荃駐紮在南京雨花臺,士兵人數不過兩萬,不過一二天的功夫,就被太平軍團團圍住,眼看一場“甕中捉鰲”的大戲就要上演。

曾國荃(1824-1890)

詭異的是:曾國荃竟堅守了四十六天,最後以李秀成撤軍告終。按理說,這麼一場以少勝多的攻防戰,足以讓曾九名垂青史。


實際上,曾國荃甚至都上不了湘軍名將錄,這又是為何?


1871年,左宗棠奉旨趕往福建督師,在南京恰好碰見兩江總督曾國荃,故人相見除了談些正事軍事外,難免嘮家常。左問道‘’老九一生得力何如?”,曾說“揮金如土,殺人如麻”。從這短短八字,就能判斷出曾老九不是什麼名將。

湘軍征戰十年以來,一直備受缺餉的困擾,士兵因為拿不到工資而譁變的事例各軍皆有,但唯獨曾國荃所部不曾發生。究其原因,無非是因為他有個好哥哥曾國藩,作為“後勤部長”,曾文正總是第一時間先把糧餉撥給弟弟。這種厚此薄彼的做法,常常讓彭玉磷、鮑超等人抱怨不已。


不缺餉,軍心自然就穩,彈藥又不計成本,實力自然超群。所以這種“揮金如土”,只是得了個近水樓臺的優勢,並不符合湘軍的一般水平,自然曾國荃沒法跟塔齊布、羅澤南、多隆阿等湘軍名將相媲美。


至於第二個“殺人如麻”,並不是一個值得炫耀的資本,幾乎任何一個戰場將領都能做到。

曾國荃還喜歡好大喜功,據曾氏子後代回憶,每次打勝仗曾老九總要請假幾天,然後回到老家砌屋買地,大有“衣錦還鄉”的意思。


1890年9月,曾國荃病死在南京任上,享年66歲,諡“忠襄”。


本草百曉生




曾國荃(1824—1890年),字沅甫,曾國藩的九弟,湘軍主要將領之一,因善於挖壕圍城有“曾鐵桶”之稱。軍事上能力突出,主要功績是在平定太平天國中先後攻克吉安、安慶、太平天國都城天京,官至兩江總督、太子太保。光緒十六年(1890)9月,在南京病卒於任上,終年66歲。贈太傅,賜金治喪,命江寧將軍致祭,諡“忠襄”,入祀北京昭忠祠、聚良祠,並在湖南原籍、江蘇省城建立專祠。



從曾國荃立下的功績來看,他的軍事能力很強。曾國藩兄弟五人,除去曾國藩本人外,唯有曾國荃對清朝功不可沒,立下不世功勳。咸豐六年(1856),曾國荃為了救援其兄,與吉安知府黃冕勸捐募勇3000人,援救江西,連陷安福等地,進圍吉安而後攻克。曾國藩從吉安之役中,看到了九弟曾國荃倔強不屈的性格和帶兵打仗的才能,認定他是個可以擔當大任的人物。自此以後,曾國藩就把曾國荃率領的吉字營湘勇看作是自己的嫡系部隊,處處予以照顧。曾國荃果然不負兄長的厚望,作戰勇猛,攻無不克。後曾國荃以挖壕圍城的戰術先後攻克安慶、天京,在平定太平天國中功勳卓著。



曾國荃為人蠻橫、兇殘,在平定太平天國運動中經常任憑兵勇燒殺搶掠姦淫、屠殺戰俘。在朝廷中做官,雖屢立戰功卻因為功高而多誹謗。光緒二年(1876)調任山西巡撫,正好遇到大旱,曾國荃先後賑銀一千三百萬兩、米二百萬石,活饑民六百萬。曾國荃一生功勳和過失都極為顯著,最後在光緒十六年(1890)9月,在南京病卒於任上,終年66歲。得此善終,可謂善矣。


周郎顧天下覆


湘軍陸軍將領中,打仗最厲害的就是曾國荃、多隆阿、鮑超、李續賓四人,其他將領要略遜一籌,水軍將領主要是彭玉麟和楊載福。

曾國荃是曾國藩的弟弟,曾家五兄弟中,曾國華在三河鎮戰役中被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和忠王李秀成部擊斃屍骨無存,曾國葆感染瘟疫而亡,曾國荃在剿滅太平天國戰鬥中居功至偉。

曾國荃以善於圍城攻堅著稱,人送外號“曾鐵桶”。曾國荃每次率領所部吉字營湘軍,圍攻太平軍守衛的城池,曾國荃上來二話不說先派兵挖掘兩道又寬又深的壕溝把城池圍起來,斷絕城內太平軍的出路和糧草供應,這一圍就是大半年,反正他有糧食吃所以不著急。城裡人衝不出來,如果來了太平天國援軍,曾國荃就圍點打援,直到把城內的守軍餓到前胸貼後背,餓到拿不動刀槍站不起來,曾國荃再攻城,進了城直接收割人頭就行了。

曾國荃率領孤軍圍困南京城,以三萬湘軍頂住了忠王李秀成率領的三十萬太平軍的攻擊,在軍營傷亡漸多瘟疫流行的困境下激戰四十六天,打敗了李秀成率領的三十萬太平軍,使得太平天國天京解圍計劃失敗,也斷絕了太平天國最後一線生機。

最後也是曾國荃部率先攻進南京城,不過湘軍有殘暴濫殺搶劫行為,殺戮了大量南京軍民,劫掠了鉅額財物由水陸兩路運回湖南老家,清朝廷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予追查。

剿滅太平天國以後,曾國荃被清朝封為一等伯爵,擔任過陝西、山西巡撫,後來官至兩江總督、太子太保,活了六十六歲,清朝也算是沒有虧待他,結局相當不錯了。



西賊聞之心膽搖


  清晚期有三個漢人,撐起大清半壁江山,他們是曾國潘,李鴻章,左宗棠,此三人,兩湖南,一安徽。

曾國潘手握重兵實權,曾國荃是曾國藩的九弟,湘軍主要將領之一,因善於挖壕圍城有“曾鐵桶”之稱。咸豐貢生出生,因在曾國潘的湘軍裡,能征慣戰,攻打太平軍“有功賞一品頂戴。

同治三年曾以攻陷天京,打敗捻軍,加太子少保,封一等伯爵。 同治間,1875年後歷任陝西、山西巡撫,署兩廣總督。

光緒十年( 1884)署禮部尚書、兩江總督兼通商事務大臣。

光緒十五年(1889)加太子太保銜。翌年,病死在赴任途中。

曾國荃一生為清朝南征北戰,除捻軍,鎮太平軍,血債累累。因戰功卓著,屢次得到升遷,從他個人來說,死得其所。

  


神州痴俠


雖然曾國藩稱曾國荃為九弟,但是曾國荃並非有8個哥哥,而是有3個哥哥與五個姐姐,在其父親所有的子女中排行老九,所以被稱之為九弟。

曾氏兄弟在江南人民心目中的形象是非常差的,被冠名為“曾剃頭”。他們兄弟殺人如麻。曾國藩是一個好的統帥,但是絕對不是一名好的將領,凡是由曾國藩親自指揮的戰爭,無一不失敗;而曾國荃是一名出色的將領,在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成為鎮壓太平天國與捻軍的重要將領之一。

1、初戰失利

當初曾氏兄弟非常輕視節節敗退的綠營,他們在湖南發展團練,試圖成為鎮壓起義的中堅力量。在1853年六月月,曾氏兄弟率領8000湘軍向武昌進發,在岳陽地區與石達開相遇。

曾國藩在排兵佈陣上過於的死板,以至於將自己的弱點暴露無遺。石達開藉助於周瑜火燒赤壁方法,用火攻向湘軍進攻,湘軍大敗而歸,死傷數千人。在湖口之戰中,湘軍再次慘敗,損失幾百艘戰船,曾氏兄弟一連串的失利,成為清朝大臣嘲笑的對象。

2、反攻太平軍

雖然曾國荃在初次交鋒過程中,被太平軍慘敗,因為自己母親去世,所以曾國荃以其為藉口,選擇了退隱,在為母親守孝的時候,曾國荃潛心研究兵法,與死板的曾國藩不同,曾國荃能夠將經典的軍事理論貫穿到實踐之中。

在天京事變之後,雖然太平天國的勢力大減,但是清朝對於太平軍作戰還是勝少負多。在駱秉章等人的保奏下,曾氏兄弟被重新啟用。曾國荃率領3000名湘軍向江西吉安進發,在景德鎮大戰中,打敗太平軍,殲敵上萬。相繼攻克吉安、景德鎮等城市,使得湘軍在江西立足。

江西大捷也是湘軍對於太平軍作戰的轉折點,從此之後湘軍處於攻勢。在取得江西大捷的同一年,增高全率領湘軍進攻天京西大門安慶。陳玉成率領太平軍有十萬人,但是由於洪秀全比較猜忌,因此這十萬兵馬其實是多條心,而曾國荃率領的湘軍雖然只有數萬,但是接連在安慶附近打敗太平軍,此時安慶已經成為孤城,曾國荃最終將陳玉成俘虜,斬殺太平軍2萬人。

1864年,曾國荃率領十萬湘軍向天京進發,利用圍而不攻的措施,使得天京成為一座孤城,在太平軍精疲力竭的時候,曾國荃率領大軍向天京進攻,並最終完全佔領了天京。此外曾國荃也是捻軍的剋星,在湖北等地,多次擊敗了捻軍,成為捻軍的重要剋星。

曾國荃的軍事能力非常的強,行軍打仗有一顆不服輸的決心,指揮藝術非常高超,誠然是曾國荃的軍事能力非常的強,行軍打仗有一顆不服輸的決心,指揮藝術非常高超,誠然是晚清時期不可多得的將才。

但是曾國荃也存在著的一大弱點,就是喜歡殺俘虜。在江西大捷之後,斬殺數千俘虜;在攻克安慶之後,一夜之間斬殺了上萬太平軍將士;而在攻克南京之後,更加的是無惡不作,即使英國人,對於曾國荃的這一作風也是不屑一顧的,對於曾國荃屠殺本民族的行為,非常的不解。

3、曾國荃最終的歸宿

曾國荃在太平天國滅亡之後,先後被任命為湖北、山西等地的地方長官,頗有政績,尤其是在山西時候,賑災成果顯著,大力發展文化,發展經濟,使得山西比較的富足,受到山西的愛戴。在1890年病逝在南京。


小小嬴政


曾國荃是清末湘軍的主要將領之一,生於公元1824年,去世於公元1890年,因為在作戰中常常採取挖壕圍城的作戰方法,因此時人稱其為“曾鐵桶”。

咸豐十年,曾國荃率軍進駐安慶以北的集賢關,開始了對安慶的圍攻。安慶位於長江中游,溯江而上則能據漢口、武昌,順水而下,則南京門戶洞開,軍事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曾鐵桶”的名字不是白叫的,曾國荃最擅長的就是圍攻。他率兵一到安慶城外,便在城西、城北開挖長壕兩道,造成包圍之勢,斷其軍糧。城內太平軍屢次出城作戰,湘軍都堅守壕壘,不輕易越壕迎戰,屢屢挫傷太平軍的銳氣。太平軍前來救援的部隊,也不能突破這道防線。就這樣曾國荃與太平軍長久的推拉戰開始了。事實再一次證明了曾國荃在軍事上的才能,曾國荃憑藉此種手段,大大削減了太平軍的力量,將被太平軍佔領長達9年之久的安慶拿下。

1862年春,曾國藩開始部署進攻天京,主攻任務由曾國荃負責。曾國潘當時制定的政策是分兵四路大軍,隨後從不同方向進攻,形成圍困之勢。但是曾國荃急功近利,率領自己的部下一路領先,甩掉後方部隊,孤軍深入,連下無為、巢縣、含山、和州、太平府、東梁山、金柱關、蕪湖、江寧鎮、大勝關等地,直逼天京城,使圍攻之計,成為一紙空文。並且在曾國潘寫信勸說其暫退的時候,也拒絕,堅決要拿下首功。

一直以來,圍繞在曾國荃身上有這樣一個說法,那就是曾國荃家財不計其數,無論是圍攻安慶,還是圍困天京,在城破之際,曾國荃都搶掠了諸多金銀。甚至在清廷要求他交還的時候,都拒不交還,最終其兄替其請辭。而跟隨在他一路大軍的軍士,每個人都比其他軍隊裡的富有。曾國荃所得金銀細軟、稀世珍寶盈筐滿箱,難計其數,其貪婪殘暴之名於是遍聞天下。民間流傳曾國荃的吉字營湘軍擄掠的金銀如海、財貨如山,一時間,長江上成百上千艘舟船,滿載這些財寶駛向湖南。在城市被洗劫一空後,為了消贓隱罪,他還縱兵放火燒房,使天京城頓成一片火海,破壞極為嚴重。

這些故事說的有理有據,讓人想不信服都難,那麼曾國荃是否真的如此膽大包天?他到底貪了有多少錢財呢?嚴格算來,曾國荃的家財,根部比不上同一時代的其他官員。所謂曾國荃貪汙財產,在戰爭每破一城,便將城內財產洗劫一空,“於此中獲資數千萬”的說法是錯誤不可信的。

所以說由於政治能力欠缺曾國荃受到迫害 晚年生活不好。


醫學言論


曾氏兄弟5人,除曾國藩文才武略,對於近代中國影響深遠外,四弟曾國荃的功名要高於其他3人不僅對清朝功不可沒,對曾國藩的幫助也最大。

1856年,曾國藩率領湘軍在江西湖口慘敗後,被太平軍圍困在南昌周圍的狹小地區,處境十分險惡。曾國荃為了救援兄長,與吉安知府黃冕勸捐募勇3000人,救援江西,連續攻克福安等地,進圍吉安。

太平軍憑險死守,等待援兵,攻城十分困難。曾國荃採取挖壕築壘的戰略,實行長圍久困的策略。以後宮安慶,陷天京,曾國荃都是以挖壕圍城而取勝,因此有“曾鐵桶”的外號。

天京事變之後,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負氣率部出走,給太平天國內部帶來沉重打擊。洪秀全為扭轉危局,採取一系列措施,起用了陳玉成、李秀成。林紹章等一批青年將領。

首先是陳玉成率部攻克廬州,後又配合李秀成在烏衣渡大敗清軍,接著又乘勝追擊,直下浦口,攻破清軍的江北大營,解了天京之圍。

隨後又在戰略要地三河鎮全殲湘軍精銳6000餘人,湘軍大將李續賓、曾國華同時斃命。而正當曾國藩因為三河鎮的慘敗痛苦不堪的時候,曾國荃率領他的湘軍攻破了吉安城。曾國藩從吉安之役中,看到了九弟曾國荃倔強不屈的性格和帶兵打仗的才能,認定他是個可以擔當大任的人物,自此以後,曾國藩就把曾國荃率領的吉字營看作是自己的嫡系部隊,處處予以關照。

而曾國荃也不負兄長的厚望,作戰勇猛,攻無不克。而他的手下將士也大多是亡命之徒,個個兇狠殘忍。每下一城,曾國荃命令大開殺戒三日,任憑兵勇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1860年,安慶攻堅戰拉開序幕,曾國荃率湘軍8000人直逼安慶。在城西、城北開挖長壕兩道,造成包圍之勢,斷其軍糧。城內太平軍屢次出城作戰,而湘軍堅守壕壘,不輕易越壕迎戰,屢屢挫敗太平軍銳氣。

陳玉成部親來救援,也始終不能突破湘軍的陣地。一時間,雙方交戰全力以赴,安慶的爭奪戰成為了關係太平天國和清王朝之間軍力消長的決戰。駐紮在長江南岸距離安慶幾十公里遠的東流的曾國藩,都可以清晰地聽到交戰的火炮轟鳴聲,可見戰鬥之激烈。

而在這關鍵時刻,陳玉成犯了一個大錯,5月19日,他率數千太平軍赴桐城匯合洪仁和、林紹章,商討下一步行動,卻留8000人守集賢關內和菱湖兩岸各壘,留4000人守集賢關內赤崗嶺四壘,這樣一來,就使得1萬餘人的部隊陷入沒有主帥而孤軍作戰的境地。

在第二日,湘軍將領鮑超就開始猛攻集賢關外太平軍四壘,三壘太平軍在團團圍困許久之後,被迫投降,只有劉琳率數百人突圍,後背湘軍窮追,一直追到溪河邊,此時已無戰鬥力,大部分被生擒。

此時,安慶與外界聯繫已經斷絕,僅有一些外國商人將糧食偷偷運過去賣給太平軍,曾國荃就派士兵守在航道上,當外國商人的運糧船開來時,就以高於太平軍額價格將糧食全部買走,於是乎,安慶城內的太平軍就完全斷糧了。

到了9月5日,曾國荃用地道填埋炸藥轟倒了安慶北門城牆,湘軍蜂擁而入,城內太平軍由於飢餓,已經拿不動刀槍,無力抵抗,主將葉芸來等16000人全部投降。

1862年,曾國藩開始部署進攻天京,他把主攻的任務交給了曾國荃。急功近利的曾國荃在清軍未按原計劃出師前,率軍急進,連下天為、巢縣。含山。和州,江寧鎮、大勝關等地,直逼天京城。

1862年5月31日在雨花臺紮營,使得軍隊處於孤立無援的險境,曾國藩為此擔心不已,寫信勸他暫時後退,以求穩妥之策。

然而曾國荃盛氣不減,堅持己見,絲毫沒有退兵的念頭,曾國藩無奈,只能派李鴻章部前去援助,但也遭到了他的拒絕。

藝高人膽大的曾國荃故技重施,開始在天京城外挖壕,廣築防禦工事,並且擊退了號稱20萬的太平軍援部。曾國藩勸其見好就收,撤兵天京,以保全工業。然而此時已覺勝券在握的曾國荃怎麼也不肯輕易放棄獨享大功的機會,他還謝絕了齊白文指揮的“常勝軍”的支援。

到了1864年2月,曾部已經將天京合圍,7月19日午後,曾國荃的心腹、亡命徒李臣典點燃了埋在天京城牆下的三萬斤火藥,隨著火藥劇烈的爆炸聲,城牆隨之而倒塌,天京城旋即陷落。

這一天,成為了曾國荃人生中最高光的時刻,而曾軍入城之後,在曾國荃的縱容下,獸性大發,肆意踐踏婦女,屠殺無辜百姓,到處挖掘窖藏,掠奪財報,湘軍所為,令人髮指,曾國荃所得之金銀細軟、稀釋珍寶盈筐滿箱,難以計數,其貪婪殘暴之名也隨之聞名天下。

老曾之後的日子,就再也沒有以前那麼瀟灑了,攻下天京後,他沒有青雲直上,而是受到官紳的非議和清廷的追究,深思熟慮的曾國藩為了保全曾國荃,急忙以曾國荃病情嚴重為理由,請求將其開缺回籍。

曾國荃為此大發牢騷,但也最終開缺回籍,但心緒不佳,不久得了一場大病,直到1866年才奉清廷之諭,起任湖北巡撫,之後又任陝西、山西巡撫。在山西巡撫期間,正逢久旱無雨,赤地千里,曾國荃多番籌款、籌糧,辦理救災事宜竭盡全力,當地百姓對其感恩戴德,曾專門修建生詞,以紀念他。

1890年,曾國荃病逝於南京,時年67歲,諡忠襄。


江畔初見月


曾國荃是當時曾國藩攻打太平軍的主要將領之一,曾國荃對曾國藩的幫助極大,要說曾國荃的軍事能力如何?在攻打太平軍時絕對是數一數二的。接下來就讓我們仔細來看看曾國荃究竟 有多大本事吧!

一、“曾鐵桶”曾國荃



太平軍起義在晚清時期算是一件大事,這場起義幾乎打下大清半個江山,即使是朝廷大員曾國藩在回家省親時都被抓走,逃脫後,奉朝廷旨意組織團練反擊。 一次在與太平軍戰鬥時,曾國藩被太平軍團團包圍,本來以為自己的一生就這麼結束了,沒想到老天還是不忍讓他就這麼離去。



曾國藩九弟曾國荃在聽說大哥被太平軍包圍,就找到吉安知府和江南巡撫一同招募來了3000兵勇,再和同周鳳山的3000人,一同前去增援,你們太平軍包圍我老哥,我就包圍你們,帶著6000人在太平軍周圍挖起了戰壕,準備開打持久戰,此戰不出所料大獲全勝,後來曾國荃就發現對戰太平軍是用“戰壕術”特別好使,於是就因為“戰壕術”得了一個“曾鐵桶”的名號。

從戰術上來看,曾國荃不是像一般的清朝將領,他能使用新奇的戰術與敵人對戰,不死板,這就足矣說明曾國荃的軍事才能,不是常人能比的。

但是我認為軍事才能不能,只看一場或者幾場戰鬥的勝負,而是要綜合這個人在於同僚為人處世上、還有長遠的戰略打算來看,畢竟誰也不保證自己是常勝將軍,如果有一天你被包圍縱使你有通天的本領,也害怕自己的同僚給你背後捅刀子,就長遠的戰略打算來說要著眼當下,再去思考未來,這一點曾國荃做的並不好。

太平軍起義是清末經歷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起義,有了這場起義曾國荃就有了施展抱負的地方了。平定太平天國運動首功自然是指攻破天京城,曾國荃也知道所以,在哥哥曾國藩命令他前往上海平亂時一再推脫,最後曾國藩派李鴻章前去上海,曾國荃不知自己錯過了一次大好機會。

二、“鐵桶”會破嗎?

曾國荃的下場按理來說不會太好,但是曾國荃有個好大哥,站在前面為自己遮風擋雨。曾國藩一手建立扥湘軍,在平定“太平天國運動”後就成了很多人的眼中釘,肉中刺大家都看不慣曾國藩手裡有一支這麼強大的軍隊,曾國藩也知道自己在朝中已經是眾矢之的了。



在這時候任何人在皇上或者太后面前說點什麼就有可能要了自己的小命,所以曾國藩準備解散“湘軍”,但是自己這個九弟曾國荃並不甘心,想讓自己的哥哥自立為王。從這可以看得出曾國荃此人對權利看的很重而且並不像曾國藩一樣有很重的“忠君”思想。



對於曾國荃的想法曾國藩怎會不知道呢?只是礙於是自己親弟弟,只能糾正他的思想,我想如果沒有曾國藩,要是曾國荃領導“湘軍”絕對會自立為王,但是說真的曾國荃還真沒有能力領導“湘軍”他只是小才,而不是能統領一軍的大才。 曾國荃最後並沒有因為這些想法威脅到自己的性命,朝廷對於他立下的大功進行了“象徵性”的封賞,最後曾國荃也落得了善終。

對此你有何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喜歡也可以關注哦!


歷史中簡堂搜史君


曾氏兄弟5人,除曾國藩文才武略,對於近代中國的影響深遠外,九弟曾國荃的功名要高於其他3人,不僅對於清朝功不可沒,對曾國藩的幫助也最大。

曾國荃比曾國藩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小13歲,正因為九弟曾囯荃太強悍了,攻下天京1864年,曾國荃多次勸曾國藩上位,自立為王,曾國藩自知身體不行,沒幾年壽命(8年)了,兩個兒子又太文弱,上位就算成功,也肯定是走宋趙匡胤的步子,老弟繼位,兒子被殺的結局,故此不反做個聖人罷了,死後還得個曾文正公。

曾國荃最後結局:1875年後歷任陝西巡撫、山西巡撫,署兩廣總督。光緒十年( 1884)署禮部尚書、兩江總督兼通商事務大臣。光緒十五年(1889)加太子太保銜。翌年,1824-1890卒於位,享年66歲。諡“忠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