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父母:别在该“立规矩”的年龄,跟孩子做"朋友"

致父母:别在该“立规矩”的年龄,跟孩子做"朋友"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我们所期望的教师不仅仅是一个讲授者,仅仅满足于传达现成的答案,而是善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未知事物的导师。

致父母:别在该“立规矩”的年龄,跟孩子做

为什么很多父母觉得孩子讨厌,主要就是因为孩子总是调皮捣蛋,还不听管教。

父母越是不让他们做到事情,他们偏要做;对父母的责骂鞭打也早已"麻木"。不但屡教不改,还经常和父母顶嘴。

有的时候觉得孩子年纪小,不忍心对孩子拳打脚踢,但孩子太过"嚣张",经常挑战父母的底线,在"作死"的边缘徘徊。

让孩子不要折花,孩子就会"摧毁"整个花园;让孩子拿碟子,孩子非要拿盆。大人在看电视娱乐的时候,孩子在一边大喊大叫。这样的孩子,父母不暴打一顿,能解气嘛!

但是孩子就是不愿意听父母的话,你气任你气,我还会调皮。这要在过去,孩子早就一天遭受三顿打,保证一个月不敢"上房揭瓦"。

致父母:别在该“立规矩”的年龄,跟孩子做

但现在许多老师和家长都提倡要"人性化带娃",也就是要和孩子成为朋友,互相尊重,像朋友一样相处。但是年幼的孩子如果不多加管教,只会变本加厉地的捣乱。和孩子成为朋友,孩子不就会得寸进尺了吗?

家长也希望和孩子做朋友,但是孩子犯了错,孩子会人不知训斥打骂。可能是家长没有用对方法,没有和孩子正确地交朋友。

致父母:别在该“立规矩”的年龄,跟孩子做

我们先来看一则真实的故事:

佟大为在综艺节目《一年级》中,担任大学一年级新生的表演老师,教学生表演的技巧。

在一期节目中,一个女孩两天没去学校上课,也没和佟大为请假,大家都很担心,觉得她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致父母:别在该“立规矩”的年龄,跟孩子做

没过几天,那个女孩再次出现在大家眼前,佟大为问她:"你干嘛去了?为什么不请假?"

原来是女孩是害怕自己考试失败,临阵脱逃。佟大为觉得应该教育一下女孩,得让她意识到逃避的可耻,必须让她敢于面对挑战和失败。

佟大为批评了几句,却没想到旁白一位女该起身,说佟大为话说重了,只把自己当老师,没把学生当朋友,说佟大为没资格做老师!

佟大为顿时火冒三丈,说:"在学校里,你们就得守学校的规矩,我们首先是师生,其次才是朋友!我要对你们的安全负责,两天不来学校也不请假,我们跟你们的父母怎么交代?你是来跟我们学习的,不是交朋友!"

两个女孩哑口无言,羞愧地低下了头。佟大为说的这番话,就可以直接用到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上。

致父母:别在该“立规矩”的年龄,跟孩子做

老师首先要做好对学生的教育,然后才能和学生做朋友。父母首先要尽父母职责,管教好孩子,然后才能成为孩子的好朋友。

家长可以和孩子做朋友,但是首先要和孩子立规矩,让孩子不能超过某个界限。让孩子知道尊敬长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各种坏习惯不管不问,孩子只会变得目中无人,学会顶撞父母。今后孩子进入职场,也会顶撞上司,无法听取别人的建议,在社会上很容易吃亏。

家长要树立自己的权威,让孩子对父母和规矩有敬畏之心。孩子可以和父母做朋友,但首先必须尊重父母,听父母的教导。家长可以通过这几种方式树立权威。

致父母:别在该“立规矩”的年龄,跟孩子做

别在该“立规矩”的年龄,跟孩子做"朋友"

1. 凡事必须讲规矩,犯错就要惩罚

孩子为什么总是喜欢和家长顶嘴,对老人说脏话?就是因为孩子没有规矩意识,心中和父母、长辈没有清楚的界限。

父母要给孩子制定各种规矩,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孩子犯了错,就让适当惩罚,让孩子知道犯错需要承担的后果。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给孩子定规则时,不要生搬硬套,根据孩子的情况适当调整。给孩子定一些必须坚持的规则,不触及规则时,就给孩子自由。

致父母:别在该“立规矩”的年龄,跟孩子做

2. 对待规则,要温柔坚定

温柔,就是不要随意和孩子发脾气, 语气要平和,从孩子的立场出发,爱他,理解他。

坚定是要让孩子知道,规则不能够随意更改,也不能随意宽容。不能因为孩子哭闹,家长就心软。

致父母:别在该“立规矩”的年龄,跟孩子做

3. 父母要以身作则

生活中,孩子犯了错,家长想要让孩子心服口服,首先自己就要树立良好的榜样。比如家长告诉孩子睡觉前不许玩手机,孩子看到家长经常玩手机到半夜,就会觉得不公平,会和父母理论。

家长给孩子做了好的榜眼,孩子会对父母更加崇拜,因为在孩子眼中,父母的形象始终是高大伟岸,值得依靠学习的。

致父母:别在该“立规矩”的年龄,跟孩子做

孩子知道了遵守规矩,知道了和父母的界限,也就会和父母像朋友一样,礼貌地相处,不会越界。孩子才会心甘情愿地听父母的话。

优秀的孩子必定是见过世面的孩子,他们的背后一定站着一对有眼界有见识的父母。

有见识的父母,不等于有钱的父母。比如,给孩子买一本童书绘本用不了多少钱,但会让孩子学习到很多知识。3-6岁是孩子的阅读敏感期,这个时期好好培养,有助于让孩子形成终生的阅读习惯!

致父母:别在该“立规矩”的年龄,跟孩子做

小编推荐这套《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就很不错,一套共有10册。中英双语绘本,对于家长启蒙孩子的英语思维也有很大帮助。

3岁前,父母可以读给孩子听,当做睡前故事书。在3-6岁当做好习惯养成的故事书,用来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养成好性格。

致父母:别在该“立规矩”的年龄,跟孩子做

精美插画和通俗生动的故事,无需家长说教,孩子自己体,会并理解各种美好的事物。帮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致父母:别在该“立规矩”的年龄,跟孩子做

这套绘本一共10册,分别是《我能与人分享》《我相信自己》《好孩子懂礼貌》《我可以独立》《学会尊重别人》《我能守信用》《我有自制力》《我能承担责任》《我不随便发脾气》《我能表达自己》,是专门为2-8岁宝宝养成好习惯的绘本,对孩子在

逻辑思维,情商启蒙,语言锻炼中都有非常多的有好处!

致父母:别在该“立规矩”的年龄,跟孩子做

2-8岁正是孩子对图画最为敏感的时期。这套行为习惯培养绘本可以帮助父母更好的培养孩子优秀的品质,让孩子能成为有出息的人,未来少走弯路!


所以做家长的点击下方图片,从现在开始改变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