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援鄂醫療隊員:心情慢慢平復 期盼早日回家


3月21日下午,圓滿完成支援湖北抗疫任務的576名山東醫療隊隊員分乘五架飛機安全抵達濟南,來自日照市第一批、第二批馳援湖北醫療隊的8名隊員也在其中,他們將集中進行14天的隔離後,再返回日照,在抗疫一線艱苦奮戰50多天後,這些逆行的英雄們,終於有時間可以好好歇歇了。記者今天再次連線採訪了他們。

3月21日下午,在山東援鄂醫療隊員乘坐大巴去往武漢天河機場的沿途,日照市中醫院援鄂護師侯永良用手機拍下了視頻。和其他各地醫護人員撤離武漢時拍下的場景一樣,街道兩邊站滿了依依不捨的武漢市民。

“一路上所有的市民應該是自發的,包括一些志願者,整個大道兩邊都是市民夾道歡送我們,再到高速路口,這中間大約有四五十分鐘,路兩邊全都是市民,特別感動。”侯永良說,剛開始所有隊員都在拿著手機拍攝,但是最後所有隊員都已經沒法錄了,都把手機收起來了,全都哭了。

援鄂醫療隊員們還清晰地記得,兩個月前,同樣的大巴、同樣的路線,窗外卻是不一樣的場景。來時雨雪冰霜、街道空曠,歸時春暖花開、人潮湧動,來自全國各地的援鄂醫務人員,用自己的努力,把在疫情中苦苦掙扎的武漢慢慢還原成了原來的樣子。

“剛去的時候,武漢的街上真的沒有人,去機場的時候只有我們這些醫務人員,回來的時候感覺這個城市一下子活起來了,有了溫度。”莒縣中醫醫院重症醫學科副護士長何在梅說。

而在這些援鄂醫務人員心中,他們只是做了自己職責內的工作。

“我們僅僅是換了一個地方,從日照的單位換到黃岡市,因為救死扶傷本來就是我們的職業,但是現在受到國家這樣一個超規格的禮遇,讓我們所有人都覺得承受不起,也誠惶誠恐,感覺以前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侯永良說。

從日照到武漢,幾千公里的距離,因為這場疫情牽起了難得的“緣”。完成使命,繼續前行,五十天的時間裡,他們結識了新戰友,治癒了很多患者,也留下了一生的牽掛。

“我住的宿舍正好對著武漢長江大橋,但是卻被一棟樓嚴絲合縫地擋住了,只露著大橋上面的那個頂端,其實挺想去看看的,因為看不見它真實的樣子,就聽到那個船轟鳴的聲音,一聽到那個轟鳴的聲音就像吹起了戰鬥的號角。”何在梅說。

脫掉防護服,摘下口罩,這些醫務人員也跟我們一樣,是普普通通的人,他們的心願其實很簡單。

“我們都約定好了,我和好多患者都說好了,等著明年櫻花開放的時候我們再去武漢,和一起戰鬥的好朋友,明年我們帶著自己的家人和孩子再來武漢看一看,到武漢長江大橋上去感受一下那邊的大橋之美,想去武大看櫻花,去小吃街吃好吃的。”何在梅說。

當飛機安全落地,家鄉人民用機場的最高禮遇“水門”迎接這些勝利歸來的勇士,他們將在德州接受14天的集中隔離後返回日照。從夜以繼日的抗疫一線迴歸平靜,這些逆行者們終於有時間好好休息了。

“首先是關機睡覺,好好睡覺,因為在那邊所有的醫療隊員都有失眠的事情,也包括我,第二個是休整之後,想再回憶一下這些日子的這段經歷,也是一段比較美好的回憶。”侯永良說。

“我覺得不僅我要記在心裡,我還要我的孩子記住,回去的時候把在武漢發生的的點點滴滴都告訴他們。”何在梅說,她記的東西不多,但是這一段經歷讓她終身難忘,也是她人生最大的收穫,“能夠在國家危難的時候代表我們山東去支援武漢,‘此生不負入華夏,來世還做中國人’。”

目前他們在德州齊河進行集中隔離,生活各方面都被照顧得非常周到。

在疫情一線救死扶傷的時候,他們無暇顧及家中親人,而現在,大家最期盼的就是儘快結束隔離回到家鄉,與親人團聚。

“如果工作需要的話,我會立刻投入到工作中,如果有幾天假期,我就帶著我的對象和孩子回家看看,因為之前好幾個月也沒回婆婆家,感覺很對不起他們,至今也沒跟他們說,他們身體也不好。”何在梅說,想回去多看看他們,和他們坐在一起,吃頓飯,聊一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