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思極恐的“詛咒”內核,才是《謗法》的最大看點!

仇恨一直都在,

怨念一直都在,

所以世間,

才會釀就如此多的慘劇!

細思極恐的“詛咒”內核,才是《謗法》的最大看點!

文丨舊故麻袋



《謗法》完結了,除了結尾處理有些莫名其妙,編劇該填的坑還沒填完之外,劇情本身的驚喜感還是有的,雖說最後有些虎頭蛇尾,但有網友稱《謗法》的結局之所以會如此難懂,是因為編劇在為第二季鋪路。

今天暫且不探討這部劇的好與壞,只想談談結尾關於“詛咒林”生效和失效的那段高光劇情。


細思極恐的“詛咒”內核,才是《謗法》的最大看點!


《謗法》前期雖然鋪墊了如此多的噱頭,但它主要想表達的思想內容其實就濃縮在完結前那三十分鐘的劇情裡。

無論“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是人就會有好惡,是人就會有憎恨,在那個陰暗面裡,藏著最險惡的自己。如果有一天,世上真出現如劇中描述那般神乎其神的“詛咒林”程序,只要你上傳憎恨之人的照片,寫下憎恨的原因,點贊破千,就能讓他在這個世界上消失。這樣的“詛咒林”不會是反派口中的那個“最佳治世之法”,而是會淪為每一個人的軟肋和把柄。


細思極恐的“詛咒”內核,才是《謗法》的最大看點!


“詛咒林”裡沒有是非,只有上傳之人所寫的一面之詞,情緒是最容易被煽動的東西,最終每一個點讚的人都是儈子手,那些點下手的每一個贊都是在“遞刀”,無法想象這樣的世界將要如何運作,人間將會是怎樣一個“煉獄”!

那麼回過頭,“詛咒林”的出現,為何會如此火爆?不僅僅是因為噱頭,而是它恰好正中了人類“邪惡”的內心。劇中已經離職的程序員說:人都覺得自己委屈,喜歡詛咒別人,這種事情一直都有。所以,即便沒有“詛咒林”的存在,“詛咒”依然存在。


細思極恐的“詛咒”內核,才是《謗法》的最大看點!


那些被詛咒的人,或許是身邊的至親之人、或許是曾經最要好的朋友、或許是日日面對的同事......很多人,不是單純的惡,有他咄咄逼人的一面,也有他陽光燦爛的一面,只是恰巧,遇上咄咄逼人那一面的是你,你覺得他該死,但回過頭想,遇上他陽光燦爛那一面的人,會因為他的離去,多傷心,多不甘......

“詛咒”聽上去只是一個不可能存在的虛詞,它大概率出現在你心情不悅時、遇上麻煩時、無可奈何時......把自己看作一個弱者,內心顯示的每一個詞都和“醜惡”有關,恨不得用仇恨將他碎屍萬段......


細思極恐的“詛咒”內核,才是《謗法》的最大看點!


站在仇恨的背後,那個讓人瞬間恨之入骨的他,可能是其他人的親人、朋友、愛人,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沒有完美無瑕的性格,你或許與人親近,可做不到與每個人都友好,這就是人類最可怕的地方——擁有多面性,但也正是因為人的多變,才讓人變得與其他動物不一樣。

很多時候,你回過頭看曾經一些情緒化的對話,你會覺得自己當初那樣憤怒,其實“大可不必”,因為事過了,氣消了,冷靜下來,一切都能好好說了。

我們對一個人惡語相向,有時候並不發自內心,只是一時衝動,但千萬別把這樣的“一時衝動”當作武器,古人有云:冤冤相報何時了。如今放在“詛咒”這個問題上,也是同樣的道理。


細思極恐的“詛咒”內核,才是《謗法》的最大看點!


壞情緒總會有,性格差的人也總是存在,社會就是這樣,沒有同樣的三觀,只有相似的靈魂,志趣相投的,成為朋友、戀人、愛人;話不投機的,成為路人、過客、甲乙丙。接受別人的指責和接受別人的讚美,同樣重要,社會就是這樣運轉的,人與人之間也是這樣交往的。

“退一步,海闊天空”這句話其實並不慫,“退一步”不是為了逃避,也不是因為害怕,而是為了冷靜的去思考問題。早些明白這個道理,不是你放過了他人,而是你放過了自己。


細思極恐的“詛咒”內核,才是《謗法》的最大看點!


《謗法》最後,大BOSS的奸計未成,自焚而亡,女主和丈夫得救,而謗法師走向成謎......這是一個瘋狂在及格線邊緣瘋狂試探的結局,因為不出所料,因為沒有意外,但好在它最後十分鐘足夠深刻,令人細思極恐,靈魂為之一顫。

電視是虛構的,“詛咒林”是虛構的,但社會現狀卻不虛構,人與人之間相互“詛咒”,就像吃飯睡覺那般,成為家常便飯,每個人都曾有過內心陰暗顯現的時刻,或許那個時候,都會擁有“魔鬼”的一面吧!


細思極恐的“詛咒”內核,才是《謗法》的最大看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