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市痘姆乡:“扶贫车间”成就“小康梦想”

扶贫车间建村口,就业脱贫有奔头。扶贫车间的全面复工,吹响了痘姆乡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冲锋号,以就近就业为原则、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以扶贫车间为载体的脱贫路子正越走越宽阔。

潜山市痘姆乡:“扶贫车间”成就“小康梦想”

在痘姆乡鞔鼓村的扶贫车间里,潘汪莉和工友们正在各自的生产岗位上熟练地缝制衣领、衣袖、裤腿、腰边……数十台缝纫机同时运转,一件件服装加工成品后被打包发往外地,车间一派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劲头展现在我们面前。

潘汪莉是鞔鼓村金山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丈夫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孩子尚小,挣钱养家的担子便落在她一人肩上。2018年,鞔鼓村整合扶贫驿站和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利用老村部旧房进行改建扩建,建成了就业扶贫车间,成功招商安徽“快马服饰”和苏州九创衣品服饰有限公司入驻。经村里牵线,潘汪莉成了扶贫车间的第一批工人。“忙的时候,一天收入200至300元,平时也有100多元,收入很好,也方便照顾家里”,潘汪莉对这份工作很满意,一干就是三年。

疫情对潘汪莉的生产和生活并没有造成影响,她说:“前一阵子,车间负责人主动将料子送到我们贫困户家中,在家里做衣服,既保障收入,又保障安全”。扶贫车间负责人吴列虎告诉我们:“扶贫车间早已全面复工,现有23位工人在车间生产,其中贫困户7人,还有30余位工人在家中工作。当前订单量较大,欢迎更多的贫困户加入我们。”

据了解,鞔鼓村扶贫车间自运行以来,吸纳带动周边50余人就近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20余人,累计发放工资近400万元。扶贫小车间,发挥大作为,群众增收、企业增效、脱贫增速的预期目标正逐步实现。

潜山市痘姆乡:“扶贫车间”成就“小康梦想”

同样忙碌的还有求知村扶贫车间。“收到了来自各省市的订单,车间已全面复工,产品仍供不应求。”信诺食品公司负责人程炎青说。

作为市规上企业,信诺食品公司主动履行龙头企业的社会责任,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均注重带动贫困户增收。年糕生产的原材料为大米,一天需消耗大米约5000斤,公司就地取材,优先采购周边贫困户优质大米,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有效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程炎青还建起了电商平台,除了售卖自产的年糕,还代销贫困户的农副产品。在他的指导下,周边群众的10余家网店应运而生,农户家的土鸡蛋、腊肉、瓜蒌籽、菜籽油、茶叶等通过网店源源不断地销售出去,切实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2017年,信诺食品公司与求知村合作,建立求知村扶贫车间,送岗上门助脱贫。

王献化是求知村新建组的贫困户,2018年,经帮扶责任人介绍,他来到扶贫车间工作。王献化主要负责食品灭菌工序,通过对时间、温度的精准掌握,做好食品安全的把关人。“以前也在外地打过工,转了一圈,还是觉得在家门口上班最好,现在每天的收入是170元,幸福生活有奔头。”王献化说道。求知村扶贫车间现有工人25人,像王献化这样的贫困户共有12人。“我们计划对车间进行升级改造,预计年底会增加30个岗位,优先吸收贫困户前来务工。”程炎青说。

20分钟就业圈,护家创收两不误。扶贫车间有长工和零工岗位可供选择,工作时长灵活机动,方便工人兼顾农时或照顾家庭。求知村扶贫车间去年共发放工人工资50多万元,贫困户收入最高可达5万元,平均收入也有万余元。疫情防控期间,扶贫车间的体温监测、车间消毒、员工分餐等事项均按要求落细落实,切实做到了防疫和复工两手抓,生命和生计双不误。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扶贫车间已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路上的新引擎。痘姆乡将进一步加大扶贫车间建设力度,着力在规范管理、做大规模、长效运行上做文章,把扶贫成效写在百姓笑脸上,让扶贫车间真正成为贫困群众走向小康之路的筑梦车间。(夏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