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孩子们一定要从中学到些什么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就像是给生活按下暂停键,打乱了所有人的正常生活节奏。孩子们尤其如此。尽管他们没有赶上17年前另一场疫情灾难——非典,但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和宅家隔离的日子让他们感到新奇、烦躁、焦虑甚至恐慌。

因为肺炎疫情,往日车水马龙的场景不见了,不能出门,不能随便去娱乐场所玩,不能看电影,电视上、手机里铺天盖地的疫情和抗疫新闻,家长们神经兮兮地忙着消毒杀菌。

不仅如此,开学了不能去学校,见不到小伙伴,只能在家上网课,小朋友们去不了幼儿园。

如果说这些情况还能勉强接受,下边的变化就不那么美妙了。比如,宅在家这几天,妈妈天天都在唠叨,脾气越来越差;比如,一向积极乐观老父亲明显感觉变了一个人,满身的负能量,极度悲观;再比如爸爸妈妈天天都在吵架、打闹,给孩子造成了阴影……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孩子们一定要从中学到些什么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孩子们一定要从中学到些什么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孩子们一定要从中学到些什么

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应该抓住疫情防控这一时机,让孩子接受一堂“灾难教育大课”,也要调整自己的态度,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

你有三个方面需要重视——

第一个,灾难教育。

灾难教育,是指协助孩子理性的看待灾难,懂得自我保护以及懂得贡献自己的力量。教育孩子们更加认识到要敬畏生命和珍惜生命,掌握卫生防疫知识来认识到“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要养成健康习惯,保持和谐心态。

告诉低龄孩子,灾难包括什么,让孩子知道,灾难可分为人为灾难和自然灾难,人为灾难是可以避免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海啸、火灾、战争等。

结合这次疫情,告诉孩子灾难的危害、发生原因,不夸大、也不缩小对孩子真实表述。家长可利用相关电视画面进行讲解,掌握好尺度,不要引起孩子的恐慌。

掌握一些面对所有灾难都要有的普遍对策:自救、逃生、求救,同时更应该帮助孩子学会面对具体灾难不同的避难方法,这些方法必须细致而且准确。针对疫情,教会孩子防疫卫生常识。

教会孩子面对疫情不轻视也不恐慌的态度,教育孩子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眼前的生活。

适当让孩子参与到保持家庭环境卫生的劳动中鼓励他也为防控疫情做贡献。注意84消毒液和酒精这两种消毒用品不适合由孩子使用,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时建议佩戴口罩和手套,乙醇消毒液使用应远离火源。

教育孩子关爱他人,鼓励孩子给受灾群众写信、捐献物品。

第二个,要以身作则。

坏情绪是可以传染的。儿童时期孩子的个性正在形成中,模仿力强,父母的言传身教足以影响他们的成长,家长的行为示范作用要远大于口头训诫作用。坏脾气家长动不动向他人、配偶或孩子发火,这首先是做了反面示范,无意中教会孩子用破坏性方式表达不同观点。同时坏脾气的人让家庭生活经常充满火药味,让孩子的心理总是充满负面情绪,积淀越来越多的负能量。

所以父母也要学会自我管理情绪,找到发泄的合理途径。多提高自己的修养,增强自己的忍耐力,学会分散情绪,弱化烦恼。

第三个,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情绪。

一个和谐健康温馨的家庭环境是他快乐的源泉。如果家庭不和谐整天吵架,孩子自然不会快乐,也培养不出乐观的性格,所以保持家庭的和谐至关重要。要教会孩子调整情绪的方法。提升孩子的自信心,正确地看待得失,积极乐观地正面应对悲哀、困惑、失败、挫折等各种消极情绪。

生活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要利用这次疫情带来的问题,进行改正和调整,让孩子在成长中发现和了解世界的不同面,把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孩子们一定要从中学到些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