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野心,不“弗迪”

无野心,不“弗迪”

文|章丽娟

一直把市场视作战场的比亚迪老总王传福,在他一声令下,近期让比亚迪喜提“全球最大量产口罩工厂”的新称号,从毫无口罩制造经验到全球量产巨头,也就花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巨头的比亚迪,用实力告诉我们“impossible”在它那就是“I’m possible”。

无野心,不“弗迪”

2020年,比亚迪迅速生产口罩、消毒液的新动作刷新了公众对其认知。国内疫情即将结束,比亚迪又组织了另外一个重磅的新动作:官宣成立弗迪公司。

该公司成立,核心目只有一个,就是为提升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对外销售业务和品牌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力。

“弗迪”一名,源于《诗经.大雅.桑柔》——“维此良人,弗求弗迪”,寓意着诚实有信,踏实精进。看名字的出处不难猜到这跟王传福的个人情怀有关,纵观所有的中国品牌车企,应该只有比亚迪在坚持使用中文标注按键和开关,而比亚迪的车型,也都是用唐、宋、元、秦、汉等来命名。

无野心,不“弗迪”

据比亚迪官方发布的消息显示,此次宣布成立的弗迪公司共有5家,分别是弗迪电池有限公司、弗迪视觉有限公司、弗迪科技有限公司、弗迪动力有限公司、弗迪模具有限公司。天眼查上也更新了最新的资料。

无野心,不“弗迪”

其实,早在去年12月31日,“五弗”公司授牌仪式就在比亚迪深圳坪山基地举行。此前,比亚迪几十年来一直遵循垂直供应链体系,公司零部件只供应比亚迪内部,但近几年比亚迪践行开放战略,

比亚迪多年悬而未决的业务分拆,这一次变成了现实。

无野心,不“弗迪”

随着5家弗迪公司的接连成立,标志着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主要零部件完成了业务分拆,也意味着比亚迪的开放战略由1.0向2.0进阶,独立的弗迪将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更有助于加快全球电动化的普及。

无实力,不“弗迪”

没有金刚钻,哪敢揽瓷器活,作为新能源车领域的“头号玩家”,要是没有拿得出手的“实力”,怎么敢断然让“五弗”独立,能帮雷军造手机,能为春晚建云轨云巴,自己还能造芯片(IGBT)。你说比亚迪不会啥?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可谓“得电池者得天下”,就拿其中的弗迪电池来说,比亚迪以电池起家,手握电池制造的核心技术,虽然在2017年宁德时代击败比亚迪,拿下当年全球动力电池销量冠军,自此对比亚迪的电池制作产生了巨大威胁。但好在比亚迪痛定思痛,比亚迪将在今年再度祭出一张“王牌”——“刀片电池”,自这个新概念一诞生,就牵动了车市、股市、动力电池行业等多方的神经。

这是何方神圣呢?“刀片电池”是在比亚迪一直坚持研发的磷酸铁锂电池基础上,将电芯加长,使单个电芯形状扁平、窄小,虽仍保留了模组的结构,但其通过多个"刀片"捆扎形成模组,通过少数几个大模组的组合成电池,整体思路同样是减少模组结构和单体连接线束,提升封装效率。“刀片电池”比磷酸铁锂电池体积比能量密度提升50%,搭载首款车型“汉”续航可达600公里。如此性能卓越的“刀片”电池,我认为还是有机会在比亚迪在和宁德时代的竞争中扳回一城的。

无野心,不“弗迪”

#图为将首次使用“刀片电池”的“汉EV”

还有弗迪动力。要问比亚迪前十几年都干了什么,能上台面的就是混动与纯电技术的钻研与突破了,接连4次豪夺全球新能源车企销量冠军就是对这一努力的奖励。手握比亚迪纯电,混动,传统动力三大技术,这是弗迪动力直面市场的底气。比亚迪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先发优势,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继续走在自主品牌的最前列。

扛得住,才能持续发力

疫情的“黑天鹅”打乱了汽车行业的格局,新能源汽车行业又具有明显的“以销定产”的特点,汽车制造商无法生产,进而上游产业链企业无订单、无法排期、零部件供应不足等情况出现,最终导致整个产业链目前处于临时受到压制的局面。

然而,我们还必须了解的是,新能源汽车产销不同于整体车市,更多是政策驱动影响,根据近期政策趋势,我们可以推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2020年将迎来一波政策红利,叠加疫情解除后消费需求的释放,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未来几年内也必将迎来融合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黄金时期。

从全球市场来看,伴随各国技能减排政策推出及各大车企的紧密布局,电动化在全球范围内已成趋势。而比亚迪作为唯一掌握三电核心技术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并连续四年豪夺2015-2018年全球新能源车企销量桂冠。可见,弗迪公司敢于直面市场挑战的底气和自信并不是不是凭空产生的。

这些年,比亚迪不动声色的引领汽车新能源快速发展,作为是绿色出行方式的探索者与践行者,此次“五弗”公司成立也是比亚迪实现打造一个有绿色梦想企业的一环,王传福在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就曾语出惊人地说过,“全面推广电动车,逐步禁售燃油车!将国内私家车电动化时间点设置在2030年之前。”

无野心,不“弗迪”

而此次弗迪公司的出场不仅从战略层面推进兑现e平台的开放共享,同时也带动e平台之外的零部件的开放共享,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这个e平台是比亚迪在2019年推出的电动汽车平台,其它企业可以与比亚迪合作,共同利用e平台,进行电动车汽车的技术开发和生产。这个高度集成化、高度标准化的平台,是比亚迪开放战略中的重要一步,也是未来比亚迪持续发力的重要基础。

是战略,更是自救

2020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开局就陷入混沌,作为乘用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汽车市场无一例外地也遭受了严峻的冲击。根据中汽协的数据,2月份中国汽车销量同比下滑高达79.1%,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也同比下跌75.2%。

我们自然可以用春节假期和疫情来势汹汹为那些难看的数据背锅,但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新能源汽车市场就已经连连下降,去年比亚迪汽车全年销量461399台,同比下降11.39%,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29506台,同比下降7.39%,当然其他新能源车企巨头也不例外。无疑,新能源汽车当前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确实陷入一个瓶颈期,补贴大幅退坡,个人市场需求疲弱等因素都让新能源汽车产业形势不太乐观。

可见,“弗迪系”的成立不仅是战略层面的布局,更是下沉到核心零部件市场的自救。种种不利的因素让比亚迪必须找到新的利润突破口去应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低潮,而比亚迪公司引以为傲的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就是摆在它面前的一根救命稻草。而成立“弗迪系”则可以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对外销售,成为快速增长的引擎。

还有一个猜测就是,宁德时代作为锂电池行业的“后起之秀”近些年迅速崛起,成绩亮眼。就算是面对疫情的冲击,在股市动荡、千股跌停的惨状下,宁德时代却数次刷新股价历史新高,这,比亚迪他能不酸吗?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62.2GWh,其中宁德时代装车量为31.46GWh,排名第一,市场份额高达50.57%。已经远远甩比亚迪好几条街了。

想当初,比亚迪也曾是国内锂电池行业绝对的大哥,如今成立弗迪电池有限公司,加快动力电池技术开发和创新,即将面世的“刀片电池”大概也是比亚迪想从电池动力市场分得一杯羹吧。

比亚迪会成为汽车界的华为吗?

作为深圳最亮眼的几张名片之一,比亚迪常被拿来与华为做比较。比亚迪此举无疑在走华为企业改革的老路。一个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一个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引领者;一个想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一个想推动全球绿色汽车行业的发展。都是以世界为目标的追梦者。

华为的成功人尽皆知了,来看看比亚迪,作为一家后来居上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2005年从电池转型至汽车领域,凭借雄厚的电池研发技术及创新实力,掌握电池、IGBT、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核心技术,于2008年推出全球首款量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随后又陆续推出E6、秦、唐、宋、元、E1等多款新能源车型,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连续五年位居中国大陆第一,在市场上还是获得了极大的认可。在所有车企中属于闷声发大财的低调企业。

随着海外订单不断剧增,已于美国、匈牙利和法国等多个国家设立纯电动商用车工厂,满足全球各地的购买需求及售后服务。比亚迪不但拥有全球车企所不能及的新能源核心技术,凭借强大的电池研发技术及雄厚的技术团队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引领者。

无野心,不“弗迪”

比亚迪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成就,并不逊色于华为。单以交通领域而言,汽车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十万亿级别的市场,而在这个市场上,比亚迪新能源布局最完整,产业链上从原材料资源,到最终端的回收全部自己掌控。车型应用上,7+4基本上把主流场景都覆盖到了,创建了绿色交通的新纪元。再加上云轨云巴在轨道交通上的优势,按这个路子发展下去,比亚迪的未来是可期的。

比亚迪会是下一个华为吗?无论是从其研发技术还是市场发展空间,比亚迪都可以称得上是汽车界的华为,可是从企业声望以及公司的运营效率来看,比亚迪还有一段路要走。

最后的话

据了解,新成立的弗迪公司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一方面更高的市场自由度,使其有希望进入到更多车企的供应链,攫取更多市场份额,同时促进比亚迪实现从零部件产品市场化到企业市场化,在提升自身实力的同时,也在推动新能源的普及。

另一方面,把弗迪公司从比亚迪分拆出去独自面对复杂的市场局面也实属冒险之举,但从长远来看,是明智之举。一来,只有独立才面对风雨,才会有真正的成长;二来,商业空间未来可期。

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每一家新能源公司都在如履薄冰,寻求破局之法。显然,比亚迪的弗迪公司就是其找到一种良策,也是它的野心。

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能够供应核心零部件的玩家不多,比亚迪做大做强弗迪,其利润也会水涨船高,甚至和比亚迪本身的新能源汽车板块并驾齐驱。比亚迪是幸运的,即使一些公司嗅到了新能源核心零部件的商机,也无法如同比亚迪一样复制“弗迪”。

这是一个关乎野心的商业故事,也是一个凭实力说话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