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天性是玩,可是女儿是个将天性释放到底的孩子,这如何是好?

马兰开花256


首先,我很认同你。儿童的天性是玩,但是孩子将天性释放到底有什么不好吗?不知道咱家孩子现在几岁哈,根据我对3~6岁小女生的观察,爱玩的孩子她的思维非常敏捷,表达能力超级棒,再就是有良好的性格。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爱玩的孩子,对世界万物都充满了探索,喜欢观察,动手操作,这样他们主动接触世界的机会,再加上实践经验,他们的小脑瓜越来越灵活,老人讲的一句话就是“爱玩的孩子很聪明”。

第二,爱玩的孩子交际能力特别强烈,有很好的沟通能力,有时候也会有“管理能力”的提升,主动安排与其他小伙伴活动的场景或是细节问题,成为小小的领导者。

第三,孩子的性格影响孩子的一生,开朗活泼乐观的性格形成是她爱玩的天性慢慢建立起来了,开朗的性格对她一生的成长也是很有帮助的,不仅影响着身边人的情绪,也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

孩子的“玩”,我们不要理解成单纯的玩,也可以游戏的形式,无形中帮助孩子学习与成长。如,你弹琴45分钟,妈妈把书看到第十页;我们一起把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吧,爱美的心❤️小女子皆有;一起爬山、骑车、游泳等,我相信有很多游戏可以将孩子的天性释放又可以得到更多的乐趣。

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们一起加油💪


五一麻麻讲故事


我赞成应该释放孩子的天性,但这种该被释放的天性仅限于孩子纯真、好奇、精力旺盛以及无限的想象力。而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并告知他生存的自然法则和适应社会的秩序规则,必要的时候要给予适合的约束和管教。我们有太多太多的规则、原则、道理,需要很直白地告知孩子,并带有强迫性地让他去学会、遵守,即使他短时间内不理解,也要遵循。很多情况下,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咨询孩子的观点,没有太多时间去慢慢给他讲道理让他理解。“短平快”是有效而有益的。

很多家长喜欢把做选择的事情拿来问孩子,一方面是尊重孩子的选择,一方面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固然很好,但也分事情。某儿童游乐场所临近下班时间,有位孩子还在里面玩耍。家长询问孩子:这里快下班了,你是想再玩一会儿,还是回家?孩子当然说要再玩一会儿。于是,店员又不好意思下逐客令,只好无奈地等待着这位孩子玩尽兴。在我看来,有些事情,家长是无需询问孩子意见的。像这件事,家长只需告诉孩子,这里要下班了,如果你继续玩会影响到别人,我们该走了。很果断,也很有效。并不见得这样就剥夺了孩子思考的机会,反而会让他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应该去打搅和麻烦别人。


一颗饭团子


楼主您好,我是蓬嫣,很高兴为您解答!

要说人生最快乐的时光那只能是儿童时代了,儿童的天性是玩,但他们也不只是玩,做什么都是随心所欲随内心的,我觉得无论是儿子女儿都是一样吧。我的宝宝两岁多是个儿子,他每天也是肆意的释放天性各种嗨玩,现在还缠着大人办家家酒,重要的是他自己也要求大人教他读书学习,虽然都是认一些动物学几个数字,我觉得这一点还是很让人欣慰的,总比光想着玩好吧。

儿子比较皮实一些我们经常也刻意让他学着自立一点,女儿比较娇贵吧带女儿还是应该细致一些,其实这个涉及到以后他们长大后的很多问题,女儿强势一点学会保护自己。但是说了这么多还是回到前面说的,儿童的天性应该让他们尽情的释放,毕竟过了那几年就开始有烦恼了,真正的快乐时代就结束了,这些是我的个人见解了希望能帮你做个参考吧。




蓬嫣宝宝


幼儿教育源于生活,从游戏中学习,效果将会更好。而首先作为家长,要有积极、认真的心态,在和孩子游戏的过程当中,做到真正和孩子平等,不能以家长的身份对孩子进行说教,否则失去了游戏的意义。融入孩子的圈子才能更好的教好孩子。兴趣是孩子学习最好的老师,在做游戏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乐趣,而不是追求一味的计算。另外,数学本身是逻辑思维强且比较枯燥的,不要让单一的数学计算影响孩子对游戏的热情。孩子游戏的过程为的是感受数学带来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即可。“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所以掌握好学习的方法,培养正确的学习乐趣才能更好的学习。在此过程中,注重角色的转换,让孩子当上“老师”给家长上次课,要比一味的灌输教育强很多。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孩子,自主学习,快乐学习。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现在很多家长都对孩子的作文水平犯愁,请老师补课等等,其实多进行阅读的训练对于提升写作的技能也是大有裨益的。当然,家长更要以身作则,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建设好的氛围,增强孩子兴趣。不要把发放奖励作为好好学习的前提,这样孩子失去了本身学习提升自我的这个目的,无形中变得功利起来,这样只会百害无一利,而需要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孩子,共同融入学习本身,才能收获更多学习的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