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下联:“童子打桐籽,桐籽落,童子乐”,穷伙计对下联获芳心

对联,又称楹联、对子,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组成的一部分,起源于五代十国,至今上千年的历史,最早是写在纸、布、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讲究的是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一字一音的均是中华言语独特的艺术形成,是中华的文化瑰宝。

小姐下联:“童子打桐籽,桐籽落,童子乐”,穷伙计对下联获芳心

历代有关对联的小故事有很多,比如宋代的苏轼和苏小妹就有很多有趣的对联佳话,还有唐代的解缙、唐伯虎,清代的郑板桥、纪晓岚。

他们作为对联的大师,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意思的素材。名人对对子诚然是不足为奇的,但是民间因为对联喜结连理的故事就引起我们浓厚的兴趣了。

小姐下联:“童子打桐籽,桐籽落,童子乐”,穷伙计对下联获芳心

在宋朝的时候,有一家开粮食店铺的老板,他姓解,解老板老来得子,在40多岁的时候有了一位女儿,直到女儿长到十八岁的时候,解老板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店铺生意也一直不错,唯一的心愿便是这女儿的终身大事,

虽然解老板天天在女儿面前劝说她早日嫁人,将来自己也老有所靠,但是自己的这个女儿说什么都不听,想要找个上门女婿,解老板知道女儿也是怕自己一个人在家里,不想他嫁。

小姐下联:“童子打桐籽,桐籽落,童子乐”,穷伙计对下联获芳心

在店铺里有个伙计叫顺子,人很机灵,由于家庭原因,没钱供他读书,只好出来打工了,伙计很懂事,解老板和女儿都非常喜欢这个顺子。

有一天,女儿在花园里玩,看到有几个小孩在用石头打梧桐籽,解小姐灵感来了就作出了上联:“童子打桐籽,桐籽落,童子乐”,但是上联出来了,下联怎么也想不到,

这个时候,顺子正好听到了,于是就对出下联:“家人给嫁人,家人愿,嫁人怨”。

小姐下联:“童子打桐籽,桐籽落,童子乐”,穷伙计对下联获芳心

这下联对的极为工整,解小姐非常喜欢,从此以后,小姐就对顺子另眼相看。

解小姐的父亲也察觉到了,父亲一想,虽然顺子是下人,但是他一表人才,聪明好学,要是招为女婿,让他读书,相比将来也是一个有用之才。

解老板找到小伙计,向他询问之后,小伙计感恩戴德,说一定不辜负此恩,后来他们成婚之后,顺子一心读书,考取了状元。一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小姐下联:“童子打桐籽,桐籽落,童子乐”,穷伙计对下联获芳心

其实古人的俗语谚语对联还有许多,好比“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在《增广贤文》里还有很多这样的俗语对联,人们说“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

小姐下联:“童子打桐籽,桐籽落,童子乐”,穷伙计对下联获芳心

《增广贤文》几乎涵盖了我们今天经常使用的大部分谚语,其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而又语句通顺,平实易懂。

这其中很多讲的都是人生哲学、处世之道。

《增广贤文》是一本值得静下来心好好去读,并且可以读一辈子的好书。这一点可以说是丝毫不夸张,就是因为我们今天的浮躁,反而让我们静下来变的好难。

在如何减少是非烦恼的问题上,先贤在《增广贤文》也留下了答案:“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小姐下联:“童子打桐籽,桐籽落,童子乐”,穷伙计对下联获芳心

这句话很浅显,意思是招来的是非只因为话说得太多,心中的烦恼都是因为多管闲事。如果我们把这句话变通一下,换句话说便是:少说一点话、少管一些闲事,是非烦恼也就少了。

想要读的朋友们是不是有个担心,那就是害怕文言文看不懂,我读的就是白话文的《增广贤文》,有详细的注释,让你在哈哈大笑中,还能学到生活的智慧!

小姐下联:“童子打桐籽,桐籽落,童子乐”,穷伙计对下联获芳心

现在购买《增广贤文》还附赠一本道德经《道德经》作为道学的本源,其涵盖万物之源、自然之律、为人之术、修身之道,可称中华文化宝典,是“千经之王”,是伟大的哲学名著,也是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所需要学习的一生智慧。

小姐下联:“童子打桐籽,桐籽落,童子乐”,穷伙计对下联获芳心

一本才48元钱,也就是一张电影票钱,一顿饭钱,却能让你受益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