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一部勵志片《麥克法蘭》,2015年迪士尼出品,我看得熱淚盈眶

最近看了電影《麥克法蘭》。這是2015年迪士尼出品的體育勵志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在體育類型電影中,勵志可以說是一個主旋律的話題。而看完《麥克法蘭》之後,我也是很受感動,熱淚盈眶。這一回,咱們就來聊一聊這部不錯的體育勵志電影。

推薦一部勵志片《麥克法蘭》,2015年迪士尼出品,我看得熱淚盈眶


《麥克法蘭》講述的是一個教練和一群越野跑選手的故事。主角教練因為教學上的失誤,不得不來到麥克法蘭執教。那是一個貧窮的美國農業小鎮,居民多為拉美裔,甚至學校的對面就是監獄。一開始,主角只是把麥克法蘭當作職業的跳板和緩衝。然而,他發現這裡的高中生由於學校離家遠,不得不跑步回家。那一刻,主角教練意識到他們的跑步潛能。主角教練想方設法將他們組成一隊,參加“富人區運動”越野跑。隨著賽跑成績越來越亮眼,麥克法蘭民眾的生活漸漸多了希望和盼頭,而主角最終也放棄了高薪職業,定居麥克法蘭執教。

我看完《麥克法蘭》後的一個強烈感受就是,這勵志片有些上頭,我頓時有跑幾公里的衝動。當然,我本身經常跑步,周跑量也有個二三十公里,此前也很喜歡《強風吹拂》等跑步番。因此,我對跑步類勵志電影的感觸會深一點。不過,哪怕不喜歡跑步,也不妨礙《麥克法蘭》所傳達出的勵志性。

推薦一部勵志片《麥克法蘭》,2015年迪士尼出品,我看得熱淚盈眶


真要論起來,跑步只不過是這個電影勵志性的媒介或載體,真正重要的這項運動對人物角色的影響。在電影中,參加越野賽跑的7名選手,有的早上5點就要幫家人收割農作物,有的認為自己前途無望,永遠只是做農民的命運。如果沒有主角教練走進他們的人生,也許他們這輩子不是勤苦的做農民,就是作奸犯科入獄。然而,他們在參加越野跑之後,他們有了自信,並都考上了大學,最終成為了教師、記者等。

看著這幾名選手因越野跑而改變命運,我深有感觸。曾經,我並不喜歡長跑,3公里就覺得很遠了。但是後來,當我經過訓練並完成15公里跑步,我的心態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我更自信了。我完成了曾經認為遙不可及的長跑距離,我意識到,原來那些自認為很難的事情,我也能做到。自那以後,我開始反思自己曾經有哪些“自我設限”。意識到“自我設限”後,生活彷彿多了更多可能性。

推薦一部勵志片《麥克法蘭》,2015年迪士尼出品,我看得熱淚盈眶


在電影中,7名選手也都給自己設置了很多心理限制,從來沒想過自己可以擺脫貧困命運——直到他們遇到主角教練,開始越野跑。對我來說,跑步距離是自我設限。對7名選手來說,「自己只是社會弱者」則是他們的自我設限。因此,當他們一點點取得成就,超越一支又一支隊伍,贏得一個又一個獎項,他們也突破了自我限制。這是撬動他們命運齒輪的契機,也是電影勵志性的關鍵。

“當我跑步的時候,我感覺我就是神。”——這絕不是電影最初那群學生能寫出的豪言壯語。越野跑改變了他們,主角教練改變了他們。

當然,《麥克法蘭》不僅是抓住這個故事勵志的根源,而且還很精巧的表現“勵志”。或者,換句話來說,《麥克法蘭》的熱血勵志劇情設計得頗為套路。基本上,《麥克法蘭》體育方面的情節大體遵循了這一故事框架——「發現天賦→比賽失敗並重新站起來→克服困難並獲勝」。這個套路無關好壞,只要把握勵志的根源,故事就能講好。

推薦一部勵志片《麥克法蘭》,2015年迪士尼出品,我看得熱淚盈眶


而在另一方面,這群選手也改變了主角教練。起初,教練與麥克法蘭格格不入,有些瞧不上麥克法蘭。他努力訓練選手,不僅是想要改變這些學生,也是為了自己的私心,他不甘淪落到在麥克法蘭當教練。在女兒目睹行兇現場後,教練為了女兒安全著想,決定去面試其他學校的教練崗位。不過,在麥克法蘭贏得州冠軍之後,教練放棄了財富、好工作,留任麥克法蘭。促成這一改變的關鍵在於麥克法蘭,賽跑選手和當地居民讓主角教練感受到“家鄉”的溫暖。

《麥克法蘭》在設計故事的時候,很巧妙的為7名選手安排了不同的人際關係網絡。由選手的家人、親戚、朋友等個人形象來代表「麥克法蘭居民」這一群體形象,這樣的角色設計避免了增生太多不必要的人物角色,卻又剛好能與主角一家產生聯繫。也許真實世界的人際關係並不是電影展示的那樣,但我們不難猜測現實中的教練也是因為麥克法蘭給他溫暖的群體印象而留下的。電影以相對藝術性的手法來表現教練對麥克法蘭的關係,我認為這是恰到好處的故事設計,有一種簡潔優雅的故事美感。

推薦一部勵志片《麥克法蘭》,2015年迪士尼出品,我看得熱淚盈眶


與此同時,電影對主次詳略的把握也是讓人賞心悅目。這個電影的勵志來源是那群選手,但主角卻選了教練,以他的視角切入。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一,真實事件選材時是以他為主的,他的事蹟是電影在歌頌的。其二,教練是這群選手的軸心,其視角能更全面的展示這個真實事件。

基於這樣的設計,《麥克法蘭》進一步優化7名選手的人物形象設計。事實上,這7名選手的家庭背景不一樣,動機目標也有所差別,理清主次才是關鍵。電影中,主角教練與其中一名選手發生了最深的聯繫,那名選手認為自己這輩子活該就是這窮人命,選手父親更是讀書無用論者。對麥克法蘭這種貧窮農業小鎮的居民來說,這種觀念很有代表性,因此電影著重刻畫這一人物形象,主角與這名選手的交談也很深刻。

推薦一部勵志片《麥克法蘭》,2015年迪士尼出品,我看得熱淚盈眶


推薦一部勵志片《麥克法蘭》,2015年迪士尼出品,我看得熱淚盈眶


與此同時,《麥克法蘭》又選擇了三兄弟選手,重點來反映麥克法蘭大部分家庭的物質條件。他們需要4點半起床,幹完農活跑去學校,放學後再跑去幹農活。酬勞低廉、全家勞動力動員是不少麥克法蘭學生的生活狀況。主角教練為了保證他們的訓練,自告奮勇的幫忙他們做農活。至於其他幾名選手的次情節則相對略寫,實現了“豐富選手背景的多樣性,增加主角教練與麥克法蘭的聯繫”的目標,就算大功告成。

可以發現,無論是麥克法蘭居民,還是7名選手,《麥克法蘭》非常擅長挖掘個體人物的代表性,以少數個人形象來進行群體形象的描繪。這不僅在體育片、勵志片可以運用,在其他很多涉及到群體形象描繪的電影題材中,《麥克法蘭》的人物設計手法都是值得借鑑的。

推薦一部勵志片《麥克法蘭》,2015年迪士尼出品,我看得熱淚盈眶


撇開個人情感觸動等因素不談,《麥克法蘭》大膽的藝術性取捨反而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眾所周知,真實改編電影的結尾往往會留點彩蛋,告訴觀眾現實中這些人物過得怎樣。而在這份彩蛋中,電影提到了教練和7名選手,但卻未提及教練的家人。猜測一下,現實中教練的妻子和兩個女兒的行為也許和電影所表現的有些不同。

從劇情來看,家人對教練決定、劇情的走向影響還是挺大的,有幾處重要轉折都離不開家人的身影。如果電影中家人關係的設計是為了故事藝術性而加入的,那這確實是比較大的真實性改動。我認為這也是一次不錯的示範,真實改編在保證核心劇情的真實之餘,適當的進行故事藝術性改編,取捨之後的電影效果還是不錯的。

推薦一部勵志片《麥克法蘭》,2015年迪士尼出品,我看得熱淚盈眶


推薦一部勵志片《麥克法蘭》,2015年迪士尼出品,我看得熱淚盈眶


當然,關於家人與主角教練的關係,這一故事設計確實大膽,但我認為並沒有做得很好。當主角教練放在訓練上的時間和精力越多,他對家庭的關注也越少。電影中是埋藏了這樣的矛盾衝突的,主角為了訓練選手而忘記了女兒的生日蛋糕,對妻子的關注也少了很多。我認為這是一個很有反諷意味的情節設計,在主角教練心中,到底訓練更重要還是家人更重要?

推薦一部勵志片《麥克法蘭》,2015年迪士尼出品,我看得熱淚盈眶


不過,《麥克法蘭》並沒有在這方面著墨太多。在簡單埋下矛盾的伏筆之後,電影又很快的以一場慶祝女兒成人禮的場景來修復家庭關係。如果長時間忽略家人,累積的矛盾是很難通過一場慶生派對就化解的,這樣的故事設計顯得草率,粉飾矛盾。我也能理解,畢竟家人關係這個次情節很可能是編造的,電影的主題也不是「工作-家庭」的矛盾。只要能表現出主角教練對麥克法蘭的影響,那就足夠了。

推薦一部勵志片《麥克法蘭》,2015年迪士尼出品,我看得熱淚盈眶


站在這個角度來看,《麥克法蘭》儘管很熱血勵志,故事手法和情節設計都富有美感,但依舊難以掩蓋深度不夠的短板,主角的刻畫也沒有很深入。當然,這也不至於判為不足,畢竟真實改編故事本身就不能大刀闊斧的改動,存在天然的限制。就整體而言,《麥克法蘭》確實已經做得足夠優秀了,值得觀看。


如果覺得影評有幫助的話,還望點個「關注」支持一下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