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这可能是成都最被低估的三个区域!

过去十年,这可能是成都最被低估的三个区域!

来源 | 觅窝(微信公众号:cdmiwo)

作者 | 洋妹儿

2009年以来的十年,是成都飞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这十年,成都的建成面积从455.6平方公里扩大到885.61平方公里。成都膨胀了近一倍。

城市不断向外延伸,多少区域从黄土变都市,从荒地变高楼。

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区域的价值被我们低估。我们一次次错过置业抄底的机会。

今天,洋妹儿就跟大家聊一聊那些年被我们严重低估价值而错过的3个区域。

观古贵知今,我们或许能从这些区域中找出共同点,以寻找如今还存在的价值洼地。


大面:从无到有发展火速

低估指数:★★★


或许在大面诞生初期,很难有人会想到现在大面会成为龙泉的门面,还被誉为东进的桥头堡。

大面承接着锦江区的三圣乡,相比起如今的天府新区,它离主城近多了。

但在老成都人心中这里就是乡下:荒地,离成都主城很远,除了农家乐,就是川师学校。说大面不是成都吧,它却在成都的辖区内;说它是成都吧,从主城打车去大面,还要付60元的返场费,的哥都不愿意去。

以前,来往大面和主城全靠火三轮、面包黑车,最关键的是大面真的啥也没有,一片荒地、农田。

过去十年,这可能是成都最被低估的三个区域!

▲图:大面2007-2018年对比。来源:成都向上UPchengdu

直到后来,包括世茂、百悦、保利、龙湖、蓝光等一系列开发商进驻,大面才逐渐耸立起一座座现代化的高楼。

世茂城在2015年为了卖房,还蹭了彼时当红小鲜肉李敏镐的热度,打出“城东一哥 欧巴三房”的口号,还放上李敏镐的照片和签名。房子去化周期都比较长。区域价格长期徘徊于5000元/㎡上下,库存量从12年的6千套攀升至1.2万套。

杨姐当时正在买房,她爸爸看上了大面的一个项目,当时均价5000多,她十分不解:这地方除了房子什么也没有,而且离城区这么远。她坚决不买。

那些看不起大面的人,谁也想不到如今的大面,成为龙泉驿最活跃的片区之一,也是最具生活气息的片区之一。恒大、世茂、保利、金科、龙湖、蓝光、融创等企业相继入驻。片区二手房均价涨到了15000元/㎡,世茂城二手房均价已经涨到16000元/㎡。如果杨姐当时买了房,如今价值翻三倍。

过去十年,这可能是成都最被低估的三个区域!

土地成交楼面价也破万。2017年新希望以11000元/㎡的楼面价拿下锦麟府地块,大面地块首度破万。今年2月28号,大面街道31.83亩住宅用地被隆基泰和以11000元/㎡的楼面价成交,溢价率高达96%。这些都意味着开发商对大面未来发展有着超高预期。

高地价项目入市,也推动着大面从刚需样貌向改善转变,片区内出现了洋房、别墅、大平层。常住人口从无到有,变成如今超过20万,居住氛围浓郁,配套也在逐渐完善,川师附属青台山小学、北大附中、北大附小等名校系的诸多学校也搬了进来,早晚高峰的时候,路面还会出现堵车,这是10年前想都不敢想的画面。

过去十年,这可能是成都最被低估的三个区域!

看着如今的大面,已经与黄土荒地脱离了关系,不可同日而语。


犀浦:城乡结合部的逆袭

低估指数:★★★


在郫都区还是郫县的时候,出犀浦就出城了,多少学生仔的中转站就在犀浦。

而犀浦虽然是主城和郊县的交界处,但它芳心暗许给主城,幻想着自己划给金牛区,而主城始终没有回应,这终是一段单相思。

大家对犀浦的印象大多还停留在火三轮、面包黑车、拥挤脏乱的夜市、老旧低矮的房子,活脱脱城乡结合部。

过去十年,这可能是成都最被低估的三个区域!

然而,近两年郫县升级成了郫都区,犀浦的房价一路上涨,远将郫县老城区甩在后头。2017年初的时候新房均价就已经涨到11000元/㎡了。

万科理想城2017年的时候均价10500元/㎡,2019年就涨到13000元/㎡。2019年最后一批次的中签率也仅17.61%,项目开盘即售罄,十分受欢迎;

远洋朗基御府2019年价格开到清水21000元/㎡,让犀浦房价天花板再上一层。

犀浦令人诟病的商业,也在近两年有了突破。

凯德广场去年开业,成都后花园爱琴海购物公园7.5万方商业在建,豪生在建……

过去十年,这可能是成都最被低估的三个区域!

野心勃勃的犀浦一口气要做3个TOD,势要借交通枢纽的优势扭转局面。

除了轨交钦定的梓潼宫站TOD外,犀浦传闻自己跟苏宁联手,合作开发犀浦TOD、天河路TOD,虽然会小一些,但有总比没有强。

还搞了个保利智慧科技城,弥补产业短板。

过去十年,这可能是成都最被低估的三个区域!

3年来犀浦一共出让419.98亩宗地,每亩宗地背后都是犀浦的无限可能和发展空间,这足以展现犀浦准备逆袭的雄心壮志。

那些年把犀浦作为退路的人,怎么也想不到如今的犀浦早已不甘于人后。


锦江生态带:乘着新区红利扶摇直上

低估指数:★★★★


2014年,位于剑南大道两侧的中信城左岸、右岸开盘(如今被中海收购,改名为中海左岸、 右岸),零首付零月供等活动吸引着诸多购房者。

过去十年,这可能是成都最被低估的三个区域!

▲2014年中信城的“0首付 0月供”的销售广告

两个项目小区品质上没有多大区别,开发商也相同,建设时间也相差无几,怎么看都是随便选无所谓。但,谁也想不到位置上的区别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

直到同年10月,天府新区正式获批。中信城右岸被归为双流区,中信城左岸归为天府新区锦江生态带。如今,左岸二手房均价1.9万/㎡,右岸均价1.7万/㎡,差价2000元/㎡。

这两个盘的分化变化正是华府板块分化的历程。

过去十年,这可能是成都最被低估的三个区域!

曾经,中信城左岸、右岸这片区域,还叫华府板块。如今,已经分裂成了双流区的怡心湖板块、天府新区的锦江生态带板块。这两个板块一路相爱相杀,暗自较劲,还总被购房者拎出来一起对比。

2014、2015年的时候,去锦江生态带片区买房,还有送大米、送车位,首付1万多等刺激性的活动,楼盘也大多数是高容积率的小户型。

2015年的时候,洋妹儿同事郑姐买了二仙桥蓝光某盘,当时大家的观念是只买三环内,绕城外的华府板块简直是郊区。而郑姐闺蜜买了中信城左岸。两个项目价格都差不多6000元/㎡上下,郑姐一度觉得闺蜜买得不值。

可谁也想不到,如今闺蜜的盘竟比三环内郑姐的房子涨幅更大,而且区域发展更快。

如今,锦江生态带已经被中海、德商、首创、万科、保利、首钢、恒大等诸多品牌房企占领,户型也越做越大,大平层、叠拼、洋房层出不穷。区域均价也从5000元/㎡多,涨到了18000元/㎡多。

首创禧瑞锦江精装高层均价18600-21500元/㎡,叠拼均价18000-28000元/㎡;

万科君逸精装高层均价25000元/㎡,这还是优惠后的价格。

除了房价不断推高,配套也是不断传来利好。

天府三小、四小、天府四中等优质学校进入,红星美凯龙等商业进驻,地铁5号线建成,14号线规划中……

锦江生态带正乘着政策和规划的东风扶摇而上。


买房不能只看眼前,用发展眼光选地段


看了上述三过去被严重低估的区域之后,那么,成都还有价值洼地吗?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洼地的共同点。

大面、犀浦、锦江生态带,还有很多与之相似的区域,在5年前都曾被低估价值,而让我们错过置业的红利期。

这些被低估的区域都有着共同点:

1. 不在主城核心位置,但与主城距离较近,更易有新规划的诞生。

不在核心地段,意味着开发强度较弱,有大量土储。有荒地,就意味着有规划的可能性。相比于主城的拆迁后重新建设规划,荒地开发起来难度更小,成本更低,建设速度更快。

离主城不远,意味着更容易承接主城外溢的产业、配套、购买力,也更有新区规划的可能性。


2. 回顾成都的发展,总是先修城市主干道,然后沿着主干道规划新区。

城市南北中轴天府大道,串联起金融城、天府软件园、锦江生态带、天府公园、科学城,一路往南发展。

绕着绕城高速,建立起环城生态带,规划了10个“生态+生活”单元,9个“生态+产业”单元,四心七楔,9大消费片区。

如今正在修建的东西城市轴线,西起都江堰,过国色天香、温江老城区、光华、金沙,东过十陵、东安新城,越过龙泉山,至简州新城。

过去十年,这可能是成都最被低估的三个区域!

错过了南北城市中轴的红利,现在还来得及淘东西城市轴线的价值洼地。


3. 产业规划带来人才流入,有了造血干细胞就有完整生态链。

产业规划落地,尤其是引入发展势头强劲的企业,将为片区带来人才流入。

有了人,有了生产机器,就有产出。有了产出,就能带动消费。

位于郫都区老城区与犀浦之间的洼地高新西区,就是这么起家的。如今高新西区华为、富士康、京东方、TCL等诸多企业入驻,带来了14万各类人才。这些人才给郫都区带来了强大的购买力。


4. 品牌房企高端项目进入,推动房价上涨。

怡心湖板块就是这类典型。2015年怡心湖不叫怡心湖,还叫华府板块。当时板块均价5000-6000元/㎡。

而2016年末,中铁建拿下区域三宗连襟地块,最高价8950元/㎡,开启了区域的高地价篇章,奥园、城投绿城、中海、万科等品牌房企纷纷布局。此后三年,怡心湖地价三连跳,最高刷新到14820元/㎡。

过去十年,这可能是成都最被低估的三个区域!

▲图源:锐理数据

高端项目集中入市,也推动了区域二手房涨价。怡心湖区域均价从6000元/㎡涨到了17000元/㎡。


综上,觅窝君比较看好的区域有:十陵片区和北部新城。

这些区域有的已经涨起来了,有的还被严重低估。相比起这些区域未来的价值,现在它们都是被低估的区域,大家可以关注下。

我们终究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粒浮沙,看事情的时候会陷入追涨杀跌的情绪中,具有局限性。只有用发展的眼光看事情,才能追上时代的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