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台诗案”中劝谏的艺术性,太皇太后也求情,苏轼如此知名?

苏轼经历的“乌台诗案”就是一场文字狱,是敌我双方的矛盾,其中更夹杂着个人恩怨,不乏公报私仇之辈充斥其中。但这场文字狱也波及甚为广泛,在宋场掀起了一场波澜。

乌台诗案

王安石变法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朝廷的斗争也异常激烈。熙宁七年(1074年),王安石遭到了顽固派的攻击,被迫辞去了宰相职务,他建议由韩绛做宰相,吕惠卿做副宰相。但是吕惠卿此人野心勃勃,是一个十足的野心家和阴谋家,他千方百计排挤韩绛,韩绛知道自己不是吕慧卿的对手,就请求神宗重新起用王安石。


“乌台诗案”中劝谏的艺术性,太皇太后也求情,苏轼如此知名?


第二年,也就是熙宁八年的二月,王安石重新出任宰相。吕慧卿被贬,但吕慧卿此时已经和王安石撕破脸,上书神宗,将当年的一些书信揭露出来,保守派再次借此攻击王安石,王安石不得已再次辞职,再未出仕。

王安石在变法期间,一些能力但政见不同的人不肯帮他,不得不重用了一些支持新法但没什么能力的人,这些人被称为“新进”。在王安石辞职后,这些人执掌了大权,开始排挤、打击那些不同政见的人。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调往湖洲,按照惯例,他要给皇帝上谢表,以表自己的感激之情。他在谢表中写道:

知其遇不适时,难以违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其实,这只是苏轼自谦的话,是说自己不合时宜,难以和大家共事,也因年纪大了不会惹事,而更能够照顾百姓。但这其中的“新进”“生事”字眼却刺痛了一些人,他们认为苏轼是在有意讽刺他们无能,于是群起而攻之。

苏轼这个倒霉蛋,被抓进了御史台监狱,御史台也称乌台,此案也被称做“乌台诗案”。

众人的劝谏艺术

抓了苏轼后,朝中的大臣态度相当复杂。李定、舒亶等人必要杀之而后快,王佳等人也乘人之危,苏轼的朋友们,纷纷营救苏轼。苏辙也上书说:

苏轼在通判杭州和知密州时,每每有些感慨,写了一些诗歌,其中有些言语确实过于轻率。过去就有人告过状,陛下置而不问,苏轼已十分感激,内心很后悔,不敢再多作诗。但他以前写的诗已经流传开来……臣愿用自己的官职替苏轼赎罪,望陛下开恩!

苏轼的前辈张方平曾经参知政事,当时已经隐退,也上书帮助苏轼。南京官吏胆小不敢转呈皇上,他就让儿子张恕上京到闻鼓院投书。但张恕去了以后徘徊很久不敢投。

苏辙在看到张方平的奏疏副本后,大惊,对朋友说:

“苏轼能够不死,全是张恕的功劳了”

“何以见得?”朋友十分不理解,“张恕没有把奏疏投上去,怎么反而救了苏轼呢?”

“你们想一想,苏轼有什么罪?只不过名声太大,与朝廷争胜,张方平却说苏轼是天下才子,这只会更加激怒皇上,一定会杀掉苏轼。”

“那该如何向皇上进言呢?”

“应该这样说:‘本朝未曾有杀过士大夫,现在杀了苏轼,后人就会说杀士大夫是从皇上开始的’。圣上害怕后人指责,一定会饶过苏轼的。”


“乌台诗案”中劝谏的艺术性,太皇太后也求情,苏轼如此知名?

宋仁宗


变法派中的章犉也说:

“仁宗皇帝得了苏轼,当作国家的宝,而今陛下将苏轼投到大狱里,恐怕后世会说陛下不但不爱惜人才,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吧!”

宰相吴充甚至上书说:

“曹操那样猜忌,还能容忍弥衡;陛下以尧舜为榜样,为什么还不能容苏轼?”

此时的王安石已经罢相,他听说苏轼被捕,也急忙上书皇帝说:

“岂有在盛世杀掉人才的道理呢?”

王安石是神宗器重的人,说话有份量。

当时,神宗听到这些话,大吃一惊:

“我并没有要杀掉苏轼啊,只是召他来对质一下,查核是非,很快就要放出去了。”

可见,众人没有直接说苏轼不能杀,而是站在神宗的角度,为了神宗的一世英明而考虑,劝谏就颇有成效。 劝也有劝的门道,直言相劝,可能适得其反;而迂回一些,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劝说,更容易被对方接受,就事半功倍了。


“乌台诗案”中劝谏的艺术性,太皇太后也求情,苏轼如此知名?

曹太后

太皇太后求情

当时,神宗的祖母曹太后正在病中。神宗是一个很孝顺的皇帝,为了让祖母的病尽快好起来,他决定大赦天下,为祖母祈福。他去探望曹太后,曹太后见他魂不守舍,神宗无奈,只好据实相告:

“苏轼对新法有异议,写讽刺诗,其实朕无意重责他,只是有些大臣……”

曹太后突然插话问道:“哪个苏轼?苏轼、苏辙两兄弟之一?”

神宗吃惊的问,“您怎么知道?”

“当年仁宗皇帝退朝回宫,曾十分高兴对我们说:‘朕今日得了两个人才,一个叫苏轼,一个叫苏辙,这兄弟二人颇有宰相之才,我把他们留给子孙,也是一笔财富啊’,因此我记住了他们!”

曹太后突然大哭起来,神宗皇帝劝了好久,她才止住眼泪。神宗说要大赦天下,曹太后说:

“不须赦天下凶恶,只放了苏轼一人就足够了!”

苏轼最终没有被杀掉,被贬到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允许处理政事,其实相当于软禁。

但是太皇太后出面求情,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足见苏轼当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了。


文、树下的皂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