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的时候,一句‘谢谢,辛苦了’就重燃斗志”

新快报讯 记者王娟 通讯员欧少彬报道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境外加速蔓延,国内各出入境关口应对疫情境外输入的防控压力形势严峻。记者近日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获悉,该校组建第一批20多名多语种志愿者服务队伍支援白云机场海关。该服务队由西语学院,日语学院、亚非学院(筹)以及东语学院的学生组成,覆盖俄语、意大利语、日语、朝鲜语等语种,助力入境旅客流行病学调查的翻译工作。

“累的时候,一句‘谢谢,辛苦了’就重燃斗志”

(第一批翻译志愿者参与岗前专业培训)

“全副武装”去上岗

3月7日,第一批学生志愿者上岗服务,抵达白云机场接受翻译工作和个人卫生防护培训。在参与服务期间,志愿者们全天穿上厚重的防护服,“全副武装”协助机场海关对入境的外籍人士进行沟通翻译和排查工作。

“国家有需要,我觉得自己出力的时候到了,就报了名”,来自东语学院朝鲜语专业的敖嘉欣是广外第一批支援白云机场海关工作的志愿者之一,在接到志愿者招募通知后,她说服父母,主动请缨,独自从东莞赶往广州,踏上了这场让她难以忘怀的“战疫之旅”。

据介绍,作为学习小语种专业的学生,志愿者们为各种大型赛会或商业会议提供翻译服务的经历数不胜数。但和以往的专业实践不同,这一次,他们要站在防疫的一线,服务来自世界各地的入境人员。面对专业的挑战、疫情的凶险,可能存在的感染风险,让赶赴一线的志愿者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担忧,此时,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便成为了他们一往无前的前行动力和不可或缺的坚强后盾。

来自日语学院、亚非学院(筹)的林津榛是一名中共党员,她的爷爷是一名老党员,在听说她要当志愿者赶赴一线时,爷爷对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没事,你放心大胆干!”。同样是党员的队长朱峰钰认为,在国家危难当头挺身而出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党员必须践行自己的使命和担当。而朱峰钰的家人不仅全力支持他的工作,更是以身作则,提前参与复产复工和防疫抗疫工作,为这场疫情战争做出了贡献,更让朱峰钰坚定了内心的选择。

“穿上了防护服,仿佛有了在‘一线’的感觉,对危险两个字才有了一点模糊的认识,突然意识到其实它离我可能比想象中的更近。”林津榛说,现实的工作比想象的更苦更累。患有慢性肠胃炎的她,每天通过吃胃药来缓解胃部的不适,但她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遇到生理期,想起新闻里那些仍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女性医护人员,终于更深切地体会到了她们的隐忍和坚强。”

“累的时候,一句‘谢谢,辛苦了’就重燃斗志”

(志愿者参与日常排查工作)

“坚持下来,一切就不难了”

“就翻译疫情相关的词句来看的话,还是挺难的。我们需要参考很多资料,做更专业,更精准的翻译。”日语学院、亚非学院(筹)波斯语专业陈婕说道。在疫情期间承担重要的入境翻译任务,志愿者们没有丝毫的马虎,他们拿出一贯的专业素养,在出发上岗之前,通过不同的渠道查阅相关资料,查找有关新冠肺炎相关的专有名词和语句,做好充分的准备。

日语学院、亚非学院(筹)的朱峰钰,在出发前找专业课老师和外教帮忙核对翻译好的常用表格,请自己的外国朋友帮忙记录国外新闻中的用词用句,以便让自己在工作中翻译的材料更加专业易懂。东语学院朝鲜语专业的关昊中,反复阅读老师提供的专业词汇、注意事项、防护措施等相关资料。“我在韩国相关网站上面查阅了一些关于新冠病毒肺炎的新闻报道,记录下专有名词和防护知识”,在东语学院敖嘉欣的备忘录上,满满的记录着专业术语,帮助她在工作中应对自如。

新冠肺炎病毒传染性强,志愿者们每天对入境旅客进行排查工作时,会接触到大批的入境人员。

为了保障志愿者们的健康和安全,他们每天都穿着和一线医务人员同样标准规格的防护服开展工作。每天早上9:00穿上,下午甚至晚上能脱下来,这期间又热又闷,志愿者们在工作期间不喝水,不进食,为的是减少上洗手间的次数。他们脸上戴的是医用防护N95口罩,一带就要六七个小时,每次摘下来之后,脸上全是红色的印迹。“虽然比较辛苦,但是大家都努力克服,互相鼓励”,陈婕在分享工作的心得时谈到。

在每天的工作中,志愿者们除了要参与日常的翻译排查以外,还要随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例如因为航班原因,需要在各航站楼交替支持,遇到只会说英语的外籍人士,还需要临时担任英文翻译,有时甚至要翻译文件到凌晨... ...面对各种情况,志愿者们都能有条不絮,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好来自世界各地的入境人员,尽职尽责,协助海关做好各项工作。

“工作的第三天,我接触到了一个从西班牙来的确诊患者,海关人员让我再次检验核酸。因为怕爸妈担心,便没有和他们说,晚上视频聊天的时候,我表现得很自然。”敖嘉欣说起在志愿工作中接触确诊病患后的心态,很是平静。她说:“我的老师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有这么多人关心我,我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不让大家担心”。

林津榛在接受采访时,分享了令她特别感动的事情:“有一次我帮助一位中国旅客做完工作之后,闻声抬起头看到她的眼圈已经泛红,嘴里不停重复着‘真的辛苦了’,最后还掉下眼泪。”一天忙碌下来,虽然很疲惫,但听到受助者们一句鼓励和肯定的话,她们瞬间感觉又有了力量。“几乎每一个韩国旅客坐下来之后第一句话就是用韩语跟我说‘辛苦了,谢谢’”,敖嘉欣补充道。重复繁琐的工作间隙中,正是助人与被助者之间一句简单的问候,一句善意的提醒,一句真诚的感谢,让疫情之下,充满着繁忙和紧张气息的航站楼,多了一丝温暖和惬意。

“累的时候,一句‘谢谢,辛苦了’就重燃斗志”

(志愿者坚守岗位)

重复上千遍的排查流程

同样的排查流程,每一天要面对不同的旅客重复上百甚至上千遍,和专业能力同样重要的是志愿者们的耐心,尽管劳累,但这些天来,他们始终用最佳的精神面貌,最高的专业素养和最好的工作状态服务来往的人员。“虽然只是志愿者,但因为我身处协助海关工作的岗位,就有义务维护好中国海关的形象。”林津榛道出了志愿者们共同的心声。

西语学院俄语专业黄凯琪告诉记者,真正踏入机场开始工作的那一刻,她为自己所学的专业能为国家战疫尽一份绵薄之力而倍感自豪,“在疫情期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积极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为这一场战疫做出自己的贡献”

“小时候总是谈论自己的梦想,就是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志愿者关昊中看来,就是这一份份为社会做贡献的小小梦想,汇聚成了中华民族共克时艰、同抗疫情的强大力量。也正是因为对生命的尊重,对使命的担当,对国家的热爱,让逆行者们笃定前行,前赴后继的冲上“战场”。他们中的很多人,在父母眼中还是没有长大的孩子,但他们选择了责任与担当,面对疫情,他们毅然披挂上阵,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