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人中最后人”——满清末代状元和他的书法

刘春霖(1872—1944),字润琴,号石云;中国晚清直隶省河间府肃宁县人,晚清德宗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甲辰科状元,亦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所谓“第一人中最后人”。刘春霖善书法,尤以小楷为著;其笔力清秀刚劲,深得世人推崇;时有“大楷学颜(颜真卿),小楷学刘(刘春霖)”之誉;出版有《大唐三藏圣教序》、《文昌帝君阴骘文》、《闲邪公家传》、《兰亭序》、《灵飞经》等小楷字帖多部;大字法帖亦有出版;刘春霖的名字已载入香港书谱出版社和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型辞书《中国书法大辞典》;刘春霖患有心脏病,经受日伪打击后,病情逐渐加重,经多方医治无效,于1944年1月18日逝世于北京(一说逝于1942年)。

“第一人中最后人”——满清末代状元和他的书法

青年刘春霖像

“第一人中最后人”——满清末代状元和他的书法

晚年刘春霖像

刘春霖在诗书画上均有极高的造诣,尤擅小楷;晚年的刘春霖;其小楷书法有“楷法冠当世,后学宗之”之誉,至今书法界仍有“大楷学颜、小楷学刘”之说。

“第一人中最后人”——满清末代状元和他的书法

刘春霖的楷书

“第一人中最后人”——满清末代状元和他的书法

刘春霖书法

刘春霖状元及第后,授翰林院修撰,旋被派往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深造。光绪33年(1907年)回国,历任咨政院议员、记名福建提学使、直隶法政学校提调、北洋师范学校监督等职。状元及第第二年废除科举考试,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科举制度被彻底取消,刘春霖便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

辛亥革命后一度隐居家中,继而出任袁世凯大总统府内史,从事些文字应酬;1917年12月,任中央农事试验场场长。在徐世昌、曹锟当大总统期间,被授予总统府秘书帮办兼代秘书厅厅长。后又任直隶省教育厅厅长、直隶自治筹备处处长等。曾两次代表徐世昌到山东曲阜主持孔子大成节典礼,并因此名噪一时。

1928年愤然辞官,在上海、北京以诗书自慰。其“群玉山房”中,收藏各类书籍1万余册,古籍以明清刻本居多,其藏书印有“刘春霖印”、“石云鉴藏之章”、“石云收藏”、“润琴刘春霖”等。日本侵略中国后,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人拉拢他出任“满洲国教育部长”、“北平市市长”等伪职,他能保持晚节,坚辞不就。为此日伪当局将其历年收藏的书画珍宝洗劫一空。1944年因心脏病突发与世长辞,时年72岁。

“第一人中最后人”——满清末代状元和他的书法

刘春霖书法扇面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实现其复辟帝制的野心,多方招揽清朝遗老以壮声势。1914年被袁世凯委任刘春霖以总统内史,刘每天须为袁编录一篇历代皇帝的言行录以供其赏读。1927年以后,刘春霖使辞去公职赋闲在家,每日以诗书自慰,研习书法。

1933年,刘春霖同段绳武等知名人士发起组织了河北移民协会,刘春霖任理事。1934年农历三月,满洲国傀儡政府总理郑孝胥以满洲国名义特邀刘春霖前往,遭到他的严正拒绝。郑孝胥与刘春霖同为书法名家,但刘不做亡国奴的爱国义举被国人争相传颂。

“第一人中最后人”——满清末代状元和他的书法

刘春霖书法

刘春霖博学多才,兴趣广泛;在古文学、史学和金石学造诣深邃,对小学(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研究有素,颇多见解;因博学,不惜重金购书,多善本,藏书在万册以上,并曾在保定等地开设“直隶书局”数处,对中华文化的传播起了一定作用;刘春霖对民国《肃宁县志》的编纂也极为重视,曾捐资修志,并进行具体指导和对县志初稿进行审阅(此部县志稿因战乱而丢失);晚年,他为了生存,坚持以写字卖文筹资;他的书法自成一家,有较大影响;退隐后,以有状元科名,润笔卖字,应接不暇;他的书法圆匀平正,为典型之馆阁体;刘春霖擅长书法,尤以小楷著名,娟秀端庄,流布甚广;时有“大楷学颜;,小楷学刘;”的说法;当年,翁同龢见还没有及第的刘春霖的笔墨,曾惊叹不已,预言他将大魁天下。

“第一人中最后人”——满清末代状元和他的书法

刘春霖书法

“第一人中最后人”——满清末代状元和他的书法

刘春霖书法

“第一人中最后人”——满清末代状元和他的书法

刘春霖书法

“第一人中最后人”——满清末代状元和他的书法

刘春霖书法

“第一人中最后人”——满清末代状元和他的书法

“第一人中最后人”——满清末代状元和他的书法

刘春霖书法

“第一人中最后人”——满清末代状元和他的书法

刘春霖书法

“第一人中最后人”——满清末代状元和他的书法

刘春霖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