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流浪地球》的精华所在是什么?

砖家聊电影


《流浪地球》是一部带有浓厚的中国哲学和印记,具有浓浓的中国“家园情怀”的,以下是我对该部剧的理解

1.对中国科幻电影的影响

“中国科幻电影元年”、“比肩好莱坞”、“载入中国电影史”等等形容是否过誉,可能也是见仁见智的,不过也是说明了确实中国在科幻电影上的缺失。电影的台词和剧情虽然有些尬,设定也存在着一些硬伤,但是就创意脑洞和特效上来看,逆袭的确当之无愧

2.呼吁遵守交通规则

要论《流浪地球》中最洗脑的台词,莫过于“北京第三区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3.体现中国的价值观和西方的价值观不同

在灾难来临之际,古老的诺亚方舟选择的是建造一艘船,各种动物带上一只,电影中联合政府选择的是集中优秀人和上万人的卵子与植物种子逃离灾难,从古到今,在西方价值观念中,选择的都是挑选优秀人才逃离灾难,延续人类的生存。而在我们东方人的价值观念中,从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到影片中的刘培强选择的都是用个人能力去拯救现在生活着的人类

4.只要心怀希望,努力总能实现

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希望就是钻石一样的存在。当启动发动机计划失败后,刘启、李天一等选择的是用火箭发动机点燃木星氢气的计划,当这个计划失败后,刘培强选择的是牺牲自己用航天器燃料来点燃氢气的计划,正是因为对希望的坚持,对希望的不放弃,最后才拯救了地球,拯救了地球上的人类

5.呼吁全球人民保护地球

一个少年,他从一开始的偏见固执到最后勇于担当,放下过去的伤痛原谅,理解明白自己父亲的责任,所以他最终走上和父亲相似的道路,这就是成长。守望,团结一心,最后本来放弃的救援队还是选择回去协同救援,不同国家的人聚集在一起,在全人类命运共同存亡的时候,放下仇恨偏见,共同守卫家园

以前是我看就《流浪地球》的理解,大家有什么新颖的观点?


嘻嘻天下


我认为《流浪地球》的精华集中在三部分:灾难警醒、担当意识和想象精神。

一、灾难警醒

最切身、最熟悉的改变最能触动人心。影片大胆设想了多年后的地球样子:由于太阳急剧膨胀带来威胁,地球被迫远赴太空“流浪”以寻找新的家园,地球表面自此被严寒封冻,人们被迫生活到了昏暗压抑的地下城。比如我看到片中的东方明珠塔,变成黯淡无光的陈迹;以往大快朵颐的兰州拉面馆,再也没法招待八方宾客……当时所受的震撼是发自内心的,我想这比杜撰的外星人入侵等情节更能戳人痛点!出于对灾难的恐惧、对美好的珍爱,现实的反思自然而然会涌上心头。

二、担当意识

面对人类共同的灾难,任何人都找不到退路,就该“有力出力”。当地球陷入木星引力而无法摆脱时,《流浪地球》中的英雄们毅然选择了逆行增援——这与绝望等待、无所作为的选择形成了强烈对比。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引导更多近乎绝望的运载车救援者掉头重返,这种超越国家、文明的担当意识成了所有热爱地球家园的人们之共识!靠着众人拾柴燃起的火焰,才点亮了希望的夜空,把地球拯救在千钧一发之际。

三、想象精神

让地球成为一个超大的发动机来摆脱木星引力,看起来像是科幻作家的奇思妙想,但这种不拘常规、敢于假设的精神却是《流浪地球》更深切的寄寓——没有外力,就自己发动;陆上没那么多燃料,就在外太空找线索。当然,想象精神的发挥须建立在科学知识基础上,不是无中生有、天马行空。


胡鑫知


个人认为,《流浪地球》的精华所在就是在最需要他的的时候,他出现了。

众所周知,《流浪地球》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在此之前,我们很少有拿得出手的科幻片。科幻片一贯都是欧美国家的代名词,而科幻片恰恰是我们国家最缺少的。虽然我们国家在古装剧方面很有话语权,因为我们有悠长的历史,但是我们也不能输在科幻片上。

在某种角度上可以说,科幻片是一个国家科技技术,综合国力和创新人才的一种体现。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增产,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某些核心技术方面,我们还是欠缺的。比如一台机器最重要的大脑,芯片。在电影行业中,科幻片无疑是最具有挑战的技术了,我们国家缺少这种技术,而《流浪地球》的出现,打破了我们国家拍不出,拍不好科幻片的标签。

所以说,在我们国家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就出现了。




娱乐天下


电影《流浪地球》的精华所在是什么?

《流浪地球》上映也有好多时间了,到目前为止我也是看了不下五遍,但是电影的情节和诸多的细节让我回味不已。

1、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小屁孩刘起偷偷摸摸的逃出了避难所,却在外面遭遇了苦难,爷爷韩子昂的死亡让他认清了事实。“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这句话深深的印在的他的脑海中,也同时让观众耳目清新。

2、带着火石前往杭州避难所的救援小队也可谓是影片的亮点之一,虽然队长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夹杂着个人情感,但是他那个勇往直前的行动和永不放弃的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虽然他在运送过程中的经历十分坎坷,但是他依然咬牙坚持,体现了中国军人在救援行动中的威武形象,牺牲小我拯救大我更是在影片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3、由吴京饰演的刘培强上校的责任感,在发现人工智能的作为不正常时,他毅力而然的站了出来主动承担巨大的责任。在破坏领航空间站后他才发现这是一个不可逆的结局,人类不得不面对一个悲痛的结局。最后在地球人民的努力下为他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拯救地球的机会,刘培强上校选择牺牲自我来换取全地球的人民的生存希望,与影片开始的主题相互呼应,希望就是在我们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

4、最后一点就是影片的大局观和惊人的特效,可以说在中国电影的道路上可以拿得出手的一部科幻电影,同时也感谢中国作家刘慈欣创作的科幻小说为电影提供了故事情节。

同时也希望这部作品能出续集,把小说后面的部分也展示出来。


潇洒哥说电影


说到《流浪地球》,在2019年春节档掀起了一阵阵中国科幻热潮。更是有人称《流浪地球》打开了中国科幻的大门。那么《流浪地球的》精华所在是什么呢?

1.特效

《流浪地球》大部分的成本都花在了特效上,历经四年的特效制作,考研了团队的意志,并且70%的特效都是我们国内自己做的。虽然和好莱坞等一些特效还有一定差距。但他们已经用了最少得钱做到了最好的视觉效果。

2.剧本

《流浪地球》的剧本是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提到刘慈欣大家可能不会了解。但《三体》大家都应该知道。刘慈欣就是《三体》的作者《流浪地球》写于《三体》之前,也是一部中国科幻小说中难得的佳作。所以在剧本上就有了十足的基础。

3.演员

《流浪地球》没有请流量明星的出演,无疑是最正确的选择,无论是老戏骨吴孟达,还是新人演员钟楚曦。我们都能看到他们的付出。身穿着数十斤的宇航服,在默默地付出。这样的演员为电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七艺术馆


开门见山,初步将《流浪地球》中让我发自内心赞叹的16处琐碎内容按照细节以及计算与推论两个类型进行了整理,目录见下:

  1. 【计算与推论】故事的背景年份
  2. 【细节】北京市交通委系统
  3. 【细节】刘启差点两次撞上的驾驶员
  4. 【计算与推论】地球重力变化
  5. 【细节】济宁市派出所的警察
  6. 【计算与推论】上海的冰面厚度
  7. 【细节】CN171-11小队通过的上海建筑
  8. 【计算与推论】运输车性能
  9. 【计算与推论】外骨骼系统性能
  10. 【细节】Moss的逻辑
  11. 【细节】韩朵朵的细节
  12. 【细节】CN171-11小队的援军
  13. 【细节】中日韩救援队车辆的异同
  14. 【计算与推论】木星引燃方案可行性
  15. 【细节】前后多次呼应的通讯码
  16. 【细节】官方披露的人物客串信息


1. 故事背景年份与日期细节推算

在125分钟的放映过程中,《流浪地球》似乎始终没有以非常直接的形式展现过故事情节对应的背景年份,但是通过电影中展现的一些隐晦细节不难推测,电影《流浪地球》中三个主要场景对应的年份为2058年-2075年-2078年。推测及复验部分见下:

首先,如果将整个故事笼统地划分为三个时间阶段,则有:

  • 第一节点,即电影画面通过旁白及新闻转播,向观众介绍“流浪地球”计划正式启动所对应的年份,也就是韩子昂带着刘启进入地下城的时间。
  • 第二节点,即电影画面显示“17年后”所对应的年份,也就是电影主线“摆脱木星引力”事件所发生的时间。
  • 第三节点,即电影画面显示“3年后”所对应的年份,也就是故事结尾刘启再次驾驶运输车的时间。

由于上述三个时间节点有着明确的间隔年数,因此只要知道其中任一节点的对应年份,便可推算出其余两个节点的年份。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以上三个节点中哪个节点包含了明确的年份信息?答案是,第一节点。

在片头的背景介绍中,有多则新闻画面明确出现了“流浪地球”计划执行的日期及时间,2058年6月。以此为推算基础,则有:

  • 第一节点,2058年,即韩子昂携刘启进入地下城的时间,由新闻画面直接获得。
  • 第二节点,2075年,即主线“摆脱木星引力”事件时间,由2058+17=2075推得。
  • 第三节点,2078年,即结尾刘启再次驾驶运输车的时间,由2075+3=2078推得。

由于以上三个具体年份的准确性均建立在第一节点年份确实为2058年的基础上,而电影画面并没有直接明示韩子昂及刘启是在“流浪地球”计划启动第一年就进入地下城的;因此,为使年份推测更为可信,可以采用电影中对年份有暗示的画面进行侧面验证。

我的思路是,如果可以证明第二节点(即故事主线情节)确实发生在2075年,则可以从侧面证明第一节点及第三节点年份推测的准确性。那么故事主线情节究竟是不是发生在2075年?

证明的逻辑是,假设20岁左右的刘启在2075年拯救了地球,而2075年为羊年,那么,如果刘启不小心忘了自己是在哪一年拯救了地球,则他只需要记得自己挺年轻的时候在一个羊年拯救了地球,就可以推算出自己拯救地球的那一年应为2075年。

跟着上述逻辑,通过电影开始及结尾的多个镜头可以得出非常明确的结论,中国仍然保留着庆祝农历年的传统;有鉴于此,可以推测“十二生肖”这个概念应仍然存在于《流浪地球》的世界概念中。在这一基础上,回过头第二遍细看北京地下城中的场景,可以发觉地下城的画面中出现了多处与“羊”相关的喜庆道具;其中,最为直接的一处,就是在刘启带着韩朵朵逃离一哥的棋牌室时,短暂地出现在电影画面正中央处、极为明显的“羊”字形道具。查阅2075年对应的农历生肖年可以确认,2075年,正是羊年!因此不难得出结论,故事主线情节确实发生在2075年。

至此,即使仅推敲电影中出现的画面,也可以推测出《流浪地球》中各个时间节点对应的年份应为:2058年(计划启动)-2075年(木星引力事件)-2078年(刘启重回地面)。同时,如果将场外因素考虑在内,则有另一份可以侧面佐证事件背景年份的资料,《流浪地球编年史》,文中设定:地球于2075年摆脱太阳公转轨道,人类进入逃逸时代;同年,木星危机爆发。

再进一步,通过刘培强在空间站主控室与国际联合政府的对话可以得知,故事主线剧情开始于大年初一;因此,引燃木星当日的具体日期应为2075年2月15日,星期五——也就是说,就像现实世界中绝大多数工作项目都在周五结算一样,刘培强的空间站工作任务也完全符合这一不成文的社会规则,同样结束于一周中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周五。

不得不提的是,相比于工作中社会规则的延续,电影里北京市中学生的日子就有点……惨。为什么这么说?第一,在电影主线剧情大年初一的木星引燃日,韩朵朵是逃课出来前往地面的,可见地下城的中学生大年初一并不放假;第二,在三年后的大年初一,当日具体日期应为2078年2月12日,星期六,而街上依旧穿梭着至少5个穿着校服、匆匆而行的中学生,可见地下城的中学生周六并不放假。

也就是说,第一,北京市的小朋友们在大年初一还要上课;第二,北京市的小朋友们不仅在大年初一要上课,而且在周六也要上课………惨上加惨!

2. 与时俱进的北京市第三区交通委

在影片的开始,刘启带着韩朵朵摸上了373号运输车停泊的B03号机位,上车就是一顿手忙脚乱的操作,结果直接撞了边上B02号车位上的运输车——然而什么事也没发生。

在影片的最后,伤愈归来的刘启再一次坐上了运输车驾驶位,上车就是一顿看似稳如泰山的操作,结果再一次直接撞上了边上的运输车——这时候,车载系统直接播放:“违规驾驶,扣3分。”

短短几年,驾照扣分系统直接能和驾驶员的操作动作同步了......北京市第三区交通委讲究啊!

不仅如此,就说“亲人两行泪”那四句话吧,虽然时隔多年这段话本身没有变,但是播报这段话的声音从几年之前的标准播音腔女声变成了一个感情更饱满、声音更甜美的女声......北京市第三区交通委,讲究啊!

3. 刘启差点两次撞到同一个驾驶员

在影片的开始,刘启还不能熟练地操控运输车,运输车歪歪扭扭地冲上了公路。他在将运输车开上路的一分钟内就差点拦腰撞上横穿马路行驶的另一辆小型车辆,出现在屏幕上的驾驶员愤怒地冲他喊:“嘛呢?!!”

在影片的最后,自封天才的刘启再次驾驶着运输车冲上了公路,时隔多年依然歪歪扭扭,没过一会韩朵朵就喊起来了,小心,有人!这一次没有那辆差点被撞上的车辆驾驶员画面了,但是同一个愤怒的声音再一次响了起来:“嘛呢?!!”

这个倒霉而又幸运的驾驶员,正是由《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客串的:)


4. 地球重力不再是9.8N/kg

初中物理题中,有一个物理老师必定反复提及的题型——电梯与加速度。题目的大意是,假设人的质量为m,当电梯下降时,请分析人的受力情况。这道题同样出现在了《流浪地球》中,并且剧组已经给出了解答:地球重力加速度不再是众所周知的9.8N/kg了,取而代之的是,9.6N/kg。


醉火影视


流量地球的精髓在于当地球面临毁灭时,人类勇敢的面对这一事实,共同解决问题,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爱上电影梦


《流浪地球》如果和已经风靡全球的好莱坞科幻大片相比,无论是制作经费和视觉特效呈现,老实说还是有较大差距的。能受到大家的追捧和喜爱,这像是久旱逢甘霖的盛宴,是我们影迷期待已久的里程碑式佳作。

《流浪地球》的原著作者是刘慈欣,获得过雨果奖,说明咱们中国人在科幻文学领域受到国际认可。影片导演奔赴美国学习先进的电影制作流程,更有动作影星吴京加盟并出资鼎力支持,制作过程摸索中精益求精,这是一部诚意满满的作品。相较于同时期,靠偶像流量冲击高票房的势利操作,这部电影更是主创们的情怀之作,应该是影人们难以割舍的科幻情节让他们一路坚持。

或许我们对《流浪地球》有许多挑剔和不满的地方,那也应该是爱之深责之切的一种体现。我们习惯于大片的精良制作,就喜欢用相同的标准去审视我们的国产作品。这是对我们的电影工业的鞭策和期许,希望有朝一日能与欧美同行比肩。

在我看来《流浪地球》的精华所在,不仅仅是我国科幻影片的突破,更是中国电影崛起了一批逐梦大银幕的先锋创作者,以及中国广大观影群体变得愈发理性和包容。


造境者


你好,我是小维。更高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

吴京主演的电影《流浪地球》,不仅将中国科幻电影带到了一个新高度,更是让刘慈欣的小说《流浪地球》引起了广泛关注。在世界科幻史中,“带着地球一起逃亡”这个想法,无疑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脑洞。

唯有足够广阔的生态系统,才能在经过灾难的考验后,成功地存活下去。而带着地球逃亡,无疑最大地保存了地球的生态系统。在历经了无数磨难后,地球逃离了太阳系。但在中途,人们对目标产生了怀疑和恐惧,进而爆发了一场骚乱。在此之后,太阳旋即毁灭,大多数人在这接二连三的变故中丧生。唯有少数人侥幸活了下来,并驾驶着地球,飞向了心目中的目标。

在这逆境之中,支撑人类生存下去的最大动力,便是虚无缥缈的希望了。但人类却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伟业,这背后最大的动力,便是希望了。

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小维X


小说作者刘慈欣在小说《流浪地球》里的一段话:听着亲爱的,我们必须保持希望,这不是因为希望一定存在,而是因为我们要做高贵的人。

流浪地球这部剧在近几年的科幻电影,显然不论是演员整容还是特效效果都可以说得上是非常优秀的。


流浪地球剧照


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需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与宝石,不论我们能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碌碌又一天是为记。下面就是我看《流浪地球》的几点精华感悟之处:

1:太阳不再照耀大地,所有高楼大厦倾塌,人类在地球上建立的世界,几代人的努力就这样毁于旦夕。人或逃到天上,或逃到地下,人类追求财富的方向和成功的目标就这样无可奈何地改变。回头看,过去曾有过进工厂,继承父母的工作,吃大锅端铁饭碗的时代,然而在几十年中,曾经特别荣耀的选择和身份变得没有意义,下岗、内退,好多工人重新谋取生路。二者之间可有共同之处?没有一成不变的成功,也没有什么会具有永恒的价值和持续耀眼的辉煌。由此看,太阳不能照耀大地,只是人类生存中经历的一次损失惨重的巨大变革而已。

2:进入地下城,是需要摇号的,是喜悦还是悲哀?但中国航天员刘培强却能拥有一把不用摇号的钥匙,它可以救自己的儿子,也顺便救了自己的岳父,这说明什么?在地球存亡的最后残酷时刻,能拥有选择权,是不幸中的万幸。到最后,他还可以选择牺牲自己拯救儿子,也顺便拯救了地球。也许很多人,只能看着泥石俱下,自己和家人无可奈何,唯有哀嚎。强者拥有更多的选择权,能力让你可以决定自己做什么。

3:人类在什么时候,除了珍惜家人,还需要有共患难的朋友,朋友是懂你的那个人,是俄罗斯人老马以他的牺牲成全了刘培强的选择。是队友的牺牲和共同的努力,实现了队长一路为挽救杭州发动机站做出的努力,所以我们一定要将战斗力超强的队友聚集在一起,才能打败比神还厉害的对手。



4:俗话说:虎父无犬子,因为爷爷会开稀奇古怪的车,所以孙儿也懂一些。因为爸爸是航天工作者,儿子也懂得许多航天理论。环境的熏陶很重要。为人父母者,总要坚持往前走。

5:技术的改革就像大海因为潮汐产生的巨浪,一浪接着一浪劈头盖脸杀过来,站在浪上操控浪的人,才不会被浪打死,稀里糊涂的人,会被浪莫名其妙卷走。亦如建国初期的百废俱兴,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到技术时代的来临,进而通信时代的高速发展,每一次变革成就了许多人,也卷走了许多人。人啊!什么时候都不能闭门造车,要有学习的能力,要有改变自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6:再冷酷的人,没有了爱和希望,都活不下去。电影里每个人的坚持和努力,皆因心有所系心有所爱,家是他们心里的灯火。给予他们飞蛾扑火的力量,爱是拥抱他们的温暖怀抱,让他们竭尽全力地付出。

7:地球最后被拯救,皆因所有人都想活着,只有目标一致利益一致,才会有绝对的团结。任何时候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最后一搏。

8:每个活着的人,只要活着,皆任重而道远。

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希望,因为你根本不知道结局会是如何,你努力了,可能会成功;

但是你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