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討厭法家——這是一篇大言不慚的儒法之爭

這篇文章還得從一次與秦粉的討論中說起,由於本人尊崇孔、孟,而當世之人大多討厭孔、孟,因此一直被人稱為儒狗。

前段時間有網友因《大秦帝國》裡張儀、荀子、商鞅接連辱罵孟子而倍加推崇張儀、荀子、商鞅,甚至喝彩叫好。我與人爭辯了好久,然而並沒有什麼用,這也是理所當然的,網絡爭論從來都是如此,誰也說服不了誰。但是呢,還是想梳理一下我個人的觀點。

一開始辯論,有人說商君之法,豈是孔孟等大偽欺世的儒狗能比的,我說商鞅之法雖是強國之法,但也是“愚民、貧民、弱民、辱民”之法,春秋戰國的君主個個視百姓如草芥,都想要把天下劃成他家的天下,誰又想過百姓的死活?這個強了就滅那個,那個強了又偷襲這個,他們用人只求強國,只求約束百姓,哪有真正為了百姓的?真正為百姓的,數過來數過去,只有孔孟而已。

對方說:“以上言論狗屁不通,一言抹殺掉所有春秋戰國留名青史的明君,萬萬不敢苟同。而且春秋基本上是君王與貴族的遊戲,是故從無偷襲、滅國之戰。大體延續周室和儒家基於‘禮’的思想,君王以稱霸為頂峰!而進入戰國時期,君王以增強自身實力爭奪天下為目的,戰爭多以吞併國家城池為前提取勝。春秋與戰國差別巨大決不可一體論之!至於商君之法,其思想高度幾千年中外無人能及,現代法治、根本不足為論!那個時代的法家思想,要真如某些愚昧至極的言論,如你說的‘愚民、貧民、弱民、辱民’一樣,沒有人民的支持,秦國何以一統天下?無稽之談!蠢!儒狗當真大偽欺世”

我為什麼討厭法家——這是一篇大言不慚的儒法之爭

我想,春秋與戰國確有很多不同,確實有區分春秋和戰國的點,比如國家形態、經濟形態、宗法制度等各種方面都有發生變化,如何深入的討論,我想可以寫一篇好幾萬字的論文也不是不可以。但絕不似他所說的“春秋基本上是君王與貴族的遊戲,是故從無偷襲、滅國之戰。大體延續周室和儒家基於“禮”的思想,君王以稱霸為頂峰!”這樣子。

崤山之戰,秦國借道晉國攻打鄭國,鄭國事先得到消息躲過一劫,秦國一生氣順手滅掉滑國,在借道晉國回秦的路上,被早已埋伏好的先軫在崤山跟殺豬一樣斬殺秦軍好幾萬。單這一戰就可以看出他們從不講什麼道義,也從不講什麼禮儀,相互背叛,互相偷襲那是隨處存在。除了這一戰滅掉的滑國(伯),還有陳國(侯),曹國(伯),鞏國(伯國)等幾十個國家滅於春秋時期。其中光被滅掉的公國就不計其數,伯國,侯國這些就更別提了。所以孟子感嘆“春秋無義戰。彼善於此,則有之矣。徵者,上伐下也,敵國不相徵也” 。

他們所稱道的史書上的那些明君,又哪個是真為天下的百姓著想的?他們時刻想的及追求的不過是自己的統制更長久些,更穩定些,下面的人更聽話些,百姓更無知些,能給國家的利益更大些罷了。仔細數一下,他們誰是現在人口中時刻為百姓著想的的賢者明君? 幾乎是沒有的。

所以孔子奔波幾十年,遇上的君王不是說請幫我打一場勝仗(衛等國家),就是把孔子趕走留下他的弟子從政,讓他們變強(宋等國家),又哪有一個君主問過怎麼讓百姓過的好起來的?

他們用孔子的弟子打仗,冉有打敗齊國;

他們用孔子的弟子治國理財,子貢是儒商鼻祖;

還用孔子的弟子縱橫滅國,子貢破吳亂齊保魯;

他們用孔子的弟子教他們變法強國的思想,子夏是李悝吳起變法思想的最大引導者。

可是他們又有誰用孔子來幫他們約束過自己,照顧一下百姓了?

沒有,從沒有過,就是因為孔子只是想教他們仁者愛人而已。孔子的弟子那麼多,達者七十二,而只有曾參在傳授孔子的道理,最後傳到孟子這裡。孟子時候,各國也都想著如何強國,如何滅國,因此孟子也在到處碰壁。

入仕當官不是孔孟的理想,夫子只是想在暮春時節,穿好春服,和五六個少年,六七個孩子,到沂水河邊洗洗澡,在舞雩臺上吹吹風,最後一群人唱著歌,快快樂樂的回家,這樣簡單美好的生活啊(孔子贊同曾點的觀點)。夫子一生的理想,也僅僅是能讓天下人都過上這樣沒有互相攻伐,沒有互相爭戰的大同生活。

那個時候陸通罵孔子迂腐,現在我們也罵孔孟迂腐。可是他們什麼不懂,什麼不明白呢?他們不被接納,只不過是因為君主們追求的只是自己統治的穩固。而孔孟能給予他們的,只是約束自己,給百姓更多好處而已。

所以春秋哪有禮,哪有義?不過是強者強,弱者亡,到了戰國時候,所剩的都是一些不那麼弱的國家罷了。

我為什麼討厭法家——這是一篇大言不慚的儒法之爭

至於《商君書》“愚民、貧民、弱民、辱民”的觀點,我想就是再罵我是儒狗,我也不會收回。這一點在法家自己看來,也是認同的,因為這是《商君書》明確寫著的,要想否認他愚民,辱民,就得否認《商君書》以及商鞅的法家思想。

《說民篇》:“國有禮有樂,有詩有書,有善有修,有孝有弟,有廉有辯。國有十者,上無使戰,必削至亡;國無十者,上有使戰,必興至王。”

還是《說民篇》“以良民治,必釓至削;以奸民治、必治至強。”這不是弱民辱民是什麼?

很多人認為商鞅的二十級軍功爵其目的是為了百姓。不是的,他的最終目的不過是讓百姓感覺到自身的卑賤,而尊崇爵位。因為膽怯而害怕官員罷了,其操作的方式不過是讓百姓意識到自己的窮,認識到自己的卑賤,所以賞賜他們的時候,他們更加用命罷了。

《弱民篇》說:“民,辱則貴爵,弱則尊官,貧則重賞。以刑治民,則樂用;以賞戰民,則輕死。故戰事兵用曰強。民有私榮,則賤列卑官;富則輕賞。治民羞辱以刑,戰則戰。民畏死、事亂而戰,故兵農怠而國弱。”

讓百姓感受到恐懼,而不畏死,讓百姓弱下來,然後讓國家強起來。如果百姓強了,國家就弱,誰家富了就把他變窮,誰家太窮就把他變富,這樣來回折騰,而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這是商鞅的核心思想。因此商鞅的核心思想是強國,而強國的手段是弱民罷了。

那位問了,既然《商君書》的核心思想是“愚民、貧民、弱民、辱民”,那必然得不到人們的支持才對,若是得不到人民的支持,那秦國又何以一統天下?秦國既然能一統天下,那你說商君的思想是‘愚民、貧民、弱民、辱民’豈不是無稽之談?

所以說,客官您認為《商君書》是給老百姓看的?錯了,《商君書》不是給你老百姓看的。他是給變法的謀臣看的,比如後來的李斯;是給帝王看的,比如秦國的那些君王。

至於老百姓,他只是看透了你的怯弱,然後緊緊的抓住了你的怯弱,看透了你的自卑,所以抓住你的自卑,看透你害怕什麼,所以抓住你害怕的那個點,對症下藥的給你灌上一碗雞湯,打上一管雞血,最後再拍拍你的頭,去吧孩子,去殺人吧,你只要殺一個甲士,我就給你住的地方,再送你一個僕人。

就像搞傳銷的把你拉過去對你說:“你爸媽生病了你連給他看病的錢都沒有,到時候你怎麼辦?”

就像開公司的天天在朋友圈分享:“嚴厲的公司,霸佔了員工的休息時間,把一群人整的跟瘋子一樣,逼迫他們加班加點,強制他們完成任務,最後員工都買房買車了!成為家庭裡的驕傲;人性化的公司,生怕員工受委屈了,朝九晚五上班制,從不加班,把一群員工供得跟大爺似的,最後一個個被行業淘汰!這個世界都是公平的,你付出多少,就會收穫多少。”

最後搞傳銷的喊“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努力努力,你是最棒的”;當員工的喊“好,很好,非常好,YES, YES,YES”。

所以在秦國的法下面,誰又是真正的國民百姓了?稱國民那是在抬舉你,不過是大秦治下的奴才,金字塔最底下的地基罷了。不過是因為“因為奴群中有這一點差別,所以使社會有平安和不安的差別,而在文學上,就分明的顯現了麻醉的和戰鬥的的不同。”——這個引號裡的話真的是魯迅說的。

我為什麼討厭法家——這是一篇大言不慚的儒法之爭

對啊,麻醉和戰鬥的不同,跪著和站著的不同。所以法家他高明嗎?不,他並不高明。他只是把你放在對立的關係上去剝奪你,拿你身為人最基礎的那點恐懼來綁架你,再調教你。最後你還得跟著叫他的好,去歌頌他,不是因為別的,僅僅是因為你已經融入了。

想起幾年前我養了一隻山雀,一開始他看到我就怕,之後我手裡拿著蟲子在這邊嘖嘖嘖的嘬,過了兩天它就乖乖飛到我的手上來了,再後來我只要一伸手,它就會飛過來。有一天我良心發現了,覺得它可憐,打開了窗子把它扔了出去,可讓我沒想到的是它飛了一圈又乖乖的回來了。

我是為了它好嗎?不是的,我買他是為了覺得好玩。法家是為了民嗎?不是的;法家他為的是國,他定義的國是一家統萬家,一家奴萬家的國。

那這位說了:“人又不全是白痴,時間久了,誰還能不明白咋的。”所以呢,你以為“疲民”的思想是幹啥的?不就是為了這個時候用的嘛。

《去強篇》說:“治國之舉,貴令貧者富,富者貧。貧者富,富者貧,國強。”不這樣折騰,百姓就會胡琢磨,胡琢磨就會出事。

這還罷了,可你看見沒?“令貧者富”,貧富的選擇權不在你,在尊貴的君主那裡,他已經給你安排好了,途徑只有一個,那就是農戰。《算地》說了: “國之所以求民者少,而民之所以避求者多,入使民壹於農,出使民壹於戰,故聖人之治也,多禁以止能,任力以窮詐。”

所以,你以為你可以從商?可以乾點別的?做夢吧,你只要敢做,那就是觸法,自有法來辦你,而且還有人監督你,“令民為什伍,而相牧司連坐。不告奸者腰斬,告奸者與斬敵首同賞,匿奸者與降敵同罰”。

儒家是這樣嗎?《大學》一千七百多字教你意誠心正格物致知;《中庸》三千五百字教你君子慎獨;《論語》除了教咱們普通人外,教君王的主要是怎麼為政以德,怎麼以禮治國;《孟子》三萬多字,為政的思想說到底不過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罷了。

他們是多麼大言不慚的胡說嗎?可他們也都有詳細的論述,詳細的方略,只不過不被君主所接納。君主不接納,就體現不到老百姓身上,體現不到,百姓就只能在君主畫的道里世俗化。

你以為不接納就完了嗎?可哪兒那麼容易啊。

民為貴?你讓我們幹嘛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