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陽:問渠那得清如許 線上教學見真招

【教師簡介】

楊豔,女,本科學歷,二級教師,城關二小數學教師。長期從事一線教學,學科功底紮實,理論水平過硬,邏輯思維嚴密,教學經驗豐富,課堂實踐能力強,教學風格質樸溫情,深受學生和家長的歡迎。

【教學背景】

新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肆虐中華大地,在全國上下都投入到新型冠狀病毒全面防控工作的同時,我們城關二小的教師在校領導的領導下,積極貫徹並落實縣教育局"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的文件精神,及時、認真、紮實有效地開展了"疫時網絡復課"的線上教學,確保小學階段復課的平穩、有序、正常開展。

【教學紀實】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戰則是檢驗一名教師能否適應新形式下教學的唯一標準。剛開始接到學校要求我們開展線上直播授課通知的時候,我的內心都是非常焦慮的。"雲之端"直播授課對於我們這些基層一線老師來說,缺乏實戰經驗,缺乏軟硬件,如何進行在線教學?如何讓課堂有效?如何落實作業?如何將這128個孩子,一個不少的管理好?帶著這些問題,我積極投入到備戰狀態,查閱資料,請教同事,給電腦安裝各種軟件,聯繫家長提前做好網絡課堂調試,為網絡直播課做好充分準備。

轉眼間,"雲之端"教學已經開展一月有餘,我從剛開始的生疏到如今的熟練,由開始的不習慣到如今的運用自如。但孩子們卻從最初的興致勃勃,好奇心驅動,按時進入教室,到後來的拖拖拉拉,課程不能按時開始。

如何調動激發孩子們的上課熱情,激發課堂活力,我是這樣做的:

給孩子建立時間觀念。要求每個孩子自己動手設計上課時間安排表,合理安排自己的在家的課餘時間。上課設置定時鬧鈴,提醒自己進入教室。每天課前30分鐘,我會將授課二維碼準時發送至班級微信群,留給孩子充足的準備時間。課前10分鐘,我會進入教室,調試設備,和部分同學溝通,答疑解惑,並在微信群裡提醒沒有進入教室的同學迅速進入教室。課前5分鐘,我會隨機點名,對於遲到的孩子,課後單獨進行教育溝通,並且在第二天的點名中,會優先點這些孩子的名字,再次確認他們是否按時進入教室。如果再次出現類似情況,就會第一時間去聯繫家長,共同對孩子進行管理。就這樣堅持了兩天,效果顯著,每天數學課,128個孩子,無一人遲到。

但在一次課堂連麥中,新的問題又暴露出來了。有一次,我連麥一個舉手的孩子讓他回答問題時,聽到孩子周圍很吵,聽課環境很差,孩子幾乎聽不到我的聲音,而我,也無法從那些嘈雜的聲音中分辨出孩子的聲音。我又重新連麥了一個沒有舉手的孩子,這次,任憑我如何呼喚他的名字,那邊卻靜的可怕,孩子呢?我不禁深思:這樣的課堂有效嗎?這樣的孩子究竟有幾個呢?

反饋授課環節存在的問題。課後,我會立即在班級微信群裡發出通知:今天下午5:00在線召開家長會。會上及時和家長溝通,解決現階段遇到的各種問題,尤其是提醒家長給孩子創造良好的聽課環境,並堅持監督孩子認真聽課。對存在問題的孩子,會後和家長再次溝通。並對孩子們提出新的聽課要求:1、上課期間必須開啟麥克風。我會隨機連麥,瞭解對方的聽課環境和聽課狀態。2、每節課後,將自己上課做的習題及課本上自己的批註拍照上交。功夫不負有心人,學生和家長都引起了重視,課堂又恢復了最初的活力。

不斷摸索總結經驗教訓。給孩子們的家庭作業最初是在"班級優化大師"裡面提交和批閱的。但在使用的過程中,發現它的侷限性,改正後的作業不能再次提交,不能再次批閱。帶著這個困惑,我和同事們交流溝通,開始探索使用釘釘提交和批閱作業,使家庭作業的批閱效率大大提高了不少。

對於那些書寫不認真或有問題的作業,可以將其打回,引起重視,讓孩子重做,然後再次提交。記得我在批閱作業時,發現一名孩子脫式計算書寫全部錯誤。我清楚記得,課堂上我反覆強調過這個問題,難道他沒有聽 嗎?於是,我又有了新的打算:每天上完新課,我會將前一天有問題的作業呈現在屏幕上,讓大家指出這份作業存在的問題。同時,也會呈現優秀作業,並對這些孩子進行表揚,頒發獎盃。雖然孩子們年齡小,但自尊心和好勝心特別強,喜歡讓老師表揚自己,所以,從那以後,孩子們對自己的作業非常重視,為了評上優秀作業得到獎盃,他們上課認真聽講,每次作業總是檢查好幾遍才上交。

"雲之端"線上教學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是一個新的挑戰,在這條"空中教學"的道路上,我們有了新的認知和收穫,相信在我們二小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將線上教學落到實處。滿園已春色,待盼生歸來。

孩子們,期待我們在春天最美的校園再次相遇!

合陽:問渠那得清如許 線上教學見真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