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四颗糖”的教育方法,做一位有智慧又高尚的父母

“怎么回事儿,这句话都教了几遍了还读不下来。”

“你看看你自己,天天就知道玩儿,之前学的拼音都不会了。”

“怎么这么不听话,一点儿作业写了一上午了,才写了两行。”

这样的话语大家并不陌生吧,不管是在自己家,还是邻居家传出的声音,都能够听到类似的话语。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孩子的地方就有吵闹,尤其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

陶行知“四颗糖”的教育方法,做一位有智慧又高尚的父母

1.有这样一则关于教育的故事:主角是一名校长。

有一天,校长看到一个男孩正用泥巴扔另一个同学,他制止了男孩,但是却没有对犯错的男孩进行“教育”,而是让他放学后去校长室找他。放学后,当男孩忐忑地来到校长室,低着头等着挨训时,校长却掏出一颗糖对男孩说:“这是给你的奖励”,男孩惊讶地接过糖果,却不知为何。

“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这是奖励你遵守时间。”

接着校长又拿出一块糖果:“这也是奖励给你的,因为我阻止你欺负其他同学时,你马上就听话地停了下来,说明你尊重老师。”

陶行知“四颗糖”的教育方法,做一位有智慧又高尚的父母

最后,校长拿出第三块糖塞到男孩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之所以用泥巴扔那个同学,是因为他在之前欺负了班里的女生,这说明你很有正义感,应该受到奖励。”男孩在校长的话语中,逐步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说:“校长,我打人是不对,应该受到惩罚。”

校长满意地拿出第四块糖:“你认识到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块糖,我们的谈话可以结束了!”

这名智慧的校长就是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

陶行知先生通过四颗糖,让这名孩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最重要的是,他全程没有用一句责备、或者压迫性的语言,但是孩子依然能够明白自己的错误,并且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陶行知“四颗糖”的教育方法,做一位有智慧又高尚的父母

是不是很惊讶?为什么我们平时那么费劲儿地给孩子讲道理,孩子一句也听不进去?很可能是因为我们用错了方法,正确的方法能够让教育做到事半功倍。

2.今天就来给各位父母分享一个超级实用的教育孩子的方法:正强化法。

所谓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在知道怎样运用正强化法之前,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正强化。“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据百度词条介绍,斯金纳认为,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产生的结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以后就会反复出现,而不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减弱或者消失。

陶行知“四颗糖”的教育方法,做一位有智慧又高尚的父母

其实在我们的大脑区域里也有这样的一个奖励区域,它的活跃度与多巴胺的分泌有着密切的关系。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孩子为什么喜欢玩游戏呢?因为有及时反馈,在他做对了之后,屏幕上会出现小星星,或者其他的特效。当他做错了之后,屏幕上也会有及时反馈,例如,颜色变暗,刺耳的声音等,这些都能够刺激孩子的大脑,从而让他能够有动力继续进行游戏。

但是为什么孩子不喜欢做作业呢?同样的道理,没有得到及时反馈。

所以我们可以顺势而为,学习陶行知先生的“四颗糖”做法,让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多点儿欢笑,少点儿争吵。

陶行知“四颗糖”的教育方法,做一位有智慧又高尚的父母

3.陶行知先生奖励的这“四颗糖”应该怎么应用呢?

1 )第一颗糖,强化孩子的态度多于事情的结果

很多的时候,我们总是以事情的结果来判断孩子这件事所做的对错。例如:孩子在给妈妈端水的时候,不小心打碎了杯子。可能有些家长就要说了:“你怎么这么笨呀,拿个杯子都能拿掉了,果然什么事情都不能指望你”。

这个时候,家长可能更多的是关注到了“杯子碎了”这样的结果,但是忽略了孩子对于父母的体贴和爱。智慧的家长会这样说:“孩子,你能想到主动帮妈妈端水,妈妈真的很开心。如果下次你想要这样做的时候,可以提前叫一下妈妈,妈妈会给你一些帮助哦。”在家长这样的语言鼓励下,孩子下一次还会愿意去给妈妈端水,甚至做更多的事情。

陶行知“四颗糖”的教育方法,做一位有智慧又高尚的父母

对孩子正强化是为了激励孩子一个好的地方,从而让这个好的点可以不断地重复下去,时间长了就养成了习惯。

2 )第二颗糖,强化孩子的努力和进步

久居兰室不闻其香,你有多久没有看到过孩子身上的小小进步了?

为什么孩子第一次冲你微笑,我们会全家欢呼?

为什么孩子第一次学会开口叫“爸爸妈妈”,我们欣喜异常?

为什么孩子第一次独立行走,我们会奔走相告?

陶行知“四颗糖”的教育方法,做一位有智慧又高尚的父母

真的是因为孩子这些行为表现得格外突出吗?并不是,这些行为,是每一个健康的孩子都能学会的。而父母面对孩子的小小进步,之所以如此惊喜,主要原因其实是因为我们觉得孩子还小,我们将所有的目光,都放在了他的身上,所以他的每一次进步,我们都能够精确地观察到,并及时进行表扬。

即使孩子长大了,他们依然需要获得鼓励。孩子今天玩积木的时候,注意力比之前延长了5分钟,家长看到之后,就可以及时鼓励孩子,孩子下次会更加愿意这样做。

孩子这次做作业的时候,10分钟之后没有跑神,并且把作业自己写完了,不需要家长的监督,家长也需要及时鼓励孩子。

“宝贝,今天你做的特别好,不仅写作业没有跑神儿,并且没有让妈妈盯着你做作业,妈妈为你自豪,你明天也会这样做的,对吗?”这样的话语既能够奖励孩子目前的“成绩”,同时孩子也能够看到希望,下一次会做得更好。

陶行知“四颗糖”的教育方法,做一位有智慧又高尚的父母

3 )第三颗糖,从多个角度强化孩子的行为

苏轼曾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孩子也是如此,可能他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太尽如人意,但是他身上依然能够找到闪光点。可能他某件事做得不太正确,但是其中还是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的。

例如:孩子很喜欢搭积木,但是总是搭三块儿就倒了。家长不要急于去帮助孩子或者是批评孩子。从孩子搭积木的过程去寻找孩子的闪光点,

“今天搭的积木坚持了三秒才倒,比昨天多坚持了一秒呢。”

“今天的下面两块积木搭的很牢固,第三块放的位置也很好,我们可以试试第四块了哦!”慢慢的,孩子就能够找到信心,并且愿意勇敢尝试了。其实孩子并不是做不到,而是他们需要更多的鼓励和关注,当感受到这些之后,他们就会“勇往无前”。

陶行知“四颗糖”的教育方法,做一位有智慧又高尚的父母

4 )第四颗糖,不错用物质奖励

有些家长在引导孩子的时候比较直接——“只要你考试得第一名,就有什么样的玩具。”这种通过物质奖励进行正强化的方法在短时间内会有效果,但是相对于其他强化物,物质激励很快就会出现饱和,所以长时间看,物质激励也是最先失效的方式。

所以不要过度迷恋物质奖励的强化,时间久了,家长和孩子的压力都会很大。因此,我们对正强化需要更多深入地进行学习,多花时间和感情给到孩子,钱和物质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陶行知“四颗糖”的教育方法,做一位有智慧又高尚的父母

漫漫人生路,昭昭父母心。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在爱的前提下,佐以适当的方法,相信接下来的育儿道路会更加轻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