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刻理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封护胜463


谢谢题主。

这是唐代诗人杜牧《江南春》中的后两句。

这首诗尽情地描绘了江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明媚的春光,同时又将视角伸向烟雨迷蒙的楼台,追寻历史云烟,呈现出深邃幽美的意境中,表达出含蓄幽深的情思。

先来看后两句。

“南朝四百八十寺”。

东晋以后隋代以前的宋、齐、梁、陈为建都于建康的四个朝代,史称南朝。“四百八十寺”不是确指,而是说佛寺众多。诗人在“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现实美丽的春景中,突然笔锋一转,用想象把时空拉大,一下子回到幽远的“南朝”,不禁让人思索起逝去的时光,以及人和事,增强了诗歌历史的厚重,文化的意蕴,又深化了诗歌的境界。同时,又以南朝佛教蓬勃盛行的过往,并最后一句的抒情奠定基础。

“多少楼台烟雨中”。

眼前的烟雨中,那些曾经的历史被淹没。诗人将现实和幽远的历史叠加在一起,抒发了对时间的流逝、人事更迭的感叹,而感叹的同时,又含有隐隐的伤感。

诗人通过虚实结合的写法,一边沉醉于江南明丽的春景,一边又穿越时空,回溯到“南朝”,从而感叹岁月的无情,时间的苍茫,给人留下的是一种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的审美意境。

以上就是我对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理解。谢谢。


音准不准的作家刘剑锋


“江南春景,描写莫尽,能以简括,胜人多许”,这是清代文人宋宗元在《网师园唐诗笺》中,对杜牧这首《江南春》所作的高度评价。这首七言绝句以寥寥二十八字,写尽了江南春色的无限生机与风情。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写于公元833年,杜牧拜访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途中。杜牧在牛僧孺的推荐下担任推官一职,后转为负责节度使府的公文往来的掌书记。这首《江南春》,从一定程度上,成为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的诗意开端。

尤其结尾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被历代所传颂。诗人将庄严肃穆的南朝古寺笼罩在朦胧迷离的江南烟雨之中,传达出一种幽静深邃之美。在烟雨的笼罩下,这份穿越历史风尘的沧桑之感,变得更加深婉绵长。

清代范大士就曾评论,“‘四百八十寺’,无景不收入结句,包罗万象,真天地间惊人语也。”因此,“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并不是单纯的歌咏江南春景之作,而是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

要充分理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深刻内涵,必须要掌握以下相关历史背景:

其一,“南朝四百八十寺”,始于先后四次“舍身入寺”的梁武帝。

作为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创立者,梁武帝萧衍历来以明智神武的文武全才流传于后世,更因沉溺佛教而名闻于古今。为了皈依佛门,梁武帝曾先后四次“舍身入寺”,不仅身体力行遵守清规戒律,而且颁发《断酒肉文》约束僧侣。

在梁武帝对佛教的大力推崇下,佛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郭祖深曾云,“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而据后世统计,南朝萧梁时期佛寺数量达到鼎峰,多达2846所。

梁武帝如此大兴土木,造成的恶劣后果远不止劳民伤财那么简单,甚至到了殃民祸国的悲惨境地。杜牧在散文《杭州新造南亭子记》中,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梁武帝“舍身为僧奴,至国灭饿死不闻悟”。

事实上,也正因为梁武帝潜心修佛,不问政事,导致了公元548年“侯景之乱”爆发。被囚于建康台城之后,年事已高的萧衍忧愤交加,从此卧床不起,于公元549年撒手人寰。足以见得,杜牧笔下的“四百八十寺”,饱含了兴衰之感。

其二,“多少楼台烟雨中”,感于晚唐皇帝的佛教误国。

作为晚唐时期的代表诗人,杜牧目睹了唐王朝的逐渐衰落。不仅有宦官专权、藩镇割据,还有皇帝们对于佛教的一味沉迷。从唐宪宗开始,到唐穆宗、唐敬宗和文宗几任皇帝,佛教成为他们寻求长生的寄托之地。

因为先后几任的虔诚事佛,以韩愈和杜牧为代表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运的衰落充满了忧虑。唐宪宗时期,韩愈因为《谏佛骨表》,险些丧命。杜牧后来在《杭州新造南亭子记》中,借助唐武宗之言深痛恶绝地指出,“穷吾天下,佛也”。

从唐文宗时期就曾发觉的“吾民尤困于佛”,到了唐武宗才开始大刀阔斧的毁佛行动。从《杭州新造南亭子记》可以看出,杜牧反对这种佛教误国的荒唐行为,支持唐武宗“拆寺庙而建南亭”的行动。

因而杜牧写下这首《江南春》的时候,已经看透了皇帝佛教误国的本质。从“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可以看出杜牧笔下的“四百八十寺”,绝非夸张之辞,事实上有过之而不及。

所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包含以下深刻内涵:

其一,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皇帝佛道误国的忧虑。

作为“竟陵八友”之一,梁武帝萧衍文武双全,创建了南梁,亲自书写《春秋答问》。在建立政权的初期,梁武帝也可谓兢兢业业,五更天就起来批改奏折。而晚年沉迷于佛教之后,大兴土木,广建寺庙,弄得民不聊生。

杜牧面对晚唐皇帝的佞佛之举,对王朝的兴衰充满了忧虑,对百姓的苦难饱含同情,从“古者三人共食一农人”,到“今加兵、佛,一农人乃为五人所食”,杜牧深陷“民尤困于佛”的焦虑之中。

在杜牧诗意的笔触之下,将这种忧国忧民的深情,隐匿在江南的烟雨之中。“南朝四百八十寺”,是前世不忘,后世之师。“多少楼台烟雨中“,则把这份沉重的家国情怀,化为朦胧迷离的烟雨,让人感伤,令人沉迷。

其二,以史为鉴,抒发了诗人的历史兴亡之感。

“六朝旧事随流水”,南朝历来是文人墨客寄予历史兴亡之感的感兴之物。杜牧赶往扬州途中看到繁花似锦的江南春景,难免想起昔日南朝的昙花一现。这些在烟雨笼罩中的四百八十寺,就是曾经辉煌与衰落的见证。

“多少楼台烟雨中”,将穿越时空的历史厚重之感,演绎得蕴藉而悠长。这四百八十寺在烟雨的笼罩之下,多了几分朦胧,少了几分肃穆。如清代黄生所言,“曰‘烟雨中’,则非真有楼台矣,感南朝遗迹之湮灭而语,特不直说。”

杜牧在这烟雨迷蒙的江南春色中,联想到了晚唐的低迷之气。那是宦官专权的无奈,那是藩镇割据的忧伤,那是佛教误国的痛恨。诸多感情夹杂在一起,汇集成“繁华事散逐香尘”的兴亡之叹,湮没在楼台烟雨之中。

其三,寓情于景,传达了诗人深婉蕴藉的江南情结。

江南,是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思想审美化和人生理想化的诗意载体。此次杜牧奔赴扬州,即将开启“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风流人生。在《江南春》的字里行间,洋溢着江南美景特有的万种风情。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从动静结合和色调错综的角度,描摹出江南春日里的灿烂旖旎。山水相绕,莺啼酒香,颇有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繁华绮丽,让人心神荡漾。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则抓住了江南春景里最富特色的景物特征,描摹出令无数人神往的朦胧之境。这种深邃幽美的境界,也只有江南烟雨才能传达地如此深婉别致,勾起文人墨客的归隐怀旧之思,正是其江南情结的流露。

总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朦胧迷离的江南春景背后,蕴含了对佛教误国的忧患和对历史兴亡的慨叹。而经过岁月的洗礼,这句诗已经成为江南美景的代表诗句,传达了与无数古代文人共有的江南情结。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只有对江南美景饱含深情的人,才能写出被历代所传诵的经典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摇曳的不只是杜牧的浪漫深情,还有穿越历史而历久弥新的写意诗情——能不忆江南?


此笺


滢月斋,以女性视角解读古今文化,为你诠释不一样的世界。

如何深刻理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

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出自何处?

正如题主所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出自于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本人是唐朝政治家杜佑的亲孙子,出身于京兆杜氏,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御史大夫杜周。杜牧的出身如此高贵,自幼在长安的杜陵附近长大,见惯了京城的繁花似锦,早年仕途又十分顺遂,可以说是个蜜罐里长大的孩子。

但在会昌二年(842年),一生顺遂的杜牧却被外放到烽烟四起的黄州(今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做刺史,在这里做官,就等同于被朝廷流放,此后又被改派为池州、睦州刺史。或许就是在这一时期,杜牧写下了这首《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此时杜牧刚刚遭遇了仕途上的波折,却仍然怀着一颗希望兴利除弊之心,因此他在黄州、池州、睦州等地担任刺史时,不仅推崇儒学,扩建孔庙,设立学堂,还为官清廉,这说明他还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百姓过得更好。

在《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中,他也描绘了江南美丽的景色,这也体现出他本人对自己的仕途和生活抱有希望,因此才能有闲心欣赏江南地区的美丽春景。

二、为什么杜牧这样写?

被朝廷外放到江南的杜牧,为什么要在《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中写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句子呢?其实这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文化有关。

众所周知,魏晋南北朝是一个乱世。当时各地军阀混战,匈奴、鲜卑、羯、羌、氐等族趁乱进入中原,使得中原百姓每日夜不能寐,不得安定。此时,东汉时期来到中原的佛教就开始成为人们心中的慰藉,不仅是北方的前秦、北魏等政权推崇佛教,南方的梁朝也开始顺应百姓的需求,将佛教这种信仰推至顶峰。

南朝梁王朝的缔造者——梁武帝萧衍为了维护当时的统治秩序,因此开始推崇佛教,但在晚年也开始笃信佛教,还在曾多次在同泰寺舍身出家,举行“四部无遮大会”,亲自为百姓讲解《大般涅槃经》,并规定僧人必须吃素。

在他的推动下,全国兴起了修建佛寺的风潮,据统计,这次修建的佛教寺院共有五百多座,这些宏伟华丽的寺院中居住着十几万的僧人和尼姑,拥有巨额的财产,朝廷还不能轻易征税,因此给梁王朝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梁武帝自己也被困在寺庙中活活饿死。梁武帝本人推崇佛教,本为加强自己的统治,自己却深陷其中,不免有些得不偿失。

三、杜牧的这首诗歌,与当时晚唐的时局有何关联?

杜牧之所以提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建造的佛寺,既是因为他本人在游览江南风景时,看到了这些古老的寺院,也是因为唐朝中晚期的社会形势。唐朝在历经安史之乱后,虽然大半疆土犹存,但已经是残垣断壁,无力应对来自外族的挑战,由于土地兼并的加剧,百姓们的生活也日益艰难。

此外,由于官僚集团的党争日益加剧,皇帝开始逐渐失去权威,因此他们开始借助宦官之手夺回自己的权力,却又造成了宦官的专权,最终导致唐朝覆灭。

唐朝中晚期的混乱局面,虽然不及魏晋南北朝,但也给佛教的兴盛提供了不错的土壤。因此在这一时期,有很多民众选择皈依佛教,但唐朝的当政者却不是梁武帝,他们还是希望自己能有一番大作为,以恢复大唐盛世。会昌五年(845年)七月,为了减少佛教僧众所带来的巨大经济负担,唐武宗下诏禁毁佛教。

作为一位尊孔大家,杜牧自然和韩愈一样,反对佛教在民间的盛行,当他得知唐武宗开始灭佛时,他还特意写了一篇《杭州新造南亭子记》,以示对这一政策的支持。由于这篇文章写于唐宣宗时期,因此杜牧写作这篇文章,也有劝谏唐宣宗不要盲目推崇佛教之意。

作为一位臣子,杜牧也是从维护国家秩序的角度上反对推广佛教。因此《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中出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也是意在讽刺梁武帝因信奉佛教而荒废政事,最终身死国灭之事。

回答完毕,请采纳。


滢月斋


谢谢,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诗。

这是晚唐诗人

杜牧《江南春》里的诗句,原诗是这样的: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色草长莺飞,山村酒肆,暮色烟雨中恍若又见重重楼台。

多年以来对这句多少楼台烟雨中一直念念不忘,不忘的不是那一川烟雨迷离,而是感觉恍然间就物是人非了。

梁武帝,是历史上著名的和尚皇帝,他不但大肆建庙,甚至四次"舍身"到同泰寺出家。南朝四百八十寺,指的就是梁武帝时期的盛况,据说当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

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唐王朝已是大厦将倾之势,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侵蚀着这个曾经分光无限的王朝。而雪上加霜的是宪宗当政后,醉心于自己平淮西等一点成就,飘飘然做起了长生不老的春秋大梦,一心事佛,韩愈上《谏佛骨表》、险些丢了性命。

宪宗被太监杀死后,后继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数继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看来杜牧说的四百八十寺还少说了。

现实意义

凡事过犹不及,作为一国之君,更是如此。

历史上有成就者,都能够在黄老之间平衡,亦或在释道之间掌控。

迷道30年不临朝者万历,迷也罢,躲也罢,终究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历史是一面镜子,穿过重重烟雨,迷离中似曾穿越千年,又恍如昨日,许多折叠的影像为啥如此的相似呢!?

一家之言,欢迎探讨,评论。部分资料来源网络。


雨落一方


这应和前两句联系起来理解。我个人的理解是“千里莺啼绿映红”猫写了南朝的美丽,“水村山郭酒旗风”指斥南朝的虚假繁荣、醉生梦死、偏安一隅和不思进取,而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则说明了造成这一切的根源所在:不顾民生大兴佛教寺院。

声律启蒙上说“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梁帝就是南梁朝武帝萧衍,这是个爱寺庙不受百姓的皇帝,动不动就跑到同泰寺做和尚,让大臣们拿钱去赎,根本不顾人民死活。而“多少楼台烟雨中”最后也成了梁武帝的谶语,随着冉闵叛乱,皇权倾覆,他的那些寺庙果真消失在烟雨中。

这两句,我个人的理解是对重佛轻民的指斥,饱含着作者的民生关怀,当然我的理解不一定正确。


深圳郑海洲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南朝佛教,它包括从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到陈后主祯明二年(588)中国南北分裂时期,在南方以京师建康(今南京)为中心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佛教,期间佛教昌盛。

南北朝佛教的主要特点是“北造像,南造寺”即北朝信仰佛教主要以造佛像为主,南朝则是以造寺庙为主。南朝各代对于佛教的态度,大略与东晋相同,统治阶级及一般文人学士也大都崇信佛教,所以南朝各代寺院、尼僧之数甚多。

接着,我们回归本诗,诗歌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原本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模糊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杜牧特别擅长于在寥寥四句二十八字中,描绘一幅幅绚丽动人的图画,呈现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的启迪。




木木南洲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薄雾轻烟,笼罩座座巍峨的寺宇,这迷漾的画面更为江南春色增添了一番诗意。

诗人不写“江南四百八十寺”,而写“南朝四百八十寺”。这就在画面上点染了一层历史的色彩。东晋亡后,偏居江南的南朝即宋、齐、梁、陈,皆以腐朽和短命为其历史特点,而佞佛又是其统治者们腐败之一端,故说“南朝”而不言“江南”,突显史迹。

南朝诸帝贵族,多崇信佛教,而梁武帝居其首。但其结局唯有残落的古寺而让人叹息,这“四百八十寺”已为江南一景,供游人观览,只有寥寥梵音诉说着南朝的这段历史。逝者如斯,怎不令人叹息!

杜牧面对江南的美丽春光,由衷地发出赞美之音外,面对严峻的现实,又无以附加地对统治者进行谴责。六朝旧事,已被雨打风吹散,而今只有残存的寺字楼台隐现于迷茫烟雨之中了。

诗人借景物以寓感慨之情,不废诗教讽喻之旨,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关照,更是吊古伤今。

杜牧的这首七绝,传达了江南的春信,山水花鸟、寺宇建筑、酒旗漫卷和处处富饶的景色,这些又笼罩于烟雨迷漾之中,充分展现了特有的江南水乡的风光。同时,诗中有画,画中有慨,凭吊南朝覆亡,讽喻其迷信佛教,广建寺院,害民伤财。而唐代君王豪门也都崇佛,靡费淫逸,杜牧感同身受,借古喻今,时空流转,千古留名。


云隐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朝杜牧《江南春绝句》

钦佩古人用28个字就写就了以前绝美的散文!千里江南杨柳衬托着杏花红绿相称,相互掩映,莺啼婉转。在邻家别野和临山的城堡中,春风吹来了,她掀起了小店的酒帘。抬眼相望,那南朝数不清的庙宇,都矗立在蒙蒙的烟雨中。

美不胜收,很诗情画意。南朝虽然灭亡了,留下了数不尽的佛教踪迹,在烟雨蒙蒙的杏花春雨的江南,形成了一道风景。

从诗的字面意思理解看似只是对风景的描绘,但是杜牧是一个积极投身现实的官僚,他热爱军事,有国防忧患感,所以诗中是想告诉当权者,佛教的兴起和泛滥,对国家的损害太大了。兴国必须要强大军力,真打仗了佛家并无用处。南朝寺庙这么多不也灭亡了吗!


aTao听雨


这是一首妇孺皆知的七绝,作者杜牧的名气与诗的名气一样光耀千古。这首《江南春》跟不少名作一样在理解上有争议,大体分为两派:一派认为这是一首纯写景的诗,就是为了表现江南烟雨缥缈的优美景致;另一派认为这首诗不仅仅在写江南的美景,是情景交融,里面有作者的感情寄托。

我倾向于后一派,不认为作者只是在写景,而是写景不是目的,其目的是在表达一种情怀,一种淡淡的如烟似雨般的担忧。

想要进一步理解诗人在诗中的真意,首先要清楚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作品创作时背景。杜牧跟李商隐被人们誉为“小李杜”,是为了跟他们的前辈李杜区分,也算是象李杜致敬吧。

“小李杜”中的“杜”即杜牧。杜牧为官勤政廉明,深知百姓疾苦,并且重视教育,一边处理政务,一边到学堂讲学。但是,杜牧的忧国忧民跟他的前辈杜甫不一样,没有诗圣那么悲苦,他的苦是一种忧苦。杜牧既勤政爱民,也享受曼歌丝竹,属于苦中作乐、忧中偷趣一类人,可以说是介于杜甫和李白之间,抑或是二者兼有。

再来看这首《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从这四句诗中,我们发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前两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写的是近景,有山有水有村庄,有声有色有酒香,颜色明丽,节奏欢快,生活气息浓厚。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写的是远景,无声无息,色调濛泷,并且是想象中的景象。

这显然是诗人有意为之,明白了这首《江南春》的创作背景也就明白了诗人的良苦用心。

诗人在诗中特意提到的“南朝”,也就是三百前南朝梁。梁武帝晚年痴迷佛教,大兴土木,广建寺庙,僧尼达十万之巨,耗尽了民力、财力,最终葬送了一手打下的江山,如一场如烟如雾的空梦。唐宪宗亦如晚年梁武帝,倾心向佛,一心追求长生不老之术,最终落了个被太监杀死的下场。之后穆宗、敬宗、文宗几位皇帝跟他们的先皇宪宗如出一辙,僧尼数量持续增长,国家不堪重负。

杜牧的这首《江南春》其实是对李唐王朝的委婉劝谏,希望圣上莫要让“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佛门“盛景”毁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民间一派欣欣向荣。

一首诗,一明一暗,截然不同的色调,非但没有违和感,反倒交辉呼应,令人不禁掩卷沉思。


原度拾趣


大家好,我是竹林听雨815126,很高兴能够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

杜牧为晚唐著名诗人。他博古通今,才情洋溢,善于怀古讽今;一生忧国忧民,空有政治抱负;有为相之才,却无奈怀才不遇。

诗人在这首诗中以独特的视角,描绘出了一幅江南春景图。既身处景中,又临空俯瞰,可以说意境深远,称为千古绝唱毫不为过。

前两句诗色彩绚烂,浓淡相宜;生机勃发,又错落有致,极具画面感,明媚秀丽却绝不落俗。

后两句诗人笔锋一转,色调倏然由前面的明艳转入暗淡。烟雾迷蒙中,众多寺庙若隐若现。在给人一种深邃迷离感的同时,又与绿映红的艳丽形成鲜明对比,使得江南春景更加丰富多彩。诗人又点明“南朝”,增强了历史感,悠远厚重,引起读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同时又会进行深深地反思。这也正是杜牧忧国忧民,借古讽今的抒怀。

众所周知,南朝皇帝萧衍重佛而轻民,搞得民怨沸腾,生灵涂炭。当时的唐朝又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衰败迹象已表露无遗。杜牧空有壮志,却无力回天。满腔愤懑,政治抱负却又无法施展。所以在这首诗中,也充分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敬请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