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石潭记》不可久居而《韬光纪幽》徘徊不忍去?

渣渣辉283


为什么《小石潭记》不可久居?作者柳宗元说得明明白白:“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

《韬光纪幽》为什么徘徊不忍离去?作者史鉴也交代的明白,不过话有点多,说是围着西湖的有三座山,而西山最好,西山最佳又因四座寺庙,其中灵隐寺又是最吸引人的。灵隐寺有五个亭子,其韬光亭啊,最是幽静。你看它“路险峻,两旁皆岩崖斗绝,嘉树美竹森其上,兔丝女萝之属蔓延而罗生,枝荫交加,苍翠蒙密,禽鸟闻人声近,辄飞鸣翔舞。微有人影,遥相呼应,遇会心处,则倚树而息,藉草而坐,悠然遐想者久之,起而行,行而止,犹徘徊不忍去”。末了还感叹一句:“”心目萧爽,神思飘逸,疑乘云御风,浮游于灏气上也。吁!快矣哉!”才顺着下山的路回去。说明了, 韬光亭的幽静,能给人闲适愉悦的感觉,所以流连忘返。

河东先生柳宗元是在被贬后写的此文,借以表达自己的愤懑,悲凉和凄苦。长留凄清之地则徒增孤恓之情。西村先生史鉴则淡于名利和官宦,醉心山水,对韬光亭是由衷的喜爱,所以徘徊不忍离去。








斯夫


《小石潭记》作者为唐代的柳宗元,全文为: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其创作背景为,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间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

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无不渗透着自己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充满了生机,却无人赏识。而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作者“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地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即是“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

《韬光纪幽》作者为明代的史鉴,全文为:

环西湖之山凡三面,西山最佳;据西山之佳惟四寺,灵隐为最胜;领灵隐之胜有五亭,韬光为最幽。韬光在寺后之北高峰下,其始由西北隅上山,路险峻,曲折蛇行,两旁皆岩崖斗绝,数里中连属不断。嘉树美竹森其上,兔丝女萝之属蔓延而罗生,枝荫交加,苍翠蒙密,日光漏木叶下,莹净如琉璃可爱。禽鸟闻人声近,辄飞鸣翔舞,若报客状。峰回路转,客或先后行相失,望见树隙中微有人影,往往遥相呼应,遇会心处,则倚树而息,藉草而坐,悠然遐想者久之,起而行,行而止,犹徘徊不忍去。

闻梵音泠泠,如金石出林杪,因徐步听之,久方及门。堂宇因山为高下,明净整洁,一尘不生;周围峰峦环抱,势极奥曲,窈然深秀,乳泉交流,屋上下随处充满,昼夜常如风雨声。老僧八、九人,皆拥衲跌坐,闭目静观,客至不起。惟庵主者出肃客坐小轩中,焚香供茗果甚虔。复引客出屋后,见大竹数万,竹尽,西一小丘,高可数丈,攀援而登其上,望见西湖湛然在城下,南北两山绕湖如双龙抱一白银盘,滉漾不定,使人心目萧爽,神思飘逸,疑乘云御风,浮游于灏气上也。吁!快矣哉!复循归路下山。

文中写出了韬光亭的幽,抒发了作者在自然山水面前闲适愉悦,流连忘返的心情。

两篇文言文中作者抒发的情感不同,传达的心境不一样。《小石潭记》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心中愤懑难平的心情和被贬后在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苦情感,而《韬光纪幽》表达了作者对韬光亭的喜爱,怀有一种悠闲喜悦之情。故而《小石潭记》中不可久居而《韬光纪幽》中徘徊不忍去。


温海燕子


人的心境如何决定一个人的外表状态。

当你郁郁不得志之时,观景会有贯通之意,认为景也为之悲戚。

当你心情大悦,悠闲自得一时,那边景色宜人,风光无限好。

另外无名之地缺乏人气,名胜之地人气旺盛。人稀少则冷清,人盈多则乐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