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书欣:《青春有你2》“林妙可”?

作者 | 造梦小裁缝


1


《青春有你2》第一期迎新会上,有个女孩让我印象深刻。


虞书欣:《青春有你2》“林妙可”?


这姑娘一进门,就贡献了一场“反教科书式”表演,台湾偶像剧“傻白甜式”的害羞和紧张,外加捏着嗓子磕磕巴巴说话……


从她做出第一个表情开始,就有网友吐槽“尴尬到想扔掉手机”。

“是演了一部情景剧吗?”


蔡徐坤对她的这句“神吐槽”,精准道出了围观群众的心声。


虞书欣:《青春有你2》“林妙可”?


不过反转很快出现。她诸多表现,让人笑到停不下来。

这个女孩就是虞书欣,《青春有你2》目前人气最旺的“小作精”。

在我看来,她非常聪明,她知道自己在节目组的定位,也知道观众期待看到怎样一个她。

她也坦荡到任性,想要什么不要什么都写在脸上。

宋小宝在小品里“作里作气”地说,“我独得恩宠。”而虞书欣却是随时随地开启“独得恩宠”模式。

不管对方是谁,她都是用孩童般的语气撒娇、生气,也能瞬间摆出楚楚可怜的表情。


虞书欣:《青春有你2》“林妙可”?

节目《一年级》中,在陈建斌认定她的表现不如另一名女生时,虞书欣直呼“不公平”,“请摸着良心评价我!”


虞书欣:《青春有你2》“林妙可”?

《青春有你2》中,为了坐在偶像LISA旁边,她坦言想坐导师Jony J的座位。屏幕里的Jony J,要多尴尬有多尴尬。

虞书欣:《青春有你2》“林妙可”?

《下一站,幸福》里,虞书欣扮演蔡敏敏,撒娇和卖萌是她的“正确打开方式”。她会天真灿漫地朝男友跑过去,用头撞男友胸口,极尽撒娇之能事。

果真是戏如人生,人生如戏。虞书欣或许就是现实版《撒娇女人最好命》。

成长路上,肯定有不少人说过她“作”。她渐渐变得无所谓,甚至一不做二不休,强化了自己“作”的特点。“我就是我,不一样的小作精。”

之前很多经历里,一个“作”字,让她一次次站在光环之下。目前她的人气很高,很多粉丝坦言她“作得很可爱”。

虞书欣:《青春有你2》“林妙可”?


她或许真不是故意“作”,只是习惯了这种方式来刷存在感。


看到这样的虞书欣,我其实想到了林妙可。

2

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林妙可站在万众瞩目的舞台,伴着旋律摇着头,自信又可爱。


那年,她成为中国最闪亮的童星。

随后,这次举世闻名的“假唱”把她推到了风口浪尖。之前人们有多喜欢她,知道真相后就有多讨厌她。

此后,林妙可似乎永远卡在了“摇头晃脑”的模式里。


她唱歌时摇头晃脑,上节目摇头晃脑,演戏时也摇头晃脑。

2017年,18岁的林妙可参加艺考,接连落榜,惨遭网友奚落。

虞书欣:《青春有你2》“林妙可”?

考场外的采访镜头里,林妙可的讲话方式与小时候几乎一模一样,一会儿歪头,一会儿翻眼,满屏刻板的表演痕迹。


虞书欣:《青春有你2》“林妙可”?

“18岁了,怎么还像一个小孩子?”“动作神态跟她八九岁时没什么两样。”网络上负面评价汹涌而来,她的心情跌入谷底。

其实早有圈内前辈点醒过她。

濮存昕说,“太多太多的老师教她,我害怕这孩子不是孩子了,我就告诉她说话要自自然然的。”

陈小艺也说,“这孩子说话太嗲,我说你怎么能这么说话呢,不要假着嗓子说话。”

9岁时的“摇头晃脑”是惊艳的,为她赢得了名利;18岁的“摇头晃脑”是尴尬的,让她遭受到嘲讽。

我只能叹息,林妙可是一个被舆论裹挟、压榨到没有童年的女孩。


镜头制造了她,镜头也毁掉了她。


3

那林妙可无辜吗?

她当然无辜。因为她承受了一个小女孩不该承受的压力与诋毁。

但她也不无辜。当她逐渐长大,她有了更多选择的权利,她可以选择改变,可以选择成长。


但当时的她没能够改变,也一度拒绝长大。

心理学里有个“彼得·潘综合征”,这是一种成年后仍然行事幼稚、浅薄,从心底抗拒长大的异常行为模式。


有些人虽然成年了,但心理上仍然停留在儿童状态,任性、情绪化,依赖他人。

严格意义上来说,林妙可还算不上“彼得·潘综合征”。


她承受过那么多负能量,依然乐观、积极、努力,希望等她再次出现在屏幕时,已经是脱胎换骨的林妙可。

我们有理由相信,林妙可当年的“摇头晃脑”并非故意扭捏作态,她只是在自以为讨喜的刻板模式里出不来。

捏着嗓子讲话的虞书欣,其实跟当年说话嗲嗲的林妙可一样,她们跌进了同一种“模式化”陷阱。


不难发现,虞书欣的开心、难过、紧张、不满、委屈等情绪,基本都是模式化的。


《一年级》中,她被陈建斌点评演技那一段,就直观佐证了这一点。


虞书欣:《青春有你2》“林妙可”?

陈建斌说“你们所有人要向她学习”,虞书欣双手叉腰,得意洋洋。


虞书欣:《青春有你2》“林妙可”?

当陈建斌说她“没有规则”,立马嘟嘴不服。过后,她还抹泪撒娇,“你们怎么都不来安慰人家呜呜呜。”


她其实没什么坏心眼,她只是用小孩子的方式来表达喜怒哀乐。


“作”,或许只是她应对外界的常规反应,而已。


有人说她矫情。有人说她真实。还有人说她是坚持“做自己”。


4

虞书欣:《青春有你2》“林妙可”?

现在虞书欣的“作”,已经被镜头无限放大,微博上到处都是她那夸张的“哇喔”表情包。


虞书欣:《青春有你2》“林妙可”?

舍友金吉雅当面问虞书欣,“你在台上为什么那么作?”

虞书欣一脸坦然,“我作吗?好像我一直以来就是这样啊!”


显然,虞书欣从小到大都被保护得很好。她想要什么,向身边人撒个娇立马就可以得到。


如果说撒娇是她的生存本能,那么“作”就是她的特色标签。微博上无数粉丝亲切喊她“小作精”,她也索性放飞自我。


虽然招来很多非议,但也有显而易见的好处——节目组开心,观众开心,何乐而不“作”呢?

但别忘了,镜头是挑剔的,观众是善变的。

今天他们可以因为你的“作”喜欢你,明天就可以因为你的“作”厌弃你。


曾经活在表演模式里的林妙可,已经付出足够惨痛的代价。


虞书欣也必然会面临这个人生课题:20岁“作”是可爱,30岁“作”勉强算真性情,那更久的以后呢?

毕竟有些特点,一旦没有了童年或青春年少的护身符,就只剩下肉眼可见的尴尬了。

其实虞书欣本身条件很好,颜正,条顺,聪明,热情。最难得的是,她还有幽默感。


一个具有幽默感的女演员,其实很难得。她只要言行自自然然的,不要那么用力过猛,少一点表演成分,她依然可以做闪耀的自己。

她目前的生涯规划是演员,要想不束缚在“傻白甜”框架里,她也要转型。


虞书欣:《青春有你2》“林妙可”?


陈建斌语重心长提醒过虞书欣:


“作为一个演员,你必须有个性,性格色彩这是一个优势。


另外,这个东西有强烈的性格,又带来了两个方面:


一方面你很容易让人对你有辨识度,另外一方面,你对自己性格没有很好的约束,就会变成灾难,变成‘泥石流’。


这个在虞书欣身上有体现,从一开始拍到现在,她都没有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陈老师这段话真的是肺腑之言啊。


的确,这是一个崇尚个性的时代,几乎每个人都在高呼“做自己”。


那究竟什么是真正“做自己”?每个人心底都有不同的答案。


我很认同这个定义:做自己是基于本性,有不足的地方就去完善,值得保留的部分就去发扬。而不是盲目地做自己,把陋习当个性。

但愿今天的虞书欣,不要变成曾经的林妙可。


毕竟,贴标签容易,撕标签难啊。


5

最后我讲个小故事。

有个小孩他爬到树上,朝路过的第一个人扔小石子。结果这人不怒反笑,“你真可爱呢!”

小孩又朝第二个路人扔石子。这人也夸孩子可爱,“继续做自己哦!”

小孩尝到了甜头,又朝第三个路人扔石子。没想到这个人暴怒,直接把孩子狠狠拽下来。

摔得特别痛的孩子想,“我一直都这样啊,为什么偏偏这个人要害我?”

害他的真是第三个人吗?从结果来看,的确是。但追溯至源头,答案显而易见。

人最大的陷阱是什么?

就是在不利于自身长远发展的方面,不断有人向你献上鲜花和掌声,引诱你继续陷下去,最终让你无力改变。

这种“糖衣炮弹”,是值得我们每个人警惕的。


-end-


【作者】造梦小裁缝,睁眼当吃货,闭眼裁世界。在这里,分享我好奇的一切!故事 | 热点 | 行走 | 影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