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叶散文:青青翠竹,郁郁黄花


苏子叶散文:青青翠竹,郁郁黄花

北方的冬天经常灰濛濛的,太阳也隐隐约约地很少露出完整的面容,偶尔出来打个照面,让人意外惊喜。

眼看着冬天过去个把月了,天空依然留有冬天的影子,只是树梢挂着细小的饱芽暗示着春已经莅临。

渐渐地天气变得温暖起来,失去了冬日的萧煞景象,人在天高地远中忽觉得嗅着绿的气息。

在我的印象里,家乡的水无论如何是最清澈甜润爽口的。

覃怀一带自古以来是出美女的地方,远古商朝祖母简狄公主,就是出自这里,简狄亦作“ 简逷 ”。相传为 有娀氏 之女, 帝喾 之妻。吞玄鸟卵怀孕而生 商 代祖先 契 。《史记-殷本纪第三》开头道: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为商之始祖,至今仍存有中国最早的皇家寺院白马寺。

汉朝沁园公主刘致,据说是个很美貌的女子,究竟有多美,有一首诗曰:不言沁园好,独看武陵花。她的皇帝爸爸给她在济源五龙口建造的沁园有多美,有诗为证:金粟玲珑,鹅黄娇嫩,不管霜风悄。清香入梦,梦魂惟怕天晓。乘兴折取一枝,满身兰麝,不减蟾宫好。

魏晋南北朝的女道士南岳夫人魏华存,道观巍巍庄严肃穆,屹然立于南太行。

我不知道在人们的心目中“美”是什么样的标准,明眸善睐秋波传情,还是淳挚朴素乡风敦厚。总之,我的确是不知道,审美观点各有偏差。

反正,我是不太喜欢”人造”美女。在很小时候,我一直以为家乡的水最甜最甘冽。且不说家门前那口古老的石板井,一弯腰就可以满满地打出一桶水来。就是在夏季雨水充足的季节,故乡的老屋墙基下“咕咕”地往外涌出清凉甘美的水来。

村子西头的暗河也是常年不绝地流动着冬暖夏凉的清清泉水,是男女老幼洗衣洗菜游泳的佳处。

南太行深处藏着的北方“三峡”青天河,素有小江南之称,常是人们引以自豪。

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曾经在这里放酒,引吭高歌。

苏子叶散文:青青翠竹,郁郁黄花

沿着先人的足迹,走入翠绿环抱的竹林深处,有一处不起眼的小村子,十几户人家,稍不注意很难发现这个在竹林掩映下的小村子。

村子里有几户姓荆的人家,据说是秦朝荆轲的家园,这个“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壮士”在此习武隐居。我不知道这里曾经有这么多的故事,也不明白当年的人们究竟为什么争斗不止。

我一直以为覃怀的水是最甜最养人的,前几天刷微博刷到省作协的一位知名美女作家,明明是修武的,却大摇大摆地说自己是覃怀博爱的,还PS了几张有BA特色的图片,很漂亮!

I laughed, too。

但是几年前去了北京之后,回来再喝家里的水,总感觉有股涩涩的味道。去年去了江浙一带,又喝家里的水,竟然发现水是“苦”的!

内心一下子很难用平衡来形容。

究竟是水质问题还是味觉问题?

县城有一家姓胡的修鞋匠,从封丘那里来的外乡人,在覃怀定居三十多年了,在我很小时候。那时的老胡是现在的小胡,那时的老胡是小胡的爸爸,他们手艺好,人也非常老实,很招人喜欢,人们喜欢去他们那里修鞋,那时小胡总是低着头,一付害羞的模样。后来,小胡变成了老胡,而老胡也已经“走”了。现在的老胡儿子孙子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忽然有一天,老胡的儿子竟然拐跑了一个乡下女人,这可是丑闻,可是那个女人还没有老胡的儿媳妇好看呢!

《晏子使楚》有一段记载:橘子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苏子叶散文:青青翠竹,郁郁黄花

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