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的八個黃金案例:智慧政務

  最近大數據分析專業的同學問我,我們大數據分析技術在生活中實際應用有哪些?他們想要真確的感受到大數據分析技術的魔力,大數據的案例太多了,今天我就講大數據分析技術應用在政府中的經典案例分享給大家,希望能給同學解疑答惑。

政府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的八個黃金案例:智慧政務

  “深藏閨中”的政府數據資源是極大浪費,只有讓數據流動起來,才能充分發揮數據價值,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政府數據資產。

  “深藏閨中”的政府數據資源是極大浪費,只有讓數據流動起來,才能充分發揮數據價值,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政府數據資產。

  政府大數據可分為兩類三層,兩類即政府的數據和政務數據。三層是根據數據種類分為:紅色,不可開放的政府數據;黃色,可協議開放的部分數據;藍色,可開放的政務數據。

  隨著各地方政府對政府數據價值和部分數據逐步開放的認識,政府大數據應用也更加多樣化。蘇州、麗江、濟寧、青海、廣東等省市走在數據共享利用、數據資產運營和大數據應用的的前列,為激活政府數據資產價值提供了研究樣本,掀起政府大數據應用的發展高潮。

  蘇州吳中城市大數據中心打造管理新模式

  如何能夠在當前政務、公共應用基礎上發揮大數據潛能,龐大的信息基礎設施投資如何產生回報,助推整個城市的管理,提升地方競爭力?蘇州吳中區開啟了大數據中心建設之路,順利打通蘇州數字化城市建設的通道。

  國內資深大數據資產運營商——九次方大數據傾力打造蘇州吳中城市大數據中心,涵蓋了城市整體市場宏觀經濟、教育、醫療、居民生活、生態環境等領域專題分析、城市治理一張圖等信息,以提升城市運行管理、政務信息服務、綜合管理決策和應急指揮等四大綜合能力為目標,增強基於大數據的城市運行監測、綜合分析、預警預測、輔助決策等能力,全面提升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打造城市管理新模式。

  貴州投身大數據脫貧攻堅成為省級樣本

  作為全國貧困人口最多、貧困面積最大、貧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貴州扶貧攻堅任務十分繁重和艱鉅,政府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的八個黃金案例:智慧政務https://www.aaa-cg.com.cn/data/2213.html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要衝刺。為此,貴州省開發建設了精準扶貧大數據支撐平臺,依託雲上貴州系統,打通了公安、工商、交通等13個部門之間的“信息孤島”,實現了扶貧數據和信息的相互關聯。

  貴州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目標,按照“扶貧+”的思路,用大數據甄別貧困人口,管理扶貧項目和資金,開展貧困監測和評估,把貧困人口找出來,把致貧原因摸清楚,把幫扶措施落到位,把黨的政策送到家,把社會愛心送到位,徹底解決了“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的問題。

  麗江借旅遊大數據蝶變升級

  近年,涉及麗江旅遊的負面新聞不斷見諸報端,讓麗江旅遊形象屢受重創,“麗江印象”一度陷入危機。麗江市委、市政府針對當前麗江旅遊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決心整治規範旅遊市場秩序、加強綜合監管、提高旅遊服務質量,鞏固提升麗江旅遊良好形象。

  為此,麗江市攜手九次方大數據建成了融合智能預警、科學預測、輔助決策和聯動應急處理等功能於一體的旅遊綜合治理及服務大數據平臺。

  該平臺依託麗江市多年來積累沉澱的雄厚旅遊數據,利用大數據智能預警、科學預測和可以輔助決策的特點,融入全網輿情數據實時監測、分析預警預測、聯動處置決策、聯動應急處置、綜合治理優化等功能,實現城市綜合治理智能化、配套管理服務現代化的目標,通過大數據提高旅遊行業管理水平,維護政府和旅遊相關企業的良好形象。

  廣東趕潮製造業大數據驅動新模式

  擁有36萬家製造業企業的廣東省,以佛山、東莞為代表的中小製造企業密佈。在全球化的競爭衝擊下,其轉型升級的需求更為迫切。

  在製造業轉型升級的現實背景下,尤其是在“中國製造2025”引領下,廣東省積極推進宏觀調控大數據應用,包括建立基於大數據算法的省製造業分析評價指標體系,編制落後和過剩產能、梯度轉移、重點轉型升級、高增長等產業目錄,支撐經濟運行動態監測分析和產業安全預測預警。

  作為製造業大省,同時又是信息產業高地、大數據領域獨角獸企業聚集地,廣東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引導推動製造業大數據在產品全生命週期和全產業鏈的應用,促進製造業大數據、工業核心軟件、工業雲和智能服務平臺、工業互聯網協同發展,培育“數據驅動”的製造新模式。

  濟寧用信用大數據打響誠信招牌

  一座城市的信用管理反映城市治理和社會人群信用的綜合特徵。打響“誠信”的招牌,山東省濟寧市政府通過大數據實現城市信用管理,以信立本的同時,也使城市發展走向了一條數字化發展之路。

  濟寧市政府重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自2016年以來,濟寧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已經全面進入系統、有序的組織實施階段。聯合九次方大數據開發完成了以“一網三庫一平臺”為核心的市級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實現了數據的互聯互通。

  濟寧信用大數據平臺實現了企業法人、非企業法人、自然人信用數據庫聯動,通過編制信用數據標準及目錄,確定數據徵集範圍、徵集內容,為信用數據採集、分類、共享、公開提供應用依據,同時為信用數據的流動提供通道。平臺為濟寧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奠定了紮實的數據基礎和技術支撐,成為構建信用濟寧的“一張網”和消除“信息孤島”的重要抓手。

  杭州探索出交通大數據治堵新路徑

  作為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的杭州,上下班高峰期堵車真的就像所有大城市一樣讓人鬧心。如今,杭州已經探索出了一條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治理城市問題的新路徑,並在交通治堵領域取得了全國乃至全球的領先地位。

  說起來難以置信,從紅綠燈到交通攝像頭,它們在同一根杆上,但從來沒有通過數據被連接過,攝像頭看到的東西永遠不會變成紅綠燈的行動。這既浪費了城市的數據資源,也加大了城市運營發展的成本。

  這一現象在杭州市得以終結,從攝像頭得到了即時交通流量,通過對這些流量數據的分析,可以優化路口的時間分配,提高交通效率。經過一年來的實際運行,杭州市120救護車到達現場時間確實縮短一半,車輛在各區域的通行時間也有明顯的降低,高架道路出行時間平均節省4.6分鐘,確實對整個城市交通的流暢度提升起到了非常好的促進作用。

  南通以公安大數據打擊經濟犯罪

  在江蘇省南通市,以大數據為依據的數據融合、共享、應用,正在為“智慧南通公安”創造出一條提升行政服務水平、打擊經濟犯罪的創新智慧發展之路。2017年初,南通市公安局與九次方大數據合作,啟動企業風險預警平臺的設計研發,通過大數據技術發現經濟犯罪的苗頭,實現了更科學更高效的經偵決策,給當地警務工作帶來了深遠變化。

  企業風險預警平臺通過整合各警種信息系統資源,採集、引進各類社會資源數據,重視並強化資源應用,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各類犯罪線索數據進行數量化分析和關聯挖掘,實現預警信息的多庫聯查、多點碰撞,實現犯罪線索自動擴線串並、自我完善和自動報警,提升主動發現案源、主動偵查進攻、多地協同作戰能力,為經濟健康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美麗青海用環保大數據描繪生態畫卷

  影響大、貢獻大、責任大、價值大……雖是經濟小省,但青海在全國生態格局中的地位無可替代,對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性極為突出。為同時打好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兩張牌,青海將目光轉向大數據等新興產業,將其作為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

  堅持“破除數據孤島、整合信息資源、統一管理平臺”原則,青海省優化整合省級環保、國土資源、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水利、農牧、衛生、林業、氣象、質監、測繪地信等部門以及國家相關科研院所和技術部門在青藏高原設置的監測站網及數據資源,建設集採樣監控、數據處理、質量控制、智能應用、信息共享發佈等功能為一體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體系和生態環境大數據中心,為準確預測研判環境形勢、及時發佈環境監測預警預報信息、有效開展汙染治理和生態保護提供支撐。  當然,你若是用心觀察,最近新冠肺炎的消息每天同步,就是大數據分析技術在後面做支撐,大數據分析技術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作為大數據分析專業的學生也是你們的幸運,再進大數據時代,你們掌握了未來時代需要的現金技術,這個時代等著你們大放異彩。

相關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